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试点时期的现代学徒制:认知重构与中国方案

2018-05-14 09:38李政
职教通讯 2018年13期
关键词:认知现代学徒制中国

摘 要:现代学徒制背后蕴含的“校企一体化”促进经验生长的观念是符合产业发展、教育变革与人类个体发展趋势的。但是现代学徒制的开展模式是多样化的,需要充分考虑经济制度、文化传统、社会结构等多重因素。中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学校职业教育制度的优势,并突破学校职业教育体系在资源配置与传统行为模式上的弊端。新一轮现代学徒制试点应在企业选择、内容建设、联盟建立与总结提升四个方面有所行动。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试点;认知;中国

基金项目:2015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项目编号:15JZD046);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资助项目(项目编号:PY2016001);本研究同时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资助(项目编号:201706140054)

作者简介:李政,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现代学徒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8)13-0013-07

2017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名单和第一批试点年度检查结果,这可以被视为我国现代学徒制第一阶段试点工作的结束和新一阶段的开始。在现代学徒制试点初期,关于以学校为主体,或由学校主导的“现代学徒制”能否满足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基本要件或环境一直是争论的话题。从第一阶段试点的结果来看,很多学校的确亮出了不俗的成绩,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一些成绩背后隐藏着对现代学徒制基本认识的偏差。有学者用了“为包装职业学校旧成绩提供了新概念”[1]这样的描述,不失为对这一认识偏差的形象解释。但是不是学校本位职业教育制度无法承载现代学徒制?如何去解释一些学校在试点过程中取得的成绩?我们该如何认识和运用“现代学徒制”这一舶来品?对这些疑惑的廓清有助于我们深化现代学徒制后续的试点与推广工作。

一、从理想与现实层面认识现代学徒制的时代意义

(一)教育理想: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回归“经验生长”的载体

几十年来,职业教育一直都存在着两种观点的“拉锯”,那就是职业教育究竟应该指向就业还是指向发展,或者说,职校办学到底是应该坚持就业导向还是生涯导向。无论是就业还是发展,这两者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发展理念:一种是要求职业院校通过两到三年的教育直接向劳动力市場输出人力资本,另一种则要求职业院校为学生提供未来发展的可能及支撑未来发展的资本(包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等)。这种认识在不同年代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答案。例如,在我国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本世纪初期,由高校大规模扩招和大量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涌入劳动力市场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迫切要求职业院校把就业摆在首要位置。而现在,无论是决策高层还是实践一线都将为学生提供多种发展渠道作为指导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思想。所以我们会看到,近些年来,中职校涌现出不少“高复班”,中职、高职与本科间的各种合作办学也层出不穷。无论何种答案都有其历史合理性和现实必然性,我们不能一概的否认或肯定。但是在生涯导向职业教育被提及的当下,我们更应该注意的是这种思想背后所蕴含的另一个重要逻辑转变,那就是诸如就业与升学、技能训练与知识习得、理论与实践等“二元对立”将逐步走向统一,统一于学生生涯的发展,或可以理解为杜威口中的学生“经验的生长”。

