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琳
摘要:因为种种原因离异家庭的孩子容易出现“情感饥饿”,产生心理适应状态失衡而导致心理健康危机,如焦虑、愤怒、厌恶、忧愁、悲伤、恐惧等。而我们身边也会遇见这样的孩子,因为家庭的缘故他们会变得特别敏感且容易受到伤害。为此一定要采取一些措施,实现家园合作,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家庭和环境的变化,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离异家庭;关爱;引导;家园共育
近年来,由于日趋复杂的社会原因,我国的离婚率急剧上升。很多时候,当一方家长获得孩子监护权独自承担起抚养孩子的时候,他们自己还经常被离婚的问题困扰,对待孩子时易怒、急躁、没有耐心,这些抚养态度上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孩子。而这一时期的儿童自控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是最需要父母爱的时候,却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安全的依恋关系,尤其当他们陷入父母之间的“战争”时,难以承受父母反目的压力,容易出现“情感饥饿”,产生心理适应状态失衡而导致心理健康危机,如焦虑、愤怒、厌恶、忧愁、悲伤、恐惧等。本学期刚接中班,我就遇到了这样一个因父母离异产生较大影响的孩子。
至今我还庆幸小雨将他的心事告诉了我,也幸好当时的我第一时间“掺和”进了他们的家务事。那是开学的第3天,小雨整个人显得非常的不开心,他一声不吭地跟着我,似乎有话要说,在我的询问下,他用很小的很迟疑的声音告诉我:“我想妈妈了。”因为他妈妈是新学期延用了小班微信群之后第一个加我微信并找我私聊的家长,所以我印象很深刻,联想到他妈妈最近发的朋友圈都是关于拆迁的事宜,我安慰他:“姥姥家最近在拆迁呢,妈妈是不是比较忙没空陪你玩了呀?”谁知道这几天给我印象很温柔的小雨,皱起眉头,带着很坚定但是又藏不住哀伤的表情,愤愤地说:“不是!我的妈妈是魔鬼妈妈!他都丢了我四年了,都不管我!”看着眼前这个嘴里说着四,手指上比划着三的小人儿,看着他脸上明显与年龄不相符的表情,我的内心百感交集,说自己的妈妈是魔鬼,这对于孩子和妈妈而言,都是多么残忍的事情啊,当然我也是猜出了几分原由,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给了他一个轻轻地拥抱,这才告诉他:“你的妈妈是第一个加老师微信,而且拜托老师关注你,有什么事情告诉她的妈妈,说明妈妈非常的关心你。”小雨感到不太相信,更多的是带着惊喜的眼神追问我:“是真的吗?”于是我拿来手机,找到小雨妈妈的微信号,小雨看到那个并不陌生的头像,很开心。我接着问他:“用不用老师帮你告诉妈妈,你很想她?”这一次,几乎是没有迟疑,孩子说出了一声:“好。”
接下来,我履行诺言帮助孩子传达的他的思念,小雨妈妈在看到了我的微信之后当即表示,的确有一个月没看孩子了,今天晚上就会来接孩子,看看他陪伴他。在小雨妈妈与他爸爸沟通的过程中,爸爸不同意当天由妈妈来接孩子,并且打电话给我“兴师问罪”,做过自我介绍后,小雨爸爸第一句话就是问我:“是您主动和孩子妈妈联系说孩子想她了吗?”我告诉他:“的确是这样,因为孩子和我表达了他的想法,而且我认为这个问题对他造成了很大的困惑,产生了明显的情绪问题了,我想要帮帮他。”孩子爸爸后来将他们家的情况向我做了简单的介绍:他和小雨妈妈因为性格不合在小雨上小班的时候离异了,小雨的监护权在他那呢,孩子平时由奶奶照顾。妈妈是绝对不可以私自接孩子。我回答他:“实在不好意思,我作为老师没有提前了解到这个情况。既然您告诉了我们,我们一定做到每天把孩子交到奶奶手上,见到奶奶见到接送卡再放孩子,但是真心的建议您和小雨妈妈可以沟通好,多给妈妈一些接触孩子、关爱孩子的机会,满足孩子的思念,帮助他健康成长。”小雨爸爸当时回答我:“谢谢老师,我们會处理的。”听起来有些公关式的回话,我也知道现代社会离婚了做不成朋友、拾不起理智的大有人在,心中有些忐忑,怕这话是敷衍我,更怕是敷衍了孩子。令人欣喜的是,午睡前小雨妈妈回话:与孩子爸爸达成了共识,周五晚上由妈妈和奶奶一起来接孩子,并且妈妈会陪伴孩子过周末。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小家伙的时候,他差点激动地连午觉都不睡了。此后到周五之前的每天都在问老师:“什么时候周五呀?妈妈会不会骗我呀?”我找来班上的日历,指给他看当天的日期,又在周五那天上面画了个爱心,告诉他:“妈妈不会骗你的,我们一起来数日期,一天过去了把它划了,等到了爱心这天妈妈就来接你了。”后来我从朋友圈看到,那个周末孩子和妈妈度过了一个二人骑行的快乐郊游假期。更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此后的每个周末小雨几乎都是和妈妈一起度过的,去了很多地方,做了很多事情,满屏的晒娃幸福感。字里行间,也能感觉到小雨妈妈自身的变化,状态越来越好,更加自强、自立、积极。在此之后,小雨妈妈还参加了本学期亲子运动会、家长开放日的活动,在班上开展机器人主题活动时,学美术出身的她在较为繁忙的工作中抽了半天时间出来参与家长进课堂活动,带着孩子们一起绘画机器人。妈妈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小雨的关爱和照顾一定或多或少会给孩子带来正面的影响,孩子的笑脸变得更多了。每每看到这些,我都是发自内心的为他们感到高兴,真心地为他们点赞,甚至还有一些小小的成就感。
