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成书时代考析

2018-04-27 05:25
孙子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词语案例

《三十六计》一书抄本于1941年在陕西邠县书摊上被发现之后,同年由成都兴华印刷厂用土纸排印,至今在不到七十年的时间里,其影响虽无法与《孙子兵法》比肩,但其流传之广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此书究竟作成于何时?作者是谁?则一概无从查考。作者是谁,只要文献没有记载,也就只好暂时存疑了。至于成书时代,却是可以作些大致推断的。因为,语言是有时代特点的,有些特定的语言,它只能产生于某个特定的时代,而绝不可能产生在它之前的时代。比如,“建设和谐社会”一语,它是出现在我们这个时代的,此前从未出现过,所以凡是含有此语的文献,就绝不会早于我们这个时代。

按照这一思路,笔者现将《三十六计》书中的所有计名与“按语”所言及的案例大致出现时代,逐一胪列并梳理、分析如下;其中,“按语”未言及具体案例者,则一律不予论析。

一、对计名及“按语”所言及案例出处的梳理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瞒天过海”一词,源自明人所编之《永乐大典》。据此书《薛仁贵征辽》一文记载,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御驾亲征,率兵三十万攻打高丽,但到达海边时,见海水浩渺,无边无际,遂生退意。后经薛仁贵和张士贵等人谋划与设计,终于“哄骗”太宗上船渡过大海,抵达彼岸。同样的故事情节,还见于清代乾隆元年(1736)刊印的一部小说《说唐》,此书中就有“瞒天计太宗过海”这样的回目,只是原来的人物薛仁贵和张士贵变成了徐懋公和尉迟敬德,海边的“华屋”则变成了海上“木城”。然而,这些记载均非史实,只是小说家言。其实,当年唐太宗征辽东是水陆并进:陆路总指挥是时任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 ,水路总指挥是时任平壤道大总管张亮,而太宗走的是陆路。所以,“瞒天过海”一词,其出现不会早于唐代,极有可能是明代。

此计“按语”所言及之太史慈以“瞒天过海”之计突围求取援兵救助孔融的故事,则出自《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不过,此事虽载于史籍,但却并未出现“瞒天过海”一词。

第二计 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见于《史记·孙子列传》。但词语却出现在成书于元末明初的《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水浒传》六十四回吴用对宋江道:“……倘(官兵)用围魏救赵之计,且不来解此处之围,反去取我梁山大寨,如之奈何?”《三国演义》三十回郭图说袁绍曰:“……可纵兵先击曹操之寨;操闻之,必速还。此‘围魏救赵’之计也。”由此可见,“围魏救赵”一词的出现,当不会早于元末明初。

第三计 借刀杀人

据瑞士汉学家胜雅律考证,“借刀杀人”一词最早出现于明人汪廷讷的杂剧《三祝记·造陷》。《三祝记》写的是北宋时范仲淹的政敌夏竦等人企图除掉他,向时任宰相的吕夷简献策说:“恩相明日奏仲淹环庆路招讨使,以平元昊,这所谓借刀杀人,又显得恩相以德报怨……”汪氏剧中所写,未详出处,但剧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却是实有其人,夏竦陷害范仲淹亦属实有其事,只是“借刀杀人”一词并未出现在正史中。

与“围魏救赵”之计一样,“借刀杀人”的手段亦出现很早,“按语”中所记子贡运用此计“存鲁、乱齐、破吴、强晋”即是一例,见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但这同样不足以说明其就出现在那个时代。

第四计 以逸待劳

“以逸待劳”一词,最早出现在《孙子兵法》一书中,只是“逸”原作“佚”。该书《军争篇》云:“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此外,《虚实篇》还指出:“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第五计 趁火打劫

“趁火打劫”一词,原作“趁哄打劫”,见于明代小说《西游记》。该书第十六回描写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上,留宿于一座寺院。那寺院的长老见唐僧的袈裟是件宝物,遂起了贪心,与徒弟们密谋放火烧死唐僧师徒,以得到袈裟。不想,寺院附近的黑风山怪却“趁哄打劫”,将袈裟抢了去。清代乾嘉年间,又出现了一部幽默小说,名叫《何典》,其中第八回出现了“趁火打劫”一词:“众鬼也就趁火打劫,抢了好些物事,一哄出门。”其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连载于《新小说》的《黄绣球》,第三回亦出现了“趁火打劫”一词。

