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身体健康更为关注。中学生由于其学业紧张,压力大,体育锻炼时间少,所以各个中学常常在大课间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这项活动的目的虽好,但是实际的施行情况并不尽如人意。这项活动进行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将结合实践调查结果和相关的理论知识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中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对策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些年在传统的课间操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和学校体育管理,最終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发展而提出的新型的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直接目的是是学生以一个健康的身体和愉悦的心情投入学习生活当中,既能开阔心胸、缓解学习压力、锻炼团体合作精神,又能效率性的进行后续的学习。与传统的课间操相比,活动内容多,如增加了传统运动项目,让学生得到了充分的心灵解压;组织形式活,如团队合作类等,调升了学生的积极性;活动强度适中,让学生在得到身体锻炼的同时,以最佳的精力去完成学习任务。
一、中学生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要性
大课间活动是学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要重视大课间活动,尤其是在中学,大课间活动更能展现中学生那种活泼可爱的天性,大课间活动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利。因此,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进一步提高课间操的质量,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的多功能作用,要进一步使其向更加规范化、科学化、艺术化的方向迈进。中学生课间体育活动从传统的课间操演变为现在内容、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其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身体,开发学生的兴趣、调节学生的学习压力。适当的课间活动带给学生更多的交友机会,也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眼观当下,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实在是令人担忧。在学习时间和锻炼时间产生冲突时,课间体育活动无疑是一种很好的解决矛盾的方式。所以课间体育活动对于中学的健康和未来的发展是有重要影响的。
二、中学生课间体育活动的现状
1.师资力量不足
我校体育老师人数短缺,其他任课老师协助程度有限,从而限制了活动高效多样的开展。
2.学生人身安全问题
场地设施的安全隐患问题。包括场地的不合理布局、场地小,学生多、设施老化及质量问题。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安全意识不够,活动中常有危险的动作及做法。班主任及体育教师的安全教育不够,活动中安全保护措施不到位。例如:学生用脚踢排球,由于用力过猛砸到学生的眼睛或脸上;跳大绳时,绳子打到头上、身上或眼镜上;攻城时,把别人的衣服扯烂或把脸抓伤等等。
3.校本化实施不够深入
大课间体育活动允许有较大的弹性,留给学校和教师以灵活处理安排的权利,留给学生以选择的空间。但是我校的经济投入有限,另外,即使是同所学校,各年级段学生的实际心理、生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具体设计安排上,没有充分针对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体育基础、场地器材、季节气候等实际情况选择编排内容,做到因校制宜,因班制宜,甚至有些活动因人制宜。设计练习内容时,也没有充分根据学校的客观条件,因地制宜,充分发掘和利用学校的自身优势,结合本市特点和地理环境,设计和开发适合我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练习内容。由于在尝试推行中带有强制性,部分学校往往生搬硬套,出现教条主义。
4.组织与实施不够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
由于体育大课间活动是近几年出现的,其组织管理还处于实践摸索阶段,我校领导对如何抓好大课间体育活动理解不够深刻,对活动质量、活动内容、活动模式、组织形式等方面缺乏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
三、中学生大课间发展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认识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意义所在,大力宣传“我参与,我锻炼,我健康,我快乐”,并且首先要加强对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培养,促进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其次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的教育培养,使学生懂得健康的身体才是精彩生活的前提。
2.建立完善的机构
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网络和机构。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个自上而下合理、科学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管理网络和机构进行管理、协调和评估,形成校长统帅、体育教师牵头、班主任主抓、任课教师辅助、学生主体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层层落实,齐抓共管。
3.加强教师培训
教师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不但是带领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也是激励学生积极锻炼的辅导者,对教师进行定期定量的培训,拓宽教师的视野思路,加大组织者和相关教师的培训,积极开展学校、年级、班级之间的大课间活动的评比工作,建立激励机制结合本校实际状况,大课间现存的问题即将迎刃而解。
4.理使用场地器材、加大资金投入和加强场地建设
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活动场地有限,为了保证大课间活动更加井然有序地进行,场地设施、资金问题是许多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过程中遇到的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学校及相关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物质文化建设,为大课间获得的开展提供保障。
四、小结
总之,大课间活动是人人参与、群策群力、组织合理、全校上下通力合作的系统工程,它不仅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和取向,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各种手段,达到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长知识、受教育、聚能力、拓智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彪.积极开展大课问活动让学生动起来乐起来[J].教育导刊,2005,(10):57-58.
[2]张海平,土屹川.大课问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J].体育科研,2002,23(2):33-35.
[3]董翠香.以大课问体育活动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模式案例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1):103-105.
作者简介
苗田(1982—),男,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安徽省淮南第四中学教师,研究方向:体育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