上面提到的就业与升学、技能训练与知识习得、理论与实践等常被视为两个相互对立的元素,并真实地呈现在职业教育的办学进程中。在杜威看来,职业是学校作业的延伸,它“给了我们一个轴心,把大量变化多样的细节贯穿起来,使种种经验、事实和信息的细目彼此井井有条。[2]325”相应地,职业教育也应该是能够整合种种要素(例如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人文与科学)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经验不断生长,能力倾向不断明晰,职业观念不断形成,最终走向适合他自己发展的道路。可见,职业教育的过程设计是极其重要的。但是,当我们有意地割裂两个原本连续的要素,并刻意地再将两个要素机械地结合在一起时,就无法达到想要的效果。在经济、企业管理、学校管理、职称评定等制度的形塑下,改革开放前的技校教育比较好地贯彻了这种整合式的教育发展特色。但改革开放以后,市场化浪潮破坏了“厂内师徒式学习与厂办技校学习融合”教育机制的生存土壤。而为了能够让人才培养满足企业需求,职校就不得不在已有校企分离的基础上重新拼接“工作本位学习”和“学校本位学习”。这种拼接的结果就是去情境化的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以及低效率地向工作场所“迁移”,甚至出现了被人诟病的“廉价劳动力”现象。“拼接式”发展固然有其现实背景,例如职校实训条件差,但其问题源头在于发展思维的“二元”分割。正是因为我们在微观上的技能训练与知识学习、学校学习与工作场所学习的割裂,宏观上的理论与实践、就业与升学、学校与社会的割裂,才造成了职业教育“异化”之结果。正如杜威所言:“按照各种工业和专业现在的做法,给予学生技术上的准备,教育改造是不能成功的;仅仅在学校照样模仿现有的工业状况,教育改造更难成功。问题不在于使学校成为制造业和商业的附属机关,而在于利用工业的各种因素使学校生活更有生气,更富于现实意义,与校外经验有着更密切的联系。这个问题是不容易解决的。”[2]332实际上,种种“割裂”均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乃至哲学源头。在阶层差距仍然明显的社会里,这种“割裂”也暂时无法彻底消除。但是经济发展的成就以及人民对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为消解“二元”分割创造了氛围,而以现代学徒制为代表的技能形成机制则为消解提供了条件或执行框架。

现代学徒制的主角是学校和企业,但它并非简单的“学校+企业”模式,而是由学校和企业以“共同体”的方式全程介入人才培养。“共同体”意味着原有的场景、内容、方法上的分割都被淡化,两端的要素可以自由流动。这样学生从一开始就能获得具有真实工作情境的学习环境,并能在工作场所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找到经验的生长点,以探索的兴趣,围绕生长点组织技能训练、知识学习与价值观的形成。这种设计思想带来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三点变化:(1)企业从一开始就与学校共同设计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不再是以前单纯的“企业模块”叠加;(2)工作场所全程贯穿技能形成的始终,不再只作为“实习期的场所”;(3)技能形成的过程将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围绕不同载体(如项目、工作过程等)进行,知识学习、技能培养、职业精神形成等都将在工作中同步开展且互相促进,不再是以前的教学要素或阶段分割。更重要的是,学校和企业也将在现代学徒制这一框架下进一步延伸至在岗职业培训与职业提升阶段,使得以学校教育为代表的正式教育(formal education)和以企业工作为代表的非正式教育(informal education)成为促进技术专家成长的持久动力,形成两者合作的长久机制。

所以,从教育理想的层面来看,现代学徒制在理念上将职业教育由学校教育延伸至职后教育,将技术专家成长的各个阶段均融入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成分,使一线员工的经验成长成为职业生涯发展的“主旋律”,为职业教育回归“经验生长”带来了操作上的可能性。

(二)现实需求:现代学徒制是因应生产方式变革的技能形成机制

除了呼应教育理想之外,在现实层面,生产方式的变革也在呼吁技能形成机制的转型。传统学徒制是手工业时期和工业革命后初期的技能形成与积累模式。其运作方式主要以徒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通过观察、模仿、试误等捕捉和内化师傅的知识与技艺,培养周期长,数量有限,效率低,且受社会制度约束。由于消费模式单一且消费规模小,生产力不够先进,这种培养方式能够满足特定阶级和普通大众的消费或生活需求。

