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幼儿教师的发展方向及其培养模式肤谈

2018-05-06 18:07及晓航
文教资料 2018年2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幼儿教育

及晓航

摘 要: 近年来,汉语在国际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全球范围内学习汉语的幼儿不断增多,这对对外汉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幼儿语言学习需求、细化教师授课对象成为不可忽视的趋势。本文依据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探索对外汉语幼儿教师的发展前景,并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教师培养模式。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对外汉语教师 培养模式

我國的对外汉语教育事业正处于一个新的上升时期,学习汉语的幼儿不断增多。与成年人相比,幼儿习得语言的难度更小效果更好。这是因为3岁—6岁的孩子处于语言敏感期,也就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个体对形成语言能力和行为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把握好幼儿时期的对外汉语教育至关重要。但是,现阶段针对幼儿的对外汉语教育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主要是因为外对汉语教育发展不够完善,对外汉语教师分类细化程度不够高。本文以对外汉语幼儿教师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发展方向和培养模式。

1.探索对外汉语幼儿教师的发展方向

1.1对外汉语幼儿教师的专业化。

某种事物从无到有、从粗到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中国教师教育发展研究报告》指出,“教师专业化:提高教师素质的必由之路”,还提出要“以专业化为导向,建立现代教师教育制度”,这说明教师专业化是教师职业发展的明确要求。对外汉语教学发展之初,大多数对外汉语教师出身于英语专业和汉语言专业,如今我国已经有332所高校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要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现代汉语、中国文化通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等课程,没有与幼儿相关的对外汉语教育专业课程。学前教育专业是与幼儿教师关系最密切的学科,其主要开设学前心理学、教育学概论、人体解剖生理学等课程,这启示我们专职对外汉语幼儿教师有必要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深入了解学前儿童生理心理发展,体会幼儿的情感并用合适的方式与其沟通。愈加清晰、具体、专业化的教师职业定位是对外汉语教师发展的方向。

1.2对外汉语幼儿教师能力综合化。

对外汉语幼儿教学具有综合性强、学科交叉性强的特点,对外汉语幼儿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力。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考试水平考试中心副主任谢小庆教授表示,对外教师的综合知识水平成为制约很多教师取得教师资格的重要因素。对外汉语幼儿教师作为一名“杂家”,应首先掌握语言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文化学、交际学等一系列学科知识,熟悉汉语语言系统,了解汉语语用规则,其次要具备一定的偏误识别能力、课堂管理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方式制订合理教学计划的能力,用轻松活泼的课堂活动让幼儿了解中国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社会习俗和思维方式。幼儿教师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应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使课堂富有感染力,还要尽量运用全身反应法、情景法、图片法等适合儿童的教学方法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并在适当的时候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使幼儿获得更加立体饱满的形象感知。

1.3对外汉语幼儿教师队伍不断壮大。

对外汉语幼儿教师的数量制约着对外汉语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很多国家,学汉语的人数正以每年50%甚至更高的增长速度扩张。比如两年前还只有200多名中小学生就读的美国芝加哥孔子学院,如今已有超过12000名学生。学习汉语的人数显著增加,但教师数量却不能满足要求,有关数据显示,全球对外汉语教师缺口人数达500万人。对外汉语教师师资力量缺乏是促使更多人从事这一行业的重要推力。以泰国达府圣弗朗西斯教会学校为例,该学校由幼儿园部、小学部和中学部组成,幼儿园部有学生约400人,其中大部分为本土幼儿,也有少数华裔子女,幼儿汉语教学的师生比例为1∶43,也就是说一位教师负责43名幼儿的汉语教学工作。一般情况下比较合理的语言教学师资配置应该处于1∶20-1∶25。按照1∶25的数字计算,该幼儿园部大约缺少7位幼儿汉语教师,泰国各幼儿园的师生比例大致相似,可见对外汉语幼儿教师的缺口也不小。上述学校的一项问卷调查结果还显示,大多数幼儿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学习汉语,94%的家长认为学习汉语对孩子的成长起着积极作用,87%的家长则认为如果条件允许,就会愿意让孩子一直学习汉语。不仅幼儿家长支持孩子学习汉语,而且世界各国对于汉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教育资金投入不断加大。比如泰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委员会表示,2006年泰国政府支持汉语教育的投入资金为9.09万美元,到2008年这个数字高达243.64美元。世界各国学习汉语的幼儿人数逐年增多,教师数量远不能满足现阶段的教学需求,对外汉语幼儿教师资源缺口问题亟待解决。所以增加教师数量、壮大教师队伍理应是对外汉语幼儿教师未来的发展方向。

