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成倩
摘 要 泰安技师学院围绕市场对汽车维修人才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按照“倒逼递进”的路径进行课程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精准定位教学内容,实行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一体化教学设计,构建汽修特色课程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汽修专业;倒逼递进课程模式;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19-0097-03
1 前言
课程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根据当前职业教育各项改革创新的精神及其方向性要求,坚持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泰安技师学院组织专业人员围绕市场对汽修人才的要求,对市内企业汽修人才的需求状况、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素质要求进行深入调研。为实现汽修人才系统化培养,精准定位教学目标,按照“倒逼递进”的路径,细化课程标准,优化课程体系,制订与企业生产实际对接紧密、特色鲜明的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课程、实践课程、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课程一体化设计,更好地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新旧动能转换,提升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
2 汽修人才培养契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泰安市职业教育要紧密围绕区域产业布局和特色产业发展,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配套,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提高专业结构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泰安市汽修专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市场,这就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院校提出明确的任务目标。泰安技师学院通过大量的市场调查,明晰了市场对泰安汽修人才需求的方向性和层次性。因此,根据区域产业特点,进行精准的汽修专业分析、岗位分析,明确知识、能力、素质等核心要求,合理构建通识课程、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内容。按照“倒逼递进”的路径,由技能—理论—素质结构搭建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知识体系,使“需求”和“供给”同频共振,实现人才供给链与区域产业链的无缝对接。
3 汽修专业课程模式改革实施对策
改革课程内容 课程是支撑专业的基础,课程设置要按照知识、能力递进的原则逆向设计。按照企业需求,对标行业规范,逐层分析汽修职业能力对知识、技能学习的要求,拆解课程知识体系,系统设计通用素质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首先,对汽修行业与岗位发展所需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态度结构等进行科学有效的归纳梳理,依照知识、能力、态度结构等的需求[1],設置单元教学与整体教学模式,由传统的三段式向模块化的课程转变,把实践课程作为新课程内容的切入点,确定汽修专业实践课必需的教学及实习内容。并由实践教学倒逼专业理论课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以专业理论可以支持实习教学为饱和点,有选择地对专业理论教学进行瘦身、提炼、浓缩,精选出与职业技能有关且汽修工作岗位需求频率较高的专业知识内容,不过度追求专业理论教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其次,倒逼通识课服务专业课的教学知识。
最后,形成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体,以提升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教学内容结构,不论是技能知识,还是专业知识、基础知识,系统连贯、互为支撑,有效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知识与应用的有机统一。
构建课程体系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明确要求按照终身教育理念,系统设计并“形成服务需求、开放融合、纵向流动、双向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的体系框架”,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2]。因此,构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必须以适应企业需要为落脚点,以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细化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按照“倒逼递进”的课程模式,通过市场调研→职业岗位→职业能力→教学方案→课程体系的路径,确定汽修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模式,以技术应用能力、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设置课程,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与汽修行业需求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汽修职业岗位对接,满足汽修岗位群对人才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职业规范和职业操守的要求,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立体式人才服务。建立以汽修职业资格标准为专业教学标准的课程体系,使培养的职业技能人才更加贴近企业的用人标准,契合专业岗位标准。通识课程突出基础性地位和工具性作用,以服务专业教学内容为依托;专业理论课程以实践工作任务为中心,倒逼课程内容,突出职业性和应用性,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搭建专业集群 搭建“素质提升、技术通用、载体共享”的汽修专业集群。通过具体分析专业群内核心专业和其他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采用“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核心课”的方式,做到“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发挥专业实践课程在汽修专业集群的核心功能,确保专业群内各门课程的有效实施。课程结构以专业实践课为支点,按照分段“倒逼递进”的课程路径,设计技能、知识、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结构,制订技能人才培养方案[3]。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统筹安排基础、理论和实践课程,科学编排课程顺序、时数,不同职级的课程进行递进设计,形成多维交互的专业集群。