到了19世纪,学徒制的模式已经不太适应近代工业发展的速度和方式,以及新出现职业的人才培养需求。以英国为例,英国的学徒制“与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尤其是服装和食品)间产生了冲突,这意味着许多劳动密集型的手工制品只能在奢侈品、手工制造的行业中生存下来,而这些产品只面向少数传统的、富有的顾客。因此,随着消费者消费模式的变化,工作的性质和节奏也相继发生了变化。在现代的以消费者为基础的经济(consumer-based economy)中,学徒制度對成年人来说似乎是不灵活的,对年轻人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学徒制在控制工作质量、防止不公平竞争和维持雇佣率(fixing rates)方面的优势,都在放任自由(laissez-faire)的氛围中被忽视”。[3]学校的兴起成为补充乃至替代学徒制的普遍举措。职业教育学校的出现以及后来职业学校制度的建立,深刻反映了科学知识介入技术活动的事实[4],同时,也凸显出人才培养效率的重要性,以及政府在国家技能队伍建设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可以说,学校的出现是生产方式变革对人力资源新需求的体现。尤其是在当代产业深度变革与进化时期,智能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新兴制造模式,以及航空航天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先进制造领域的发展,都对一线员工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理论知识、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专业知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学校与企业之间围绕技能形成所构建的合作模式各不相同,但历史的实践反映了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单靠学校或企业均无法完成合格的现代从业人员的培养。一方面,传统学徒制在情境学习等方面具有优势,将社会性融入了教育体系之中,弥合了杜威口中的“人文”与“科学”,“理论”与“实践”的分割,但它不擅长理论知识的系统获取和培养效率的提升,对于知识日益结构化的职业而言愈发地不相适应。另一方面,尽管学校教育以符号化知识的传递为主,但系统性的理论知识传授、对日常经验的总结和提升等均可以更高效地在学校等正式学习场所完成。所以工作场所与学校间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互动可以充分满足现代从业人员知识结构培养的需求。且这种互动还能带来积极的副产品,例如对创新能力的培养[5]。可以说,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对现代技能人才培养的有益尝试,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一国技能形成和积累的可行方式。

所以,“现代学徒制”仅仅是一个名词,它首先应该被理解为技能形成观念转型的成果。这对于我们这个拥有大规模学校职业教育体系,且以学校为改革先锋的职业教育大国而言十分重要。我们试点现代学徒制,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对这一人才培养模式背后蕴藏的社会现实和教育理想的实践,以变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

二、从观念到实践:现代学徒制实践形式的多元性

从确立观念到付诸实践,这个过程及其结果是十分多元的。因为,技能形成机制绝不仅仅是学校和企业之间达成育人共识那么简单,如果一个机制能够长期运行并能够持续为区域技能队伍建设和技术技能人才自身的发展提供支撑,那么它的背后一定有着一系列制度与机构的相互配合。正是因为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政治制度与团体势力、产业结构与特征等各不相同,导致了相同的技能形成观念有着不同的实践形式。

(一)现代学徒制建构的多元表征

目前,包括德国、英国、法国、爱尔兰、澳大利亚、美国等主要西方国家都建立了本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除此之外,南非、印度、印尼、埃及等部分发展中国家也初步建成国家层面的现代学徒式培养制度。[6]这些基于不同国情建构的现代学徒制在诸如校企协同培养、工学交替思想、多元主体参与等方面具有一致性,但在具体的实施层面却呈现出多元特征。(1)在管理模式上,部分国家(如日本)是在企业层面通过与当地工会的跨阶级联盟来稳定内部劳动力市场,而在其他国家(如德国),有组织的劳工沿着产业线形成,更广泛的组织促成了一个国家层面的解决方案,以支持基于更高程度的企业和行业的技术标准化的体系。[7](2)在校企合作方式上,瑞士、德国、奥地利和丹麦等国拥有高度发达的一段式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而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则是根据交替性双元制原则开展职业教育。[8](3)在参与主体上,不同国家囊括的主体(如行业协会、地方行政部门、各级各类职业学校、企业、企业联盟、第三方评估机构等)及功能定位不同。(4)在技能特征上,有的国家的现代学徒制重在训练普通技能(general skill),而有的国家则重视企业特殊技能的训练。除此之外,各国在代际灵活性问题(是否帮助个体胜任代际间的新职业或行业)、职业结构的灵活性问题(是否允许个体在不同的职业中转换)、职业分层间的灵活性问题(是否允许个体获得职业晋升的机会)、训练的灵活性问题(为包括无技能或低技能在内的所有人提供训练机会与服务)等都有着不同的表现。[9]

