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娇
摘要:《雨巷》是戴望舒的早期成名作和代表作,这首诗被叶圣陶盛赞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本文通过对原诗形式韵律和诗中意象等的分析,以利大英的英译本为例,结合与其他英译版本的对比分析,浅谈英译此诗的翻译技巧和策略。
关键词:《雨巷》;形式;韵律;意象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4-0094-03
一、原诗及译文简介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诗人,作品有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和《唯物史观的文学论》等。《雨巷》作于1927年的春夏之交,是戴望舒早期成名作和代表作,1928年8月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产生了较大影响,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叶圣陶赞许《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杜,2000),戴望舒也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雨巷》既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婉约诗风的遗韵,又体现了法国象征诗派以暗示隐喻表示内心瞬间感情的写作特点。
利大英(Gregory B. Lee,1955-),当代学者、作家。里昂大学中国跨文化研究教授,之前曾在香港城市大学任中国跨文化研究的讲座教授,并建立了香港先进跨学科研究所。2010年,利大英被授予法国学术棕榈奖骑士。利大英曾在多所大学任教,教授比较文学,近年研究领域为比较文化历史,尤其是中国,以及跨文化研究等。他的第一本书是《戴望舒:一位中国现代诗人的一生及其诗歌》。虽然很多名家都对《雨巷》进行了英文翻译,如杨宪益、戴乃迭、丁祖馨、唐正秋,但是笔者个人认为,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利大英的翻译相对较胜一筹。下面笔者将对原诗和译文从音、形、意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二、从形式和韵律的角度分析原诗和译文
《雨巷》这首诗音调和谐,节奏舒缓。全诗七节,每节六句,长短相间又大致匀称,诗句多以三顿为主,间有二、四顿,这样安排避免了诗歌节奏的单调。每节诗押韵二至三次,间隔有致,一韵到底。每节诗最末一句都以双音节词收尾,押相同的“江阳”韵,如“姑娘”、“彷徨”、“惆怅”、“迷茫”、“雨巷”等。“ang这一韵母不但在句尾而且在诗行中频繁出现,既达到了听觉的和谐,使人仿佛真的听到了暮春潇潇的雨声和“我”与“她”在雨巷中来回彷徨的脚步,更传达出一种流动着的情绪,一种迷离恍惚的感觉,从而颇为完整地完成了雨中愁的艺术氛围和情致”(王彦华,1997)。诗中多处运用重叠和反复的手法。词和词组的重叠有“悠长,悠长”,以及“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和“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句子的重叠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以及“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和“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她静默地远了,远了”。特别是诗的首尾两节,除“逢着”换为“飘过”外,其他语句完全相同。诗句的重叠反复,构成声音和感情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加强了全诗的音乐感。为了增强诗歌的音乐性,诗人还吸取了外国诗歌中的一些技法,在同一节诗中让同样的字句更迭相见。例如,第三节中的“像我一样”和“像我一样地”,第四节中的“像梦一般地”和“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等连贯上下句式,使诗歌巧妙拉长,形成了回环叠唱的效果,并有起势—强调—飞跃的递进效果(巩占龙,2009)。
而利大英的译文在总体形式上与原文保持了基本一致,全诗七节,一、三、四、五、七节皆是六行,二、六节是五行。译文的跨行处十分自然,而且都在原诗跨行处。例如“Silently she moves closer/moves closer and casts/a sigh-like glance.”“She silently moves away,moves away/up to the broken-down bamboo fence/to the end of the rainy alley.”可见译者对于诗歌形式十分关注。第二节中,译者将一二句“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合并为“A lilac-color she has”,将“she has”弱化以突出“lilac”的意象,并和后面两句形成头韵和排比;第五节中,译者将“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合并为“her fragrance diffuses,even her”,巧妙地将“散了”和“消散了”合为一词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由此可以看出,译者并不过于拘泥于原诗的形式布局,有一定的灵活程度,在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做出适当的调整,使译文的效果更好。
韵律方面,利大英并没有固守原诗的韵律结构,而是在译文中尽可能的在每个诗节里形成自己的韵律,例如,“I loiter aimlessly in the long,long/and lonely rainy alley”中“loiter”,“long”形成头韵,“lonely”“rainy”“alley”形成行间韵;第二节的“fragrance/sadness”和“rain/uncertain”分别构成尾韵;第三节与第一节构成相似的行间韵;第四节“casts/glance”和“dream/dream”分别形成尾韵;第六节“sad/song”形成头韵,“vanishes/diffuses/glance”形成尾韵等。笔者认为译者这样翻译的原因之一在于,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音系,英语属印欧语系,汉语属汉藏语系,所以把源语的节律直接复制到译语中是行不通的,只能依赖译者的主体性通过各种手段补償英汉语节律差异给翻译带来的未尽之处,使译文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的风采与精髓。原因之二在于,英汉诗歌之间的押韵同样存在很大区别。英语主要有头韵、半押韵、辅音韵、行间韵、尾韵等几类。大多数汉语诗歌则都是行尾押韵。将汉语诗歌译成英语时,灵活将汉语的行尾押韵转换成英语的各类押韵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而且也能够弥补译文不能一韵到底的遗憾。因而在翻译《雨巷》时,利大英进行了韵律间的灵活转换。至于原诗中的重复和复沓等,译文皆有忠实的再现。例如,“long,long”,“A lilac-like color she has/a lilac-like fragrance/a lilac-like sadness”,“just like me/ and just like me”,“Silently she moves closer/moves closer...She silently moves away,moves away ”。这些诗句的忠实译文同原诗一样构成了声音和感情的回环往复,大大增强了诗的节奏感,音乐感。
