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天津 300451)
大学语文课程简称大语,近年来,开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大学语文是大学语文类课程的总称,通常包括阅读欣赏、口才训练、应用写作三门课程;狭义的大学语文是传统大学语文课程的名称,特指阅读欣赏,是精选古今中外名家名篇作为教学内容的文选。
作为成长过程中的“未完成人”,大学生精神成人是大学教育的重中之重。众所周知,“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其精神育人是通过培养和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来实现的,理论性较强。同样是精神育人,大学语文课程则呈现出文学、文化特质,精神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构建雅正审美价值观、激活守护美好人性三个方面,与“思政课”相比较,更侧重于形象思维、人文情怀,感性认知较强。
民族文化是民族文明之源,是民族传承的血脉。悠悠五千年,华夏民族饱经沧桑、治乱离合,不仅没有像风沙一样离散,反而疆域愈广、人口愈众、民族愈丰、文化愈盛,这根源于民族文化的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近些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外来文化以影视剧作、动漫游戏、商品广告等形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对新一代大学生的理想信仰、道德观念、价值判断带来了消极影响。不少大学生妄自菲薄、轻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洋媚外、艳羡并追求西方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这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相悖离。鉴于此,《人民日报》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一文中特别强调:“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文化典籍浩如烟海,据不完全统计,传留至今的有8万余种之多,文学著作是其精华所在。我国古代有文史哲不分家的传统,许多典籍特别是先秦时期,大多文史哲互见。许多文学家不仅兼具思想家角色,而且在史学领域造诣颇深。历代文人雅士在进行文学理论批评时深受先贤孟子的影响,不空中建阁,须“知人论世”,在熟悉作家生平、主要思想和创作背景的基础上,去理解和把握作品的美学价值。这种文批理论被直接用于语文教学,沿袭至今。因此,传统大学语文课程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思想上都烙上了民族文化的印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篇目教学知识点《论语》五则(一)孔子1.孔子生活的时代;2.孔子生平及大事记;3.孔子儒学思想的核心;4.孔子的文艺观;5.孔子与儒家学派(二)《论语》1.先秦诸子及其创作;2.《论语》释义、作者、成书时间、版本和流传;3.《论语》的主要内容及其思想;4.《论语》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三)《论语》五则解读1.释义;2.解读;3.拓展
《〈论语〉五则》的核心知识点是五则语录的理解和把握。教学时以此为中心,滚雪球般对知识进行拓展,为核心内容搭建背景知识平台。然后,依次划分教学重点程度层级,确定讲授知识点的详略、深浅度以及相关能力训练。这样的教学思路深受“知人论世”文学批评方法影响,具体到课文的知识点构成,实则是一场儒家文化的“盛宴”。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素王”孔子对华夏文明产生了深广的影响。他虽“述而不作”,但整理编订了《诗》《书》《乐》《礼》《易》《春秋》“六艺”典籍。孔子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雅正之美;评《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为中和之美。他还以“兴观群怨”来概括文学的社会功用。毋庸置疑,这样一位集文史哲三位一体的儒家文化的缔造者,应该在课堂上浓墨重彩地渲染,因此,将之列为教学重点内容。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代表著述,是孔子及弟子和再传弟子的言行语录,集中体现原始儒家“内圣外王”的核心价值观。内圣,是指追求圣贤品行,即修身养性,践行君子道义,做一个德行高尚的人;外王,则是指经世济民,治国理政,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对于这样一部成就“大人”之学的著作,教师在讲解中一定要激发学生阅读欲望、鼓励阅读行为、强调做好阅读笔记。最好推荐课外阅读书目,如著名语言学家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台湾学者南怀瑾的《论语别裁》,还可以建议学生下载手机听书 app,听鲍鹏山教授讲《论语》。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具备工具性、人文性双重属性。工具性指向语言知识传授、言语技能训练,人文性指向精神世界的构筑。当听说读写技能训练到达一定阶段的时候,理应倾向于人文情怀的滋养。因此,大学语文课程应该在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实现文化修养的跨越,引导和熏染大学生,提高其文化素质,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他们的精神供养,进而自觉地学习、体验、鉴赏、传承,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才能生生不息、血脉流传。
