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李思佳
内容摘要:本文对蕾妮·德雅尔丹(Renée Desjardins) 的专著《翻译与社会媒体:理论、培训及专业实践》(Translation and Social Media in Theory, in Training and in Professional Practice,2016)作了评述,从理论、翻译培训及专业实践三个维度对翻译和社会媒体展开讨论,分析社会媒体给翻译及翻译研究所带来的问题与挑战,探讨了标签翻译、索引的相关性、译者显示度、“点赞”经济、社会媒体监督等热点话题,并结合当下热门社交软件新媒体中的翻译实例,对翻译在网络社会媒体盛行的环境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建议,对网络媒体的关键性理论建构、翻译教学和专业拓展等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社会媒体;问题与挑战;《翻译与社会媒体:理论、培训及专业实践》
作者简介:李明,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高级翻译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翻译学研究,功能语言学,篇章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李思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传媒翻译。
一、引言
《翻译与社会媒体:理论、培训及专业实践》一书由加拿大圣博尼费斯大学(University of Saint-Boniface)助理教授蕾妮·德雅尔丹(Renée Desjardins)撰写,并于2016年由麦克米伦(Palgrave Macmillan)出版公司出版。该书基于互联网2.0时代的大背景,从理论、翻译培训及专业实践三个维度对翻译和社会媒体展开讨论,分析社会媒体给翻译及翻译研究所带来的问题与挑战,探讨了标签翻译、索引的相关性、译者显示度、“点赞”经济、社会媒体监督等热点话题,并结合当下热门社交软件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领英(LinkedIn)和照片分享(Instagram)等中的翻译实例,对翻译在网络社会媒体盛行的环境中该如何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建议。
二、内容简介
全书共六章。每一章含摘要、关键词、正文及尾注。
第一章“引言”。 首先,作者引用利陶(Littau)、帕姆(Pam)等学者的观点,强调随着科技的推进,网络社会媒体日新月异,科技以及网络社会媒体的发展对翻译产生必然影响。其次,作者指出了翻译与网络社会媒体的关联性,强调翻译同传媒这一领域紧密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网络社会媒体具有“媒体性”,它涵盖了书写、阅读与翻译等活动,甚至还包括文化生产等交流活动。翻译研究的“社会学转向”促使翻译研究者更加关注翻译在各种社会活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网络社会媒体正是社会活动发展的催化剂与推动力。最后,作者提出,网络社会媒体为网络2.0时代的译者们提供了新的展示平台,深入了解网络社会媒体技能将会为翻译在网络社交活动等方面的研究开辟新的领域,如游戏本地化研究、软件本地化研究等。
第二章“网络社会媒体与翻译”。主要讲述了网络社会媒体的内涵及发展历程,对比分析了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并指出,传统媒体一般不允许读者/观众/听众参与到内容的创建和拓展的过程当中。而在现代媒体中,媒体内容的生产者同响应者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现代媒体更加注重“用户”的存在。因此,网络社会媒体可定义为允许用户共享、协作、收集与交流的在线媒体,建立在网络2.0(内容的创造与交流均来自用户所生成的内容)的理念与技术基础之上。正是因为人们当初对交流有了本能与欲望,社会媒体才成为可能。翻译同社会媒体的发展历程亦有相似之处,它们均是人际交往与沟通需求的衍生物。最后,作者简要总结出网络社会媒体与翻译研究的相关:1)网络社会媒体平台上的众包翻译、协作翻译;2)翻译与网络社会媒体平台中的激进行为(网络社会媒体为审查平台); 3)翻译、网络社会媒体与危机管理(如人道主义救援通过网络社会媒体平台传播紧急新闻与推送);4)最佳案例、技术指导、道德规范;5)网络社会媒体平台上用户生成文本的翻译;6)众包翻译与机器翻译、机辅翻译。这六个方面展现了网络社会媒体与翻译研究未来谋求合作与共存的發展方向。
第三章“翻译与社会媒体:理论”。主要讲述了网络社会媒体以及用户生成内容(UGC)是如何影响翻译理论研究、翻译实践以及翻译相关概念的定义的。首先,作者指出,通信科技为跨文化交际创造了更多可能性,现代译者面临更为多元化、更多渠道的选择。这种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网络社会媒体平台上用户生成内容的翻译(UGT)具有“病毒式”的传播性。另一方面,网络社会媒体平台缺乏监督,用户生成内容的生产者与传播者主观性太强,翻译的忠实度往往有待考证,为了个人利益而产出的翻译很可能会扭曲甚至会捏造事实。其次,作者指出,众包翻译的兴起也让学者注意到在网络社会媒体影响下有关翻译报酬、译者关注度、翻译流程等问题。作者指出,网络社会媒体平台翻译并非是无偿的工作,而是译者在追求“点赞”及关注度。作者指出,网络社会媒体和用户生成内容的多模态性(含图片、标签、标题、表情符号等)驱使符际翻译的需求量大大地增加,同时这种多模态性也使得翻译研究对象不再局限于文字文本,还涵盖了视觉文本如电影、音频、网站、电视节目等。