第六计 声东击西

“声东击西”一词,见于宋代张纲上给朝廷的《乞修战船札子》:“况虏情难测,左实右伪,声东击西。”此外,《宋史·高敏传》亦有“兵家之事,声东击西”的记载。张纲,字彦正,系北宋清官典范,亦是词人,生于1083年,《宋史》有传。高敏,北宋登州人,与范仲淹(989—1052年)为同一时代人,列《宋史·忠义传六》。

此计“按语”所涉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的故事,见于《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实际上,以“声东击西”之计克敌制胜的案例出现很早。例如,楚汉战争中韩信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和盛兵蒲坂、巧渡夏阳,即均属此类。但是,有关这些案例的史籍中,都未曾出现“声东击西”一词。

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一词,语源老子《道德经》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其后,《尉缭子》亦有“有者无之,无者有之”的话。“无中生有”作为一个独立词语,见于元代侯善渊的词作《益善美金花》:“无中生有,有里还无难启口。”

此计“按语”所涉张巡守雍丘的故事,见于《旧唐书》和《新唐书》等史籍。但此类运用“无中生有”策略退敌的故事,其出现似应更早,如春秋时郑国商人弦高智退秦师的故事,即是一例。不过,在这些有关故事的记载中,并未出现“无中生有”这一词语。

第八计 暗度陈仓

“暗度陈仓”是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出自《史记》之《高祖本纪》和《淮阴侯列传》。但是,作为词语,其出现却很晚。如元代无名氏的剧本《暗度陈仓》,其中第二折有“看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的戏词。此外,尚仲贤的剧本《气英布》第一折中,亦有“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攻定三秦”这样的话。

此计“按语”所言及的故事,则出自《三国志·魏书·邓艾传》,但其中并无“暗度陈仓”之类的话语。

第九计 隔岸观火

“隔岸观火”一词,可能与唐代诗人乾康有关。据《全唐诗话续编》记载,僧齐己出家在湘西道林寺,乾康前往拜访。门童说:“与我师父交往的人都会作诗,你也作首诗当作名片吧。”于是,乾康便口占道:“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障冷如水。烹茶童子休相问,报道门前是衲僧。”不过,“隔岸观火”作为一个固定的词语出现于古代何时,却不得而知。

此计“按语”言及的故事,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据《武帝纪》载,曹操北征三郡乌丸,至辽东而缓兵不进。此时,袁氏兄弟尚、熙正投靠在彼。诸将劝曹操进兵,操曰:“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自相图,其势然也。”不久,公孙康果斩袁氏兄弟首以献。只是,其中亦未出现“隔岸观火”一词。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笑里藏刀”一词,语源唐人李义府的故事。据新、旧《唐书》本传记载,生活在初唐时期的李义府,外表温和谦恭,与人交谈必定面带微笑,装出高兴的样子,但实际上忌刻狭隘、阴险毒辣,对凡抵触过他的人,动辄倾轧和陷害。所以,当时人都说他“笑中有刀”。到元代,著名剧作家关汉卿的杂剧《单刀会》第一折,始出现了“笑里藏刀”这一词语:“那时间相看的是好,他可便喜孜孜笑里藏刀。”

此计“按语”所言及的故事,出自《宋史·曹玮传》。据《曹玮传》记载,曹玮知渭州,“有告戍卒叛入夏国者,玮方对客弈棋,遽曰:‘吾使之行也。’夏人闻之,即斩叛者,投其首境上。”这是“笑里藏刀”之计用于军事领域的案例之一。战国时之张仪欺骗楚怀王、三国时之陆逊欺骗关羽,用的也都是这一谋略。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李代桃僵”语出西汉无名氏乐府诗《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后来,“李树代桃僵”逐渐简化为“李代桃僵”。至于其何时简化为“李代桃僵”,亦属不得而知。

不过,此种谋略思想之被用于竞赛或军事领域,却是比较早的。例如,此计“按语”所言孙膑赛马的故事,即是一例。而《孙膑兵法·擒庞涓》所记在桂陵之战中孙膑故意牺牲齐城、高唐两位大夫以向庞涓示弱,从而麻痹庞涓,诱使其终于陷入埋伏,则是军事领域里的例子。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顺手牵羊”一词,语源西汉戴德的《礼记·曲礼上》:“效马效羊者右牵之,效犬者左牵之。”意思是说:进献马和羊的,用右手牵着;进献狗的,用左手牵着。“顺手牵羊”之成为一个固定词语,较早见于元代尚仲贤杂剧《单鞭夺槊》第二折:“是我把右手带住马,左手揪着他眼扎毛,顺手牵羊一般牵他回来了。”

