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党校教师是培养党的干部的专门队伍、党校教育的主力军,在党校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履行好"教重要书"、"育关键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在创新教师素质建设机制上下功夫。
关键词:党校教师;素质提升;教师素质
一、基层党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坚定的政治素质。
党校教师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在党校教学中,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讲坛论坛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对重大的政治理论问题发表观点和看法一定要有利于党的威信、中央的权威。因此,作为党校教师一定要自觉维护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决不允许在党校的讲坛上发表违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不断增强党的意识、党性意识、党风意识和纪律意识,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学员。
(二)良好的道德素质。
一要爱岗敬业。热爱和忠诚党校干部教育事业,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地完成教学科研工作。二要治学严谨。基层党校教师不浅尝辄止,讲授中不信口开河,不哗众取宠,不靠“猎奇”取胜,或以低级趣味的语言增加“授课效果”。三是为人师表。党校教师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力求做到以良好的风貌教育学员,感染学员,从而增强理论教育的感染力,提高说服力。
(三)精湛的业务素质。
一是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如果知识面太狭窄就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要求和培训对象的需求,讲出来的东西就难以吸引人难以给人启迪。二是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仅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还要较为系统地把握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基本政策,还要了解当地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三是要对自己专业的基本著作、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等基本理论问题要有深入的研究和把握,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要烂熟于心,做到运用自如。四是要了解、掌握前沿理论。必须把握时代和实践的脉搏,紧跟时代和实践的步伐,努力探索和掌握前沿理论,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水平。
(四)健康的心理素质。
党校教师要“予人健康”,首先要“自己健康”,要注意保持乐观的心境,保持积极振奋的精神状态,不断追求事业上的成就;教师在学员面前要保持稳定的情绪,要将思考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送给学员;教师要有宽容的心理,能容忍学员的无知,宽容学员的过错,这些都是基层党校教师应具备的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当前基层党校教师素质提升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师选拔没有一个严格科学的标准,标准的随意性。
基层党校教师面对的学员大多是有较高文化知识和社会阅历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员和领导干部。党校这种特殊的工作岗位对教师的党性修养、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要求非常高。当前基層党校引进的教师大多都是从中小学选拔和大专院校直接招考的应届毕业生,大多没有经过系统的马列主义、党的基础理论的教育培训和基层的实际工作经历,所以出现没有当过领导干部,没有从事过行政管理工作,给领导讲领导经验、领导艺术;自己看文件的机会不多,还要给看文件机会多的人讲文件精神;自己没有到发达地区学习考察过,还要给经常到外面考察的人讲发达地区的情况。
(二)教师的培养、使用缺乏制度保障,培养、使用的随意性。
近几年,区县党校教师进修培训的主渠道主要是在省市党校每年两次的骨干师资培训和不确定的专题培训机会,加上基层党校教学任务也很繁重,结果往往是谁有空谁去,有的多次参加培训,有的很多年都没参加培训,随意性很强。在教师的使用上,基层党校教师大多都是身兼数职,除教学工作外,还有很多事务性工作;教学上也是多门学科都在教学,教师很难成为专家型和学者型的教师,教学效果也很难得到保证。
(三)教师的管理缺乏有效激励,管理的随意性。
1.制度设置缺乏针对性,激励性不强。
目前基层党校是实行的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人员上一部分职工是公务员管理,一部分职工是专业技术管理。由于教学科研对参公人员的职务晋升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导致参公人员对教学科研不重视。如果对专业技术人员教学科研加重任务,又会造成专业技术人员的不满,实行激励,又会造成参公人员的不平衡。在这左右权衡中,大多数基层党校成了做事的少,观望的多。
2.制度实施朝令夕改,随意性强。
近几年大多区县党都频繁地更换主要领导,几乎是每换一个领导就更换一个考核方案,导致教职工不知所措。
三、创新基层党校教师素质提升机制的思考
党校教师的素质非与生俱来,它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更需要一套健康的提升机制。一套健康的提升机制应从教师选拔、培养、使用、管理和晋升等方面着手。
(一)完善进入机制,严把入口关
创建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机制对于党校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因此党校要以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在教师中进行公开选拔和使用优秀教师,并把他们放到相应的岗位上,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充分利用试讲、评课来选拔优秀教师和优秀课程,通过评课的各项量化指标来确定教师是否可以上讲台,是否可以担任主体班的主体课,积极、大胆的使用青年教师,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授课机会。推行竞争上岗机制,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环境。
(二)完善学习培训机制,严把成长关
1.建立教师的学习进修机制。
党校要有“走出去”的指导思想。一是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中央和省市党校培训,加强党性锻炼,提高政治素质、理论素质和规矩意识。二是到高校参加培训学习。三是积极参加同级党校的教学、科研活动,学习经验,锻炼队伍。最后是创造条件走向境外参加培训。
2.建立教师参与社会活动的实践机制。
实践是人才锻炼成长的熔炉和课堂。目前党校教师普遍缺乏工作实践,这种弱点影响了理性思维和教学的效果。因此,必须组织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加强党性锻炼,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一是搞好对培训对象的调研。每年一至两次到乡镇、机关、企业了解对培训工作的新要求、新意见,并进行认真的研究,明确教师的努力方向。二是参与对现实工作的调研。如与各部门一起调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以及出现的新形势、新任务,进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三是通过挂职锻炼,让中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增强党校的“造血功能”。
(三)完善奖惩机制,严把管理关
1.建立职称评审答辩制度。
职称评审过程中对被评审对象的呈送论文实行答辩制度,是实施公正有效的职称评聘的必要前提和有效手段,也是合理绩效评价的重要抓手和正确导向,同时也还关系到个人诚信和社会形象。面对当前假冒论文和劣质论文的大量存在,对职称参评人员的“代表作”进行形式和实质的审查就显得非常必要。
2.加大对基层党校科研资政的考评力度。
基层党校除对干部进行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外,还肩负着为地方党委政府决策咨询服务重任。与省市以上党校相比基层的党校在科研上最大的优势和条件就是离基层最近,能够方便快捷地深入群众、深入经济社会生产生活的第一线,实地考察,现场调研,对实情的掌握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对党校年度考评和教师职称评审中对基层党校和教师科研能力考评应减轻理论研究的比例,加大科研资政的考评。
3.建立党校职工全员考核办法。
基层党校无论是参公还是专业技术人员都是党校的职工,都应该以区县党委政府和省市党校下达的工作任务为考核目标,通过对职级和职称的高低确定工作量。
作者简介:
司媛(1965.06-)性别,女,籍贯,重庆梁平。现任中共重庆市梁平区委党校高级讲师,主攻方向经济管理、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