第四章“翻译与社会媒体:培训”。作者为了让学习翻译的毕业生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翻译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创新理念与课程内容结合起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又向学生传授了实用性技巧以适应社会需求。作者就网络社会媒体与翻译课程创新性融合提出了四点建议,并同时介绍了社会媒体监控的内涵与应用,探讨了社会媒体监控与翻译研究之间的联系。总之,作者强调了网络社会媒体在翻译中的价值,并认为,同未接受网络社会媒体技能培训的译者相比较,有电脑编程、网站设计或者传媒背景的译者在翻译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第五章“翻译与社会媒体:专业实践”。作者重点分析了网络社会媒体与专业翻译市场之间的关系后指出,越来越多的学者使用网络社会媒体推广学术作品,发布学术研讨会信息,通过直播、实时更新等方式获取更高的关注度与参与度。此外,译者的显示度,通过网络社会媒体平台可进一步凸显。译者可以在网络社会媒体平台发布自己的翻译简历,可自由翻译用户生成内容并转发他人,或者与他人分享翻译专业知识等。线上专业化社交成为一位真正的专业参与者。作者还提到网络社会媒体上的翻译质量问题,主张运用社会媒体监督技术,来对翻译进行监督与评估。翻译实践与网络社会媒体相结合,催生了社会媒体监督、翻译质量评估等评价体系,标签索引翻译等新理念。这些新生事物为专业实践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第六章“结语”。作者再次重申,本书是网络社会媒体与翻译研究对话的开始。理论、培训、专业实践是网络社会媒体与翻译交合的三个切入点。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社会媒体的发展,对译者培训、专业翻译实践、翻译研究等有着深远影响。相比出版时代,译者显示度在网络社会媒体的帮助下更加凸显。作者最后还指出,本书未涉及诸多有待研究的问题,呼吁更多仁人志士进行有关网络社会媒体的研究以及对翻译所进行的量化研究。
三、评价
本书旨在研究翻译同社会媒体之间的关系,并对翻译与传媒的发展提供了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倡议。本书的特点如下:
首先,本书突出了翻译研究的跨学科属性,强调翻译研究同社会媒体之间的相互融合。作者的研究领域涉及翻译研究、加拿大研究、社会媒体研究和食品研究,拥有十多年的专业翻译经验,也曾工作于媒体团队。其专业知识背景和实践经验能够为讨论传媒与翻译之间关系的研究提供强有力支撑。本书以网络社会媒体时代为背景,从理论、培训和专业实践等方面聚焦当下热议的翻译问题,探求翻译同网络社会媒体之间的共通之处,探求互联网2.0技术是否会影响并改变翻译行为,探求在网络社会媒体时代中的翻译研究与本地化翻译、众包翻译以及计算机辅助翻译等学术研究之不同等等。本书第二章详细回顾了互联网与社会媒体的兴起和发展,为非传媒学科背景的翻译专业学生及翻译学者提供了基础的传媒知识储备。同时,本书对众包翻译、粉丝翻译、线上协作翻译、社会媒体监督等概念做了详细介绍,通过分析脸书、推特、领英、照片分享等线上平台的翻译实例,充分展现翻译研究与网络社会媒体可以高度融合,同时也体现出了翻译研究的跨学科属性。本书向广大读者展示,在互联网2.0时代,翻译研究逐步实现了社会学转向,译者的显示度越来越高,网络社会媒体用户生成文本的“病毒式”传播、非线性文本翻译等对译者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一切都深刻体现了翻译研究与传媒的交互性。
其次,从教育培训角度说,本书重点强调了网络社会媒体与翻译培训的创新融合,为当代译者的就业与培训方向提供了指导性建议。第四章重点讲网络社会媒体在对译者本科培训阶段所产生的影响,具备网络社会媒体技能的译者在翻译市场中具有更大的竞争力。翻译本身就是一种职业化技能培训,不管是课堂内的教学,还是课堂外的培训,都必须把市场这个因素充分考虑进去。然而,在现实社会中,没有什么翻译培训项目(包括本科翻译专业教育)能够处理好职业翻译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本书主张网络社会媒体技能培训与翻译课程创新充分融合,并概括了在课程融合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四种网络社会媒体的特点:
第一,社会媒体中的目标读者/观众/听众随机性更大、流动性更强。在传统的翻译理念中,如诺德的“目的论”,强调的都是翻译要服务于一定的目标群体。然而,在网络社会媒体中,对于目标读者/观众/听众进行定义则是非常难以做到的事情。每当用户更新脸书动态或者发推特时,其目标读者的群体是难以确定的。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名人脸书动态或推特所面向的读者群体则更难以确定。因此,传媒翻译课程应该要求学生具备开放性思维,对于目标读者/观众/听众应该有着更加宽泛的视野。
