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系统思维”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

2018-05-08 11:23陈宗章
理论观察 2018年2期
关键词:新著系统思维

陈宗章

摘 要:新著《社会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一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何以需要研究”、“研究现状如何”以及“如何研究”等角度,集中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相关基本问题;二是从静态的知识层面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概念、特征、属性、要素、结构和功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三是从动态的历时性层面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发展做了梳理和总结;四是从“问题意识”的角度全面描述和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发展的现代性境遇;五是在“对策”意义上阐述了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新著;主题内容;评论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02 — 0005 — 03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侯勇博士的新著《社会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由人民出版社于2016年7月正式出版。这是作者基于社会系统视域,以系统思维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一部力作,我们可以把其主题内容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何以需要研究”、“研究现状如何”以及“如何研究”等角度,集中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相关基本问题。

作者的立意是在社会视野中考察和探究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系统问题,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便从对社会系统的研究开始。作者首先论述了社会的复杂性特征,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統,也必然逻辑地包含着一个复杂性问题。正是在这一现实需要的推动之下,给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一个重要的方法,即系统的研究方法。建立在这一思考基础之上,作者一方面对该学术命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了全面的述评,另一方面从系统科学理论、社会系统理论到马克思主义系统理论,全面阐发了多学科领域的系统理论,并最终明确把“系统论”作为自己研究铺展的理论基础,从中凝练出“系统思维”的根本方法。作者指出,系统思维即“主体在思维过程中运用把思维对象看作一个系统,辩证地分析其整体与部分、结构与功能、信息与组织、控制与反馈、系统与环境等关系,以期实现系统整体优化和指导科学实践的观念行动方式。”概言之,当主体与客体建立一种对象化关系,主体即以系统思维来把握对象,并为对象意义的生成提供系统化的行动方案。这是作者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对系统思维过程和本质的高度概括。以此为基点,作者进一步澄清了系统思维所内涵的整体性特征,指出系统思维强调从整体上认识和解决问题,目的是实现系统整体目标的优化,但我们并不能把这种整体性做出泛化和笼统的理解,而是要真正树立起注重统筹兼顾、全面协调的系统整体思维;要注重环环相扣、层层结合的系统层次思维;要注重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系统发展思维;要注重优化整合、有序推进的系统优化思维。由此,作者把“系统思维”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中去,并从“内部”、“关系”和“外部”三个维度展开相关描述。作者进一步指出,所谓内部描述就是研究和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组织要素及其内部结构方式;关系描述即研究社会系统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以及其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和协调互动的发展关系;而外部描述则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置于社会大系统之内,考察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以便从整体上把握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复杂性关系。至此,作者为后面的深入研究奠定了根本性的方法论基础,“系统思维”亦成为我们理解本研究成果的重要逻辑理路。

第二部分主要从静态的知识层面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概念、特征、属性、要素、结构和功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作者首先界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按照社会发展要求和人的思想行为活动规律引导社会成员将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通过内外化过程自主建构思想品德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则是“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在一定结构形式下按照一定的机制运行并同环境发生互动,引导其成员吸纳、认同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促进其成员知、情、意、信、行均衡协调发展并自主建构思想道德素质的社会有机整体。”这是作者充分运用系统思维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规律的准确把握。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特征的把握,作者用整体性、开放性、复杂性和动态有序性进行概括。这一概括体现了对社会系统自身一般特点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自有的个性化特点。一方面,正如该书的题目所标识的,我们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放在社会大系统的视野中进行把握,把其视为社会有机体的重要构成部分;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深入其里,看到思想政治教育在政治系统、教育系统、学术系统和行政系统中应有的位置,从而深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多重属性。

建立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概念、特征和属性的分析基础之上,作者进一步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的要素构成和关系,具体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理念、内容、主体、方法、制度、条件和环境等要素。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和时空表现形式,即表征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结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即是调动各类要素的能动性,在结构化的系统中展开的实践活动。作者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等层面,详细论证和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结构,并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形态”、“知识生产形态”和“知识应用形态”等维度,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三种结构形态。正所谓结构决定功能,有什么样的系统结构就会有什么样的系统功能的发挥。基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结构的深入分析,作者水到渠成地向我们展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自我发展的过程中所发挥的具体功能,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适应功能、目标达成功能、整合功能和维系功能等。在该部分,作者在知识论层面上做足了“解剖麻雀”的工夫,带着我们进入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并对之做了详尽的分析,也使得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结构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

第三部分主要从动态的历时性层面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发展做了梳理和总结。作者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历程为讨论域,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同构性原理,全面总结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历史变迁。从民主革命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实践,到特殊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实践的失衡,再到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要素与结构的完善,作者以宽阔的历史视野回顾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的发展过程。由此,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理解便有了明晰的时空坐标,思想政治教育子系统与社会大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也跃然纸上。

