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明溪县实验小学 王丽芳
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新课改中也对教和学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强调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除了教授知识之外,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运用创设情境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乐之者不如好之者,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关系到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导入阶段就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创建一些趣味情境,营造一个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统计与概率”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设定一个小游戏“抽球”,教师可以在一个盒子中放入五个小球,球的一半涂上颜色,把四个小球涂成蓝色,一个小球涂成红色,规定抽到红色的学生需要接受惩罚,之后选择五名学生按照顺序抽取小球。在开始游戏之后,学生会自己商讨抽取的顺序,其他的同学也会积极地给他们提供建议,在结束游戏之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在抽取小球时,抽取的先后顺序对抽取结果有影响吗?每个人抽取红色小球的机会均等吗?通过问题将学生引导到概率内容的学习中,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加集中。除了游戏的方法之外,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以辩论、动画和故事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到的数学知识难度及抽象程度也会提升,学生在学习中就会遇到困难,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地展现给学生,拉近学生和数学学习之间的距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掌握知识,让学生可以保持清晰的思维。比如,在学习“位置”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引入活动,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不同的场景的照片,让学生可以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描述出教师所指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在表述中可以发现,有很多的学生都使用了东西南北、前后左右等词语,或者是通过设定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去描述另一个物体。这个过程中体现的就是从生活常识向数学知识的过渡,这可以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学生更容易理解及掌握知识。
新课改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核心内容,教师让学生明确探究内容以及方法后,剩下的就是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小学生比较多动、好奇,通过动手实践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以及思维能力。教师在探究活动中需要让学生多动手进行操作,可以真实地感知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比如,在对知识点“同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进行探究中,学生就可以在小组内自己动手制作出一对同底等高的圆锥及圆柱,并且动手对他们进行测量,之后进行计算验证这一知识点,让每个小组通过合作进行制作,使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和探讨这一问题。这一问题其实并不在小学数学的研究范围中,然而其对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发散思维的有效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还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和其他同学的讨论中相互交换思想,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的提升,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中除了教授学生数学知识之外,还需要教会学生做题方法,指导学生可以经过学习逐渐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这样学生再遇到问题时就不会依赖教师,而是可以自己思考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探究时可以让思维不断地得到锻炼,提升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让学生可以学会独立思考,对他们的发散思维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这样可以在遇到实际问题时灵活地使用知识解决,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对他们的研究意识进行培养,进而为他们形成终身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要打造高效数学课堂,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教授学生知识之外,还需要引导学生自学,对他们的学习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教师需要合理地应用情境教学方法,打造有效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李竹梅,费劲夫.创设情境 引导自学——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新课程:中学.2015(5).
[2]陈如东.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策略探究——创设课堂情境点燃学生激情[J].西部素质教育.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