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林
摘 要:实施分层次教学的目的为了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高中化学实施分层教学,它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最近的发展区,实行分层推进教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本文从实施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分层教学的运用前提和模式和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教学方法;实施策略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任何一种编班的形式都会分化出中上、中等、中下三个不同层次学习水平的学生,特别是近几年学校的扩招,学生之间的差异更加明显,如不加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势必会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因材施教显得极为必要。
一、实施的理论依据
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要面向全体学生施教,并引导学生主动发展,就需要探索一套全新的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模式正是应运素质教育之要求而产生的。
就高中化学而言,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和能力要求相比初中都有了较大变化,许多内容理论性强、难度大,这对于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这些变化很难一下子适应。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就要分层教学。所以,分层教学:符合人的个别差异;符合因材施教原则;分层次教学符合教育最优化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分层教学要注意三个前提
(一)要承认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学生之间不仅有化学认知结构上的差异,也有在对新的化学知识进行同化或顺应而建构新的化学知识结构上能力的差异,还有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个性品质的差异,这些都对学生化学学习产生大小不一的影响进而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习障碍。
(二)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化学。只要提供给学生良好的化学学习环境,采取不同的对学生学习障碍的矫正策略,每个学生都可以建构起与自己能力相称的新的化学认知结构,达到知识与能力双赢的结果。
(三)从新的教学观看,高中化学教学要求教师创造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观。
在这三个前提下实施化学分层教学可以解决教学中的“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课堂教学问题。
三、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实施分层教学,充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因素,通过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均获得成功后的喜悅感,心理上获得较大的满足感和平衡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开发学习潜力。
(一)分析学生差异,把握学生层次。高一化学课开始,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将全班同学按基础、能力的差异,分为A(好)B(中)C(差)三个隐性层次。把学生分层次,一定要把握三个原则。
1.可接受性原则。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评价,促进各层次学生容易实现自我完善与发展。
2.阶段性与反馈性原则。在实验过程中,要分阶段、分学生层次进行教学及辅导,并根据多种途径得来的反馈信息,及时改革教学策略,调整、完善实验方法与措施,以实现学生的知识、技能循序渐进地增长与提高的目的,从而最终实现“面向全体与全面发展”的目标。
3.开放性原则。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任务决定了化学分层实验教学必须引导学生课内外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即要体现人员、时间、空间、信息、教学媒体等诸因素的开放性。
(二)制定分层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思维发展水平制订出适合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可以充分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让他们“跳起来摘果子”。所以,对凡是涉及教学的内容,都可以在备课时按下表要求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并且在授课前告知学生,让学生在预习和学习时有的放矢。
(三)进行分层备课。备课,是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的起始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重点着重做好两件事:
1.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对学生实行动态分层。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在学习化学上的差异一般会呈现出好、中、差三个层次,要实施分层目标教学法,教师就不能回避这一问题,但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当众宣布学生的分层情况,而应十分注意讲究方法。比如,可分别找学生谈心,引导他们冷静地面对差异,明确自己的定位层次,同时,要让学生懂得这种分层是相对的、动态的、暂时的,只要自己努力,就可进入更高层次。
2.要结合学生的分层情况,对教材进行分层处理。教师应在吃透教学大纲、教材基础上,科学合理地把每一个课时的教学要求,相对划分出高、中、低三个层次。
确定不同层次教学目标后,还应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不同层次的课堂提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在进行分层备课时尽可能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处理好同步教学(完成基础目标)和分层教学(完成发展目标)的关系。
总之,化学分层教学能弥补班级授课制不足的固有特性;能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发展的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师生关系等等。分层教学虽然增加了教师的负担,但确实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能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跟得上”,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功体验,增强信心,在主动接受新知识和探索新问题的过程中都有所进步,真正做到提优补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