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雄志
摘要:探究式学习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人们日益关注的教学方式。本文介绍了远程开放教育探究式学习,论述了远程开放教育网络环境下探究式学习应遵循的原则,对在远程开放教育中开展探究式学习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网络环境;探究式学习;教学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0-0231-02
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战略的不断深入,各级各类教育都在大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创新型人才。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模式,因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而在教育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远程开放教育中,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探究式学习是值得远程教育工作者去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环境下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网络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利用各种资源(主要是网络资源),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1]。由于远程开放教育是一种成人教育,教学过程具有师生分离、时空分离和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特点,所以远程开放教育网络环境下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利用网络开展的远程探究式学习,其有别于实体教室中的网络探究式学习,具有自身的特点,如:课堂虚拟化、学习个性化、交互网络化、过程碎片化和实证信息化等等。网络环境下的远程探究式学习必须依据其自身的教学规律来开展教学才能有效地保证教学质量。
二、探究式学习应遵循的原则
实施远程开放教育网络环境下探究式学习除了必须遵循教育学所制定的一般教学原则外,还应遵循依据探究式学习的特点、开放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识发展规律而提出的一些特殊的教学原则。
1.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有两层含义:其一,并不是所有的学科和知识点都适合进行探究式学习,而且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需要采用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比较适合于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和知识内容。在选择构成探究式学习任务的知识点时,最值得选择的内容,应该是对于学科来说具有核心和基础地位的那些概念和规律性知识[2]。其二,学习任务的难度要与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学习能力相适应,探究内容要与学生“最近发展区”相适应。若探究中涉及大量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欠缺的知识或方法则探究活动无法顺利开展;若探究问题结论显著,或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则探究活动缺乏必要意义[3]。探究式学习需要系统性的知识、原理和方法作后盾,而这些理论性的内容一般仍需采用讲授法等其他教学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并不排斥其他的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综合运用,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2.差异性原则: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深度也存在着差别,所以在设计探究任务时,要注意设置多个探究项目或在探究项目中设置多个探究深度目标,使探究学习任务有难易之分,供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学习,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基本探究项目或基本探究深度目标的探究任务供所有的学生探究学习,难度较大、探究深度较深的探究任务,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完成基本探究任务后,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学习。探究学习要体现差异性而不能搞“一刀切”,以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渐进性原则: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普遍学习基础较差,大部分习惯了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对他们来说还很陌生,所以首先要向学生介绍探究式学习的基本概念和探究过程的具体步骤,使学生了解和学会探究式学习的方法,然后再渐次提升探究式学习的层次。根据科学探究活动的不同类型和深入程度,探究可分为不同的层次:验证性探究、结构性探究、引导性探究和开放式探究等层次[4]。教师在使用讲授法进行教学和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时就可逐渐引入验证性探究和结构性探究,然后再依次开展引导性探究和开放式探究,使探究学习不断深入和拓展。
4.自主性原则:自主性是探究式学习的核心原则,它主要体现在学生主动地以独立和小组协作的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和掌握探究任务中所隐含的新知识点的内容,自主完成意义建构,并运用所学的新旧知识去发现、分析和解决探究任务中的问题,这也是探究式学习的体验性的必然要求。当然,自主性并不排除他人的帮助,但他人的帮助只是起到引导和启发的辅助作用。自主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摆脱了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5.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探究学习的时间、空间开放。远程开放教育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学习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网络虚拟课堂、网上实时和非实时教学互动的方式进行,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的时间、空间不受限制。其二,探究学习中的问题开放。在探究式学习中,学生在探究任务的驱动下和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的引导下,以个人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出发点,进行个性化自主探究。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社会阅历、思考问题的角度等各不相同,所以他們提出的问题、完成探究任务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此外,探究式学习是一种求异性学习,要求在教学设计中避免聚合性问题。开放式问题没有固定答案,要求问题解决者自己确立合适的标准进行优选,需要创造性思维和探究性学习[5]。探究式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6.实践性原则:网络环境下探究式学习是以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学习过程。学生借助于网络资源,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及与他人的合作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使认知活动建立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用学生主体的实践活动促进学习者智力的发展。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积极投身其中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全方位的体验性,实践活动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探究式学习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有机会去参与、去观察、去思考、去实践,通过亲自动手、亲身经历、亲自感悟,激发学生探索世界、追求科学的热情。
7.过程性原则:探究式学习在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以及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类比、猜想、推理,以及与他人交流合作等较为复杂的探索活动,体验学科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增强探究意识和问题意识,提高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学会如何学习知识、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如何与他人交往合作、如何从探究活动中体验快乐。教师可通过对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进行监督和引导,并把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与学生的平时成績(形成性考核成绩)挂钩,使学生更加重视探究过程,以避免探究式学习流于形式。
8.社会性原则:社会性是探究式学习区别于自学的主要特征。探究式学习的社会性意味着探究式学习离不开社会、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学生自我学习,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在远程开放教育师生分离、教学时空分离的条件下,教师的引导尤其重要。教师可通过对学生进行启发,避免学生探究的盲目性;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反馈,提高学生意义建构的稳定性和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是探究式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交互,彼此启发,相互激励,通过各种思维的碰撞,可以拓展视野,丰富知识面,同时锻炼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如今,互联网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信息变成一个重要的社会资源,而且,网络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使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学生通过网络不仅可以获取大量有助于探究学习的信息和资料,而且还可以得到教师、同学和社会上其他人的帮助。
远程开放教育网络环境下探究式学习的教学原则作为一种基本的教学要求,对远程开放教育探究式学习的开展起着指导作用,其贯穿于探究学习过程之中。各项教学原则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相互作用的,只有在教学中对它们进行全面考虑、妥善安排、综合运用,才能取得最优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汶娟.基于网络的探究学习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5):26-27.
[2]李建平.理科教学中如何实施科学探究性学习——访教育部广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罗星凯博士[J].基础教育,2004,(1):19-20.
[3]李莉.一次失败数学探究式教学实践的启示[J].新课程研究,2012,(11):76-77.
[4]叶艳,陈威.激发探究[J].中国科技教育,2011,(03):21-23.
[5]梁红丽.网上实时交互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方法探索[J].成人教育,2012,(12):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