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子寅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90页例1及练习二十二第1~3题。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师:最近,我们四(2)班和四(1)班都进行了数学单元检测,老师想比较哪个班的成绩好一些,应该怎么比呢?
师:刚才,有同学在回答中提到了“平均成绩”这个词,像平均成绩(平均分)这样的数在统计学中叫平均数。
师:平均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它。(板书课题:平均数)
2.议一议。
师:关于平均数,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
(1)什么是平均数?
(2)怎样计算平均数?
(3)平均数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1.提出问题,探求方法。
出示例1统计图。
师:为了保护环境,学校四(1)班的一组同学利用业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做环保小卫士。
(1)仔细观察统计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和平均数相关的问题吗?
(2)出示问题: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你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你怎样才能让他们的瓶子数量一样多呢?
(3)学生自主尝试解决问题后,进行汇报交流。
预设1:学生提出,从15里拿出2个给11,从14里拿出1个给12,这样四个人就同样多了。教师追问:为什么要这样移?
教师相机小结:求平均数实际就是把多的移过来补给少的,在数学上叫做“移多补少”。
预设2:学生提出可以先求出四个人收集的矿泉水瓶的总数,再按人数进行平均分,列式为(14+12+11+15)÷4。教师追问:算式中括号里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除以4?
教师相机小结:求平均数也可以采用计算的方法,用他们一共收集的矿泉水瓶个数总和除以人数,得到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这种方法可称为“先求和再平均分”。
然后引导小结:总数÷份数=平均数。
2.结合情境,理解含义。
师:这里“13”是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那是什么?
教师引导说明:平均数“13”不是每个人真实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而是一个虚拟的数量,是将这些真实数量,通过“移多补少”或者“先求和再平均分”,变成相同的数量,这个相同的数量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这个平均数虽然是一个虚拟的数量,却能代表这一组数的一般水平。
师:比较平均数“13”与四个原数,你又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发现平均数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
1.现场调查本班3名同学的身高和体重情况。
请你算出这些同学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各是多少。
订正后出示姚明的身高,让同学们计算本班这3名同学和姚明四个人的平均身高,看看平均身高发生了什么变化。
2.判断题:练习二十二第3题(略有改动)。
(1)王悦5次跳远的总成绩是10m,她每次的跳远成绩肯定都是2m。
(2)10 是 11、12、13、14 这四个数的平均数。
(3)小东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6kg,小刚所在小组的平均体重是34kg,小东一定比小刚重。
3.一条河平均水深120cm,小明身高140cm。想一想,不会游泳的小明想趟过这条河,有危险吗?
4.选择正确的算式。
出示2015年小刚家各季度用水量情况统计图
小刚家平均每月用水()吨。
A.(16+24+35+21)÷4
B.(16+24+35+21)÷12
C.(16+24+35+21)÷365
师:同学们回顾一下,课开始时,你们提出的问题(关于平均数,你想知道什么)是否已经解决?并说一说平均数是什么,如何求平均数?
师:在我们生活中,平均数无处不在。让我们来看看吧:
我校四(2)班同学的平均年龄是10岁。
武汉市三月份白天的平均气温是15℃,夜间的平均气温是7℃。
中国人口平均寿命为:男性74岁,女性77岁。
全世界平均每秒钟大约出生4.3人。
在一生中,平均每人眨眼4.15亿次。
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6亿千米。
……
师:只要我们留心观察,一定会发现很多有趣的平均数。当然,以后我们也可以自己统计、计算出我们感兴趣的平均数。
【教学反思: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很广泛的,例如,跟学生息息相关的一项就是平均分问题。而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很多机会去接触到数与计算、统计的初步知识和解决问题等较为丰富的教学内容。已经具备了初步分析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与能力。因而,在本学段的教学中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主动参与中学会数学思考。在获取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感情态度和价值观及解决数学问题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从生活中引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引入新课,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生动活泼、丰富的材料与环境。课始,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最近,我们四(2)班和四(1)班都进行了数学单元检测,老师想比较哪个班的成绩好一些,应该怎么比呢?”从学生较熟悉的情境引出了课题。接着,我问:“关于平均数,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很自然地提出了想知道什么叫平均数、怎样求平均数的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出了学习目标,指明了学习重点。
2.在探索中思考,体悟数学思想与方法。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认知过程的本质特点,是数学的本质特征,可以说,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本课教学中,我注意把思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讲课时,我通过课件呈现学生收集废旧矿泉水瓶的情境,让学生提出和平均数相关的问题: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并让学生再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这个问题的?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再让学生交流、汇报,在老师的引导下概括出求平均数的两个方法:“移多补少”、“先求和再平均分”。并让学生结合实例明确:将几个数通过“移多补少”或“先求和再平均分”,使它们变成相同的数,这个相同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感受了“移多补少”的思想方法,构建了求平均数的数学模型。
3.于练习中提升,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精心设计了四个由浅入深、形式多样的练习,让学生联系生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平均数的问题,一方面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平均数含义的理解。其中第一题将本班三名同学和姚明一起计算平均身高,让学生感受到极端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第三题设计了有趣的“过河”情境,让学生在理解平均数含义的同时,体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第四题选择题,设计了三个不同含义的选项,通过理解这三个选项所代表的平均数,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总数、份数与平均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渗透了“对应”的数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