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东
摘 要:最为一项传统的竞技运动项目,举重对运动员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运动员只有意志品质坚定,才能在训练和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文章先简述了培养举重运动员的意志品质的重要性,然后指出了举重运动员意志品质培养途径,希望能有助于举重运动员意志品质培养。
关键词:举重运动员;意志品质;培养途径
运动员的意志品质指运动员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素质。对于运动员来说,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不可或缺的。在举重训练中,经常会有许多高强度的训练,这也给举重运动员的意志品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日常训练中,培养运动员的意识品质具有一定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培养举重运动员的意志品质的重要性
意志品质是个体意识特征的表现,也是个体心理健康程度的综合反映。意志品质坚强,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纵观古今中外,无论是在哪个领域,凡是有所建树的人,无不是意志品质坚定的人。竞技运动不仅是技能的比拼,还是运动员心态、心理素质的比拼。作为专业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采用的训练方法、训练强度都大同小异,所以运动员实战水平都非常接近。而唯有心理强大,心理素质过硬的,才能在关键时刻胜出,才能在赛场上笑到最后。对于举重运动来说,更是如此。举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形成和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唯有意志坚定者能坚持下来,也唯有意志坚定者才有坚定地勇气和信心投入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成绩。因此,许多举重队、举重教练在职业举重运动员培养中,都非常关注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培养,并采取有效方法去培养举重运动员意志品质。
二、举重运动员意志品质培养途径
(一)明确训练目标,激发运动员的斗志
目标是前进的动力,也是最能激发运动员斗志的因素。在举重训练中,教练员要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和训练内容,明确举重训练目标,包括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和眼前目标,用目标激发运动员的主观愿望。然后,积极传授给运动员更多的训练方法,开展重复性的训练,在训练中结合其他运动员的比赛实践和故事,讲述意志品质与成功的关系,同时指出运动员存在的不足,肯定运动员的表现和取得的进步,鉴定运动员克服困难的信心,以帮助运动员不断提高自己。针对那些年龄较小、认知水平较低的运动员,教练员还要循循善诱,耐心给予他们以教导和启发,使他们认识到意志品质的重要性,借助优秀运动员历经磨难、为国争光的事迹感化、鼓舞他们,引导他们朝着既定目标不断前进。
(二)严格制度,赏罚分明
纪律是激活个体内因、促使意志努力的有效手段。在强制性的以制度为支撑的条件和环境下培养个体的意志品质培养,效果最为显著。因此,在培养运动意志品质的过程中,教练员要严格训练纪律和管理制度,就运动员训练时间、要求、考勤、考评、奖惩等事宜作出明确规范,明确规定给予那些表现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运动员以奖励,对那些消极锻炼的运动员则要做出处罚。然后,要求运动员遵守训练制度和管理要求,认真训练,坚定训练意志,提高自觉性,资质养成积极的意志品质。在训练中,教练员也要按照制度规定,赏罚分明,让那些表现不好的运动员进行惩罚性训练,给予那些优胜者、表现好的运动员适当的奖励,如给予他们在休息时间和训练方式上更多的选择权,以端正运动员的训练态度,促使他们认真对待训练,并在训练中养成坚韧不拔、力争上游的意志品质。
(三)对症下药,激活潜能
运动员意志品质养成,受多重因素的影響,不同的条件和方法下,运动员的意志品质也有所不同。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各不相同,如有的人独立性较差,性格果断、刚毅,有的人依赖性较强,优柔寡断,惰性大。针对不同的人,教练员在运动员意志品质培养中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如针对那些惰性较大的运动员,教练员要严加管教,坚持训练的系统性,并及时总结训练成果,给予运动员更多的鼓励,以激发他们的斗志。针对那些自律性较强的运动员,教练员可以给他们找一个水平相当的对手,让运动员在竞争中不断挑战自己、完善自己。举重运动员意志品质培养,关键是要激发、强化运动员的内部动因,激活运动员刻苦训练的动力之源。因此,在日常训练中,教练员要想方设法激活运动员的内部动因,如借助模拟训练磨练运动员的心理,强化运动员的自我认知,通过内部比较和其他运动员坚韧不拔、刻苦训练的事迹引导运动员树立更高的追求目标等等,以达到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的目的。
综上所述,培养举重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对于运动员成长成才来说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举重训练中,教练员要就运动员意志品质培养给予高度重视,并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以帮助运动员树立克服困难、奋发向上的信心,使运动员在坚定的意志品质指引下不断向前。
参考文献:
[1]吕仙桃,周志琴.举重运动员意志品质培养探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07):81-82.
[2]俞忠友.举重运动员心理和意志品质培养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07):121-122.
[3]杨业金,陆海燕.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培养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5,34(12):1123-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