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飞 曹婧 陈轶群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一个新词——“绿色消费”。市面上也有“聪明的”商家打起了“绿色消费”的主意,不管什么场合都要蹭上“绿色消费”。
但什么才算是“绿色消费”呢?十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给出了定义:“绿色消费,是指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特征的消费行为,主要表现为崇尚勤俭节约,减少损失浪费,选择高效、环保的产品和服务,降低消费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权威解释有了,可对普通公众来说,多少还有点抽象。所以,如何把握、引导“绿色消费”依旧是个值得注意的大问题,不能把“绿色消费”搞成了消费“绿色”的概念。笔者不揣浅陋,在这里对把握、引导的方式和方法谈四点浅见。
不要用道德来“绑架”消费者
第一,贴心的宣传方式。绿色消费的核心是通过改变消费者的消费模式,反作用于生产、生活,以达到节约、环保、健康的目的。宣传是传播绿色消费理念的有效手段,但如何宣传是个大问题。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信息,然而在繁杂的信息中,如何突出绿色消费信息,如何让绿色消费深入人心,这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办法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贴近公众”。为何大家天天看到各种环保标语而无动于衷?为何一个商业广告、一个微博却能够让人印象深刻,让消费者纷至沓来?其实差别就是一个:是否打动人心。所以,绿色消费的宣传首先要考虑如何贴近公众,从消费者感受的角度出发,切实地走近消费者,了解消费者的诉求,采取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这比起以政府官员、科学家的身份,居高临下的教育方式要有效得多。
举个例子,很多的绿色消费宣传者喜欢攻击购买奢侈品牌的消费者,攻击多买了几双无用鞋子的女士们。可是,这种教育方式能被接受吗?从一开始,宣传者就先把自己放到一个道德高地去教育别人,没准备进行对等的交流,自然也容易引起消费者的逆反心理。事实上,大多数消费者对此的心理反应就两个字“扯淡”,或4个字“知易行难”。
为什么?因为绿色消费的宣传策划者搞错了宣传的方式。绿色消费宣传应该是引领,而不是道德绑架。绿色消费的宣传者必须了解消费群体,才能事倍功半。不能逆水行舟,而要顺势而为。面对消费者,用简单的、符合消费者心理的方式远比口号式的训斥式教育好得多。例如,用漫画表现女人们买了一堆衣服、鞋子回家后,看到鼓胀衣橱的悔恨,还有家里丈夫幽怨的眼神等,就远比劝说她们少买点用不着的衣服、鞋子更有效果。再比如,用一幅漫画展示餐桌上慷慨点菜和餐桌下拮据付款的场景,其感染力就胜过一句干巴巴的“请客少点菜”。
宣传绿色消费要讲科学
第二,宣传者要让消费者接受绿色消费的理念,前提是讲科学。绿色消费是靠消费群体推广的,消费群体对绿色消费品的信赖来源于科学的引导。在学科划分中,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是有交叉的两个领域,但它们是有区别的,一定要搞清楚其中的界限。把二者直接等同,往小里说会混淆公众对绿色消费的关注点,而往大里说则会引起公众恐慌。
例如,有人宣传皮革中的重金属给人体带来的危害。但是,消费者真实的摄入量能有多少?毒物有那么大的蓄积量吗?其实,这就是把环境污染物的蓄积危害,简单地换成人體健康危害,并强加给消费者。
化学品对人体健康的伤害,一般取决于化学品的危害、接触剂量、方式、暴露时间等条件的综合。如果片面强调其中之一,将健康危害的单一要素代替综合要素,就会误导消费者。
不明真相的消费者一开始可能会相信,但久而久之,大家学习到的科学知识和宣传的完全相反,就没人再相信了。消费者虽然不是专家,但他们会学习。这样做失信于消费者,其最终后果只能是透支公众对绿色消费的信心。
帮消费者算清楚省下的钱
第三,选择实在的切入点。将与消费者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作为宣传绿色消费的切入点,能让消费者真真切切地看到实惠。千万句节约用电、节约用水的口号,效果很可能不如帮消费者算算口袋里的钱实在。
当然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产品才是绿色、省钱的产品呢?绿色消费产品应如何识别、选择呢?其实,市场上已有很多明示的信息了,比如常见的能效标志、“节”字标志、“中国环境标志”的十环标志等,都是可供消费者参考的标志。
能效标志主要针对电器产品,划分不同的能效等级。消费者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一级是能效最高的。“节”字标志是自愿性产品认证,可以算是能效标识的升级版。
“中国环境标志”(俗称“十环”)也是自愿性的产品认证,其认证的产品指标中有些是省今天的钱,涉及能效、水效方面;有些则是省明天的钱,涉及使用寿命、产品功能等;有些是给子孙后代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例如有害物的限用和产品的回收报废等,可以说是一个超大加强版综合体。
年轻妈妈紧跟绿色消费趋势
第四,找准宣传的主要对象。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同样也是若干年后的消费主体。据阿里研究院的《2016年度中国绿色消费者报告》显示,目前最紧跟绿色消费趋势的是29至35岁的年轻妈妈,因为她们会更多地为下一代的未来考虑;绿色理念在22至28岁的人群中传播、扩散最为迅速,可见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新观念。由此可见,绿色消费进课堂是十分必要的,不但要进,更要讲好故事。
最近,北京卫视有个公益广告是推广绿色印刷(即获得中国环境标志认证的印刷品)的,它最直接的受益群体和宣传对象就是中小学生和他们的家长。绿色印刷的好处是他们(孩子和家长们)以直观感受到的一一书本没那么大异味了,纸张不白得晃眼了,印刷的油墨不粘手了……可以期待,他们将来会成为推动绿色消费的中坚力量。
推广绿色消费不能浮躁
上述还不是绿色消费宣传的全部。但如果把这几个简单环节处理好,已经可以取得很大的社会效益了。绿色消费的推广和实行,关键在于不浮躁,不忘初心,将绿色消费的理念科学地、深入浅出地传递给消费群体,增近消费者的亲近感和获得感,取得消费者的信任。切莫为了商业利益,将“绿色消费”扭曲成消费“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