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跃林
【摘 要】课堂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深度对话”则是其中的主旋律。语文课堂的“深度对话”,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根本,在实践性、综合性的语言活动中展开。在教学中,通过“品评感悟、联想体验、质疑问难、拓展延伸、民主辩论”等路径,能有效提高对话的深度,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打造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深度对话;内涵;路径;语文核心素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对话”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已成为语文课堂的常态。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真切的交往情境,构建切实的体验平台,实现“对话”目的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从而让教学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打造高效的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语言,一定要让词深入到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中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语文学习中需“咬文嚼字”,将对字词浅层次的平面理解,上升到对文本深层次的立体感悟。要在“咬文嚼字”中获得深刻的感受,就需要教师正确的引领和点拨。
下面是笔者在教学《慈母情深》(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一课时的片段。
师:“震耳欲聋”是什么意思?
生:耳朵快震聋了,形容声音非常响。
师:如果你听到震耳欲聋的声音,会有什么感受?
生:我会觉得很烦躁。
生:我会把耳朵捂住。
生:我不想听下去。
师:带着你们的感受再读这句话。
师:其实,这震耳欲聋的噪声还藏在其他的字里行间,请你再仔细找一找。
生:“找我妈!”我从这里的感叹号体会到“我”回答得很大声,因为当时工作的地方声音太响了,“我”不大声怕听不清楚。
师:不错,你从感叹号中体会到震耳欲聋。除了感叹号,在其他标点上,你还有没有新发现?
生:“妈——”“妈——”我从破折号中体会到震耳欲聋。
师:同学们可真会感悟。请接着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震耳欲聋”?
生:写出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
生:这样更能衬托母亲挣钱的辛苦。
师:说得真好!这就是文学作品中的环境描写。“震耳欲聋”的环境,不仅写出了母亲挣钱的艰辛,也反映了“我”对母亲的爱。这种爱,作者几十年来都无法忘怀。让我们再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笔者带领学生咀嚼文本中“震耳欲聋”这个关键词:先从这个词的字面意思入手,结合自己的理解谈感受;再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在“咬文嚼字”中深切感悟:“震耳欲聋”还体现在感叹号、破折号等标点符号里,还体现在“大声”“喊”等词中。有了之前的铺垫,理解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就水到渠成了。最后由内容的理解指向“环境描写”的表达功效,也就顺理成章了。
因此,通过反复体味、揣摩教材中的重点词句甚至标点的运用妙处,能由表及里地感受语言表达的精度。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能够推动他们的语言建构和审美创造有效结合,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借助想象,再造、丰富文学形象,体验潜在的情愫,使学生突破时空的局限,任想象自由徜徉。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一课中“救助车夫”这段的教学。
(生齐读PPT出示的句子:“我们走过去,看见他两只手捧着脚,脚上没穿鞋,地上淌了一摊血。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
师:你觉得“饱经风霜”的脸该是怎样的一张脸呢?
(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思考)
生:我觉得饱经风霜的脸是瘦瘦的、颧骨高高的。
生:我觉得饱经风霜的脸肯定是满脸都布满皱纹的。
……
学生通过想象“饱经风霜”的脸,在头脑中勾画出车夫的容貌、言行,在想象中融进理解,脑海中不仅是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还会生发出车夫常年风吹日晒、拉车艰辛、生活困顿等画面。这样,学生不仅能较准确地把握这个词的核心意义,而且通过充分联想,让“车夫”这一人物形象在心中丰满起来。在感受车夫悲惨生活的同时,生发同情,习得語文方法,使思维训练有增量。
这样的过程,包含学生对语言情感的体悟,对语言意义的建构,也提高了学生情绪共鸣的热度。
《朱子读书法》记录读书的观点:“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终则节节有疑。”有疑后能进行多元化的、通盘的思考与比较,则会逐渐柳暗花明,以至融会贯通。所以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由“疑”到“进”,就是思维不断深入的过程。学生在充分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带着不断生发的疑问再度叩问文本,为后续的剖析、正确取舍做铺垫。
如《草船借箭》(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一课,笔者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启发他们质疑、探讨。
师:同学们在自学中都提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请来说说。
生:我觉得题目中的“借”字用得不恰当,根据课文内容应该用“骗”字更恰当。
师:孔同学在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再回过去质疑课文题目的准确性,他很会读书,很有自己的想法。这是一个很有质量的问题,下面我们再次结合课文内容,分小组讨论, 到底是用“借”好还是用“骗”好。
(生分小组讨论)
生:我觉得用“借”是恰当的。船载满箭后,诸葛亮吩咐军士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因为我们平时借东西后也会说“谢谢”,诸葛亮在“借箭”后说“谢谢”也是人之常情啊。
生:我觉得诸葛亮不是真的在感谢,而是在嘲讽曹操,讽刺他中计了,白白送来这么多箭。
生:我觉得课题中用“借箭”,还有一层意思。诸葛亮得到这十万多支箭,在日后和曹操打仗时,是要用到的,这不是还给曹操了吗?所以用“借”字还是恰当的。
生:我认为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要赞扬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若用“骗”字就会抹黑诸葛亮,而用“借”字则充分体现了他的谋略过人、成竹在胸。
有质量的质疑,最易引起思维的不断深入。上述案例中,学生敢于向教材挑战,质疑用“借”好还是用“骗”好,在读书交流中,既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深入解读,进一步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又深刻领会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围绕“借”和“骗”,对佐证材料進行筛选、比较、判断,学生各自阐述理由,提高了对语言材料的感悟能力。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也带动了思维的发展,拓展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学生善于质疑,多角度地思考,也有力地挖掘了自身的学习潜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时,我们有时需要补充合适的课外资料。补充的资料要典型且具有震撼力,它们既是对文本的一种拓展,又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
来看一位教师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一文时的片段。
(生观看圆明园被毁前的短视频)
师:圆明园的美景让世人为之惊叹!然而,在1860年,这一座凝结着无数能工巧匠、劳动人民心血的圆明园化成了一片废墟,请看视频。(播放课件:火烧场面)
师:看了这段录像,你的心情怎样?你有什么感受?
