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兰 陈小兰 罗沛芬
(东莞市人民医院 东莞 523009)
目前大量的临床研究已证实HPV感染与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宫颈癌具有高度相关性[1],因此研究HPV的感染机制以及预防、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与应用意义,有研究显示个人卫生情况、性行为、尿路感染等与HPV感染密切相关[2]。而在近年来的细菌学研究发现,细菌性阴道炎与HPV感染具有一定相关性,并且提出阴道微生物环境对HPV感染以及宫颈癌的流行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本组研究旨在研究宫颈HPV感染与阴道内环境的相关性,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选取2016年3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宫颈HPV阳性、阴性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HPV阳性组300例患者中年龄35~60岁,平均年龄(48.2±5.6)岁,明确生育史259例;HPV阴性组300例患者中年龄35~60岁,平均年龄(49.1±4.7)岁,明确生育史21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液基细胞学检查阴性、阴道镜检查未见异常的HPV阳性患者30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50例患者年龄35~58岁,平均年龄(50.2±3.6)岁;对照组150例患者年龄36~60岁,平均年龄(50.5±4.2)岁。两组患者一般基础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试验具有可比性。
对比HPV阳性与阴性患者的阴道内环境及临床相关指标,首先采用湿片法检测患者阴道分泌物的清洁度,并利用Gram染色法评定患者阴道分泌物菌群种类及分布,其分级标准参考《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采用阴道分泌物悬滴法及快速BV检测试剂盒进行阴道炎监测,滴虫、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诊断需参考《妇产科学》中相关诊断与治疗标准,BV检测操作须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pH检测需要采用精密试纸法进行测定。将液基细胞学检查阴性、阴道镜检查未见异常的HPV阳性患者30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进行心理及行为治疗(1年内性生活均使用避孕套),其中对照组150例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若存在阴道炎的接受常规阴道炎治疗(阴道塞药),观察组则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给药,患者洗净外阴后将胶囊置于阴道深部,每晚1次,每次2粒,连用7d为1疗程,于每月月经干净后使用,共3个疗程。
比较HPV阴性与HPV阳性患者阴道内环境情况,并在发现HPV感染的半年及1年后随访调查治疗组与对照组HPV转阴率。
HPV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在阴道内环境(pH值、菌群、BV)相关指标比较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清洁度,滴虫,假丝酵母菌应该无统计学意义的)。
半年及1年后观察组患者HPV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对照组5例失访,观察组3例失访,见表2。
表1 HPV阴性与HPV阳性患者阴道内环境分析
组别HPV阳性(n=300)HPV阴性(n=300)pH值≤4.5115190>4.5185110清洁度≤II151172III11288IV3740菌群正常95130I10981II4660III5029滴虫阴性299299阳性11假丝酵母菌阴性266269阳性3431BV阴性217261阳性8339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HPV转阴率比较结果
组别nHPV转阴率(半年)HPV转阴率(1年)观察组14776(52%)114(78%)对照组14559(41%)85(59%)
本研究结果显示,HPV阳性与阴性患者在阴道内环境相关指标比较中存在显著差异,并且采用乳酸杆菌治疗的观察组HPV阳性患者HPV转阴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这表明阴道内环境与宫颈HPV感染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并且采用乳酸杆菌治疗可提升患者HPV转阴率。临床研究显示乳酸菌在正常的阴道内环境中,约占所有菌群的90%[3],正常内环境下菌群保持相对平衡状态,这也是保证阴道内环境稳定的主要因素,而乳酸菌只有处于优势菌群的位置上方可有效分解阴道上皮糖原[4~5],保证患者的阴道内酸性环境,使条件致病菌难以繁殖,而阴道内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也可增加自身局部免疫能力,可有效杜绝细菌性阴道炎的发生。而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显示细菌性阴道炎与生殖道HPV感染、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类似的流行病学特征[5],而通过阴道给予乳酸杆菌,可有效增加乳酸杆菌的数量,使其能大量地勃附在阴道上皮上,维持阴道的定植抗力,阻止有害微生物的入侵,提升HPV转阴率[6]。
综上所述,pH值、菌群变化、细菌性阴道炎等阴道内环境的变化与宫颈HPV感染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而通过长期维持性应用乳酸杆菌阴道胶囊给药可有效提升患者HPV转阴率,其在改善患者预后结局以及预防宫颈癌的发生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1 于德亮,田立慧,王彦锦.1202例健康体检妇女HPV感染情况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0):3085~3087.
2 李东燕,郝敏.阴道微生态平衡与高危型HPV感染分析.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6,28(5):594~597.
3 汪群水,周学琴,李丽民.细菌性阴道炎和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分析.浙江临床医学,2015,17(12):2189~2190.
4 于妍妍,金哲,刘艳霞,等.宫颈高危HPV感染与阴道内环境相关因素分析.疑难病杂志,2011,10(9):673~675.
5 沙静,崔健,邢军利.调整阴道内环境对HR-HPV感染的CINI的临床观察.新疆医学,2017,47(3):253~255.
6 李岩.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者宫颈病变程度与阴道内环境的关系.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55(2):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