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打草惊蛇”一词,可能源出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四:五代时南唐当涂县令王鲁,为官贪赃枉法。后适逢朝廷派员巡察,当涂百姓遂联名控告县主薄等人的贪腐行为。王鲁看了状子,不禁心惊肉跳,因为主簿等人贪赃违法的事情,多与他有牵连。于是,他不由自主地在案卷上写下了“汝虽打草,吾已蛇惊”的话。其作为固定词语,则见于元末明初施耐庵所著《水浒全传》第六十八回:“你不要性发,且叫女儿款住他,休得打草惊蛇,吃她走了。”亦有人认为,“打草惊蛇”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问:四众围观,师说何法?师曰:打草蛇惊。”惜尚未能从此书中查到确凿出处。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借尸还魂”一词,出自元代剧作家岳伯川的作品《铁拐李》。该剧说的是,宋朝郑州孔目岳寿死后,已经成仙得道的吕洞宾想度化他,求阎王让他还魂转生,无奈其时岳寿的尸首已被其妻子烧化,阎王只好以“借尸还魂”之法让他转生。该剧中多次出现“借尸还魂”一词,如第三折岳寿云:“我是岳寿,……是吕先生救了我,……着我借尸还魂,尸骸是李屠的,魂灵是岳寿。”第四折吕洞宾云:“您众人听者,这的是李屠的尸首,岳寿的魂灵,我着他借尸还魂来。”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调虎离山”中蕴含的谋略思想,古人早有认识。如成书于先秦时期的《管子》,其《形势解》篇中就有“虎豹去其幽,而近于人,则人得之”这样的话。但是,其作为成语,出现得却并不早,并且同样是出现在小说中。例如,明代小说《西游记》第五十三回,孙悟空对如意神仙说:“……我使个调虎离山计,哄你出来争战,却着我师弟取水去了。”

此计“按语”言及的虞诩成功援救武都的战例,见于《后汉书·虞诩列传》,但记载此战的文献中,并未出现“调虎离山”一词。

第十六 欲擒故纵

“欲擒故纵”一词,语源《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而其作为固定词语出现,似亦很晚。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那时,不但安公子怀疑,大约连读者此时也不免发闷,无如他著书的要作这等欲擒故纵的文章,令读者猜一猜。”

此计“按语”言及的案例,为著名的诸葛亮屡擒屡纵孟获一事,见于《三国志·蜀书·马良传》附《马谡传》注引《襄阳记》。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抛砖引玉”一词,出自北宋释道原所撰《景德传灯录》。据此书卷十《赵州东院从谂禅师》记载:一天,从谂禅师故意说,“今夜答话去也,有解问者出来。”这时,作为徒众,理应盘腿端坐,闭目静心,哪知有个小和尚竟沉不住气,以解问者自居,走出来礼拜。禅师遂说:“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墼子。”意思是说:刚才我本来想抛砖引玉,不料却引出来一块砖坯!清代西厓《谈征·言部》“抛砖引玉”条,认为这一词语源自唐代诗人常建和赵嘏的故事,但常建与赵嘏生活的时代差了将近一百二十年,他们根本不可能通过诗歌相互唱和、求教。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擒贼擒王”一词,原本可能是流行于民间的一句俗语,其文献出处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前出塞》之六:“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此计“按语”所言张巡箭射叛军将领尹子奇的故事,见于新、旧《唐书·忠义中·张巡传》。

第四套 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釜底抽薪”一词,似语源《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夫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三国志·魏书·董卓传》裴松之注引《典略》记董卓在给朝廷的上书中也曾说过:“臣闻欲扬汤止沸,不如灭火去薪。”其后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则有“抽薪止沸,剪草除根”之语。而至明代戚元佐,其《议处宗藩疏》中始有“俗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的说法。可见这一成语原系民间谚语,系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逐渐凝练简化而成。

