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出场的基础、路径与方式

2018-05-08 11:23何欢欢
理论观察 2018年2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何欢欢

摘 要:“出场学”是阐释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机制的哲学研究范式。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出场既包括其在十九世纪末传入中国,在历史舞台中登场并发挥其价值的过程;也包括其在中国不断本土化和创造差异,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設取得成就的过程。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面临尴尬境遇,即它在大众层面的影响力与其在政治领域中所受到的重视之间存在巨大反差。马克思主义必须超越单纯的政治在场性,开辟通向中国所有重大领域的出场路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出场基础;出场路径;出场方式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02 — 0005 — 05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自19世纪末传入中国到现在,已经走过百年的历程。这一百余年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科学性在实践中已经得到强有力的证明,再加上长期以来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宣传和推广,今天,“马克思主义”这一词语在中国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在政治领域被广泛地强调,已经成为构建中国政治话语体系的基本要件〔1〕。

尽管如此,马克思主义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中国遭遇了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尴尬境遇,即它在大众层面的影响力及其在政治领域中所受到的重视之间存在巨大反差。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政治地位从未动摇,它的宣传自始至终都得到强有力的政治保障。然而,对这种宣传,部分群众表现出来的却是一种敬而远之的疏离态度,因为他们无法从中感受到任何与自身现实生活有关的内容,理解不了马克思主义对于现实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必须超越单纯的政治在场性,开辟通向中国所有重大领域的出场路径,获得大众更广泛和强烈的文化心理认同,在大多数领域确立其事实上“在场”的地位。

一、基本概念

(一)出场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出场”有两种解释:一是指演员登台表演;二是指运动员进入场地参加表演或竞赛。在哲学语境中,“出场”一词的内涵被进一步深化。“出”通常指摆脱被遮蔽状态而进入某一特定场域中的行为;“场”则成为特定时间与空间的代名词。围绕“出场”这一核心概念,形成了阐释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机制的哲学研究范式——出场学。所谓“出场学”,是指从“出场”的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在特定空间和时代语境中在场的可能性。

对“出场”的内涵进行阐述,必须借助几个相关的概念,通过对比分析,方能得出结论。一是“在场”;“出场”与“在场”是不断循环的两种状态。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永恒在场的形而上学,而是在时空差异的语境中不断出场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需要通过不断“出场”来维持其“在场”的状态。马克思主义的每一次“出场”,都是对既有“在场”状态的超越和创新。二是“空场”;“空场”通常指某些领域中,马克思主义不在场的状态。马克思主义以“改变世界”为其理论旨趣,应当存在于所有重大实践领域,解决其中的重大时代问题。但是由于时代变迁或人们认识上的偏见和误解,使得马克思主义与重大时代问题脱节,在许多领域中呈现“空场”的状态。三是“差异”;“出场”与“差异”是出场学辩证法的两个核心概念。所谓“差异”是指打破现存的同一的状态而形成的特性。“差异”并不意味着出场者的质变,带来的不是根本冲突或对抗性矛盾。相互差异的出场者之间存在着同一性与连续性,这种同一性揭示了出场者之间一脉相承的历史关联。〔2〕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呈现永恒不变的在场状态,而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出场,不断创造差异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出场既包括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末首次传入中国,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语境中,通过特定的路径和方式,在宏大的历史舞台中登场并彰显和发挥其价值的过程;也包括马克思主义传入以后,在中国不断本土化和不断创造差异,表现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态并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过程。

(二)出场基础

所谓“出场基础”是指思想进入特定时空领域时,该领域所面临的历史境遇、具备的基本条件或能够与之契合的历史文化土壤。由于特定基础的存在,思想方能在某一时空领域顺利出场并彰显和发挥其价值。

(三)出场路径

作为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是以批判和解决现实社会实践中的内在矛盾作为出场路径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是在单纯研究理论的过程中发展理论的,而是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排除旧理论的影响,推动新理论的诞生和发展的。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事实,马克思主义出场学研究范式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出场路径是“一体两翼”。所谓“一体”是指对重大时代问题的反思,这是马克思主义出场路径的基点。“两翼”分别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重新解读以及与各种时代思潮的对话。〔3〕

