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平
摘要:现阶段,教育领域对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理论研究和实际结合不紧密,缺少评价,缺乏系统性的管理等问题。为了可以发挥多元教学方法在小学生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老师应该理解学生,结合他们的兴趣传其道;尊重学生,以相互尊重为前提;信任小学生,以学生形式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爱学生,加强自身的建设。
关键词:多元教学方法;小学生心理发展;实践策略
小学生是社会的重要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关注。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心理行为的监督者、行为的规范者,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工作人员,小学心理辅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元教学方法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塑造个性的魅力。尊重、理解、信任和热爱他们是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直接影響心理健康咨询和心理辅导工作的因素,因此本课题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绝对依靠教师
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随着年龄及认知的发展,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这些表现都以其基本主导活动的形成为标志。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时候,学生在入学之初便在教师的指导下循规蹈矩地从事有计划的系统学习活动。此时,学生会在长期教师手把手的指导下唯师命是从,对教师产生一种特殊的信赖和依靠心理。这种心理特征是学生可以主动接受教师教育、接受教师指导的内在心理因素,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来展开教学。
(二)兴趣广泛却不稳定
小学生由于其年龄、认知的影响,常常会对陌生事物产生浓厚的好奇心,即便是蚂蚁搬家这一生活常见的现象,也能引起他们观察的好奇心。在心理教学活动开展中,学生对多元教学方式有着浓厚的好奇心,他们喜欢挑战新的事物。但是,学生的这种兴趣又是短暂的,一旦出现新的可以触动他们好奇心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新的兴趣,甚至会对正在进行的某项活动厌烦。
(三)注意力易于分散
在对小学生的注意力情况进行调查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小学阶段学生的注意力主要以无意注意为主,他们的注意力往往是在外力的驱使下被动集中的,这就造成小学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比较差。一旦外界出现新的事物,小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就会被吸引过。反过来讲,当小学生对某一事物感兴趣的时候,他们的注意力就可以长时间地集中于此,而且无意注意也可以有效地转化为有意注意。通过对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分析,我们在开展小学生心理教育活动的时候,可以从小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入手,通过多元教育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研究和实际结合不紧密,缺少评价
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性、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偏离理论研究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就缺乏科学性。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又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每个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所遇到的心理问题千差万别,很难用一把标准的尺子去衡量,实践中二者相脱离的现象时有发生。大多心理教育还只是讲授,使心理教育成了学科教学,并存在着重知识、轻体验;重讲授、轻活动的现象。对于如何评价心理健康教育,也常常为老师所忽略。
(二)多种形式,但缺乏系统性
尽管学校采取了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但在实践中却常常出现“说起来重要,安排工作时找不到位置”的尴尬局面,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缺乏系统性。对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没有进行统一规划,有的教育设计随意化,没有考虑学生实际年龄和心理状态,学生就会缺乏兴趣和主动性;有的设计形式化,表演性强,表面活动热闹,实际不解决问题。
三、在小学生心理发展中多元教学方法的作用
(一)心理观察法,及时调整小学生心理
1、心理咨询教师要指导、帮助小学生清醒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不盲目自大,也不妄自菲薄,鼓励他们有意识的自我教育,系统的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并对于不同的小学生应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指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心理辅导教师要善于营造轻松宽容的环境和氛围,对于小学生各种心理障碍和问题应该有足够的宽容和理解,并且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这种宽容,只有这样,学生在老师面前不会有思想负担,愿意在老师面前吐露心声,心理困扰和烦恼才可以得以表达,老师才能够抓住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和帮助。
只有做到以上两点,心理辅导教师才能真正得到小学生的欢迎,成为其的心理依赖,只有这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调节者。
(二)平等对话法帮助小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和困难