公共基础课程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职业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就业创业能力。专业理论课程体现知识的基础性和技能的服务性,以专业群内的核心课程为龙头,组合满足汽修岗位知识体系的课程模块群。专业核心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汽修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及职业技能。汽修专业集群内各类课程相互组合、互为支持,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无缝衔接,人才培养规格与职业岗位群要求无缝衔接。
完善课程任务 按照汽修行业宽专多能、注重实用的要求,将汽修专业课程分为三个层次、三个阶段。
首先,对汽修专业岗位群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确定实践课程的教学任务,明确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以汽修专业核心课程为载体,以实务学习和技能训练为重,创新项目化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突出技能性、实效性,细化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汽修职业能力,满足企业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实现“零距离上岗”。
其次,由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任务倒逼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相应职业岗位群对应的专业领域通用的必备知识,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生产实际,把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有效地融合于教学中。同时,采用一体化整体设计教学模式,将理论课与实践课融会贯通,课程之间既要层次分明,又要层层递进。
最后,确定通识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加强文化与专业课紧密相兼的内容,为专业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培养奠定基础。同时,以通识教育作为切入点,把立德树人,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人文素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终身学习。
创新实践方式 改革实践教学方式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岗位技能实训是专业教学的重点,要契合区域汽修技能人才的需求及质量要求,必须系统和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企业进行广泛细致的调查研究,分析泰安市产业结构调整、汽修职业人才需求及发展变化趋势,确定实践教学核心知识,以此为基点辐射专业理论知识,筛选实用的文化基础知识,并把职业素养、人文素养等的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实践教学要按照“标准化、真实化、一体化、全程化、多元化”的课程改革标准,以完成汽修岗位工作任务和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为内容,采用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实训课程项目化的教学方式,建立符合工学结合规律的课程教学模式,融“教、学、做、训、赛”于一体,做到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融合[4]。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完善相应的实训大纲、实训教材、实训案例,构建基础层、提高层、创新层“倒逼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校内实训实行理实一体、学做合一、鉴定合一,培养学生的职业基本技能;校外实习基地实现顶岗实习与预就业合一,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打造教学团队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汽修专业教师团队,为泰安市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要根据汽修专业教学需要,把相关专业的教师进行有效整合,使不同专业特长、专业背景的教师之间优势互补,实现汽修专业群内师资队伍的资源整合,并通过校企“互聘、互兼”双向交流机制和教师团队合作机制,聘请能工巧匠、技能名师任兼职教师,打造专兼职结合的教学团队。加快“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提升职业岗位素质,各类课程的教师均应有一定企业实践经验。
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呈金字塔形态,搭建基础教师专业知识广博厚实,实习教师技能操作娴熟精尖,依次向上是山东省首席技师、学科带头人的人才结构层次,教学团队形成阶梯。结合汽修人才学科内容,倒逼课程,配备导师,采用订单化的培养方式,进行创新培养,使汽修专业结构与本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格局相匹配,實现人才培养规格与人才需求层次对接,专业标准与产业规范对接。
4 以校企合作为依托,建设汽修类人才培养平台
校企合作是职业学院的生存与发展之本,也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校企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针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开发专业标准、技能标准和评价标准,使汽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相吻合。紧跟汽车维修技术的发展,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要求,以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重构课程体系,调整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明确实习任务。学院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汽修专业人才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把“能力本位”作为专业建设的重点,依托校、企两个平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将教学项目与生产项目相结合,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相结合,实训管理与生产管理相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职业能力提升,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从“对接产业、服务产业”到“提升产业、引领产业”转型,为泰安市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雷正光,黄芳.基于就业导向的“三段递进”高职课程模式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23):15-17.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
19号)[D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
06/22/content_8901.htm.
[3]杜连森.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重构:知识+技能+素养[J].职教论坛,2017(34):26-30.
[4]张莉.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探索[J].职教论坛,2017(20):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