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相臣,李荣先,尚秀娟,席作武
(1.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三(肛肠) 453000;2.河南省中医院肛肠科,郑州 450000)
便秘的发病率高,其发生与精神、心理、年龄、肠道器质性改变、药物、全身性疾病等多种因素相关,功能性便秘在临床上较常见,可分为多种亚型,其中一种为盆底失弛缓综合征(pelvicfloor dyssynergia,PFD)引起的便秘,为排便时肛门和直肠肌肉不协调引起异常排便行为[1-3]。饮食治疗、养成定时排便习惯、药物治疗、外科治疗、生物反馈治疗和高电位治疗为临床上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方法[4]。近年来,生物反馈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盆底失弛缓性便秘的治疗上,但对于生物反馈的治疗效果尚不明确[5-6]。本研究通过对60例盆底障碍性便秘患者进行生物反馈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为临床上更好地治疗盆底障碍性便秘提供研究依据,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盆底障碍性便秘患者60例,纳入标准:(1)年龄18~60岁;(2)诊断为功能性排便障碍者;(3)近12周内行肛门直肠测压提示盆底肌不协调收缩;(4)排粪造影提示盆底痉挛综合征。排除标准:(1)哺乳期或妊娠期患者;(2)重度依赖药物者;(3)糖尿病患者;(4)存在结直肠器质性病变的患者。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了解本研究的利益和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新乡市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60例患者均采用生物反馈疗法进行治疗,治疗前同患者讲解盆底肌、肛门、直肠的解剖结构,向患者讲解生物反馈治疗的目的和机制。然后采用Solar GI胃肠生物反馈系统,经患者肛门插入带球囊的生物反馈导管,深度约10.0 cm,将10.0 mL生理盐水注入球囊,充盈的球囊可感应直肠压力变化情况。在患者一侧大腿及肛周两侧分别放置一个记录电极,以感应肛管肌电活动,将生物反馈系统与电极和导管相连,设定排便时直肠压力升高目标为超过45 mm Hg,显示屏上出现的2种动物图像表示盆底肌电值和直肠压力,2种动物的图像高度呈正比。患者取坐位,注视显示屏上的2种动物图像,同时做排便动作,使其了解动物图标高度变化和排便盆底肌运动和直肠压力变化相关。培训患者练习盆底肌松弛协调动作和腹式呼吸,并在排便时应用,练习时鼓励患者尽量达到目标直肠压力值,并尽量使盆底肌电图标保持高度不变或下降,从而促进排便运动协调。生物反馈治疗时应注意人文关怀,不断给予患者鼓励。60例患者均进行生物反馈治疗5周 ,每周2次,每次30 min。治疗期间要求患者每日在家进行排便协调训练,多运动、饮水,多进食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停服泻药,并将训练过程记录下来。
1.2.2盆底障碍性便秘治疗效果评定 对60例患者进行5周的生物反馈治疗后,随访1个月,采用积分法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具体项目与分数见表1。疗效评定,(1)无效:治疗后积分无降低或降低少于治疗前的50%;(2)有效:治疗后积分降低大于或等于治疗前的50%,盆底障碍性便秘的症状改善;(3)显著有效:治疗后积分降低大于或等于治疗前的66.7%,盆底障碍性便秘的症状显著改善;(4)治愈:治疗后积分为0分,盆底障碍性便秘的症状完全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有效率+显著有效率+治愈率。
1.2.3肛门直肠压力及排便感觉测定 分别于治疗
表1 盆底障碍性便秘临床表现积分评定
1型:大便为坚果状硬球;2型:大便为腊肠样,成块;3型:大便为腊肠样,有裂痕;4型:大便为柔软、光滑腊肠样;5型:大便为软团块状;6型:大便为糊状;7型:大便为水样
表2 6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盆底障碍性便秘临床表现积分的对比
表3 60例患者治疗前后肛门直肠压力及排便感觉的比较
前和治疗后检测60例患者的肛管收缩压、肛管静息压、力排时肛管残余压等肛门直肠压力参数;同时检测肛管松弛率、直肠肛管压力差、最大容受量、初始便意、持续便意、直肠肛门抑制反射等排便感觉参数。
2.160例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 60例患者经过5周的生物反馈治疗后,其中治愈的患者12例(20.0%),显著有效的患者28例(46.7%),有效的患者9例(15.0%),总有效率为81.7%。60例患者治疗前的盆底障碍性便秘临床表现积分为(10.43±2.39)分,治疗后积分为(2.78±2.36)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
2.26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盆底障碍性便秘临床表现积分的对比 与治疗前相比,60例患者治疗后的排便次数、排便费力/排便困难、大便性状、排便时直肠/肛门阻塞感、肛门坠胀感/排便不尽项目的积分降低(P<0.05),见表2。
2.36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肛门直肠压力及排便感觉的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60例患者治疗后的直肠肛管压力差、肛管松弛率升高(P<0.05),而力排时肛管残余压降低(P<0.05),治疗前后的肛管收缩压、肛管静息压、最大容受量、初始便意、持续便意、直肠肛门抑制反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盆底失弛缓性便秘的发病率约占功能性便秘的一半[7]。使用泻药和补充纤维饮食的治疗效果差,对患者心理负担、生活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8]。针对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发病机制,行为疗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生物反馈是行为疗法的一种,主要用于治疗慢性便秘[9]。生物反馈的治疗基础为操作性条件反射,通过患者观察生物反馈系统显示屏上的图像感知排便时的盆底肌电活动和直肠压力的情况,练习和掌握排便时盆底肌和腹肌的协调性收缩,以此建立排便的正常直肠肛门肌肉收缩和反射,从而达到治疗便秘的目的[10-11]。
本研究60例患者经过5周的生物反馈治疗后,其中治愈的患者12例(20.0%),显著有效的患者28例(46.7%),有效的患者9例(15.0%),总有效率为81.7%;与治疗前相比,60例患者治疗后的排便次数、排便费力/排便困难、大便性状、排便时直肠/肛门阻塞感、肛门坠胀感/排便不尽项目的积分降低(P<0.05)。说明生物反馈治疗盆底障碍性便秘的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便秘相关症状,同时,本研究经过生物反馈治疗,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力排时肛管残余压与盆底障碍性便秘的治疗效果相关[12],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60例患者治疗后的直肠肛管压力差、肛管松弛率升高(P<0.05),而力排时肛管残余压降低(P<0.05),说明经过生物反馈治疗,患者的直肠肌肉和肛管肌肉收缩协调性明显改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改善患者的排便生理功能。生物反馈治疗的机制为训练患者排便时使用腹式呼吸,使腹内压增高,进而增加直肠压力,并训练患者排便时进行协调性盆底肌松弛运动,降低肛管压力,从而使直肠肛管压力差增高,使患者顺利排便[13]。