我们也及时做好与爸爸和奶奶的交流工作。我了解到爸爸平时工作非常忙,很少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平日里都是由奶奶照顾孩子饮食起居和陪伴孩子,奶奶照顾孩子很尽心尽力,对孩子很疼爱甚至有些溺爱,可总是“刀子嘴豆腐心”,面对比一般孩子更为敏感的小雨,有时候不知道怎么引导,孩子吵闹着要妈妈时,老人劝也劝不好,觉得自己吃力不讨好,就会说出一些伤害孩子的话,实在没办法了干脆就说:“你走吧,去你妈妈那吧,走了我和你爷爷可算舒心了。”我告诉爸爸和奶奶,小雨的确也和我们说过类似的话,但是他不明白奶奶生气的真正原因,他就觉得是因为“自己太笨了,太不好了”,他还觉得“我要走了爷爷奶奶就真的开心了”,内心充满了自责感。我建议爸爸和奶奶要多给孩子一些正面的引导,帮助幼儿接受现在的家庭模式,鼓励他说出对父母离异的不安和自己的想法。告诉他大人也有合不来的时候,但他们仍然会照顾并爱自己的孩子。更多的陪伴孩子,关注他的心理和情绪状况。
同时,在幼儿园,我们也开始更多地关注小雨,鼓励他积极参与活动,帮助他树立健康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肯定他的进步。在班上,我们引导他加强与小伙伴的互动,更多的进行合作性游戏。我们还有意识地给他一些小任务,有一次我们请小雨帮忙把教室灯关了,并且告诉他这个任务就交给他了,接下来的几天里他都主动完成了工作,我们笑着封他做“小灯神”,他觉得特别开心;同时我们发现他特别喜欢且较为擅长绘画,不论是活动区还是绘画活动中,我们都会请他来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肯定和鼓励,以提高其自信心。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到,孩子在家庭发生变故时,会变得特别敏感且容易受到伤害。为此一定要采取一些措施,实现家园合作,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家庭和环境的变化,健康的成长:
一、 了解家庭情况。
教师要真实反馈孩子在园的行为表现和情绪变化,真诚地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坚守的原则,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在园快乐成长,帮助家长树立减少家庭离异现状对孩子负面影响的意识,推动亲子间的良好互动,同时做到不偏颇某一方,保持中立。
二、 做好多方面沟通。
在同离异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尊重和接纳是非常重要的态度。我们要尊重家长对家庭形态的选择;要保护家长的隐私,要尊重家长是否公开离异事件的决定,尊重家长所选择的告知方式。
教师要同时做好与监护方、非监护方、日常照料的老人等多方面的沟通,在本案例中,我同时与小雨的爸爸、妈妈还有奶奶做了沟通,将孩子的在园表现情绪变化与他们沟通,帮助他们了解目前的生活状态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的影响,建议爸爸多陪伴关注孩子;建议父母之间进行协商,加强小雨与妈妈之间的沟通互动;建议奶奶多关注孩子敏感的情绪,鼓励孩子,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多方共同努力,引导孩子直面家庭的现状,减少家庭矛盾对其成长的负面影响。
在同离异家庭沟通的过程中,还要注意针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不一样的策略:
(一)不告知隐瞒型离异家长的工作策略——回避离异话题。
(二)告知教师,但自己要享受生活型离异家长的工作策略——真诚打动。
(三)将孩子视为唯一希望的离异家长的工作策略——分散注意。
(四)企图隔离孩子与另一方联系的离异家长的工作策略——依“法”办事。
(五)再婚后无力照顾自己孩子的离异家长的工作策略——晓之以理。
(六)再婚家庭的家长工作策略——家园协同作战。
三、 在园积极引导幼儿。
(一)调整课程设置,了解家庭结构多元性
在课程设置中,要进行一些调整,增加符合当代多元家庭形态,多元价值观的内容,在课程中,要适当渗透与离异相关的内容,让孩子有一定的了解。不能总是讲白雪公主之类的故事,只告诉孩子一些传统的观点,如后母都是恶毒的等,让孩子恐惧父母的离异或再婚。而是要提早让孩子了解家庭结构的多元和丰富性。
(二)正面引导,直面现状
当家庭中出现离异情况后,教师要更加关注幼儿的行为表现,尤其是情绪情感变化,了解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采取相对应的疏导方式:是给他讲童话,告诉他爸爸妈妈换了一种方式在一起;还是像对待成人一样,告诉他父母离婚了已不在一起,在无论怎样,他们都是很爱你的。
(三)用心交流,用爱领航
班中三位教师要好沟通,保持一致,不当着孩子面议论其家庭状况,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引导他更加积极地面对自己的家庭状况。做到多倾听、多肯定、多交流,用微笑、用爱抚、用亲切的表情和语气,引导这些孩子得到更大的发展与进步。同时多发现鼓励孩子的长处,增强其自信心。
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像小雨一样的离异家庭的孩子更渴望他人的理解、关注和接纳,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给与更多的耐心、关注和理解,家园合力帮助他们感知、理解爸爸妈妈分开并不会改变对他们的爱,为其成长之路多填充一点爱,帮助他们更加健康、自信的前行。
参考文献
[1] 陈会昌.离异家庭子女的社会特点[J].心理發展与教育,1989,(4).
[2] 李学容.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分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