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荣
摘 要:如今语文教学不再是简单的传授课本上的知识,让学生们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就行。如今的教学活动的重点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以及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和掌握一些基本劳动的技能,为学生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固的基础。最新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语文的教学要高度重视学生们思想教育,在于培养学生们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们的社会主义思想觉悟,重视对学生们进行思想感情的陶冶,指导我们的学生具有基本的辨别是非与美丑的能力。”这段话在一定的程度上表明了语文在日常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们進行思想道德教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思想道德教学;方法探讨
根据最新语文教育大纲的要求,语文教学不仅是基本知识点的传授,更是道德思想的教育,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在语文的教学中渗入思想道德教育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我结合我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如何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渗入思想道德,下面我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下。
一、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品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可能会更多的追求知识点的传授,重视学生们解题技能的培养以及练习,但是我们的学生他是有思想的,他有自己的意识,他是一个有主见的个体。语文课本提供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点的积累,更重要作用是让学生们感受到榜样的力量,让学生们的思想能够得到净化和提升。语文的教学目标中虽然有设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块内容,但是在平时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根据教案或自己的教学经验来复述主人公的精神和品质,不愿在课堂花时间和学生们进行讨论人物的内心世界,但是这个被教师忽视的环节往往是重要的环节,带领学生们去品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的环节是学生们主动参与讨论和思想道德提升的过程,学生们可以从讨论的过程中获得启发,感受到主人公的勇敢和坚韧的品质,从而获得榜样带来的力量,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努力提升和完善自己。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尊重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的参与,让学生们的心灵产生共鸣,是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最好时机。
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确立德育目标,有意识的渗入品德教育
课本中所选取的内容除了能让学生们积累到一定的知识点外,更重要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们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是非观以及世界观,帮助学生们能更好的塑造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格,所以,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德育教育的意识还要在课堂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们去对道德现象进行探讨,完善道德教育的价值体系。这需要教师深度挖掘教科书中的德育因子,然后在教学中渗入思想道德教育,尽可能地与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保持一致,这种方式可以很好的兼顾学生知识点的学习,心理与情感的培养。我简单的举个列子:在《白发的期待》的课文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们去思考,老年人心里期待的是什么,我们下一辈的改如何好好赡养自己的父母,除了基本的生活保障,还需要什么呢,引导学生们说出精神上的赡养,关注老年人的内心世界情感的需求,让学生们自己进行讨论,在日常的生活中,自己能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培养学生们感恩的心,体现中华传统尊老爱幼的美德。
三、深度挖掘教材,回归生活,促成思想道德教育
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是紧密联系的,而思想道德教育更是与生活紧密联系,作为一位语文教师,需要把语文的课堂教学、思想道德教学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语文课本上的教材上有很多的思想教育的内容,在课下教师需要充分的挖掘,扩展德育教育的资源,尽可能地将课本上的思想道德教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引起学生们情感上的共鸣,让语文的课堂更具有活力。但是课本上的德育教学的内容往往比较含蓄而又抽象,学生们可能很难理解,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下会大量的时间,将德育教学的知识点提炼出来,然后与生活中的事生动的结合起来,找出他们的共同点,借助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启迪学生的道德上的觉悟,这样学生们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如要想培养学生们的责任感,教师可以很好的联系学生在班级、家庭或社会中学生们所承担的角色,以及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这样不仅细化了具体的范围,也完成了学生们责任感的教育。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实践,这样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会更好。要引导学生们会透过现象去看事情的本质,增加学生们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将德育的教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古话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才能出真知。有很多的东西在课堂上一时之间是难以看到效果的,甚至有些东西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特别是对学生进行思想的教育和情感的陶冶,光靠教师在课堂上说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们的大仁大智,为了更好的陶冶学生们的情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鼓励学生们到社会上进行实践。也可以利用节假日的时候组织学生们到敬老院去当义工,感受助人为乐的快乐。在语文日常教学中,教师切不可知识纯粹的传授知识,要充分的尊重学生是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个体,要重视学生们的思想教育,帮助我们的学生们不断的认识自己、提升自己和完善自己,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何佳.高中语文教材的教诲功能与教学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2]李袁.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3]欧阳晨辉.利用网络的高中语文主体性阅读教学探索[D].湖南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