(二)制度建设多元性背后的理性思考

这种多元表征必然引发我们对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学徒制的思考。(1)以现代学徒制为代表的区域技能形成机制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如果一味地引入国外的实践模式,或在不考虑区域实情的情况下自主设计制度与制度群,则会出现制度“水土不服”的现象。(2)现代学徒制的建设要跳脱教育政策制定的范畴,从国家经济体制、劳工政策、政治制度、社会管理机制入手,将其与现有的就业制度和升学制度进行整合。实际上,正是由于技能与经济、政治、社会稳定、个人发展等均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进行制度设计时需要从更宏观的角度去考量。例如,Hall and Soskice考察了西方主要国家的技能形成机制与经济特征的关系,认为自由市场经济(如美国、英国)的雇主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协调利益,而合作市场经济(如德国、日本、瑞士)中雇主主要通过诸多非市场机构进行谈判与协商。这样就形成了完全不同的现代学徒制实施模式。[10]所以当我们从宏观经济、政治与社会层面考虑一国的技能形成机制时,可能会为现代学徒制的构建带来新的维度与思想。(3)要把以现代学徒制为代表的技能形成机制纳入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建设的框架中考虑。我国正在大力建设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而现代学徒制背后的技能形成观念正是打破我国原有体系中机构分割、阶段分割、知识分割的重要思想。同时,现代学徒制为我们提供了将原来分离的学校本位学习和工作本位学习进行整合的思路与框架,并为社区、行业、第三方机构等接入未来的体系提供了可能性。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现代学徒制背后蕴含的“校企一体化”促进经验生长的观念是符合产业发展、教育变革与人类个体发展趋势的。但是现代学徒制的开展模式是多样化的。现代学徒制的开展与一国的顶层设计有关,但作为一种制度,其形成与发展又受制于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传统。[11]理解现代学徒制,首先应明确其时代意涵,肯定其时代价值。其次再去考虑特定背景下的制度建构。那么中国情境下的现代学徒制有着什么样的特征呢?

三、中国情境下的现代学徒制:成也学校,难也学校

庞大的学校职业教育体系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取得成就的坚实保障,但同样也成为我们在推进职业教育事业改革的“隐忧”。在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和推广路上,对“学校职业教育体系能否承载现代学徒制”这一问题一直存在争论。其中,质疑学校角色的一个关键论点是学校的特殊角色(如理论学习场所、技能准备教育场所等)与现代学徒制的理念与国外实践不相吻合。尽管在我国影响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因素众多,但这里我将重点讨论一下更具有争议的学校本位职业教育制度对我国现代学徒制建设的影响。

(一)成也學校:职业学校是各类优质资源的汇聚点

学校本位职业教育制度的核心特点在于以学校作为实施、管理和推进职业教育的主要场所。正因为如此,各级各类学校成为我国职业教育资源的主要汇聚点,包括教师资源、学术资源、软硬件设备资源、社会发展资源、准劳动者(学生)资源、政策资源、管理资源、企业资源和其他教育资源。这个优势对于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而言有着诸多的现实意义:(1)丰富且优质的资源可以提升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效率。三十多年来,我国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学校企业沟通合作网络,在这张网络里,既有国家或地方龙头企业,也有中小微企业或个人工作室。现有的校企合作资源完全可以,也应该作为我国现代学徒制初级阶段建设的重要基础。同时,校企联合体可以利用学校和企业的实训或生产设备以及学校建立起的其他社会资源。(2)降低现代学徒制初期阶段实施的成本,尤其是巨大的管理成本。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是“象牙塔”与社会环境的一次高度整合,这其中涉及到各类社会关系的重塑以及一系列新问题(如学徒安全、学徒的衣食住行等)的解决。已有的学校职业教育体系则可以为这些新问题的解决提供“缓冲”或“兜底”方案。(3)便于政策的调整。现代学徒制的最主要双方——学校和企业间的协同与整合,本质上是市场与政府的协同与配合。而市场的劣势在于其自发性、盲目性与滞后性。尤其是涉及到国家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这一带有个体发展与公共服务性质的事务时,市场的劣势可能会为技能队伍建设乃至社会稳定带来威胁。这样学校就扮演着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角色,行政部门可以通过专业开设、资金投入、宣传等方式克服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4)充分发挥优质师资队伍与学术资源的优势。目前我国各级各类职业学校聚集了一大批具有硕博士学位的科研与教学团队,同时,还连接着大量具有一线从业经验的兼职教师团队。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对原理性知识的需求,必将强化学校作为现代学徒制一元的角色。。

