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发展研究

2018-05-09 11:14韦夷杨伟涛
报刊荟萃(上) 2018年4期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施策略

韦夷 杨伟涛

摘 要:当前,第三产业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后起之势,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更为凸显,而旅游业的发展对人才要求也日益提高,对高素质、专业性人才的需求更为紧迫。特别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发展将面临着诸多新的机遇、问题和挑战。为此,本文针对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并提出相关发展举措,以期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发展提供新思路、新举措。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发展;实施策略

一、新建旅游院校旅游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势头走向扩大化和规模化,各高校有计划、有步骤地扩大招生,生源数量在逐年增长。现今,应用型旅游人才在人们观念中是呈现“素质高、质量好、增长快”的印象,但是在现实中并非如此。经调查分析,现今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旅游人才的培养出现以下主要问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有待继续创新

多数专业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没有紧跟改革潮流与趋势,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没有体现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人才培养模式沿袭多年,特别是没有较好的利用旅游市场需求进行导向性教学,各专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不均衡,产、学、研一体化进程的校企合作不够深入,职业导向及就业引导不够明确等,没有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系。

(二)学科设置不够合理

由高职高专升格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后,学科设置不能一成不变,必须要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各专业应紧密结合地方特色,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增加学生实践机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科体系建设体现“应用”二字。由于新建应用型旅游本科院校的学科乃至专业的设置在产业、专业、学科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旅游人才与职业对接时也会面临专业衔接问题,而相关高校对旅游人才的培养在一定层面上较为注重工商管理相关知识的注入,在兼顾学生主干学科的前提下,盲目追求工商管理类课程学分及相关主干专业的技能培训,因此导致学生置身于“杂、乱、重”的学科重围之中,造成学生学术知识“浅”、动手实践创新能力“差”的局面。

(三)人才供给不符合市场需求

国内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专业无特色,这一现象与旅游行业需求出现较为严重的错位现象,直接导致旅游教育对旅游人才供给的结构失衡。新建本科院校对于应用型旅游人才的培养方向不明确,人才培养与市场对接不紧密,将致使旅游市场人才供给产生结构性不均衡。当前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对旅游市场需求特别是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并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实施措施等方面做调整,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二、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一)实行以二级学院为主体的办学管理机制

在学校理事会的基础上,设立学院理事会制度,组建新学院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合理划定校、学院两级责权,扩大二级学院办学权限,实行以二级学院为主体的办学管理体制。提升学院管理人員能力,完善学院的议事决策机制,强化学校对二级学院的考核。

(二)整合现有教学资源,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

紧紧围绕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新业态需要,结合当地特色,对当地特有资源如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进行充分调研,挖掘还未覆盖新态势的潜力专业,形成与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对接、体现学校特色的专业结构。按照门类性质和特点,明确现有院系的特色专业、优势专业和传统专业,按照扶优扶特扶强原则设置本科专业,提高专业集中度和行业匹配度。另外,增加本科专业数量,夯实基础,注重内涵发展,打造体现“旅游”特色的专业及专业群。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国内外大型旅游企业实施深度合作,行业、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全过程。科学制定应用型本科旅游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设计应用型本科旅游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实训实习体系。融专业入产业、引企业进校园,探索本科层次的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产学研一体化培养等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加快建立行业企业评价体系,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

(四)完善实践性教学环境,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根据不同的专业,充实完善基础性实验、过程性实验、功能性实验设施设备条件,加大对基础性实验和功能性实验的投入。依托专业群成立实验实训中心。积极建设全真仿真实训环境、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具有国内示范效应、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旅游综合实验中心。强化对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的管理,有效利用校外实践性教学资源,与政府、企业合作打造实习圈。成立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健全机构,充实人员;形成制度,以学生为创新创业主体,推出一批创新创业成果。

(五)引进国际优质资源,提高专业建设的国际化水准

强化国际合作项目建设,在专业、课程、师资、培训、科研等建设上力求取得实效。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建设,提高专业、课程、师资、培训、会议项目的国际化水准。鼓励教师参与国际科研项目研究、在国外发表学术论文、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对外讲学和交流。

三、旅游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发展建议

目前,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旅游业对新型人才的要求,特别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发展将面临诸多新的机遇、问题和挑战,对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并对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发展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一)融入创新教育理念

作为旅游人才的“孵化地”,相关院校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创新思维方法的传授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理念创新需要一个长期的实践探索过程,在实践中探索和检验适合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创新教育理念对教育实践具有先导作用、导向作用以及激励作用,相关院校要立足基本理念、转变育人理念、完善管理理念、创新服务理念,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创设有益于教育创新的环境,发挥高校在教育理念创新中的源头作用,并为教育理念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制度支持以及法制环境的保障。

(二)确明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目标

建设世界旅游强国,必须加快旅游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科技创新,这些离不开高素质人才支撑。因此,未来的旅游行业将需要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娴熟的外语交流能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过硬的实际操作技能,熟练掌握现代化信息工具和手段,精创意、懂策划、能设计、善经营、会管理的技术技能型旅游人才。这样的目标高于高职高专教育培养单一技能见长、操作型的人才培养目标,适用于在本科层次,尤其是在具有行业背景的应用型旅游本科院校中才能更好地培养。

(三)产教有机融合、校企深度合作,多主体协同育人

建立校企共赢机制。组建校企合作理事会,与行业企业共同商讨制定学校的重大决策;各专业成立有行业企业精英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实施“双师双聘”制度、建立主动服务机制;与企业广泛开展点对点、面与面、跨专业、跨行业的网状产业链合作,从而有效推进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就业、合作创新。

四、结束语

建设世界旅游强国,必须加快旅游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科技创新,这些离不开高素质人才支撑。因此,未来的旅游行业将需要一大批面向旅游行業生产服务一线,道德品质良好、理论基础扎实、文化底蕴深厚、专业技术精湛、创新实践能力突出、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特别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发展将面临着诸多新的机遇、问题和挑战,在教育经验和教育资源较为薄弱的状况下,应融入创新教育理念、确明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做到产教有机融合、校企深度合作,多主体协同育人,不断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发展,从而为我国的旅游业乃至第三产业提供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旅游人才。

参考文献:

[1]乌永志.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现状与教学模式创新[J].陕西教育?高教,2012(5):55-65.

[2]刘献君.创新教育理念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首要的任务[J].中国高教研究,2016(2):42-45.

[3]韦夷.以资金为纽带的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及运行机制[J].教育与职业,2014(27):14-16.

作者简介:韦夷(1980—),女,广西融安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旅游产业经济。

杨伟涛(1996—),男,广西贵港人,本科在读。

猜你喜欢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施策略
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基本原则与路径选择
大学本科高年级怠学现象调查与对策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煤炭企业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新常态下钢铁企业的转型发展以及建议
试论“央视新闻”公众号的成功运行对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借鉴意义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产学研相结合:新建本科院校发展途径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