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红
摘 要: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施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成绩,提高课堂绩效。
关键词:初中英语;激趣;观念
兴趣是学习活动最根本的心理动因。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产生最大化的课堂绩效,是我们英语教师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对话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活动的过程
英语课堂教学,是以教学内容为依托,学生、教师双方互动式的“对话”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主体和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都是不容动摇的。把课堂教学过程看做对话的过程,我们才能真正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双峰对峙”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进而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着学生的兴趣的浓淡、积极性的高低。从学习主体的角度来说,学习过程也可以表述为心理活动的过程:信息—接受—理解—反馈。从这个层面来看,课堂效率的提高决定于两个要素: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稳定程度;学习英语欲望的强烈程度。一旦学生具有了稳定的学习心理,那么对英语知识的学习欲望就会内化为他们的内在的需求。事实上,明确学习的根本动因在于学生的心理,我们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针对初中英语对话式教学的实施,教师要不断地认真总结与反思,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很多教师对自己职位的界定不准确,或保守或随意。前者以讲课为主,对话只起到辅助作用,缺乏新意与效果;后者则过分放任课堂约束,使学生在畅所欲言的氛围中迷失学习重点,缺少针对性与实用性。当然,对话式教学还存在不够深入、难以发挥实效的不足。尽管采取对话式教学,却仅仅止于表面形式,没有深刻挖掘出知识内容实质与内涵,鲜有延伸与隐性知识的出现,让教学效率面临较低的局面。因此,教师应该在反思与自我反省中找出问题的关键,进而改进方法妥善解决。
二、我们不是在“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教教材”,只是满足于建构学生英语学科的知识体系,而忽视学生知识接受的心理需求,使他们成为单词、句式和课文的杂货铺。这不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英语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对于学生而言,教材是学习的内容;对于老师来说,教材是教学的凭借。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并不是体现在对英语单词、句式的识记程度上。相反,一个学生真正从学习中得到的,恰恰是把课本内容遗忘后留下的东西——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意识和能力。“用教材教”有利于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的品质。
我们要切实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努力营造积极的真实的情景,根据学生的实际,理解教材,用好教材,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提供材料、示范、鼓励、启发、引导、帮助、监控、参与、反馈与评价等。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围绕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并且感兴趣的话题,设计一定的可行性强的任务,营造真实的语境,提供必要的语音和语言支持(示范),引导、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合作,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最大限度地使用语言,最终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我们无法设想,超过学生的知识层次,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这样的教学如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生活经验,也是一种教学资源
我们知道,个人学习心理品质的形成并非天生的,而是与外在环境的约束和引导有着密切的关系。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的过程与个人经验的形成、修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的联系程度恰好就是学习兴趣激发的基本要素。我们要调取学生的生活经验。虽然英语并非我们的母语,但是英语词汇、文化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沙发”“卡拉OK”“的士”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Bye-bye”“Nice to meet you”是学生们的口头禅;“圣诞节”“麦当劳”更是他们的最爱!对于学生而言,这些都是“熟悉的外国语”。以这些生活经验来验证课本内容,学生们怎么会没有兴趣呢?
初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生活就是教育,离开了生活的教育就是无趣的,乏味的,学生只是对知识死记硬背,并不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也是大多数学生学了多年英语,还是开口说不了英语的重要原因。以生活实例为具体的教学素材,将发生在周围的事件与所学知识息息相关的生活元素融入课堂,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學习的乐趣,从学习中得到幸福感和满足感。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将语言的训练过程置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为他们营造一个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英语,在英语运用中体验生活,从而激发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并将英语学习转化为自己的内在心理需求,使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使学生获得鲜活的英语知识,提高英语运用能力。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是死寂的课堂,更是无效的课堂。调取学生的生活经验,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乐趣。这样的课堂才可能是有效课堂!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改变现有的教学观念,把“教堂”变成“学堂”,不“怎么教”变成“怎么学”,更利于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也更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提升他们的英语水平和素养。
参考文献:
[1]房映雪.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6(25):89-90.
[2]邱聪.新课改下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J].英语广场,2016(4):161-162.
[3]毛金梅.如何转变初中英语教学观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1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