(四)出场方式

“出场方式”是指思想出场所使用和依托的形式、载体、渠道与契机。

二、马克思主义最初在中国出场的基础、路径和方式

(一)马克思主义最初在中国出场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最初在中国出场的基础是指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历史语境和已经具备的本土文化传统。其中,中国面临的历史语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在语境。19世纪中期,中国古老的农业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正面遭遇,长期封闭的中国毫无防备地被强行拖入了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汹涌浪潮中。到19世纪末,中国已经卷入全球化浪潮达半个世纪。中国社会在半个世纪内因全球化而发生的深刻变化是马克思主义最初在中国出场的重要基础。二是内在语境。外部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是史无前例的,它不仅摧毁了中国在东亚文明中的优越地位,也改变了中国人的世界观。许多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开始了救亡图存的不懈探索。到十九世纪末,中国先后出现了向外国学习的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马克思主义最早被介绍到中国,正是当时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积极探索并追求真理的结果。因此,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探索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出场基础。此外,中国的本土文化传统则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出场并迅速传播提供了合适的土壤。一种外来文化在本土文化的氛围中刚开始传播时,它的影响力还比较小。传播者往往强调它与本土文化的一致性,并努力发掘其与本土文化之间的相通之处,从而通过这些相通之处去解读和宣传外来文化,这是文化传播的普遍规律。〔4〕较早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知识分子看到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共产主义理想,往往会联想到中国传统文化所描述的大同社会。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毛泽东和李达等,在阐述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时,就是如此。

(二)马克思主义最初在中国出场的路径

马克思主义最初在中国的出场遵循的是“一体两翼”的路径。首先,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国人深刻地思考“如何拯救中国命运”“如何解决中国面临的种种现实问题”“中国到底应走向何方”等问题。由于马克思主义满足了当时中国社会对于指导革命的科学理论的需要,有助于解决当时中国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因此在众多的“主义”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人进行革命,实现民族独立的强大思想武器。其次,由于当时国内外人士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介绍和解读,马克思主义才得以在中国出场。最早向中国人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的《泰西民法志》和《万国公报》中,都包含了解读马克思学说的内容。之后的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和毛泽东等,也都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进行了重新解读,使其更加适应中国现实的需要。最后,马克思主义最初在中国出场时,与当时的各种主要时代思潮进行了对话。1919年,马克思主义与改良主义进行了对话;1920年,马克思主义与基尔特社会主义进行了对话;1921年,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进行了对话。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重要的出场路径就是与不同的社会思潮展开深度对话。

(三)马克思主义最初在中国出场的方式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马克思主义最初在中国出场时,采取的出场方式主要包括:第一,马克思主义文献的翻译与出版。第二,与工人阶级及其运动实践紧密结合。第三,依托进步社团出场。第四,在谈话、通信与讲学中出场。第五,在与各种社会思潮对话中出场。

一切思想形态的出场都高度依赖于特定的时代语境,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出场学视域强调,随着时代语境的深刻变化,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其在场状态。马克思主义最初在中国出场之时,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民族危机之中,对外面临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浪潮,对内则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探索。马克思主义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语境之中,采取了与之相符的出场路径与出场方式,最终完成了在中国的出场历程,植根于辽阔的中国大地上,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巨大胜利。当今时代,资本创新使全球化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造就了新的时代语境。处于这一大背景之下的中国同样面临着新的时代语境。如果拒绝考察新的时代语境及其与历史语境之间的历史间距,认为马克思主义一旦出场就可以一成不变地永恒在场,那么必然导致马克思主义落后于时代,成为僵化的教条;如果借口时代语境的变化而企图超越甚至抛弃马克思主義,那么可能导致马克思主义遭遇退场的危险。上述两种行为都是不可取的,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中国,我们必须重新准确理解时代语境的变化,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出场路径和出场方式,使其形成新的在场状态。

三、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马克思主义面向大众的出场基础、路径与方式

(一)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马克思主义面向大众的出场基础

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的时代语境,构成马克思主义面向大众的出场基础。这一语境与马克思主义最初在中国出场时的历史语境之间的历史间距,成为马克思主义在新时期创新出场路径和出场方式的根本依据。