三、从意义的角度分析原诗和译文
原诗中的关键词有“雨巷”、“油纸伞”、“彷徨”、“丁香”、“愁怨”、“忧愁”、“哀怨”、“惆怅”等词语。首先,“雨巷”作为诗的名字,隐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意蕴。“雨”给人沉闷灰暗的感觉,在中国自古便有用雨来表现心情、心境的惯例,如《诗经》中的《采薇》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巷”则指弯弯曲曲的小道,结合“颓圮的篱墙”,暗示环境的破败,奠定晦暗的基调。杨宪益、戴乃迭将之译为“A lane in the rain”,唐正秋以为“The Alley in the Rain”,朱曼华译为“Rain Lane”,丁祖馨和利大英则同译为“Rainy Alley”,这些翻译皆忠实传达了原文的意义,可谓不分伯仲。但笔者认为,“雨巷”在作为诗的名字同时又在诗中频繁出现,不宜译的过长,否则在讲求长短均匀的诗中不好协调,而且由于“雨巷”频繁出现在句尾押韵,翻译时也应注意其与其他词的韵律和谐问题。利大英将其译为“Rainy Alley”,本身这两个词就押韵,与诗中“寂寥”一词的英译“lonely”也十分一致,因此是比较可取的译法。至于“油纸伞”,唐正秋和朱曼华简译为“umbrella”,丁祖馨译为“light umbrella”,杨宪益、戴乃迭和利大英则译为“oil-paper umbrella”。在笔者看来,“油纸伞”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和时代性,是体现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标记,不应进行过度简化的处理,而应进行忠实的传达,所以译为“oil-paper umbrella”比较可取,既忠实于原文又可以使异域读者得以了解中国文化。
《雨巷》中最重要的意象“丁香般的姑娘”在诗中频频出现,“丁香”一词更是达七次之多,所以是翻译此诗的重中之重。在中国古诗词中,丁香极得文人雅士的喜爱,如李商隐有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璟《浣溪沙》中言:“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等,可见丁香是引愁之物。而在西方,丁香花的花语是青春时期的回忆、惹人怜爱、轻愁。因此,在翻译时,可以直接使用“lilac”一词,但是在一致使用此词的情况下,各位译者仍给出了不同的版本。杨宪益、戴乃迭采用复数形式“A girl like a bouquet of lilacs”,唐正秋译为“A girl…Like a lilac flower”,利大英则直译为“a lilac-like girl”。笔者认为,《雨巷》描述了在蒙蒙细雨里一个如丁香花般美丽、娇嫩、忧愁而又梦幻的姑娘的形象,她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给人一种脆弱、孤单的感觉,所以“如丁香般”理解为如一朵丁香而非一束丁香更合乎原文意思。而鉴于原诗中未加花字,未表达成一个丁香花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所以flower一词显得冗余,有将诗中的丁香过于物化的感觉。所以直译为 “lilac”,“lilac-like girl”更加简洁含蓄,既忠实于原文又不掺杂译者个人的过多解读,而是将其中的隐晦意味留给读者自行体会。
而“愁怨”、“忧愁”、“哀怨”、“惆怅”等关键词,多用于表达诗人的苦闷压抑,感伤失望,全译成一词是不恰当的,甚至同一词在不同句子中可能需要不同的翻译,例如,“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利大英的译文是“melancholy in the rain/sorrowful and uncertain/She loiters aimlessly in this lonely rainy alley”:第一个的“哀怨”在句中地位凸显,因此用了一个四音节词,以保证它的主要地位,而第二个“哀怨”和“彷徨”是并列的,为了与上句音节数量保持一致,同时也押尾韵,所以分别译为三音节词“sorrowful”和“uncertain”,但是第三句的“彷徨”虽与上句相连,却是动词词性,与第一节里诗人“彷徨在悠长,悠长的雨巷”是一致的,所以统一译为“loiter”。
综上所述,《雨巷》富于音乐性,运用了重叠、反复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婉转悦耳的乐感,并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将中国古典诗词的原型意象与现代意识结合起来,既具有古典美,又具有现代性。利大英所译的版本,在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都尽可能的对原诗保持了忠实,而在韵律上,则与原诗不尽相同,充分发挥了英语诗歌中的韵律特色,从而再现了原文音美的艺术特色。它带给译入语读者的感受在一定程度上与原作带给源语读者的感受是相同的,既可以感受到音节、韵律的美感,又体会到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诗歌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Lau &;amp;Goldblatt,Eds.The Columbia Antholog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M].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5.
[2]Newmark,Peter.About Transla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6.
[3]梁仁.戴望舒詩全编[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
[4]杜衡.望舒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5]王彦华.戴望舒《雨巷》赏析[J].职大学刊,1997,(3).
[6]巩占龙.浅析戴望舒《雨巷》的艺术特点[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3).
[7]王岩.试析戴望舒《雨巷的音乐美》[J].文学教育,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