文学是对世界的审美把握,具有真善美的价值内涵。文学的审美是指读者(审美主体)以审美的态度看待文学作品(审美对象),并对其进行美的感受、发现、判断,获得情感愉悦和精神满足的特殊的心理活动。审美是文学的最基础功用,也是区别于历史学、哲学等人文学科的根本属性。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文学是最普及、最经济的审美对象,任何人或多或少皆可在文学作品中获得审美感受。这一特性使其在审美教育中占据极大优势,先秦散文、两汉诗赋、六朝文论、还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通俗小说在文坛上各领风骚,孕育和浸染出华夏民族美的风骨、美的神韵,渗透到思想意识领域,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民族性格的主体部分。
审美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美的评价标准和价值判断,主要包括审美主体的审美需求、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和审美境界,其中任何要素发生变化,都会导致审美价值观的重建。文学构建审美价值观,不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理性地把握事物特征及属性,而是通过形象、想象、情感的认知、感受、品味,形象思维感知事物情状和内蕴。别林斯基说:“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然而它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例如《史记·项羽本纪》中“阴陵迷路”情节,从文学的角度解读项羽人物形象,显示出霸王的傲慢自负轻信;上升到哲学角度可以发现历史的偶然和必然的关系。鲁迅短篇小说《伤逝》,通过展示主人公史涓生与王子君的婚恋悲剧告诫读者“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唯物主义哲学的将此抽象为“物质的第一性”。
大学语文课程的审美活动在教师、学生和作家作品之间展开,学生的审美价值观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多次反复的扩展“期待视野”来构建的。“期待视野”是指由审美主体自身储备的人生和审美经验转化而成的文艺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定向性心理结构模式,体现在审美主体——学生身上,即其生活经历、文化背景、审美经验和审美判断的合成。任何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都能够为读者提供新的审美体验和精神愉悦。每一次授课活动,对学生而言,都是对原有“期待视野”的激活、修复和扩展,在此基础上,生成新的“期待视野”。下面以辛稼轩《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和《黛玉葬花》(节选自《红楼梦》)为例,进行说明。
辛稼轩《摸鱼儿》上片写春意阑珊,作者由怜春到惜春、再由惜春转入留春、进而是怨春,最终叹春,曲折有致地表现出作者苦闷的心绪,伤春的情怀在《红楼梦》中被曹雪芹演绎成贾府的四姐妹——元春、迎春、叹春、惜春,谐音双关为“原应叹息”,暗示了红楼儿女“千红一窟”“万艳同悲”的命运。词上片“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句,虽未葬花,却亦伤春,与黛玉葬花的行为相契合。词下片写美人迟暮,作者以汉武帝陈皇后自比,抒写自己不幸的境遇,将朝廷中奸佞小人比作杨玉环、赵飞燕,预示其悲惨的结局。《黛玉葬花》课文主体节选自《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曹雪芹将薛宝钗、林黛玉比作玉环和飞燕,相似点是形体上的特点“环肥燕瘦”,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两篇文章的关联之处,正是“期待视野”视野中需要激活和加深或者修正的部分,相异部分拓展的部分。
目前,多数高职生生活经历简单、文化知识匮乏,阅读含金量低。“期待视野”的狭窄使得教师在授课中仅仅能够唤起学生有限的审美经验和知识储备,他们在学习中也很难发现问题并做出个性化判断分析,这对课程的深入展开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当然,学生阅读含金量低,并不意味着他们接触的信息量少。新媒体应用技术的普及可以让人们低成本、高消耗地使用互联网,给予受众自由的选择和自主的享受。超文本链接和光影技术不仅将虚拟世界情境化、情景化,给予受众全方位的感官快感和精神愉悦;更让受众随时随地面对大量未分等级、未经精密过滤的信息,提供多层次、多角度的软性说服和审美辨别。作为精神世界的填充和补偿,网络的休闲娱乐功能也得到充分发挥,大学生“手机控”逐年递增,课堂上观网剧、读网书、打游戏、看八卦……这些行为在高校、尤其是高职课堂屡禁不止。在利益的驱动下,部分网络运营商刻意迎合低级审美需求,有意无意地消解了正统价值观及其存在的合理性。这些负面信息植入进学生的“期待视野”,扭曲了他们的审美价值观,因此,修正“期待视野”、构建雅正审美价值观成刻不容缓。
