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学也有了很大的改进。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将诵读与写作作为两部分分别进行教学,但这种教学方式只能针对学生某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读写结合,通过将一些历史文化教材内容与读写教学进行联系,从而提高初中学生的读写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值得应用的历史文化素材,学习这种文章不仅能促进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的掌握,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
本文以《古代寓言二则》这篇课文为例,展开叙述,对初中语文教学的读写结合进行分析和探究。
初中语文教师在讲解文章前可以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导入新课,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刻舟求剑》的动画故事播放给学生观看,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进行良好的新课导入。
接着,教师再带领学生将文章通读一遍,让学生对课文有大致的了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进入学习的实际状态先作课前小结,让学生们明白每则寓言故事中都蕴含着许多哲理,这些哲理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些富有启示的寓言故事都是出自我国的文学作品中,其中《刻舟求剑》就是出自于《吕氏春秋》。学生们在对文章进行通读的过程中就能大致明白本文所讲述的内容是主人公通过在船上做记号来寻宝剑。
但本文是文言文,初中学生还不太熟悉,所以在朗读过程中也会有一些问题。这时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范读的方式让学生们体会文言文的朗读技巧,并引导学生在相关断句部分作好记号,然后再鼓励学生运用正确的朗读方式将文章进行小声自读。在学生们大致掌握文章的朗读方式后,教师可以通过全班齐读、小组齐读、个人范读等方式来强化学生对文章的朗读。
之后再对文章进行深度剖析,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文章的朗读技巧,也能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意思和内涵。
在教学《刻舟求剑》这篇文言文时,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诵读文章,也要引导他们将文章读懂,可引导学生将文言文翻译为白话文。在学生对文章大致内容掌握后,带领学生对文章的内涵进一步剖析。比如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思考,为什么这个楚人无法求到宝剑?这个楚人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从这篇文章中能够明白什么道理?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就会逐渐探究出这篇寓言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当文章的教学到达尾声,相信通过多次的诵读学生已经对文章的内涵有了深刻的理解,这时教师再通过布置相应的读后写作,让学生写读后感。学生在对文章的内容以及内涵进行掌握后,就可以在今后的写作中应用类似的寓言故事来阐述相应的哲理。
在教学《郑人买履》这篇寓言故事之前,学生对本文有大致的了解后,教師再通过读一句翻译一句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了文章每个句子的意思才能正确地将文章读准、读顺。另外语文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将寓言故事的内容通过角色演读展示出来。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更好体会寓言意境,也能对寓言所表达的内涵进行深度理解。
接下来教师和学生们共同探讨出本文所表达的哲理。《郑人买履》这篇寓言故事是讲一个郑国人在买鞋的时候,宁愿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这个故事告诉学生做事要灵活变通,不能过于死板。在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读后感想写下来,并且在今后的写作过程中也应该要多多应用相关的例子,以此来丰富自身的写作内容。通过对相关寓言故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学会文言文的诵读方法,也能明白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以及人生哲理。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也可以利用相关的寓言故事来丰富文章内容,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的方式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在《古代寓言二则》的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方式,既能促进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理解,也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者简介: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初级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