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灵
(东华大学 出版社,上海 200051)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图书馆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等职能。一家图书馆经过多年的建设会形成自己的收藏特色,藏有一些精品文献,这些文献或年代久远,或独一无二,故受到重视而进入特藏行列。这些特藏文献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是学者进行相关研究的基础性资料[1-4]。这些文献如能加以整理和出版,则有着重要的意义。
图书馆特藏文献由于其稀缺性,故而只能在小范围内开放,由此影响了其在更广范围内的使用,不利于文化的传播。而现在人们对于这类文献的使用需求却越来越多。以近代纺织史料的研究为例,有研究中国近代纺织工业兴起的,有研究民族老品牌的,有研究近代纺织科技进步的,还有研究近代纺织教育发展的,等等。这些研究都需要以近代纺织文献作为基础和支撑,而这些文献大部分收藏于各家图书馆中。如能将这些文献加以复制出版,这对使用者来说将带来极大的便利。
近代文献由于年代久远,纸张风化酥软,外加受潮霉变以及遭受虫蛀,毁损严重,不堪翻触,每使用一次就可能形成一次伤害。因此,对这些珍贵史料进行抢救性保护是十分必要的,使这些原版资料能减少被使用的次数,能更加长远地保存下去。如果能复制出版,图书馆则可以把原版史料珍藏,减少损坏,一般服务提供影印本即可。
一般单家图书馆对于重要史料的收集少有收藏齐全的,这是由于各家图书馆的收藏特色和所处的地域等因素决定的。即使是一些大型图书馆,如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等,其收藏也是各有特色,互相不能取代。以中国近代纺织期刊的收藏为例加以说明。表1列出了部分中国近代纺织期刊的史料,共计32种。文献[5]提供了22种近代主要纺织期刊的信息。笔者经过对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东华大学图书馆等馆藏文献查找整理,增补了一些由不同收藏单位收藏的品种,并列出了其收藏图书馆以供比较。
表1 我国近代部分纺织期刊及收藏单位
由表1可知,没有一家收藏单位能全部收齐这些品种,各家图书馆均有其他图书馆没有收藏的品种。纺织期刊如此,其他文献亦是如此。因此如能将这些文献复制出版,可以使图书馆增加原先没有的馆藏,或者虽有收藏但不齐全的也可以补齐,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以图书馆为单位,整体介绍该图书馆特藏文献的收藏情况,包括收藏特色、收藏品种等,使读者对该图书馆的收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可以据此查阅使用。图书馆也可据此宣传推广藏品,扩大影响,还可作为各种活动的宣传品,强化图书馆的作用。如能有几家图书馆联合出版一些特藏文献,则效果更好,影响更大。图1所示为东华大学出版社于2017年出版的介绍东华大学图书馆特藏文献的图书《百年典藏——东华大学图书馆馆藏精品集》[6],反映了东华大学图书馆在纺织领域的精品文献收藏情况,主要介绍一些我国近代的纺织类书刊。
图1 整体介绍图书馆特藏文献的例子
一家图书馆将馆藏文献分专题介绍,如对纺织类文献而言,可以分为纺织专题、服装专题、丝绸专题等,把同类文献集中在一个专题中,这样出版的文献专业度较高,属于整理研究范畴。同样,也可以几家图书馆联合起来,将相似文献归于同一专题,这样更受专业读者的欢迎。图2所示为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的介绍上海图书馆收藏的盛宣怀档案的图书《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萃编》[7],即为图书馆的专题出版。
图2 专题介绍图书馆特藏文献的例子
影印出版就是把原始文献原封不动地复原出来,其最大的优点是再现了资料原貌。史学研究只有在收集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相关的主题研究。影印本完全再现了原版资料的风貌,包括文章内容、图像乃至广告,保存史料原貌,还原本来面目,让读者一睹真容,为研究人员提供第一手资料。随着时间的推移,原版文献日益珍贵和稀少,不易接触到,出版影印本就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图3所示为同济大学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的介绍我国近代建筑领域文献的图书《中国近代建筑史料汇编(第一辑)》[8],该套丛书共13册,全部采用了影印出版形式。
图3 影印出版图书馆特藏文献的例子
对于近代专业史料,影印出版是一种较好的出版形式,可为广大专业人员提供完整易得的第一手研究资料。当然,影印件相对于原件而言,其价值不可同日而语,但其起到了普及推广作用,也方便了读者查阅使用。
馆藏的最终目的是要开发利用。特藏文献经整理出版后,由于具有专业性、针对性和易获得性,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对文献的使用变得方便快捷,提高了文献的使用效率,加快了文献使用频率。这将有利于教师备课和研究时查寻资料,更好地为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提供多方位、多层次的服务。
研究生和本科生在撰写论文时,其基础性工作就是通过文献检索了解前人在该领域的研究情况。特藏文献的出版为他们提供了比较方便的途径,使他们能获得之前可能接触不到的文献内容,这就使得撰写的论文更具深度和广度。另外,让学生了解特藏文献,也能激励他们学习前辈精神、弘扬学术传统、增强文化底蕴。
总之,图书馆特藏文献就像是人类文明的宝藏,有着重大的价值,等待着我们去研究和发掘。
参考文献:
[1] 钱红.纺织服装学科特藏文献的开发利用研究[J].情报探索,2009(2):74-76.
[2] 翟江.服装文献之浅议[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6):42-44.
[3] 费愉庆.高校图书馆特藏部文献的开放与利用[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8,28(5):106-107.
[4] 杨芹,季甲.高校图书馆特藏文献需求调查与分析:以中国民航大学图书馆为例[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3(1):82-86.
[5] 《中国近代纺织史》编辑委员会.中国近代纺织史:上卷[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7:250.
[6] 陈惠兰.百年典藏:东华大学图书馆馆藏精品集[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7:1-72.
[7] 上海图书馆.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萃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10.
[8] 中国近代建筑史料汇编组委会.中国近代建筑史料汇编:第一辑[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