构建雅正审美价值观,必须以健康的审美需求、高尚的审美趣味、正确的审美判断引领大众文化,使大众文化低而不贱、俗而不媚。具体到大学语文课程,一是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通过古今中外名家名篇的学习、熏陶,教化学生,诱导他们广泛涉猎优秀文学作品,引导其健康的审美需求;二是要以课堂教学为主线,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通过倡导学生阅读纸质书籍并做好笔记、参与社团活动和各级竞赛等方式,“侵占”学生上网娱乐时间,治疗“手机控”;三是要求教师关注网上热点新闻,课上安排讨论,引导学生对人物、事件做出正确判断,提高学生审美判断力。
人性,指人的本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的本性有多方探讨。孟子主张人性本善, 荀子倡导性恶论,告子则坚持人性本无善恶说。纵观我国思想文化史,孟子性善论一直居于社会主流,这与其重视内省和品德修养、引导人们进行人格的自我完善与行为的自律是分不开的。我们这里的人性,特指道德伦理意义上的个人品德修养,既包涵真善美,又包含假恶丑;涵盖人性的优点,又不乏人性的弱点。伦理学者樊浩将人的生命分为两个等级,初级生命是以“人的欲望”显出来的生物性的生命;高级生命是以“天理”呈现出来的伦理道德的生命,这是作为社会的人的特质。人性是复杂多变的,性格中存在着各种因子,是真善美假恶丑的共同体,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
在《论语·颜渊》中有“颜渊问仁”。孔子答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圣人指出:只有全力约束好自己的言行,才能做到合乎礼仪的规范,达到仁的标准。换而言之,我们必须激活人性中的“正能量”因子,促其生长、悉心守护,才能与人性中邪恶或弱点相抗衡。“律”是“约束”,自律即“自我约束”,如果用真善美画个圆,必须约束自己不越雷池、不踩红线;节制是克制、控制,控制人性中贪婪、懒惰、自卑、恐惧等弱点,勿使其泛滥成灾。
文学是人学,真善美是其最高追求。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中给予人们丰厚的精神生活资源,德行人生的生命诉求、悲天悯人的济世情怀、忧国忧民的政治理想以及天人合一的境界追求,这些人性中的美好因子一旦植入读者心灵,激活天性中的真善美,使其健康生长,势必在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品质方面凸显出强大的生命力。
课文《国殇》,选自《楚辞·九歌》,是一曲哀悼死难将士的祭歌。戴震《屈原赋注》:“男女未冠笄而死者,谓之殇;在外而死者,谓之殇。殇之言伤也。国殇,死国事,则所以别于二者之殇也。国殇,即马革裹尸,为国捐躯。”全诗通过描绘惨烈的战斗场面,讴歌了阵亡者生为人杰,死亦鬼雄的临危不惧的英勇献身精神,风格悲壮、荡气回肠,传达出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作品对爱国主义的宣扬没有停留在口号上、命令上,而是将读者带入惨烈的战场,情境化的处理使得情感力度直抵人心,激起读者满腔爱国热情。
讲解东坡词,必然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子瞻少年得志,步入官场,后因党派之争,屡遭打击,宦海沉浮,因“乌台诗案”险些丧命。但他从来未因命运的多舛而绝望,固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信念,乐观旷达地生活,寻求生命的价值与雅趣。王水照、崔铭在《苏轼传》中评价:“他(苏轼)的全部作品展现了一个可供人们感知、思索和效仿的活生生的真实人生,影响了无数后继者的人生模式的选择和文化性格的自我设计,从而使他与后世的读者,建立了一种异乎寻常的亲切动人的关系”。这样一位充满人格魅力的大词人,留给世人的是勤勉、热忱、坚韧、旷达、乐观。这些人性中的“正能量”光彩夺目,点亮失意者的前程,警示得志者人生漫漫、居安思危。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要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生命的气息,是个体对世间万物的深情,对自然变化的感应,对所有生命的敬畏。“怦然心动的情怀”,是个体面对宇宙生命的仁爱怜悯之心,充满慈悲、博大悠远。文学是艺术,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教育是育人之学,其过程是用一个灵魂唤醒众多灵魂。大学语文课程集文学与教育两大学科功用于一体,在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构建雅正审美价值观、激活守护美好人性方面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的青年应该在这里得到精神的供养、灵魂的洗涤,领悟到真爱大善至美,在生活中践行勤勉、独立、隐忍、坚韧、克制,让人性之光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樊浩.道德理性与生命智慧[J].人文杂志,1998,(05).
[2]童庆炳.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