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助成长

2018-05-10 09:49翟辰英
关键词:配合联系家校合作

翟辰英

摘要:学校的教育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支持。要想教育好一个孩子,家庭与学校必须共同努力,形成统一目标,要求一致,内容科学,方法优化。

关键词:家校合作;配合;沟通;联系

案例背景

家庭和学校,是儿童教育过程中的天然合作者。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是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时代发展到今天,那种“教育靠学校包打天下” 的局面应该被打破了,但实际生活中,家校在合作、配合中,还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作为学校教育的具体实施者——班主任,在家庭与学校的联系中,该怎么做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案例过程

我们班有一个学生是初二的时候从别的学校转过来的。对于他,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名。” 修饰再恰当不过了。还没有见到他这个人时,就有老师告诉我,他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迟到、旷课、打架、抽烟无所不干,只有一样不干,那就是学习。你要是接手它,可有好日子过了。我听了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也在暗暗的发愁:“那该怎么办呢?” 但是,该来的自然躲不过。记得是一天课间操时间,办公室里来了两个陌生的客人,说是找我。我抬头看去,显然,那个成年人打扮的就是他的母亲,再看这个学生,果然与众不同:上身穿一件T恤衫,下身一条西裤,脚穿一双皮鞋,头发显然不是中学生应该留的发型。我示意让它的母亲坐下,便开始了我的“工作”。首先,我认真地向他们介绍了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和中学生守则,并就自己班级状况作了详细的介绍,然后提出了先去理发、换校服、之后再进班的要求。他表面答应了,但我看得出他不是很情愿的。在后来的工作中,我时时观察着他的言行,并进行适当的点播、指导、鼓励和表扬,当然也少不了批评。

在两个月之内,他都没有露出什么太出格的事,正当我在疑惑之时,事情还是发生了。一天下午,有一个学生B某来向我告状,“老师,A某打我”。在我的详细调查下,才知道事情是这样的:“B某向A某借了五元钱,结果A某让B某还十元,B某不同意,所以A某动手就打。”我一听很是恼火,这哪里是借钱?简直是敲诈!我把A某交到办公室,问其究竟,开始他并不承认,在我的再三追问下,他还是低下了头,承认了。为了让他痛改前非,我坚决地把他家长交到学校,说明了原委,并对A某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为了与家长达成一致意见,也为了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我悄悄地把家长叫出办公室,安慰家长说:“您不必太着急,我想与您商量一下,这两节课先把他领回去,吓唬吓唬他,让他自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明天您再把他送来,不过先别告诉他我们的决定。”家长很是通情达理,欣然答应了。第二天一大早,家长陪他来到学校,只见他眼睛哭得通红,“老师,我真的错了,我知道这是违法行为,您批评得对,我以后听您的。看到别人上学去,我呆在家里很不舒服,心里很别扭,离开集体的滋味也很难受。我真的再不会这么做了。” 看着他发自内心的悔改,我语重心长得向他讲明了道理,并着重指明:“要遵纪守法,因为你已到了负刑事责任的年龄,否则,将一失足成千古恨。”这件事之后,他在这个班两年都没犯什么错误。

案例结果

经过两年来的师生共同努力,两年来的家校密切配合,他已经顺利的考上了高中,看到他的录取通知书时,我欣慰地笑了,他也激动得欢呼起来。初三毕业后,他写给我一封信,信上说:“老师,谢谢您!要不是遇到您,就没有我的今天。我永远不会忘记您的。”直至现在,他都经常和我联系,每逢节日,我都会收到他的祝福和问候。

案例反思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地感到,教育好下一代,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密切配合,通力协作,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形成目标统一,要求一致,内容科学,方法优化。

首先,我们要换位思考,体会家长的感受。我们面对的是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他们是鲜活的,能动的,富于变化的个体。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智力条件,学习意志,道德价值,生活背景等方面的原因,必然存在一个德、智、体等方面处于弱势的群体。对于这些学生,我们往往缺乏足够的耐心与坚持引导的恒心,甚而家长也成为我们发泄,控诉的对象。许多例子都表明学生在校表现差,累及父母也成为教师训话的对象,进而发展到家长对教师能避则避。这显然不利于家庭与学校的沟通,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我国大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我想,作为班主任,多从家长的角度出发,考虑他们的心灵体验,对他们交付出心底深处浓浓的情,定会成为家长的贴心人,成为家校联系过程中优秀的策划人,组织者与参与者。

其次,要抓住机会,向家长灌输新的教育理念。教师如果将教育活动局限于学校范围以内,不对学生家长进行工作,教师的教育努力,也就不为学生家长所支持,有时甚至会遭到家长的反对,教育就不会达到预期效果。所以,为了學生能够健康成长,作为班主任,我们应努力在家庭与学校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为学生营造和谐统一的氛围。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可是,家长们毕竟不是专门从事教育的工作者,他们爱孩子,但是缺乏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缺乏教育孩子的知识,缺乏对现代教育要求孩子怎样做的认识,缺乏对自己在孩子成长中所起作用的认识。在这些方面,教师无疑是他们眼中的“专家”。作为班主任,有权利也有义务向他们灌输最新的教育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说:“我的坚定信念是,教育学生应当成为众人的科学——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我们应竭力给每个家长都授以最低限度的教育学知识。”我们可以抓住每学期2-3次的家长会,除了介绍班级里的情况之外,还应与他们谈谈教育教学中的体会,孩子年龄阶段的特点,别人教子有方的经验,现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等。让家长们了解老师眼中的孩子,了解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了解教子成龙的方法,了解孩子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向着共同的目标奋进,共同塑造新世纪光辉的一代。

再次,我们与家长联系时,要讲究策略,畅通家校交流的渠道。学校和家庭的共同目标是:教育好我们共同的下一代。可是,由于工作的偏差,往往使怀着共同目标的两方面背道而驰,脱离初衷。因此,班主任作为家校联系的中间人,应当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努力营造家庭与学校间良好的氛围,使家校之间进行坦率而真诚的交流,从而增进了解。例如使用家校联系卡的方式与家长沟通。让学生带回寥寥数语的联系卡给家长看,既可以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又可以密切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关系,还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主动家访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途径。通过家访,班主任能够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状况、家庭环境、家长的文化素养及家庭教育气氛。家访有助于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感情,协调学生与家长的关系,协调学校与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步调,共商对学生的教育措施和方法。同时,家长访校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校访可以使家长熟悉孩子的教育环境,老师和同学,是教师和家长进行交流的重要机会。传统的做法是邀请家长前来学校参加活动,这样,可以密切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亲子关系,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总之,为了孩子的发展,为了孩子的一切,我们要竭尽全力,做一切可以做的事,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方法,使家校密切联系,最终达到教育的顺利进行,最终使孩子走向成功!

猜你喜欢
配合联系家校合作
电力工程安装与土建施工配合的施工技术
民办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配合教学的探索和研究
探索高校党组织间关系开创党建工作创新之路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浅谈平面图与立体图的思维培养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