以此为基础,作者深刻地提出并论证了一个重要的学术命题——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转型问题。从工作理念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经历了从革命时期鲜明的“政治”一维关注、建设时期的“政治?经济”双重关注到新时期“政治?经济?人”的复合式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在根本理念上发生了重大转型;从价值范式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又经历了从革命时期的“生命线”范式、专业化建设时期的“功能论”范式再到科学化发展时期的“价值论”范式的层层跃升。近年来,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问题的探索已成为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依笔者来看,“转”即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各个要素及其与外部社会环境之间的建构性关系;“型”则为“转”之过程的结果,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在发展过程中的知识和实践状态。当社会的发展变迁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互动呈现良性的状态时,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就能健康发育并发挥积极功能。反之,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就呈现一种“逆转型”格局,发挥出消极功能。这也是作者在该书中通过梳理和辨析思想政治教育系統的历史变迁所阐发的重要命题。

第四部分主要描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发展的现代性境遇。思想政治教育归根结底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当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现代性不期而遇,思想政治教育就不得不面对现代性的复杂后果。换言之,基于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人的社会意识势必烙上深刻的现代性特征,并表现出内部的高度复杂性。作者也明确指认“社会的转型与文化的变迁带来社会结构的转型与文化结构的嬗变,导致社会心理和社会精神生活的变化,必将带来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现代性变化”,认为现代性作为现代化的结果,已经深刻地融入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过程之中。这个过程充满了解放的一面,也伴随着异化的一面,从而表征为思想观念内部和相互之间的裂变、冲突乃至悖论。

面对现代性遭遇,作者着重强调“社会现代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唯物史观基础”。由此,作者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外部环境、人的思想变化以及系统内部要素和结构运行等维度,全面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面临的现代性问题。首先,作者分析了现代化、全球化和网络化语境以及多元化的社会背景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影响;其次,从思维方式的变革、思想观念的解放以及世俗生活的物欲化、社会交往心理的利己化等维度,辩证地分析了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性机遇与挑战;再次,从理论子系统、学科子系统和工作子系统的角度,深刻剖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子系统的现代性困境问题;最后,作者深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内部结构之中,以“失序”、“冲突”和“紧张”判定了现代性语境之下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结构的不平衡问题。整体上,作者在该部分以批判的视角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理论-制度-实践”三个层面上,围绕现代性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影响做出了颇具特色的学理分析,这也凸显了本研究的问题意识,增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第五部分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优化,既是在“对策”意义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现代性困境的回应,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对社会系统深刻变化的回应。作者从系统要素、结构、环境和单位行动等方面,对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作了较为全面地探索,目的旨在建构健康、有序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

具体来说:(1)通过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优势、创新内容结构、优化方式方法和健全制度规约等,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要素。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优势的培育需要从提升教育者的素质、领导者的素质以及优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结构着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创新需要协调好道德教育、政治教育、生活教育等内容的关系,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优化则需要把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有机结合,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建构教育方式;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制度化建设则需要从领导制度、监督制度、考核制度、信息交流制度和保障制度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制度化治理水平。(2)通过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系统的现代化、学科系统的科学化和工作系统的社会化,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结构。一是通过加强中西马对话,在文化交流融合中形塑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国立场和中国气派,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系统的现代化;二是通过明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政治性与科学性的关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范式、加强学术共同体建设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的科学化水平;三是通过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公共化转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的社会化运作。(3)通过强化物质力量支撑、提升领导力保障、增强文化软实力、营造和谐社会关系,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环境。物质力量的优化主要是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发展创设良好的社会经济运行环境;领导力的保障主要是凭借强有力的政治领导力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根本保障,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运行环境;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主要是通过建构文化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运行环境;社会关系的优化则是通过营造和谐的社会关系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运行环境。(4)通过管理优化、逻辑优化和力量优化来整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单位行动能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创新发展。所谓管理优化主要指向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条件保障体系、信息管理与决策、组织与计划、协调与控制以及评估与激励体系的优化;逻辑优化则主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发展要以满足人的需要为逻辑起点,以高效的社会治理为逻辑中介,以实现社会的整体和谐为价值目标,最终实现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最高目的;而力量优化指的是从国家、市场、社会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内源性力量等维度,优化与整合多重发展动力,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发展水平。

综观全书,作者行文逻辑清晰,旧论新见交措,实现了问题与主线的相得益彰、历史与逻辑的有机统一,较好地把系统思维贯穿到整个研究过程中去,大大推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

〔参 考 文 献〕

〔1〕侯勇.社会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新著系统思维
新著
贺许寒山先生新著《盐城赋(续)》出版
梅大圣
《将之湖州戏赠莘老》
以系统思维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
系统思维视角下的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研究
商科学生系统思维能力提升对策探索
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与工程全寿命期管理分析
周涛新著《天地一书生》
深入发掘邓小平理论的政治思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