摘 要:“实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为完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提出的一项工作要求,通过梳理2016年组织、指导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编制年报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提出年报编制组织和编撰两方面工作的策略。
关键词:人才培养质量;年报;编制;策略
作者简介:林韶春,男,职业与成人教育教学研究室主任,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及学校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4-7747(2018)16-0045-05
为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强化内涵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6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确定“已验收通过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自2016年起,其他中等职业学校自2017年起发布质量年度报告。”[1]2016年下半年,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受市教育局委托,负责市级年报的编制工作并组织国家示范校及国家重点学校共21所开展质量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报”)编制的培训、指导以及年报文本合规性检查等工作。本文提出的年报编制在组织和撰写两方面工作的策略,是通过梳理在指导学校编制年报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结合年报编制的基本原则提出的,期待能对开展年报编制工作的中职学校提供参考借鉴。
一、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意义与编制原则
根据《关于编制和发布2016年度中等职业学校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118号,以下简称“编制通知”)要求,“质量年度报告要紧扣人才培养工作,全面展示人才培养状况、教育教学、学生德育、学校党建等情况,总结提炼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做法、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办法。”[2]同时,要求“质量报告可采取新闻发布会、网络公开等方式及时向全社会发布,接受社会监督。”[2]只有这样,社会公众才能通过年报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分析、判断甚至比较。因此,学校在编制年报这种特殊的报告时,首先必须准确了解年报的意义和编制原则。
(一)编制与发布年报的意义
从广州市21所学校发布的年报及社会反响来看,编制并发布年报具有以下两个层面的意义。
1.在学校层面,年报是学校向社会宣传办学理念和办学成果,展示学校风采风貌和办学特色的载体。与学校日常宣传工作和招生宣传不同的是,年报围绕人才培养工作,全面系统地梳理并展示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要素、过程和结果等环节的做法及其成果,且以学校名义正式对外发布,可信度高,更容易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
2.在教育行政管理层面,年报是推动学校主动与社会沟通,接受社会监督,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教育行政部门的“放管服”改革,一方面,要减少对学校的评比评估;另一方面,又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由此必然要求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而年报作为学校向社会发布的人才培养质量的正式文件,既可以通过对比教育行政部门的质量标准,也可以进行学校间的横向比较,从而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作出一个基本的判断,达到既减少评比评估,又能加强监管的目的。
(二)年报的编制原则
实现质量年报的上述意义,其基础就是各学校要编制既符合规范要求,又有校本特色的年报文本。在年报编制过程中,应落實以下三点原则。
1.合规性原则。年报是教育部要求各中职学校必须按相关规定完成的一项年度工作,一方面,要求报告的内容合规,教育部职成司的“编制通知”对学校质量年报提出了一个“参考提纲”,其中所列出的“学校情况、学生发展、质量保障措施、校企合作、社会贡献、举办者履责、特色创新和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等八个方面(以下简称“学校情况等八个方面”)的23个小项,是学校年报必须反映的内容,学校在编制年报时,结构可以按照或参考“参考提纲”,但内容必须包含“参考提纲”中的内容要求;另一方面,是要求年报发布合规,即在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新闻发布会、网络公开等方式发布。
2.可比性原则。年报所反映的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应该是可比较的,既可以对学校本身进行纵向比较,反映学校质量的变化,也可以对校际间进行横向比较,反映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在区域所处的水平。可比性原则要求编制年报时,要更多地用数据说话,而且数据的统计口径要保持一致;当然前述的合规性原则要求的内容和发布时间合规,也是可比性的重要基础。