我国的学校职业教育体系是正式职业教育,是实施高中或高中后教育、获取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主要平台。它并不否认,在我国大中小型企业、个人工作室、家庭作坊内部存在着大量非正式的学徒制技能培养。过去的问题在于学校本位职业教育制度较为封闭,我们要通过现代学徒制将这一系统进一步开放和升级,使我国以学校为依托的职业教育资源进一步盘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二)难也学校:学校如何发挥资源优势与突破传统的行为模式

之所以说“难也学校”,其原因则在于资源的占有和配置体系可能导致僵化行动模式的存在与持续。

在我国职业院校属于事业单位,其财政收入主要来自政府拨款,尤其是政府或社会针对职业教育某一领域的扶持和投资也往往以学校作为投入口,这样学校客观上就具有了一定优势资源的支配地位。也正是这样的财政制度和教育制度成就了如今我国学校职业教育体系发达的成果。但问题在于,正是由于资源分配的单一渠道,导致学校本位职业教育制度可能会在资源配置上阻碍学徒制的顺利实施。因为如果学校不按照市场化的逻辑去运作现代学徒制,那么现代学徒制自然也就无法满足企业和学生的需求,所谓的成绩也就仅仅沦为宣传画册上的照片与数字。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权宜之计有两个,一是由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由政府统筹区域内现代学徒制的开展;二是学校和企业各投入相应资金,共同设立基金以确保现代学徒制在企业和学校间的顺利实施。第二种方式是资源配置的主流,因为这种方式能够确保校企双方在缺乏行政部门强力督导的情况下,合理地顾及双方的成本和收益。当然这两种方式都不是长久之计,前者可能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够灵活或资金来源不稳定,后者则可能会受市场不利因素影响较大。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从更高层面改革区域内学校人才培养资金的分配、管理与使用方式,以建立更为持久和合理的学徒培养成本分担与成果分享机制,更好地发挥资源优势。

除此之外,已有的学校本位职业教育制度已经形成了一些固化的行动模式,其中一些行动模式可能会不利于现代学徒制这一初生事物的试点和推行。例如教育部门与人社部门在行动上的分离、“项目式”的政策推行模式“短期、中期与长期的绩效考核”等。目前,一些学校开始在职权范围内进行一些行动模式的“创新”,例如将课程内容体系与企业生产周期相协调、将学期末的学生考核方式转变为工作现场考核或转变考核方式和载体等。当然,还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无法在学校层面突破的。

可见,在我国,现代学徒制绝不仅仅是校企双方的事,绝不仅仅是招生即招工的事,绝不仅仅是学校职业教育阶段的事。学校职业教育体系是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他可以是政策起点,但一定不是政策终点;可以是政策基础,但一定要超越现有环境不断发展和调整。

四、“后试点时期”的学校该怎么做

秉承制度的社会建构思维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默默地“等”,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要在承受“企业招工难、学生就业难、技术创新难”的硬着陆后被迫转型。在制度建构的框架内,学校应扮演制度建构的主动方,为形塑制度提供学校的动力与方案。这里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在第一轮试点结束,第二轮试点开始的这个节点,我们学校能做些什么?

(一)选好企业——集中优势力量打造学校特色实践经验体系

在现代学徒制尚未成为具有制度意义的区域性技能人才机制之前,学校和企业需要通过各种形式自主达成共同体建设的意向。那么站在学校角度,这里就涉及到学校选择合作企业的问题。目前,很多学校是从原有校企合作资源中进行挑选,对其进行升级和完善。原则上讲,任何职业都可以“学徒制化”,这也是我们将现代工学结合思想贯穿到每个职业和职业生涯每个阶段的中心思想。但是在综合考虑效率、资源的前提下,现阶段学校应该探索合适专业与优质企业的联合。所谓合适专业,指的是学校应判断现阶段哪些专业,或一个专业中的哪些方向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更有需求。因为这一模式要求企业全程介入人才培养,且这一职业对于情境学习和师傅指导的要求高。所谓优质企业/工作室,指的是具有长期合作基础、意愿与条件的企业。稳定的合作关系对于经验探索阶段的现代学徒制十分重要。判断优质企业的标准并不唯一,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表现:运营稳定,在业界具有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生产组织方式,具有多年一线经验的师傅队伍等。学校可以根据资源及其他条件选择试点专业和企业。