此计“按语”言及的案例,一为东汉初开国名将大司马吴汉遇乱不惊、镇定自若、安卧不动而致军心稳定,然后大破敌军的故事;一为宋代汉州通判薛长孺遇乱后沉着镇静、挺身而出,晓谕叛乱者,安定人心,从而迅速平息叛乱,并将主谋者全部捕获的故事。这两个故事,前者见于《后汉书·吴汉列传》,后者见于明冯梦龙《智囊》之《上智部·通简卷》。薛长孺,北朝东魏人,其事迹《魏书》中有极为扼要的记载。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混水摸鱼”也写作“浑水摸鱼”,在文献中出处不详,如今已成民间俗语。不过,作为一种谋略思想,其出现却很早。例如,《孙子兵法·计篇》就有“乱而取之”一说。北宋诗人梅尧臣注曰:“彼乱,则乘而取之。”其实也就是“混水摸鱼”的意思。

此计“按语”所言及的案例“刘备之得荆州、取西川”,见于《三国志》之《蜀书·先主传》及其他有关传记。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金蝉脱壳”一词,大约出现在元代。元代著名剧作家马致远《任风子》第四折中便有“唬得我五魂消,怎提防笑里刀,他待显耀雄豪,乱下风飑,天也我几时能够金蝉脱壳。”此外,关汉卿在其剧作《谢天香》中也言及这一词语。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与“浑水摸鱼”一样,“关门捉贼”在其他历代各种文献中亦是查无出处,大约《三十六计》即是其较早的出处。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远交近攻”一词,出自《史记·范雎列传》。据此书记载,范雎入秦后,向秦昭王献策称:“故齐所以大破者,以其伐楚而肥韩、魏也。此所谓借贼兵而赍盗粮者也。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今释此而远攻,不亦缪(谬)乎!”《战国策·秦三·范雎至秦》亦有大致相同的记载。

第二十四计 假途伐虢

“假途伐虢”又作“假道伐虢”或“假途灭虢”,语源《左传》之《僖公二年》与《僖公五年》。据《僖公二年》载,春秋时,“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僖公五年》又载,“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大臣宫之奇谏说虞君未果,只好离开了虞国。是年冬,晋国遂假道虞国灭掉虢国,并在班师途中顺道灭了虞国。明代无名氏《凤鸣记·忠佞异议》和《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均有“假途灭虢”一词,可能是“假途伐虢”作为成语的较早出处。

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偷梁换柱”一词,语源晋皇甫谧《帝王世纪》:“纣倒曳九牛,抚梁易柱。”意思是说:纣王力大无穷,能将九头牛倒拽回来,还能托起屋梁更换屋柱。但是,“偷梁换柱”一词作为成语出现并不早,现在各处征引多以著名小说《红楼梦》第九十七回“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一段文字为证。那么,如果《三十六计》成书早于《红楼梦》,则《三十六计》就是其最早的出处了。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指桑骂槐”一词,语源明代小说《金瓶梅词话》。该书第六十二回:“他每日那边指桑树骂槐树,百般称快;俺娘这屋里分明听见,有个不恼的?”清代小说《红楼梦》第十六回中,“指桑树骂槐树”便成了“指桑骂槐”了。看来,这也是一个长期流行于民间的俗语,后被《三十六计》引入军事领域。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假痴不癫”一词出处不详。清末韩邦庆的小说《海上花列传》第四十八回有“啥个假痴假呆”一语,但由于其出现很晚,似与“假痴不癫”并无关系。如此,则《三十六计》亦应是“假痴不癫”一词最早的文献出处。

此计“按语”所言及的案例,一是司马懿诛曹爽和受诸葛亮赠予女人衣物的故事,一是姜维九伐中原的故事,三是宋代狄青征侬智高的故事,分别见于《三国志》《晋书》《宋史》的相关传记和《铁围山丛谈》等书。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上屋抽梯”亦作“上屋去梯”“上屋拔梯”,语源《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刘表长子琦,亦深器亮。表受后妻之言,爱少子琮,不悦于琦。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宋释晓莹《罗湖野录》第一卷又有:“此事黄龙兴化亦当助道之缘,共出一臂,莫送人上树拔梯也。”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树上开花”一词语源不详。有一种说法,认为其与“铁树开花”有关。明代王济《君子堂日询手镜》云:“吴浙间尝有俗谚云,见事难成,则云须铁树开花。”而清代俞万春《荡寇志》第九十四回,则出现了“树上开花”这一词语。但是,由于《三十六计》与《荡寇志》孰先孰后无法确定,二者的渊源关系也同样无法论定。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反客为主”一词,见于元末明初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该书第七十一回:“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夏侯)渊来战而擒之:此乃反客为主之法。”此外,明代小说《隋唐演义》第五十八回中亦出现过这一词语。