3.可读性原则。关于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文本,根据其所面对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面向校内人员,例如各部门的学期工作总结等;二是面向上级部门,例如专项工作的总结报告等;三是面向社会公众,例如新闻和年报等。与前两者不同的是,社会公众既不是特定的人员,也不是特定的部门,无法设定读者对学校和职业教育了解的程度。可读性原则要求编制年报时,应使用平实的语言,少用专用术语(确实需要使用时应作简要注释),结合社会关注的热点表述年报内容,同时文字精练,图文并茂。
二、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编制的组织策略
年报编制的组织工作,一方面,要做好年报编制工作的总体设计;另一方面,要做好相关的是年报编制的人员保障和质量保障。
(一)制定工作方案
年报的编制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不但要求落实上述的编制原则,确保内容完整、准确、易读,而且还有时间要求,一般在年底或次年初发布。为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好年报的编制任务,学校应于每学年初制定年报编制工作方案,研究并确定年报编制的指导思想、目标、工作进程、组织机构以及相关要求等,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组建编制团队
年报的编制团队应包括四个方面的人员,一是各项人才培养工作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小组,负责采集各基础数据,在初步核对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汇总并作初步的分析,供文本撰写小组使用;二是文本撰写小组,负责以数据为基础,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的状况,撰写年报相应部分的文本材料;三是文本统稿小组,负责对各部门提交的文本材料进行统稿,形成初稿后通过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形成年报终稿;四是文本审核小组,负责对年报终稿进行审核,确保其中的数据和材料等准确无误。
广州市中职学校编制年报时,数据采集与分析小组一般由学校各部门负责具体工作的人员组成,他们了解具体数据的出处及其相互关系;而文本撰写小组则由学校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他们能够准确把握工作开展的面上情况及其成果;文本统稿小组则由掌握学校面上工作情况的学校领导、办公室、教务科和教研室领导等人员组成;而大多学校基本没有设立文本审核小组,或由统稿小组兼任,随着年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应成立专职审核小组开展工作。
(三)编撰年报文本
编撰年报文本的过程,就是全面系统地梳理一个学年以来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要素、过程和结果等环节的做法及其成果,同时,发现问题并思考问题解决的过程。因此,年报文本的编撰,首先,要在梳理学校办学成果的基础上,以有利于展示成果的原则,确定年报的框架; 其次,由于年报文本与数据及各部分文稿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因此,在汇总数据以及年报各部分文稿的基础上,以既要基于数据及各部分文稿,又要超越数据及各部分文稿的原则,按年报的撰写策略,编撰年报文本。
从广州市中职学校编制年报的情况看,编撰年报文本是整个年报编制工作中难度最大,耗时最长的工作,一方面,要对各部分数据及文稿根据年报框架、主题和编撰思路进行统整,补充必要的材料;另一方面,则要对文本草稿在全校上下多次征求意见,并根据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四)审核年报文本
由于年报是向社会公开发布的,因此编撰完成后,要组织认真的审核,一是审核小组审核相关数据、案例是否有误,表述是否符合客观情况;二是学校领导从学校全局的角度,对年报进行全文审核。
当然,为增强年报的可读性,还可以邀请校外人士,包括家长、合作企业以及其他人员对年报文本进行试读,并根据试读后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适当的修改、完善。
三、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撰写策略
由于年报是面向社会公众发布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报告形式,与学校相对熟悉的对校内或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报告有着根本的区别,这就要求年报在撰写时,必须依据前述的合规性、可比性和可读性原则,对在年报的框架的确定、数据统计与分析以及内容表达等方面进行恰当的选择、组织和安排。
(一)确定年报框架
质量年报框架的确定有两种模式,一是基于“参考提纲”的填空式,即依据教育部职成司“编制通知”的“参考提纲”,对“学校情况等八个方面”的23个小项逐一撰写内容。这样编撰的年报就像完成“参考提纲”给出的“填空题”,组织相关内容“填入”相应栏目即可。二是突出办学成果的校本式,即根据教育部职成司的“编制通知”的“参考提纲”,结合学校办学成果和特色,对“学校情况等八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扩充,如国际化办学、中高本衔接人才培养等办学成果突出的学校,可以单列“国际化办学”“中高本衔接”等列为报告内容的一级标题,以更好地突出学校的办学成果。同理,在“参考提纲”报告的“学校情况等八个方面”不变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学校的办学成果对报告的小项进行适当的扩充,如有的学校开展了家长满意度调查、校园环境建设等。从广州市中职学校编制年报的情况看,由于是第一次编制年报,大多数学校选择比较稳妥的基于“参考提纲”的填空式,以便将年报编制的重点放在内容的组织与编撰上。