生:可恶的侵略者,我心里痛恨他们。同时我也为圆明园感到惋惜。
生:野蛮的八国联军,他们的罪行不可饶恕,实在让人气愤。
生:我感到了清政府的腐败和无能,也明白了一个国家落后就要挨打。
师:每个中国人看到这种场面都会气愤,都会痛恨。(板书:恨)带着你们的痛恨,再来读一读这段话。(生齐读)
师:哪些词写出了侵略者的野蛮、贪婪?
( 生答,师板书:烧、掠、搬、毁)
师:英法联军在圆明园里疯狂地烧、掠、搬、毁,这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皇家园林就这样化为了灰烬!
师:让我们再读这段话,把所有中国人的恨读出来!(生齐读)
上述案例中,在学生领略圆明园的“美景”后,教师紧接着播放侵略者“火烧圆明园”的视频资料,造成一种强烈的冲突:欣赏圆明园美景时的自豪感转变为对侵略者的仇恨,对清政府的气愤。适时的资料拓展,能有效帮助学生跨越时空,自然代入角色。学生有了这层感情铺垫,再深入到文本中,品味关键字词,细细体会侵略者的野蛮、贪婪,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
从这个角度看,语文教学中的适度拓展延伸,是基于文本又服务于文本的,拓的是文本深藏着的意蕴,显的是文本生命的温度。
课堂学习的“主角”理所当然是学生,教师要为他们创设一个能促其自主学习的环境。这个环境应让学生感受到,人与人交往时平等、自由、安全,即倡导一种民主、自主的氛围。在这里,不同的意见、想法能自由表达,并都能受到尊重、赞扬与鼓励。让学生在学习中不受权威的束缚,敢想、敢说、敢做,尽情发挥自己的才智。有了这种民主的气氛和自由安全的环境,自由的、有深度的对话就成为一种可能。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少年闰土》(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一文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师:如果由你来选择,你会选择谁的生活?我们来辩论一番。向往闰土的生活为正方,向往课文中“我”的生活为反方。
正方:我向往闰土的生活。你看他的生活多么自由啊,他可以捕鸟、刺猹、看跳鱼儿、捡贝壳等,多有意思。
反方:闰土虽然自由自在,但他不能上学,这样生活久了也没意思呀。但文中的“我”不一样,尽管少了些自由,但他能读书呀,能学到很多知识。
正方:我反对你的观点。闰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农村自由地生活,他能在劳动、生活中学到本领,他的所见、所闻、所做的一切,难道不是知识、本领吗?
反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到课文中这句话:“闰土很高兴,说是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闰土也是向往“我”的生活的。
正方:请问,你想做一只“笼中鸟”,还是做一只在蓝天自由飞翔的鸟?
反方:我想每个人都不希望成为“笼中之鸟”。闰土生活在农村,见识少,走不出去,他有这些局限性,从这点来说他更像一只“笼中之鸟”……
这是一场精彩的课堂即兴辩论!在课堂中引入争辩环节,十分受学生欢迎。它既在语文学习中整合了论辩知识,又释放了学生的天性,解放了教师。学生积极参与,尽情发挥,教师适时点评。此时,辩论的胜负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辩论这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能结合课文内容讨论,还会融进自己对生活甚至是对人生的理解,积极地进行深层次的、有质量的“对话”,尽情地为自己个性化的观点据理力争。
激烈的民主争辩不仅能促进学生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会加深对人生、责任、担当等的感悟。他们的言语智慧也在哲学思辨中得到培养。
以上所列举的几种“深度对话”的策略之间并不独立,而应相互交融、互为补充。只有用心设计、处理好这几种“深度对话”的策略,才能取得课堂教学的实效,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深度对话”就是这艺术园地中的一朵花。保持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探究与创新,“深度对话”也是如此。对话教学的研究,我们将继续进行下去。
[1]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M]. 蔡汀,王义高,祖晶,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王大伟.在“求真”“求善”“求美”中对话[J].教学月刊(小学版). 2005(1).
[3] 叶圣陶.叶圣陶教育名篇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4]彭万侠.明确教学内容,走出浮泛“对话”[J].基础教育,2010(9).
[5]陈晓浒.向《朱子读书法》学读书[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
[6]陶行知.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7]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东城第二小学 31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