(二)完善举措——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学校现代学徒制的内容体系

上一轮试点工作中,很多学校都初步形成了现代学徒制的执行框架与内容,例如工学结合的基本模式、基于校企共同开发的专业教学标准或课程标准、评价模式、校企稳定投入机制等。在新一轮试点开始后,原有的试点学校与新一轮试点学校应将重点放在内容体系的建设上。例如:突破“模块增加”式的课程体系建设,形成融入真实工作过程与项目的课程及配套材料;与企业或行业联合建立学校间学徒标准认证体系,通过官方或半官方的资格认证进一步推动学徒制的标准化建设。内容建设是现代学徒制由试点走向深入的一个里程碑,因为这意味着现代学徒制已经从观念和框架进化为具体实施的方案。

(三)注重联盟——形成区域性、行业性的推广合力

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的推广需要有“联盟”的力量。这种联盟可以是区域性的官方组织,也可以是行业、企业、学校间的半官方或民间组织。联盟组建的目的是形成现代学徒制的“产业公地”,建立区域级别的要素流通、资格认证与经验互通机制。目前,各地已经成立的现代学徒制研究中心、职教集团、行企校联盟等都是这类联盟的典型代表。这种规模化的发展趋势实际上意味着现代学徒制已经开始迈向更深层次的改革之中,各方都企图通过突破个体在制度建设上的劣势,以协作形成影响制度构建的合力。这是未来我国多元化现代学徒制构建与推广的重要路径。

(四)总结提升——及时总结和反思阶段性试点效果

试点的价值在于发现问题和总结经验。学校应在试点过程中不断总结,对标现代学徒制的基本思想和观念,检查实施过程中是否有偏差或误解的现象,并通过召开校企研讨会、与兄弟学校交流学习等方式发现和解决问题。试点学校应善于发现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的“普遍性经验”和“特殊性经验”,并鼓励试点一线人员思考经验背后的现实逻辑。

如果从技能形成制度的社会建构性去考量,校企合作改良版的现代学徒制似乎在初级阶段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當改革进入深水期,政府、学校、企业就要开始敢于突破改革的“舒适区”,对付那些难啃的“硬骨头”了。我们不能只将现代学徒制停留在学校和企业双主体的“自我娱乐”,而要真正在制度建设层面落实现代从业人员培养的思想。

参考文献:

[1] 周宏伟.认识“现代学徒制”的六个维度[J].职教通讯,2017(10):6-9.

[2] 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 LANE J. Apprenticeship in England, 1600-1914. London: UCL Press,1996:247.

[4] 李政.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价值审视——基于技术技能人才知识结构变迁的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5(01):54-62+120.

[5] 李政,徐国庆.现代学徒制: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范式[J].江苏高教,2016(04):137-142.

[6] ILO. Towards a Modern Apprenticeship Framework,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National Apprenticeship Systems[EB/OL]. http://www.ilo.org/wcmsp5/groups/public/---asia/---ro-bangkok/---sro-new_delhi/documents/publication/wcms_234728.pdf.

[7] MAYER K U,SOLGA H. Skill formation: Interdisciplinary and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28-29.

[8] 菲利克斯·劳耐尔.双元制职业教育——德国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动力[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12):68-71.

[9] BLOSSFELD H. Is the German Dual System a Model for a Modern Vocational Training System? A Cross-National Comparison of How Different Systems of Vocational Training Deal With the Changing Occupational Structur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arative Sociology,1992, 33(3-4), 168.

[10] HALL P A, SOSKICE D.(Eds.).Varieties of Capitalism: The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8-9.

[11]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关晶:现代学徒制何种模式适合我国?[EB/OL]. Http://www.zjchina.org/platform/service/zxnews/shtml/201410/6161.shtml.

Abstract: The value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school-enterprise integration, is in line with the trend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education change and human individual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mode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is diversified, which needs to take full account of economic system, cultural tradition, social structure and other factor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odern apprenticeship need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school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overcome the disadvantages in the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traditional behavior mode. The new round of pilot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four aspects: enterprise selection, content or standard construction, alliance establishment and summary.

Key words: modern apprenticeship; pilot; cognition; China

[責任编辑 张栋梁]

猜你喜欢
认知现代学徒制中国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