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标本不合格率中的应用

2018-05-11 06:24
循证护理 2018年4期
关键词:圈员不合格率试管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ycle,QCC)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Shewhart博士首先提出,Deming教授采纳、宣传,获得普及,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1],它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而新兴的管理模式[2],也是开展质量管理的重要方式。医院的诊疗水平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决定因素,而如何在诊疗过程中提高检验标本准确率,又是医院诊疗活动顺利实施的关键。以品管圈为工具降低检验不合格率,使病人得到及时、准确的诊疗,是保证病人安全,提高病人对医院满意度和信任度,提升医院整体品牌形象的重要举措。2015年7月—11月,我院护理部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血液标本不合格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5年2月—6月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共查检住院病人血液标本17 618份,2015年7月—2015年11月品管圈活动开展后共查检标本17 620份。品管圈活动前后选取的血液标本病人性别、年龄、疾病种类、体重指数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成立品管圈小组

成立以护理部主任为辅导员、副主任为圈长、检验科主任及其他护理部成员为一般组员的品管圈小组,共8名。全体组员均为本科学历;平均年龄39岁;其中,高级职称5名,中级职称1名,初级职称2名。2015年7月4日在护理部召开第一次圈会,利用头脑风暴法和5,3,1评分法选定携手圈为圈名,寓意齐心协力,携手合作。选定圈徽,颜色为五色,红色象征热情、意志力,黄色象征智慧、希望,绿色象征和平、生命、蓬勃向上,蓝色象征宁静、明亮,紫色象征冷静;图案为四手相连,寓意多个部门团结协作、无缝衔接、群策群力,共同携手完成目标;中间的试管代表血液标本。

1.2.2 选定主题

召开圈会,利用头脑风暴法,由圈员根据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6个备选主题,再根据可行性、迫切性及圈员能力,按5,3,1评分法选定“降低血液标本不合格率”为本次活动主题。

1.2.3 现状调查

利用查检表收集2015年2月—6月住院病人血液标本17 618份,其中不合格标本163份,不合格率为0.92%。

1.2.4 设定目标

利用查检掌握现状,血液标本不合格率0.92%,根据现况值、改善重点及圈能力,按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的公式,计算出本次活动目标值为0.37%。

1.2.5 原因分析

分析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进行统计,计算所占比例及累计百分率,根据80/20定律,得出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前4位原因是标本凝固、标本量不足、试管使用错误、条码项目与试管不符,累计百分比85.28%。对原因进一步分析总结,发现血液标本不合格的表面原因是取血方法不正确、未执行采集确认、未执行送检确认;过渡原因是制度执行不到位、试管使用不熟悉;利用鱼骨图、因果关联图及冰山图,从病人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护士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血液标本不合格最根本原因是培训不到位、未制定流程规范、无扫描枪。

1.2.6 对策拟定及实施

1.2.6.1 针对表面原因制定措施并实施

对护士长及临床科室护理人员进行电脑医嘱执行、血液标本采集电子化确认、血液标本送检电子化确认的现场演示与培训。

1.2.6.2 针对过渡原因制定措施并实施

①与检验科沟通,一旦出现不合格标本立即向临床科室反馈。②加强护士长管理监督力度。③统一规范常用检验项目采血管及血量。④制定多种类真空管采血顺序示意图,直观标示试管使用先后顺序。

1.2.6.3 针对最根本原因制定措施并实施

①制定血液标本采集流程、规范。②在全院护士长、临床科室护理人员、护工中开展血液标本采集、送检的相关培训。③深入临床科室,及时解决标本采集、送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④购买扫描枪,建立电子确认信息模块,对护士、护工进行扫描枪使用相关培训。

1.3 效果评价

①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住院病人血液标本不合格率,不合格标本判断标准为检验科拒收标本。②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标本凝固、标本量不足、试管使用错误、条码项目与试管不符合发生率。③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圈员圈能力[3],包括品管手法、PDCA工具、统计知识、协作能力、品管圈知识、自信心、沟通能力、幸福感、解决问题能力、积极性等10项内容。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品管圈活动前后血液标本不合格率比较(见表1)

表1 品管圈活动前后血液标本不合格率比较

2.2 品管圈活动前后血液标本不合格主要原因比较(见表2)

表2 品管圈活动前后血液标本不合格主要原因比较 份(%)

2.3 品管圈活动前后圈员圈能力比较(见表3)

表3 品管圈活动前后圈员圈能力比较 分

3 讨论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圈员掌握并灵活运用品管圈进行质量管理。活动过程中,圈员全面分析了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利用鱼骨图、因果关联图及冰山图,从病人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护士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血液标本不合格的4项主要原因,针对原因改革、完善相关制度,实施相应措施,有效降低标本不合格率。通过提高检验标本的准确率,可以为医生的诊疗提供可靠依据,提高医院诊疗、护理水平,促进医院的不断发展,发挥持续性护理质量改进对医疗水平、病人康复的重要作用[4]。

本次活动中,圈员重点把握解析过程,针对薄弱环节统一进行培训、制定流程,保证护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如在全院开展血液标本采集、送检的相关培训,制定血标本采集与送检流程、标本采集不合格应急处理流程、常用血液检验项目采血管及采血量规范,绘制多种类真空管采血顺序示意图等血液标本采集电子化确认和血液标本送检电子化确认实现了标本的全程跟踪,检验结果回报时间明确可查[5],符合等级医院评审要求。同时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也提高了圈员圈能力。如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圈员对于PDCA工具的知晓及利用能力得以提高,协作能力加强。管理者与护士之间亲和力提高,有利于促进行政部门与检验科、信息科、各临床科室等多部门的沟通与协作,从而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利用集体智慧解决临床问题[6]。

本次品管圈活动通过对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原因进行针对性分析,制定有效措施减少标本不合格现象的发生,规范标本采集及送检流程,采用扫描枪进行条码扫描确认,减少了护理人员工作量,提高了确认的准确性,在使用后及时追踪改进,提高了临床检验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以避免医疗护理纠纷,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牟宝华,祝志梅,葛孟华.品管圈活动在本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28(4):286-288.

[2] 黄幼平.ICU设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的适用性分析[J].现代医学2014,42(1):96-99.

[3] 肖琼芳,黄英,蒋海英,等.品管圈活动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09,21(12):2189-2190.

[4] 徐英,张飒飒.品管圈活动在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9):86-87.

[5] 湖南省卫生厅.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考评办法[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207-208.

[6] 赵庆华,肖明朝,刘捷,等.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学杂志,2014,29(6):94-95.

猜你喜欢
圈员不合格率试管
依托PDCA管理推进全科品管圈活动的开展
无土栽培在试管苗移栽中的应用探讨
品管圈在降低ICU 患者上肢肿胀发生率中的应用研究
品管圈对增强CT检查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隐形矫治患者佩戴矫治器依从性中的应用
13省市洗面器、浴缸抽查不合格率7.8%
试管难题
降低护理记录书写不合格率
上海工商抽检 京东天猫1号店等集体“沦陷”
异型试管在微型化学实验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