笔者从行业现状入手讨论对外汉语幼儿教师的发展方向,认为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可以优化对外汉语幼儿教师培养模式,缓解目前教师数量不足、教师素质能力不均衡的问题。

2.探索对外汉语幼儿教师的培养模式

2.1教师专业化与教师多样化相融合的培养模式。

教育制度形式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定向型教师培养模式、非定向型教师培养模式和定向型与非定向型的混合型教师培养模式。其中第三种模式兼顾加强教师专业素质培养和社会各类人才择优上岗的原则,是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多次整合而确定的现行教师培养模式。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具备中国文学、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专业化对外幼儿汉语教师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统观其主干课程不难发现,其课程设置或侧重汉语言知识和中国文化知识,或侧重双语交际和教学实践,各高等学校虽有所侧重但课程内容的专业性、实用性毋庸置疑。再看有儿童参与的对外汉语课程,如中国剪纸、中国戏曲表演等,却没有专业的师资力量,如幼儿美术老师、幼儿舞蹈表演老师等。笔者认为,在不断增加教师专业化培养的同时,从社会各行各业引进有利于对外汉语幼儿教学事业发展的“跨界”教师,重视教师多样化、放宽从业条件的限制十分重要。比如专业的民族舞老师可以结合当地舞蹈特点编排适合幼儿的舞蹈进行教学,一些民间艺术家可以把中华传统艺术呈现给学习汉语的海外青少年。教师多样化培养并不意味着降低对外汉语幼儿教师的选拔要求。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项国家的事业,应以严格的国家标准衡量教师资质,《国际汉语教师证书》和《国际汉语教师标准》都是成功的实践。对外汉语幼儿教师这一职业应规范其行业标准,明确教师素质要求。一方面培养优秀的专业教师,另一方面集百家之长,两者共同推进对外汉语幼儿教学事业的发展。

2.2在职教师的教学技能培训。

所谓教学技能培训,就是根据培训目的确定教师培训的课程形式、内容和要求,受训教师在一定时间内按计划完成培训课程,以提高教學能力和教师的专业素养,并把所学应用于以后的教学工作当中。对外汉语幼儿教师在入职后参加教学技能培训可以学习到实用性强的教学技能,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体系,从而迅速成长为优秀的对外汉语幼儿教师。一次完整的教学技能培训包括三个阶段:培训筹备阶段、培训实施阶段和监控总结优化阶段。下面依次展开论述:培训筹备阶段,设计者应充分考虑受训者需求,是学习语言文化知识,教学实践技巧,幼儿心理生理特点还是为了创建文化艺术课堂活动,还要考虑培训场地、收费标准等。培训实施阶段,培训者需要按照培训计划完成各项培训内容,并依据受训者的反馈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受训者需要积极配合培训者,双方良好互动,使培训顺利完成。监控总结优化阶段,培训者和受训者双方都需要在培训过程中监控教学或学习行为,课后进行总结反思,并在实际教学中巩固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水平。目前,针对幼儿汉语学习的教师培训课程不多,尤其是专业培训学校的此类课程甚少。笔者认为,在职教师的教学技能培训应首先从教师的任教学校入手,因为这类学校拥有教学培训的需求者,也就是教学工作者,也有合适的教学环境和受众,这些都便于教师在接受培训后完善教学过程、监控教学行为。

2.3加强教师个性化的研究,优化师资分配结构。

汉语教学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文化地域差异要求对外汉语教师能够适应跨文化环境、解决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同的教师对同一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尽相同,教师个性的差异、教学风格的不同应该作为选派对外汉语教师的衡量因素。对外汉语幼儿教师的特殊性在于其教学对象是儿童,儿童具有易于疲倦、易受外界干扰、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有耐性、有童心、爱孩子。与成年人学习汉语相比,幼儿对外汉语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各种突发状况更多,学生情绪管理所用时间可能多于知识学习,而且集中教学时间少,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这些都要求幼儿汉语教师遇事头脑灵活,教学方法有趣多变,能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所以在选派教师时,选派人员应充分考虑教师的个性因素是否与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相适应,使得每位教师都能在工作岗位上释放最大的能量,从而实现师资分配结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吕鹤.浅谈对外汉语专业发展的几点建议[J].中华少年,2016(34):61-62.

[2]王子玥.汉语教师强化培训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3]王志海.对外汉语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4]茅海燕,唐敦挚.对外汉语教师及其培养模式探索[J].高校教育管理,2007(02):80-84.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幼儿教育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