第六套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美人计”一词,语源《六韬·武韬·文伐》:“辅以淫乐,以广其志。厚赂珠玉,娱以美人。……养其乱臣以迷之,进美女淫声以惑之。”此后,唐人李筌所著《太白阴经·术有阴谋篇》亦曾论及“美人计”的问题。“美人计”被用于军事领域非常早,具体案例可以用不胜枚举来形容,但其究竟从何时作为一个独立词汇出现却不得而知。《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写吴国太大骂周瑜:“汝做六郡八十一州大都督,直恁无条计策去取荆州,却将我女儿为名,使美人计!杀了刘备,我女便是望门寡……”只是不知这是否系最早的文字依据。

此计“按语”所涉及勾践献美女给吴王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见于《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国语·越语》等史籍。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空城计”一词,语源《三国演义》。此书第九十五回描写道:街亭失守之后,司马懿率大军直逼西城,而此时诸葛亮身边已无可用之兵。于是,他便冒险采取了“虚则虚之”的策略,大开城门,城下只留几个洒扫的老兵,自己则于城上焚香抚琴。司马懿见了,大为惊异,认为诸葛亮平生谨慎,绝不肯弄险,因而急忙退军。但是,此中并未出现“空城计”一词,“空城计”一词究竟出现于何时何种史籍或文学作品中不得而知。

苏轼《东坡志林》记载:“途巷中小儿薄劣,为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可知宋时即有说三国事者,“空城计”一词是否出现于此时?惜无文献记载。

此计“按语”所言及之张守珪守瓜州案例,见于新、旧《唐书》之《张守珪传》。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反间计”一词,语源《孙子兵法·用间篇》:“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但是,“反间计”一词究竟出现在何时何种史籍或文学作品中,亦同样不得而知。

此计“按语”言及的案例,一是田单复国期间使用反间的故事,一是周瑜利用曹操间谍的故事,分别见于《史记·田单列传》和《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苦肉计”一词,语源不详,其作为一个独立词汇见于元代关汉卿的剧作《单刀会》第一折:“股肱臣诸葛亮施韬略,苦肉计黄盖添粮草。”《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亦有这一词语:“不用苦肉计,何能瞒过曹操?今必令黄公覆去诈降,却教蔡中、蔡和报却其事矣。”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连环计”一词,似出自元代无名氏的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此剧又名《锦云堂美女连环计》,简称《连环计》。明代小说《三国演义》第八回和第九回的有关情节,应当正是在元杂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此计“按语”言及的两个案例,即庞统让曹操把战舰用铁索勾连起来、然后火攻焚之的故事和宋将毕再遇数计破敌的故事,分别见于明罗贯中著《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和宋罗大经著《鹤林玉露·乙编》卷之三“毕再遇”条。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走为上”一词,其实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的缩略语。这是一句流传极广的俗语,源自《南齐书》和《南史》之《王敬则传》,原文是“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系南齐大司马王敬则谋反后对齐明帝父子所说的话。这里的“檀公”,指的是南朝时宋名将檀道济,“檀公三十六策”是说檀道济谋略深计策多的意思。

此计“按语”所言毕再遇“悬羊击鼓”的故事,亦出自宋罗大经著《鹤林玉露·乙编》卷之三“毕再遇”条。

二、总结与分析

关于《三十六计》计名出处与“按语”所言及故事的出处,以上梳理与考析大致完成。现在,我们不妨总结、分析一下。

为考察与分析方便,我们不妨先把所有内容简化并设计到下面的表格中:

现在,再让我们对表中的计名和“按语”所言及的案例大致出现时代略作统计与分析,结果如下:唐以前21条,唐及其以后32条(其中唐6条、宋6条、元及元末明初5条、明11条、清4条)。我们可以发现,大量的计名和案例均出现在南北朝以后。由此可见,《三十六计》一书不可能产生于南北朝及其以前明矣。此外,《三十六计》本身系一部通俗性谋略读本,36个计名绝大多为民间俗语,而且其多出在元明清时期的通俗文学作品中,如杂剧、小说等,此显著特点亦清楚地表明,此书绝不可能出现在唐宋以前任何一个时代。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三十六计》一书极有可能作成于清代,甚至有可能作成于清代末期,而绝不可能早于元代——这是笔者对这一问题的大致判断,谅不会有太大的出入。

猜你喜欢
词语案例
容易混淆的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THE BUNKER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找词语
词语ABC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