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晓华
摘 要: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经济整体发展质量不高、解决资金投入到实体经济生产动力不够积极,“脱实向虚”情况仍然存在、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以及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象还未真正形成、实体经济发展还面临着一些短板等问题。
关键词:实体经济;现代化经济体系;战略支撑;研究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这明确宣告了党中央对中国经济所处发展阶段的新认知、新判断和新战略,同时,这也意味着,中国正在进入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发展时期。
从十九大报告专门提出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来看,特指中国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所谋求和打造的“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经济体系。其含义是,做优做强做大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是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任务,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关键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实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一个国家要强大,就必须注重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当前世界各国纷纷吸引投资回流的背景下,实体经济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样:“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
十九大报告提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中国经济规模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仍然相对落后,这就是经济发展不充分的集中表现;另一方面,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以及收入差距仍然较大的矛盾和问题又凸显出来,这就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集中体现。针对经济发展不充分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如何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的竞争力上,解决目前实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整体发展质量不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发展释放强劲动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协调发展补足短板,让发展更趋稳健;绿色发展坚定推进,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开放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发展天地更加广阔;共享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社会公平正义更加凸显……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已经初战告捷,站在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平台上。不过,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我们还面临着许多挑战。比如,当前仍有相当数量资金、土地、劳动力资源,沉淀在严重过剩产能、高污染产业中,拖累了经济转型和效率提高。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这些要素资源逐步转移、注入新兴、绿色产业中去。
(二)资金投入到实体经济生产动力不够积极,“脱实向虚”情况仍然存在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看到了希望,资金的投入流向一般都偏向于虚拟经济中,这大大减少了对实体经济的投入,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和壮大。非实体经济中积累的资金已经越来越多,这些投入的资金在经济上上演的大戏比实体经济中的资金还要多,以至于人们对于实体经济渐渐遗忘掉,不利于整个经济的发展。
(三)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以及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象还未真正形成
实体经济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战场,大量的新技术、新发明、新产品往往都是在实体经济领域内产生的,可以说,实体经济是具有创新动能好应用舞台的重要部门,但是现在我国的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以及人力资源协调发展的现象还没有真正形成,阻碍了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四)实体经济发展还面临着一些短板
实体经济发展仍然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存在短板,如产能过剩、债务率过高、企业生产成本过高等,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实体经济的发展。
二、实体经济发展的着力点
技术、资金、劳动力,是支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关键的要素。各级政府应加强宏观引导和协调,建立由有关部门牵头的实体经济统筹协调机制,优化配置政策资源,促进实体经济协调、有序、持续、快速发展。通过优化制度环境,实现实体经济与三大要素协同发展,将推动实体经济沿着高质量轨道成长。
(一)技术支撑
坚持贯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增强技术支撑,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有了核心竞争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要赢得世界的认同,就必须有领先他人的核心技术。我国实体经济大多数产业尚未占据世界产业技术制高点;一些生产规模大、市场占有率高的国产产品,技术质量和档次并未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产品的品牌价值薄弱,与发达国家制造业竞争力差距较为明显。这都需要企业紧抓技术创新,向价值链的中高端攀升。
技术进步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要紧紧抓住科学技术发展重大突破的机会,寻求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没有重大的科学技术跨越,是不可能有未来经济社会跨越的,对一个企业、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样的。第一,加强各个科技领域的沟通,既要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也要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环保等方面积极培育新增长点,促进新动能的形成和壮大;第二,“中国制造”总体上还处在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应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着力突破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抢占未来竞争的先机。这样既能展示我国传统产业和服务行业的国际标准和竞争力,也能依靠世界的产业标准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第三,全面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性国家,是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的战略支撑和核心。第四,要依靠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来建设和支撑中国的经济的发展,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针对中国应用在创新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短板上,加快形成以科技强国、创新强国建设为内涵的现代经济体系的建成,
(二)资金支持
要切实加强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推进金融创新,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满足实体经济合理的资金需求。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探索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主要是金融、财政、税收、工商、土地、科技、环保等部门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政策措施,设立实体经济发展专项扶持资金,特别是对中小企业在融资、新增投资、物流、用工、节能降耗等方面给予补助或奖励。取消不合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加强涉企收费监督检查,认真执行各种优惠政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实业领域聚集,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三)劳动力素质提高
发展实体经济,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离不开高素质劳动力。
一方面,为实体经济提供各种类型的创新性人才和高质量水平的团队,瞄准改革着力点和方向,来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落实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另一方面,为了能够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大家创新创业,培育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形成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工人阶层。
现在,实体经济已經展现出了强大的活力和创造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高度重视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深化体制改革,优化市场环境,打造创新平台,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扫清障碍,促进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
三、总结
实体经济发展到今天,面临这很多的困难、挑战和压力,这些即有由于我国长期积累的质量效率不高的问题,同时,市场环境、市场机制的不完善等都不断阻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目前,全球化的产业格局不断加深,国际间的同质化竞争也十分的激烈,实体经济遭受着内部和外部等问题,所以,为了能够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战略做出更大的贡献,首先企业要做好内部功课,完善好企业自身的制度等,作为政府部门,要严格按照党、国务院的安排部署,推进实体经济,始终把振兴实体经济作为我国的一项重要任务,做好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1]牟敏.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N]. 乌鲁木齐晚报(汉),2017-11-16(A07).
[2]钱蓓.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N]. 文汇报,2017-10-2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