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展序 栾文凯 梁晓彤 王殿文
摘 要:创新创业是就业领域的关键词之一,大学是培养创业者的摇篮,大学生对未来充满着希望,有满腔热血,蓬勃的朝气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成为市场环境中一股新鲜血液。当前,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毕业后主要择业方向之一。创业精神是大学生创业的动力源泉,培养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创业精神是通往创业成功的必经之路。本文就创业精神的本质及培养创业精神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精神;创业精神培养
一、创业精神的本质
1997年,戴斯、兰普金、柯维娜研究发现,创业精神包括五个要素:自主性、创新性、行动领先、风险承担、竞争积极性。
国内学者对创业精神也有独到的见解。王辉在调查后整合提炼出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六个核心维度:创新精神、市场机遇敏锐性、冒险精神、勇于实践、团队合作精神、成就渴望。
综上,创业精神就是敢想敢做敢为,有对自己的行为担负起责任的精神。创业精神是创业者的个人特质,这个特质并不是受到先天的绝对影响,后天创业教育对创业精神的培养有极大地影响。创业精神的基础是创新精神,创业精神是创新精神的实践。
二、创业精神的重要性
(一)社会发展的需要
21世纪经济高速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成果和“一带一路”战略思想的提出对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推进,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意识形态都在发生转变,社会对物质的需求和质量要求也在日益增加,生产力的提升变得尤为重要,创业作为新兴就业模式,是促进生产力提升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创业可以扩大就业,加速生产力的提升,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大学生提升自我的需要
创业精神,是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择业需要的重要精神支柱之一。在技术、思想等不更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通过创新精神的预测、判断和实践,规划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寻找克服困难的方式方法,在社会中获得主导权。在21世纪社会意识形态多元、技术不断革新的社会环境中,创新精神带来的主导权尤其重要,在改变自己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三、影响创业精神培养的因素与反思
(一)传统文化对培养创业精神的影响
一方面,传统文化虽创业精神的培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与构成对年轻人的意识形态有直接的影响,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传统,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计其数,其中也富含了创新的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中华民族要求青年人自立自强。“少年强则国强”,纵观古今,国家对于青年的教育培养都是放在重要的位置,灌输积极的思想,要求青年坚韧、顽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培养有责任感、使命感的青年。
第二,中华民族追求以和为贵,追求正确的价值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重义轻利的思想要求人们在追求利益的时将道德教化铭记于心。创业过程中,在道德、法律约束下追求利益,也是创业成功的基础。
第三,中华民族提倡以和为贵。在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里,“和气”才能“生财”,创业不是一个人的事,需要团队的协作才能完成,“和气”就是创业团队的凝聚力,“和为贵”的思想贯穿于创业的全过程,对创业的成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对创业精神的培养有消极的阻碍作用。在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传统的思想观念对具有时代性的创业活动而言,也会产生反作用。
第一,中华的传统文化里,将职业分为三六九等。学而优则仕的思想现在还在影响着中国人。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的是有创业精神并有实践能力的人才。
第二,受传统科举制度的影响,使得大多数学子寒窗苦读只是为了应试教育,而缺少对于学习意义的追寻。
第三,传统的家长制家庭观念使得绝大多数学生过度依赖父母,少了自我思考的能力和独当一面的勇气。
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虽然在社会初期为人们规避了很多的风险,但是已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
(二)西方文化对培养创业精神的影响与反思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西方的文化碰撞也给我国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带来了一些启发。
第一,以英美为主的西方文化崇尚个人独立的人权。从儿童时期开始,鼓励他们出去冒险,使得西方的儿童在独立思考、独立面对问题方面的能力优于我国的儿童。
第二,西方文化崇尚理性,中国古代的科学很大程度上都是经验科学,我们很多都是只了解做法和结果,而对其间的过程很少去探究,所以才有中医中对于阴阳、筋脉等的解释,而西方的科学是探究其本质,寻找问题所在,具有中国科学中缺乏的创新性。
第三,西方文化具有开放性。西方文化中不排斥陌生人之间的交往,早期的游牧文化中,民众居无定所,日常交往以陌生人之间的交往为中心,使得西方文化有很强的开放性。文化的开放性,带动技术的开放性思想,有利于创新思维的生成。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改革开放使得中西方文化碰撞更加的剧烈。但是有很多的糟粕也悄然融合进了意识形态中,西方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对很多刚刚接触社会的大学生造成了影响。在这全球化加深、文化碰撞加剧的大背景下,我们还是好守住我们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精华,以更好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
(三)国家政策对培养创业精神的影响
政府的政策导向很大程度上影响创业者的创业积极性从而影响创业精神的培养,政策对创业活动有一定支持力度时,会极大的增强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政策的扶持对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2015年2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學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等文件,以简政放权为主的改革,激发大众对创业的积极性。在中央的响应下,各地也出台了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和一系列创业活动,以吉林省为例,政府依托互联网的发展,举办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成立了创业促就业专项资金,出台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等文件。
政策的扶持,对创业精神的培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第一,加大对创业的投资力度。降低银行贷款利息,减少创业初期对大学生创办的企业的税收力度。
第二,减少大学生创业所需的审批项目。减少创业的审批周期,降低规定的公司注册资金,使创业变得更简单。
第三,加大高校的创业精神教育投入。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在校园里就具备创业所需要的知识和动力。
(四)高校对培养创业精神的影响
高校已成为创业教育培训的主要基地,作为创业教育的主体,对于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承担着创业精神教育的主要职责。
第一,创业精神教育的课堂是学生了解和学习创业精神教育的第一步,学校的教学计划、对学生的训练和引导是否正确,能否达到实效是很关键的,现在的创业培训课堂只是注重创业技能的培养,而不注重创业精神的培养。
第二,创业的成功案例会对创业精神起到促进作用。创业成功的案例会激发大学生的斗志,增强大学生了解创业的积极性。在成功案例中,大学生能从中获得更多的优秀经验和创业动力的激励。
第三,学校提供的创新创业项目会满足大学生的实践要求。创业教育绝对不是纸上谈兵,理论结合实际才能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完成理论研究的同时,引导学生完成实践,从而更加灵活的掌握创业精神的意义和内涵,端正创业态度、坚定创业信心。
参考文献:
[1]钟玉泉,彭健伯.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5):151-153.
[2]李克敏,赵方.构建青年创业精神培育体系的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4,(05):79-83.
[3]杨旭辉.高校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4]王鸣.创业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0):122-124.
作者简介:刘展序,吉林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