本研究中,有5例患者治疗后的肛管松弛率小于20%,与其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不一致,分析其原因,(1)心理因素:患者在检测直肠肛管压力时若不能放松心情,始终处于紧张的状态,会对患者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14];(2)检查和治疗的体位不相同: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平卧位,而行直肠肛管压力检测时采用侧卧位水灌注导管测压,二者体位不同,后者与生理排便体位不同,可能对直肠肛管压力检测结果产生影响[15]。另外,本研究中,6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肛管收缩压、肛管静息压、最大容受量、初始便意、持续便意、直肠肛门抑制反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由于提高排便肛管括约肌和盆底肌的协调性为生物反馈治疗的主要目的,因此上述参数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对患者治疗效果的意义不大。
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为生物反馈治疗的优点,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选用生物反馈治疗可达到较满意的治疗效果[16]。另外,生物反馈治疗与患者的心理因素、对康复的信心、依从性、病程等相关,因此,个性化治疗盆底障碍性便秘尤为重要,治疗前对患者病程和精神心理情况进行评估,鼓励患者持乐观心态进行积极治疗,坚持锻炼,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17-18]。
综上所述,生物反馈治疗盆底障碍性便秘的治疗效果佳,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排便时肛门肌肉和直肠肌肉的协调性,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1]匡荣光,王建文,张健娜,等.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肛管直肠压力的性别差异与心理影响因素研究[J].重庆医学,2015,44(4):472-474.
[2]江江,彭娟,董旭东.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高危因素及康复治疗效果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9):1835-1837.
[3]PRICHARD D,BHARUCHA A E.Management of pelvic floor disorders:biofeedback and more[J].Curr Treat Options Gastroenterol,2014,12(4):456-467.
[4]STALLER K,BARSHOP K,ANANTHAKRISHNAN A N,et al.Sa1395 recto-sigmoid localization of radiopaque markers does not correlate with prolonged balloon expulsion in chronic constipation:results from a multicenter cohort[J].Am J Gastroenterol,2015,110(7):1049-1052.
[5]冯滢滢,丁建华,赵玉涓,等.功能性排便障碍的生物反馈治疗[J].临床外科杂志,2012,20(12):893-895.
[6]MIMURA T,FUKUDOME I.Biofeedback treatment with anal electromyography and balloon expulsion training for defecation disorder due to pelvic floor inco-ordination[J].Japan J Biofeedback Res,2012,39(8):23-31.
[7]宋玉磊,林征,林琳,等.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6):485-487.
[8]SCHEY R,CROMWELL J,RAO S S.Medical and surgical management of pelvic floor disorders affecting defecation[J].Am J Gastroenterol,2012,107(11):1624-1633.
[9]杨加军,黄永富,缪华.结肠传输试验在25例儿童功能性便秘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1,40(33):3403-3404.
[10]金捷,朱丽明,朱方超,等.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失弛缓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37(2):128-130.
[11]余跃,蒋楠,黄康,等.生物反馈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4,23(1):37-39.
[12]PRICHARD D O,LEE T,PARTHASARATHY G,et al.High-resolution anorectal manometry for identifying defecatory disorders and rectal structural abnormalities in women[J].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7,15(3):412-420.
[13]GALLEGOS-OROZCO J F,FOXX-ORENSTEIN A E,STERLER S M,et al.Chronic constipation in the elderly[J].Am J Gastroenterol,2012,107(1):18-25.
[14]李娟,陈银芸,陈钢,等.生物反馈联合精神心理治疗对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3):141-144.
[15]STARR J A,DROBNIS E Z,LENGER S,et al.Outcomes of a comprehensive nonsurgical approach to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for urinary symptoms,defecatory dysfunction,and pelvic pain[J].Female Pelvic Med Reconstr Surg,2013,19(5):260-265.
[16]宋玉磊,林征,林琳,等.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2013,33(1):42-46.
[17]MURAD-REGADAS S M,REGADAS F S,BEZERRA C C,et al.Use of biofeedback combined with Diet for treatment of obstructed defecation associated with paradoxical puborectalis contraction (anismus):predictive factors and short-term outcome[J].Dis Colon Rectum,2016,59(2):115-121.
[18]COSTILLA V C,FOXX-ORENSTEIN A E.Constipation in adults:diagnosis and management[J].Curr Treat Options Gastroenterol,2014,12(3):3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