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弟子规》助推素养提升

2018-05-10 09:36杨富秀
新一代 2018年6期
关键词:素养提升弟子规文化

杨富秀

摘 要:所谓“素养”,是指一个人在从事某项工作时应具备的素质与修养。它是指一个人在品德、知识、才能和体格等诸方面先天的条件和后天的学习与锻炼的综合结果。自从党中央提出“立德树人”的要求之后,教育工作者便以“核心素养”为桥梁,开启课程内容与育人模式的变革。习主席也说到:《弟子规》本是童蒙养正宝典,看似一本不显眼的小书,实际上里面蕴含着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智慧。因此,我们开发好《弟子规》课程,开展好“学习、力行《弟子规》”活动,不但能传承文化,还能助推素养提升。

关键词:弟子规;素养提升;文化

一、解读《弟子规》

《弟子规》是我国一部影响深远的启蒙典籍,其中共360句、1080個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文章分为“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要小心谨慎,讲信用;同时要和大众相处到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它有益的学问。以我们现代的教育思想来看可以归纳为“感恩、友爱、规范、诚信、博爱、向善、勤奋”这几个方面。

二、开发《弟子规》

如今关于人情冷漠、孝道沦丧、诚信缺失的报道很多,这些现象反映出美德文化的缺失。对此,很有必要开发《弟子规》文化,传承经典提升言行素养。

(一)“孝敬”文化

“百善孝为先”,《弟子规》中,在阐述入则孝的56个句子中,主要是讲对待父母应有的规范,主要谈到有四个方面:听从父母的教导,体贴照顾父母,经常与父母沟通,思念父母。

(二)“个人”文化

主要是有关个人谈吐、举止、服饰等。在《弟子规》中详细规定了个人言谈举止的规范:说话的时候,吐字要清楚、缓慢,不要讲得太快太急、模糊不清;服装仪容应当整齐清洁,一切穿着以稳重端庄为宜;年少的时候,不要喝酒,因为一旦喝了酒,就会丑态百出;在穿戴方面,应该重视衣服的整洁大方,而不是华彩艳丽,平时的穿戴不但要符合我们的身份,也要与自己的家庭条件相吻合。

(三)“社交”文化

在《弟子规》“出则悌”篇中着重谈到了交往礼仪。首先是谈到社交礼仪的两大原则:一是尊重原则,要怀尊敬之心对待交往的每一个人;二是信用原则,当子女听到长辈呼喊某人时,应该立刻替长辈去叫被叫者。如果被叫的人不在,子女要马上到长辈那里,看看有什么事情要做。当长辈问子女话时,子女要立即起身回答,眼睛要看着长辈,不能东张西望。

三、教学《弟子规》

首先利用在校早读时间,组织本班学生在本班教室收听《弟子规》音频诵读,每天播放一部分。学生静静地听着,然后认真诵读一遍。约两周后,整本书播放完毕。学生对该书有了初步了解。

其次利用在校早读时间,发挥班级小老师作用,充分利用《弟子规》视频,让他们先诵读原文四句话,然后读译文。译文通俗易懂,在小老师组织下大家边听边小声跟读。看、听、读、记四结合,印象较为深刻。学生经过两个阶段地学习,兴趣渐渐浓厚。

接着利用在校早读时间,每天晨读《弟子规》10-15分钟,组长带领下组员一起读,并练习背诵。根据各自的记忆差异, 从前往后逐一背诵,最终能背全文为目的。学生背诵由老师负责检查,达到要求者发给证书。还充分利用书法练习时机,书写《弟子规》内容,这个激励性要求大大提高了学生积极性。

另外,还将学校学习辐射校外。带领班级娃娃的所诵、所画、所写到社区传承国学经典——《弟子规》,以展示评比与互动交流的方式传承国学。比如:诵读擂台赛,评选“诵读大王”“诵读能手”或“诵读之星”,邀请社区领导颁奖等,以此激发学生们的诵读热情。还举行一些问题抢答,让社区的居民也与娃娃们同台互动,交流感悟等。

四、践行《弟子规》

学以致用,学习《弟子规》,不仅仅是背过,更重要的是善于变通,活学活用。

(一)自我提升,快乐生活

学习《弟子规》后,要把《弟子规》当成自己的教育法宝,更加注重自己的榜样示范作用,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为教育学生做到“房室清、墙壁静”,我带头在班里捡垃圾,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促进了良好班风的形成。做起班主任工作来也轻松快乐!

(二)陪伴成长,提高素养

践行《弟子规》,陪伴娃娃日常行为。比如:在学习上,孩子们有些马虎,便耐心引导学生用《弟子规》要求自己。生活上,发现有学生的父母生病不舒服的时候,就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来教育孩子,要求他去照顾亲人,关爱父母,让孩子从小就有一颗善良和关爱他人的心……正是这样的陪伴成长,反复提示,许多孩子素养明显提升。

(三)活动引领,聚焦举止

在校内定期开展《弟子规》的各类主题活动,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各组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形式多样的诵读《弟子规》成果展示主题班会,如:吟诵、歌舞、演讲、诵读日记、故事会、“读书心得”交流等。在校外则带领孩子走入社区、福利院等等。比如:九九重阳节之际走进“老年公寓”,让他们为爷爷奶奶收拾屋子、洗脚、洗衣服、捶背……把从《弟子规》中学到的,在自己言行举止中聚焦,以此传承美德、内化文化、彰显素养。

总之解读开发《弟子规》,教学践行《弟子规》,都能帮助大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的古为今用,如何将《弟子规》的传承与中国当今立德树人的社会建设结合起来,让人们的文化与素养得以提升,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钱文忠.钱文忠解读弟子规[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肖群忠.弟子规述评[J].道德与文明.

[3]杨高洪.百善孝为先———读《弟子规》有感[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4]王婷婷.诵国学经典,扬改革风帆———浅谈诵读学习《弟子规》作用和意义.

猜你喜欢
素养提升弟子规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弟子规
弟子规
新课改下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探析
浅谈兴趣引领对学生素养提升的重要性
打造快乐的数学课堂
高校舞蹈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