为全面、系统地反映学校一个学年的办学成果和办学特色,年报除了确定编制框架以外,还应确定年报的主题,使之成为串联起各部分内容的主线索,更好地突出办学成果和办学特色,同时,也增强年报的可读性。例如,学校一学年来开展了以“管理水平提升年”为主题的系列工作,取得突出成效,可以“管理水平提升的实践与成果”为年报主题,将“管理水平提升年”中的亮点工作和突出成效,在年报所报告的“学校情况等八个方面”进行相应的实践及其成果的表述。
(二)数据统计与分析
数据是反映年报客观性和可信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年报所反映的人才培养质量能够进行校际间比较的重要指标。在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数据的时间节点。由于学校是以学年为单位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因此,年报教育教学方面的数据的时间节点是上一年9月1日至当年8月31日; 而财务工作以自然年进行划拨、结算,因此财务方面数据的时间节点则以上一个完整的自然年统计。
2.数据的来源。数据应坚持源头采集的原则,由负责组织管理的部门安排具体责任人,根据年报要求采集数据。例如,“学生人数”,教务、学生、后勤乃至学校办公室,均有相关数据,但应以学籍管理系统中的数据为准,教学等其他部门如需在年报中表述“学生人数”,应使用该系统的数据,否则,可能造成数据前后不一致等现象。当然,已开展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学校,其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库就是年报数据的主要来源,既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又可以避免重复的劳动。
3.数据的分析。对数据进行必要的分析,反映数据的变化及其背后的意义,对于提高年报的可读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般使用以下两种分析方法:一是与上一学年对比,反映前后的变化,如教育部职成司的“编制通知”的“参考提纲”中,有招生规模、在校生规模等19个基本数据,要求反映与上一学年对比的变化情况; 二是对某一组数据进行汇总的整体分析,如“教师队伍”要求发布生师比等六個数据,而通过对这六个数据及其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可以反映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三)内容的表达
年报内容的表达是落实年报合规性、可比性和可读性要求的关键环节,从广州市中职学校编制年报的情况看,这一环节又是比较薄弱的。提高年报的质量,年报内容的表达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各部分内容撰写要紧扣人才培养工作。事实上,这是教育部对年报的定位,具体落实到年报各部分内容的撰写,就必须围绕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和成果,结合年报的主题,对所负责总结的工作进行梳理和总结,而不是各自为政,仅对相关工作进行总结就提交上来的。
广州市中职学校在编制年报过程中,由于有的报告项目本身不是教育教学工作,在撰写相关内容时容易偏离人才培养工作的中心。例如,“质量保障措施”中要求报告“财务管理”情况,有的学校就将财务工作包括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制订工作计划、人员培训与管理、各项财务工作完成情况等财务本身的工作进行报告。实际上,“财务管理”作为“质量保障措施”中的报告内容,应该围绕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方面,报告财务管理工作所采取的措施、工作及成效,如教育教学改革及学生活动经费的保障措施,及时发放助学金的工作机制保障学生学习等。容易出现类似问题的报告项目还有“质量保障措施”中的“后勤管理、安全管理、管理信息化水平和党建工作”“举办者履责”“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
此外,在编制年报过程中还容易出现对报告内容理解不准确的问题,主要突出反映在“举办者履责”和“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两部分上。有的学校将“举办者履责”理解为学校履责,叙述学校如何做好经费和政策措施等工作。但实际上这部分是从学校的角度,对学校的举办者(如公办学校的教育局或其他政府部门,民办学校的出资人或机构等)在学校办学的经费和政策措施两个方面的责任履行情况进行报告,其主体是举办者而不是学校。在“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上,有的学校将面临的问题逐一列出,如生源质量不高、食堂卫生有待改进和教学设备设施落后等问题。但实际上,这部分内容除了应该针对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来提出以外,还应该结合年报向社会发布的有利条件,对其中学校正在努力解决并且特别需要外部(包括政府、社会、学生家长以及用人单位)关注、支持和帮助的问题进行梳理、报告,而不是简单地将所有问题罗列出来。
2.重视提高年报可读性。由于年报的可读性原则必须也只能通过年报内容的撰写来落实,从广州市中职学校编制年报的情况看,年报的文本基本使用“提纲式的文字+相片+图表+案例”格式,结合以下四个方面,切实提高年报的可读性。