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面临的时代语境是由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党的建设以及国际局势等多方面的状况所共同构成的。它们相互交织和影响,形成了新时期中国独特的时代语境。

1.新时期中国的政治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使中国政治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首先,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从高度一体化转向适度分离。其次,政府权力从中央高度集权转向中央和地方集权与分权的相互协调。再次,政治权威从神圣化转向世俗化。最后,政治文化从群众文化转向公民文化,公民参与政治从动员型转向自主型。

2.新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由弱到强的巨大转变。我国进行了经济结构大调整和优化,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发展方式和增长模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逐步健全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国经济发展成就是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态势在总体平稳中良性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3.新时期中国的文化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步入了社会转型期。直至今日,中国依然处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文化转型既是社会转型的内在组成部分,同时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深刻地影响着社会转型的方向,制约着社会转型的进程。当今中国文化转型的重要特征即是文化多元化。多元化不仅仅意味着文化主体的多元化,更意味着文化价值取向的异质性、多样性和复杂性。这种多元文化必然导致价值观念、思想体系、道德规范上的分歧和冲突。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中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文化发展,广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进文艺创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极大地彰显了文化自信,提升了文化软实力。

4.新时期中国的社会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社会建设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力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事业,使城乡居民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历史表明,改革开放的历程同时也是民生不断发展的历程,中国的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事业、社会保障事业、环境保护事业等取得了巨大成就。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得以深入贯彻,极大地增强了人民获得感。脱贫攻坚战的深入推进,大大降低了贫困发生率,维护了社会大局的稳定,完善了社会治理体系。

5.新时期中国的党建工作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发生了变化,为此,共产党努力增强自身执政和领导水平、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有了显著进展。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相适应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实施从严治党,一方面坚持思想建党,另一方面坚持制度治党,严惩腐败,从而促使党内政治生态和政治生活有了新的局面,这对凝聚民心和党心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打开各项发展事业的新局面。

6.新时期中国面临的国际局势

当今世界处于大变动、大调整时期,国际局势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局势呈现以下显著特点:(1)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深入发展,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2)国际局势总体安全稳定,但安全挑战依然存在。(3)世界多极化继续深入发展,但单极与多极的斗争日趋激烈并有了新的表现。中国积极应对新时期国际局势出现的新变化,坚持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提高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进行战略思维的水平。中国致力于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高了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推动了世界和平与发展。

自从马克思主义首次在中国出场,至今已经一百余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这使得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的时代语境与马克思主义最初在中国出场时的历史语境之间存在巨大的历史间距,具体表现为:第一,从旧全球化向新全球化的转变;第二,时代主题从“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转变;第三,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第四,中国从“被动开放”向“主动开放”转变;第五,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这一历史间距正是促使马克思主义在新时期中国创新其出场路径和出场方式的根本依据。

(二)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马克思主义面向大众的出场路径

与马克思主义最初在中国出场一样,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马克思主义面向大众的出场依然遵循“一体两翼”的路径。“一体”是指对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面临时代问题的反思;“两翼”则分别是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深入解读以及与多元化的中外文化思想展开对话。

1.对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面临时代问题的反思

对于大众而言,马克思主义存在的意义并不在于学术理性层面,也不在于意识形态层面,而在于现实生活层面,在于马克思主义能否解决新时期中国面临的时代问题,使大众置身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之中。因此,仅仅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本身进行解释,树立话语的权威常常使马克思主义活生生的现实的意义被曲解或化为乌有,这无益于马克思主义走向大众。唯有直面并反思新时期中国的时代问题,马克思主义方能获得大众广泛的心理认同。

(1)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反思,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2)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反思,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反思,形成了科学发展观;

(4)對“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反思,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深入解读