平等对话教学方法的实施,对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和困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辅导教师不仅是引导学生走进科学海洋的一个引路人,在小学生的心中,更希望老师能够成为其真诚的朋友,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同伴和朋友,当有困难和问题时可以作为倾诉对象,当他们粗心犯错时可以得到指导。而小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他们更希望心理辅导教师可以成为自己无话不说的好朋友,这样他们就可以跟老师自由交谈,内心深处不轻易公开的困扰才愿意毫不掩饰的讲出来。所以,心理辅导教师应更像“知心大姐”,一朋友的身份和小学生平等对话,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帮助他们消除各种心理障碍,成为学生的“私人心理医生”。
(三)激励引导法督促学生积极进行心理建设
韩愈曾经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心理辅导老师作为小学生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提供各种健康的心理环境建设渠道,尽一切可能消除小学生的焦虑心理,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采取激励引导法在督促小学生开展积极的心理建设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课程以儿童为主体,充分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心理辅导教师应该进行科学指导,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则,系统的教育课程应具备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尊重学生,有效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构建快乐学习的氛围。
四、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中多元教学方法的运用策略
(一)理解小学生,以其兴趣传其道
理解小学生,指的是心理辅导老师应该充分理解小学生的移情性。移情性在心理学概念中,也被称为共情,即是指完全理解当事人的内心世界,了解其内心秘密,从对方视角和立场来看问题和世界,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对于学生的内心都能感同身受。心理辅导教师在小学生的心理调整时,要正确认识小学生的感受,并将对这种感觉的体会和理解准确的传达给学生,说服他们接受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从而使自己被充分理解和接受;作为学生的朋友和知己,更多的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与学生们讨论各种问题,鼓励他们,畅所欲言,以便相互交融,理解对方的理想状态。使用多元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心理科学的发展,教师应该放弃“教材中心”理论,以小学生的兴趣作为起点,传播知识,尊重学生的兴趣,而不是忽略、破坏或改变小学生的兴趣更能鼓励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增长知识,发展心理能力。
(二)尊重小学生,以相互尊重为前提
良好的师生互动是形成平等和和谐“师生关系”的必要条件,是运用多元教学法指导小学生的心理建设的必然要求。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不要把自己的主观强加于人,不能引导学生说出预设的答案,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教师应该给学生建立一个自由的心理发展环境,不存在“禁区”,它应该是一个有序、充满活力、愉悦的环境,是学生所接受、喜爱的环境。心理教师和学生實际上是一种平等的人格关系,应该互相尊重和信任。心理教育教师要无条件接受的小学生的各个方面,并尊重学生的意志和人格,这不仅是建立好师生关系的前提,也是营造良好心理辅导活动的重要因素。但要注意的是,尊重并不意味着放纵,而是和严格要求统一的辩证关系关系,因此,在尊重学生的同时也要注意严格的要求,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三)信任小学生,以学生方式参与教学活动
教师要遵从小学生的情感和思想,完全摒弃他们的强大、无所不知的权威性观点,成为学生的伙伴。作为伙伴,教师可以分享小学生的兴趣和快乐,教师是活动的合作者、支持者、组织者,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们要努力让他们控制自己。在学生的指挥下,愿意让学生们分享他们的任务,并根据学生的要求玩游戏,和学生一起玩,一起笑,一起学习。良好的心理氛围对心理导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无条件接受学生的各个方面。只有无条件的接受和信任学生,相信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能力,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学生才可以更依赖老师,把老师当作最信任的人,甚至倾诉内心深处的秘密,希望得到老师的指导和教育,这样,多元教学方法用于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才可以充分发挥,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谈。
(四)热爱小学生,加强教师自身建设
心理辅导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事业,全身心地投为入到教育事业中,这是他们热爱学生的基本力量和力量。心理辅导教师只有爱他们的学生,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的道路会更加顺利。因此,心理辅导老师施以爱的教育,创造一个充满爱的环境,让学生对老师更加依恋,更容易沟通,师生间爱的互动,感情将会坚固彼此之间的关系。此外,首先,要关心他们,理解、关注他们是教师的责任,也是作为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关心他们可以消除他们对教师的担忧,敢于与老师亲近,信任老师,建立安全感。关心学生是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关爱和爱;其次,教育理论与现实教育相结合。多元教学法应用于儿童心理教育应以尊重为基础,真正的教育实践切忌说一套、做一套,为人师表,就应该以身作则,言行一致。
五、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学生对老师充满期待,在他们心目中,希望老师不仅可以教他们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更希望和心理辅导老师成为好朋友、好伙伴,成为人生路上的重要的知己,可以时时鞭策他们,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多元教学方法在心理健康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小学生的心理教育中发挥多元教学方法的实效,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
参考文献
[1]李湘祁.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1 (29).
[2]郭冬芬 都继萌 王丙同.多元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应用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