第二,网络社会媒体采用触屏技术给予用户全新体验。对于翻译来说,触屏技术似乎不是讨论的重点。但随着科技发展,一些网络平台逐渐触屏化,翻译本地化也逐步受到广泛的关注。平台或者应用程序本地化翻译,不仅仅只是寻找对等词汇使目的语受众做出同源语受众相同的反应行为,还应该注重其本地化翻译对社会企业品牌推广和分布所带来的影响。以国外手机交友软件听得Tinder为例。“Swiping”是该软件的主推功能之一,用户滑动手机屏幕上所显示的照片便可选择潜在的约会对象。随着该软件不断走红,用户把“Swiping”当成Tinder提供的一种娱乐活动,一种新的触觉体验。这种企业术语已经内化该企业的品牌特征。在此背景下,如果把“Swiping”翻译成法语汇中的“Zapper”或者“Glisser”,可能并不会激发与源语同等的行为。照片分享的“double-tapping”(双击以对某张图片表示“喜欢”)功能也遵循同样的原理,也是通过肢体触觉体验,来加深用户对产品品牌的印象。因此,在课程融合中,不仅应考虑到触屏化媒体如何影响平台或应用程序本地化翻译,还应注重其对企业品牌推广所产生的影响。如何解决在线推广品牌的翻译问题,有待更为深刻的讨论。
第三,网络社会媒体上的用户生成内容为非线性文本。传统文本(如书籍中的文本)均是线性结构,非线性文本则是非线性结构,在制作文本时,可将写作素材按内部关系划分成不同关系的单元,然后用制作工具将其组成一个网型结构。阅读时,有选择性地阅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可实现页面任意跳转。非线性文本具有生长性,即不受文本结构的限制,从而为创作者提供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社会媒体中传播的用户生成内容,如标题、索引、图片等均为非线性文本。在进行翻译时,应考虑到源语文本的延伸性,译者不仅要做到形式对等,还需注重功能对等。这也给我们将翻译培训与网络社会媒体技能进行融合带来一定启示,即应该为本科翻译教学设置传媒翻译课程,进行非线性文本翻译培训,使译者尽早养成互联网翻译意识。
第四、网络社会媒体上的用户生成内容具有超文本属性,“超文本”指的是页面内可包含图片、链接,甚至音乐、程序等非文字元素。因此,传媒翻译与符际翻译有一定的相关性。翻译教学应注重符际翻译能力的培养,在翻译课程中设置多模态语言(包括表情符号等)的翻译培训。
再者,从职业实践角度看,本书展现网络社会媒体对译者和翻译研究所带来的增值作用,体现了传媒翻译研究的价值。根据本书内容,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具备网络社会媒体技能的译者在翻译市场中竞争力更大。以社会媒体监督为例,社会媒体监督数据可用于分析企业品牌绩效和知名度。译者可以对社会媒体监督数据做定性分析,进行跨文化知识迁移。此外,他们还可以对如何使用社会媒体监督数据进行有效反馈,为后续的本地化应用和翻译提供建议。相比纯粹的双语译者,这类人才拥有绝对的优势。第二,网络社会媒体为译者提供了新的途径,让他们可以在翻译市场中进行自我展示与推介,从而极大地优化了行业内职业译者社交关系网。过去,简历被视为一种机密性文件。但在网络社会媒体的推动下,简历越来越公开化、透明化。以领英(在线求职平台)为例,译员一旦在领英上提交简历,其个人信息就会迅速流入到各大翻译公司、翻译需求者手中。这不仅彰显了译者的显示度,还加快了翻译市场的流动性。第三,网络社会媒体创造了一个参与度更高的翻译社区。在这个社区,上传、分享、转发用户生成内容的译文及译者的信息极为方便。同时,译文的探讨不再只局限于翻译界这个利基市场,还可以跨学科、跨行业。相对于传统的传播媒介,如书本、电讯等,网络社交平台能够给译者带来更高的关注度,其译文也能覆盖更广阔的人群,甚至能够带来出乎意料的效果。第四,网络社会媒体也是新兴翻译研究成果的讨论与传播的平台之一。一些知名翻译研究学者如蒙娜·贝克(Mona Baker)、安东尼·皮姆(Anthony Pym)等已开始利用网络社会媒体平台推广其研究成果,针对其研究成果开设在线研讨会,从而增强译者显示度及其研究成果的关注度与参与度。2015年翻译和跨文化研究国际协会会议在脸书上专门建立起讨论页面,分享会议成果,实时进行转播,在线发表评论接受监督。使用网络社会媒体平台传播翻译研究成果,扩散翻译作品,不仅仅能够提升譯者的知名度与显示度,还为翻译研究同社会各界进行合作搭建起了桥梁,藉此扩大各自的利益。
网络社会媒体研究本身是一个巨大的课题,要充分考虑到TS研究的广泛范围,解决所有相关问题难以实现的,但本书为解决网络社会媒体时代围绕翻译所需要的关键性理论问题、翻译教学和专业拓展等问题提供了指导性建议,值得读者深入了解和挖掘。
引用文献【Works Cited】
Desjardins, Renée. Translation and Social Media in Theory, in Training and in Professional Practice.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16.
Carr, Nicholas. Is Google making us stupid? 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s. The Atlantic. https://www.theatlantic.com/magazine/archive/2008/07/is-google-making-us-stupid/306868/
Nord, Christina.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anchester: St. Jerome, 1997.
责任编辑:魏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