(1)文字精练。文字多会导致可读性下降,但文字少又担心办学成果等表述不清楚,这是撰写人员普遍存在的矛盾心态,实际上也是一种认识误区,毕竟除了文字,年报还通过相片和图表等方式来综合表现办学成果。要做到文字精练,应当坚持内容按“提纲式文字”表述,即围绕年报主题,简要报告“做了什么”及其取得的成效,文字以在提纲的基础上略加丰富即可,同时,要做到不出现“为什么这么做”等论述的内容和“怎样做”等详细叙述的内容,少出现“在某某领导下”“在某某支持下”等客套内容。
(2)相片传神。相片在提高年报可读性方面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诸如校园环境的优美、学生活动的精彩以及师生教学活动的专注等,文字的描述总比不过一两张相片更形象、生动和有说服力。因此,年报必须结合所报告的内容,特别是在一些表述环境、场景、人物表情等内容上,使用、善用和巧用相片。当然,相片的使用也要注意不能滥用,如一些会议、考察、人物发言等原来用于学校新闻报道的相片,除非有特定涵义,在年报中一般情况下应该慎用,因为年报不是记录工作,更主要是反映工作的结果。
(3)数据多用图表。数据在表达时,如果只是简单地与文字一并罗列数据,年报的可读性将会降低,太多的数据罗列在一起以及数据之间的对比甚至会令读者难以理解。提高可读性的方法就是多用列表、图示(柱状、雷达、散点等)。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数字数据外,一些文本材料也应按数据处理,如骨干教师名单、参加市级以上学生技能竞赛获奖项目及名单等,应以列表形式呈现,提高可读性。
(4)案例点睛。年报与论文是两种不同的文体,但却容易被撰写者混淆,前者是直观、具体和生动的,才能较好地反映学校的办学成果;后者是概括、抽象和刻板的,才能更好地反映理论和思维的深度。因此,在年报中,结合报告项目的具体情况,适当以直观、具体和生动的案例进行说明,如在报告“学生发展”部分,以优秀在校生的成长或优秀毕业生的成才为案例,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当然,案例毕竟是年报某个报告项目的辅助说明,应按“点题+做法+效果(特色经验)”的格式撰写内容,即用一句话概括案例的理念、思路或策略,简述具体的做法及其成效,同时,将文字控制在500字以内,并结合图表、相片等表现形式,使得案例以“短小精悍”的形式呈现出来,避免文字过多而“喧宾夺主”。
在年报的撰写过程中,一些开展了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学校,将年报与自我诊改报告结合起来,使年报建立在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成果和存在问题等情况比较客观的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了年报的可信度和编制工作的效率。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所有中职学校都应自2017年起发布质量年度报告,由此必将推进中职学校质量评价的制度变革,推动中职学校主动面向社会、接受社会问责,进而倒逼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重视并编制好年报,是中职学校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热点,上述的年报编制策略还将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更好地指导学校编制出高质量的年报。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Z].教职成厅函〔2016〕2号.
[2] 教育部.关于编制和发布2016年度中等职业学校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Z].教职成司函〔2016〕118号.
Strategies for Compiling the Education Quality Annual Report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LIN Shao-chun
(The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zhou, Guangzhou 501030,China)
Abstract:“Implementing the annual report system of vocational schools education quality” is a job requirement according to the document The State Councils Decision on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Occupation Education in order to complete th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s article combs some problems and their solutions which were discovered by the author in the process of organizing and guiding Guangzhou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o compile the annual reports and tries to provide some strategies for organizing and writing annual reports.
Key words: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annual report; compile; strategy
[責任编辑 秦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