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媒体下“三学互动”模式应用实例分析

2018-05-02 06:32林再生郑为勤
教师·上 2018年2期
关键词:三学预学投影

林再生 郑为勤

一、“三学互动”模式

1.个体预学

个体预学形式包括文本預学和在线预学。文本预学中,学生根据教师设定的目标清单进行静态的自主预习教材内容,通过阅读、思考,内化知识;在线预学包括解读分析微课视频或上网查资料,并完成教师推送的预设问题、在线测试。

2.集体研学

对预设问题的预学成果进行观察,个体点评或组织集体研讨、诊断、评价;对学生生成问题组织集体研讨,暴露思维过程,分享所思所想的成果;对学生存在问题进行剖析,探究原因,并答疑解惑,对重点、难点知识进行指导性梳理。

3.群体助学

群体助学指个体间、群体间相互帮助的学习方式,学生将遇到疑难问题上传到微媒体平台,寻求群体性帮助。微媒体平台具有储存、回放功能,微课以日积月累形成的典题集、错题集随时随地帮助学生学习。

二、微媒体下“三学互动”模式应用分析

下面以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投影与视图》为例进行分析。

1.视频播放,引出课题

教师播放杭州G20峰会文艺晚会芭蕾舞表演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反思:视频播放引入对“投影”的研究。农村学生知识面比较狭窄,教师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新鲜事物,可引发学生对新事物的浓厚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

2.任务清单,文本阅读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文本阅读。①形成投影现象的三要素是什么?什么是中心投影?②通过课本第125页“做一做”,你发现物体影子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③中心投影的有关画图依据是什么?④你认为点光源下影响物体影子长度的一些因素有哪些?

教学反思:让学生先进行文本阅读,列出容易混淆的概念。对重要的定理的生成与运用,教师可设计较灵活具体的思考题,使学生的思考有一定的深度。通过预学,学生感知教材能力提高,有助于听课集中注意力,增强学习主动性,培养自学能力。

3.答疑解惑,知识构建

(1)“投影、中心投影”的概念。

师:通过阅读,你们能说说什么是投影现象吗?这个概念中的关键词是什么?

生:投影现象的三要素是物体、光线、投影面。

师:什么是中心投影?什么是平行投影?你能区别它们吗?

生:中心投影光线从一点发出,是射线束(无限远);太阳光的光线是平行光线。

媒体演示: 点的投影(关键点)—线的投影—面的投影;折线(几何图形)、曲线、球体、曲面的投影。

(2)点光源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情况(课本第125页“做一做”)。

录制微课:取一根小棒和矩形纸片,用手电筒去照射小棒和纸片。①固定手电筒,改变小棒或纸片的摆放位置和方向;②固定小棒和纸片,改变手电筒的摆放位置和方向。

观看微课: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对影子发生的变化进行描述。教师播放课前录制好的“做一做”的微课,让学生直观感受。

师:你能总结点光源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吗?

生:手电筒和物体改变其中之一的位置和方向,影子都会发生改变。

(3)中心投影的有关画图。

例1:如图1,AB表示路灯,CD与CD′表示王东所在两个不同位置。你能画出王东的影子吗?

(学生介绍画法并用实物展台展示成果,总结作图方法:投影中心、物体顶端、影子顶端三点共线。)

例2:如图2,你能找到路灯灯泡所在的位置吗?

总结:形成中心投影的光线是相交的,而交点就是光源的位置。投影中心、物体顶端、影子顶端三者知二求一。

教学反思: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对影子发生的变化进行描述,教师播放课前录制好的“做一做”的小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4.合作提升,集体研学

①一个人在路灯下行走,他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②高矮相同的两个人在这盏路灯下的影子一定一样长吗?如果不一定,那么什么情况下他们的影子一样长?③高矮不同的两个人在这盏路灯下的影子有可能一样长吗?④灯光下影响物体影子长短的因素有哪些?

(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想法,利用画图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结论,并请代表进行全班展示。教师用几何画板动画演示。拖动AB,可改变物体与光源的距离,并观察影长BC的变化情况。拖动点A,可改变AB的长,从而形成高矮不同的两个人。)

教学反思:对点光源下影响物体长度的因素的分析,要用数学语言描述还是会有一定困难,借助几何画板的动画演示则能突破学习难点。

5.梳理总结,布置作业

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投影中心、物体顶端、影子顶端三点共线。②你在实验和探究的过程中有哪些感受?你掌握了哪些学习数学的方法?你还有哪些疑惑需要解决?

教学反思:教师引导归纳知识与思想方法。微课可以供有需要的学生再次观看,并提示学生根据测试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复习巩固。

三、微媒体下“三学互动”学习模式应用启示

1.回归学生的固有角色

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体,在“微媒体互动学习模式”下,学生扮演了固有角色。课堂中,学生自主阅读、交流讨论、协作释疑、巩固反思;在课后,学生选择微视频观看方式、次数、进度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2.信息技术价值最大化

在微媒体平台的环境下的个体预学,知识是由学生自主生成、主动建构的。集体研学,能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问题意识,使学生获得对知识的更深刻理解。群体助学,根据学生需要,展示了问题提出、活动探究、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整个过程中,学生经历的内化过程在媒体的运用下是自主的、共享的。

3.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微媒体平台构建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系统,给学生互动学习提供了便利、快捷的学习环境。一是实现超前学习、回放学习,满足学生处处学习、时时学习的愿望,增强农村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二是提升农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深认知,增强思维,促进课堂教与学的效益、效率与质量的同步提高;三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有个性化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潘凌云.信息技术智慧课堂的构建初探[J].基础教育研究,2015(5).

[3]石映辉,杨 浩,吴 砥,等.信息化学习终端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效分析——以中学数学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6(7).

猜你喜欢
三学预学投影
初中数学线上教学“三学一练一辅”模式探究
昆山市以“三学三小三结合”赋能党史学习教育落地落实
解变分不等式的一种二次投影算法
基于最大相关熵的簇稀疏仿射投影算法
找投影
预学——在中低段语文课堂绽放别样美丽
目标导向的高中英语课前预学
Responses of Irrigated Winter Wheat Yield in North China to Increased Temperature and Elevated CO2Concentration
宁波市采取“三学”“三访”“三个结合”开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