(1)对邓小平理论的解读

邓小平理论的实质是按照新全球化时代的要求重新设计和确立当代中国的发展思路。邓小平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其一,彻底终结和摆脱旧全球化时代的束缚,提出在新全球化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其二,按照新全球化时代创新发展的要求,解决思想观念创新问题。其三,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教兴国”战略。其四,确立“三个目标、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将新全球化时代的本质性反思——交往实践观提升到新的时代水平。其五,在新全球化时代设计差异化、多元化、本土化的发展战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六,选择与新全球化时代相适应的差异化发展过程。其七,适应新全球化时代,创造性提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的“一国两制”新模式。

(2)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解读

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文本意义上,我们可以解读出它与许多马克思主义思想家话语的历史关联性。但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是旧话语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新的历史语境中具有重大理论创新意义的党建纲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解读的关键,就是看它如何科学地把握并创造性解答新全球化时代的新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对这一系列新问题的科学解答。它对新全球化时代本质和特征以及中国发展规律和应对战略的把握达到了新的高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仅是新全球化时代的党建理论,它实际上是通过阐述党建问题,对中国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的创造性解答。〔5〕这一系列解答为全党全国人民应对新全球化时代的挑战提供了科学指导。

(3)对科学发展观的解读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始终把发展作为中心任务。科学发展观直面我国因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导致的各种问题,阐述了我国发展的本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面临的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回答。科学发展观将发展问题作为基本问题,将“人”的问题作为其核心指向。其一,科学发展观关注的发展不是“以物为本”,而是“以人为本”。其二,科学发展观关注的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人。其三,科学发展观关注的不是仅有单面需求的人,而是有着全面需求的人。其四,科学发展观关注的不是少数人,而是绝大多数人。其五,科学发展观关注的不仅是现在的人,还包括未来的人。

(4)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解读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了新时代,中华民族在站起来和富起来之后,迎来了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一片光明。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马克思主义以全新的形态重新出场,这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新时代形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中国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理论,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当今时代精神之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于当今时代世情党情国情社情,深刻思考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存在的这一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系统地解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的时代命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完整的科学体系,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内容涵盖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任务和根本主题、现实国情和发展方向、总体布局和总体方略、战略步骤和发展动力、法治环境和保障、军事条件和保障、国际环境和外交保障、领导力量和政治保障,为中国实现从大国到强国的跨越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6〕。

3.与多元化的中外文化思想展开对话

所谓“对话”,是与“独白”相对的一种出场路径,是主体间或思想间的双向互动与对比。“对话”有利于展现思想自身的比较优势,并从其他思想中汲取合理成分,使自身得到升华。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应以平等的姿态与盛行于社会大众中的文化思想进行对话,使自身在对话中被更多社会大众所领悟,增强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最终实现面向大众的出场。

中国传统文化、大众文化、后现代主义、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是当前对中国社会大众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和社会思潮,它們占领了相当一部分社会大众的头脑并进而影响大众的社会行为。马克思主义唯有积极与这些文化和社会思潮进行对话,才能向大众彰显其科学性,引导大众自觉吸取这些文化和社会思潮的精华并抛弃其糟粕。这是马克思主义面向大众出场的主要路径之一。

(三)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马克思主义面向大众的出场方式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迅速发展的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海量信息的集散地。马克思主义面向大众出场,首先必须依托现代大众传媒。其次,在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传媒大行其道的今天,大众话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政治话语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正日渐弱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从政治范畴的理论术语到大众语系的转换,是当今马克思主义面向大众出场必须采取的方式。最后,必须让马克思主义关注并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内化为大众的理想信念,引导大众的价值和行为,确立其事实上在场的地位。

〔参 考 文 献〕

〔1〕易如.“马克思主义”:从符号到大众化——传播的视角〔D〕.上海:复旦大学,2009:3-5.

〔2〕任平.论马克思主义“出场学”的两个循环〔J〕.学术月刊,2008,(09):42-47.

〔3〕任平,山港.走向出场学视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创新路径与未来趋势——任平教授访谈〔J〕.学术月刊,2008,(09):155-160.

〔4〕陈方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8:42-44.

〔5〕任平.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26.

〔6〕韩庆祥.准确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1023/c40531-29603276.html,2017-10-23.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条件
警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几个“隐性”误区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王晓晖: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整体性研究视野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考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