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佳,刘佳梅,赵 慧,郝利铭,姜文华,李树蕾,崔佳乐,刘 颖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系,吉林 长春 130021)
●专题—微课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赵 佳,刘佳梅,赵 慧,郝利铭,姜文华,李树蕾,崔佳乐,刘 颖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系,吉林 长春 130021)
组织胚胎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是其重要教学环节,而在实验课上通过观察大量的切片、标本进行组织结构的学习是本学科的特色,传统实验课单一枯燥,不利于学生学习,现将微课应用于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微课;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
10.3969/j.issn.1002-1701.2018.01.009
随着教育技术向着信息化、数字化发展,微课以其微型化、主题化和个性化的显著特色,成为国内外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研究、实践的热点。组织胚胎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学科的学习。同时,作为一门形态学,实践教学是其关键环节,实践教学中学生需要观察大量的切片、标本,枯燥且易视觉疲劳,并且专业名词繁杂易混淆,三维立体结构较抽象,如何学习是刚刚接触医学课程的大一学生所面临的难题。因此,将微课应用于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努力探索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方法,以下是实践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微课时间一般在5-15分钟,所以有别于理论课讲授,在教学大纲指导下有目的性进行微课的选题,是本项目改革的关键。在实践中将微课的选题分为以下几类。
组织胚胎学是一门形态学,需要学生在实验课上观察大量的切片、标本来理解相应的理论知识,且切片需要使用显微镜观察,受到如上条件限制,学生只能在有限的实验课上进行学习,而微课的出现使我们能够突破这些硬件条件的约束,将实验课上观察的组织结构录制成微课,配以相应的讲解;近年来我学科配置了组织学数字化虚拟教学平台,使得能够利用微课将更清晰的数字切片展示给学生,从而将教学资源与学生分享,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与好评。可见微课在组织胚胎学中的应用具有独有的优势,也必会对组织胚胎学的教学起到非常大的推进作用。
此类型微课一般选择社会时事的焦点、科学研究的热点,结合学科相关知识点进行制作[1]。组织胚胎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对医学的兴趣,为他们的医学之路做好铺垫和引导。比如在呼吸系统中,选择肺泡这一知识点制作微课,结合一些雾霾危害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学习呼吸系统相关结构的特点,在实验课上,学生会主动在切片中观察相应结构并进行热烈讨论,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类型微课旨在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问题讨论类微课中,对相关知识要点进行提炼,并关联其他学科,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并通过实验课中进一步观察切片,最后对问题进行解答。比如在免疫系统中,以小故事“春游的困扰”引出过敏性鼻炎的病因,设计问题既紧扣本学科免疫系统及结缔组织等相关内容,也涉及生理学、免疫学的相关知识,此类型微课是对常规实验课教学的升华,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多方面进行培养[2]。
由于理论课时有限,一些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学生不能够很好的消化,这时微课就可以对理论课进行很好的配合和补充[3]。比如耳的结构复杂,大量专有名词晦涩难懂,针对这一内容制作微课,对耳的结构、听觉产生过程、耳疾病的发生与治疗进展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讲解,学生在课下可以反复观看学习,有效弥补了理论课的不足;在实验课上,针对微课中的讲解,学生一一去观察标本中的组织结构,强化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微课这一教学方法成功解决了困扰教师和学生的难点问题。
不同类型的微课,在改革实践中采用不同的方式应用于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
利用问题讨论类和重点难点解析类微课,进行了实验课的翻转课堂教学。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被很多学者引入国内并付诸实践,但目前较多的应用于理论课程的研究[4]。我校医学本科生人数多,理论课实施翻转课堂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场地和人数限制,不能够很好的讨论,不能逐一解答学生疑惑。而实验课是小班授课,并且硬件设备先进,如电脑、显微镜、数码教学平台,在实验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学生课外观看微课中教师的讲解,然后在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最后完成教师事先布置的作业,作业的完成质量作为翻转课堂的考核内容。
基于问题讨论类微课,鼓励学生课下查阅相关资料、组成小组对微课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设定学习目标,即在实验课上的观察要点;在实验课上针对学习目标观察组织切片,最后小组讨论解决问题,选择学生代表进行讲解,在此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对学生讲解有误处进行更正,并对讲解深度进行挖掘。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实验课中基于微课的自讲自学有效地将学生被动的“看”和 “听”变为自己主动的“想”与“讲”,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展示组织结构类微课,一般采用课下学习的方式,我们选择在理论课结束后,实验课开始前将微课发送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微课的内容,对实验课将要观察的组织结构进行预习,另一方面,实验课结束后,学生可以通过微课复习实验课上没看到、没理解好的组织结构,这类微课可有效弥补实验课的时间限制[5]。
激发兴趣类微课一般选择在实验课前进行播放,作为本节课的导入,实践表明,这样的课前引导效果,优于传统实验课前教师的讲解,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实验课生动而高效。
先进的教学方法促使探索与之相匹配的考核评价体系。传统的组织胚胎学考试方式为期末终结性考试,这种考试方式重知识轻能力,忽略了能力和素质培养,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将微课在实验教学中应用的同时,也进行考核评价的改革探索,在翻转课堂和自讲自学的过程中,我们对学生的讨论、作业完成、问题解决、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评价,并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成为最终成绩的一部分。在后续的改革实践中,我们还将基于微课的应用,建立系统化的组织胚胎学考核评价体系。
为了解学生对微课的接受、学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70份,收回有效问卷170份,回收率100%。结果显示(见附表),94.12%的学生认为微课的学习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法,95.88%的学生希望微课覆盖面更广,表明微课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将两组学生的成绩进行对比,评价教学效果。成绩计分方式为:总成绩=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结果显示,与实行传统实验教学的对照组班级相比,应用微课进行教学改革的实验组班级中学生对重点难点的掌握程度更好,实验组学生的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和总成绩(26.79±2.31、83.25±6.13、85.17±6.56)均高于对照组(20.59±3.22、72.91±6.34、71.75±5.87),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附表 微课应用于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 问卷调查结果(n=170,%)
目前对微课的开发和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尚缺乏经验,存在很多问题。首先,硬件配置的不足使得一些微课视频的录制受到限制,存在制作粗糙的情况;并且微课制作技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其次,目前微课教学还没有相应的微教案、微评价和微反馈与之相匹配,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不够规范,有一定的随意性,因此,尽快建立系统化、标准化的微课程体系,是高质量微课教学的保证,也是目前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总之,组织胚胎学的学科特色决定其适合并需要微课这样的新媒介,另一方面,微课的优势也会在组织胚胎学中得到了极致的发挥。因此,微课在组织胚胎学中的应用我们还将在教学实践中继续探索、完善。
[参考文献]
[1]齐 琦,孙美群,关宿东,等.微课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初探[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6(3):158-159.
[2]徐 莎,熊 俊,冀凯宏,等.微课结合TBL教学在消化系统组织学实习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6(10):840-841.
[3]贺文欣,李徽徽,齐 琦,等.组织学与胚胎学微课选题[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10):151-152.
[4]李 霞,陈 静,张 颖,等.微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初探[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5(10):1890.
[5]胡裕龙.微课在人体解剖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J].课程教育研究,2016(29):236.
G642.4
A
1002-1701(2018)01-0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