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释义

2018-04-25 09:58朱汉国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内涵核心素养

关键词 核心素养,内涵,五个方面,三个维度,必备知识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05-0003-07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已经正式颁布。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较2003年版课程标准的一个重大变化,即是在课程目标上由“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发展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当下,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学科教育界最热的词汇之一。根据知网刊载文章统计,自2016年以来,知网刊载的有关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文章达470多篇。学人们根据自己的认识,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了种种解读。但究竟该如何认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如何理解历史学科诸素养内容?仍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本文试结合新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等,都要始终贯穿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任务”。①

那么,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认识和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所谓学科核心素养,它是指学生在接受某一学科教育过程中,以学科知识技能为基础,整合了情感、态度或价值观在内的,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能够满足特定现实需求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不是简单的知识或技能,而是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与能力,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可以说,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该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

在这里有三个关键词非常重要: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内涵的三个重要要素,是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维度目标。这三个维度目标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曾举驾驶素养为例来说明。上驾校绝不是背一点驾驶知识,就能学会驾驶。但一个合格的驾驶员必须具备一定的驾驶素养,其驾驶素养包含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三个目标。驾驶员的关键能力是安全驾驶;必备品格是礼貌行车;价值观念是尊重生命。每个学科所养成的核心素养内容虽有所不同,但这三个维度是一致的。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课程的总目标,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历史课程学习中的具体体现。2017年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做了明确界定:“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②

那么,历史学科而言,学生学习历史后应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具有什么样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呢?这应该是我们在认识和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时必须明确的。

(一)什么是历史学科要培养的价值观念?

一般来说,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是人们认定事物、辨别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在今天,我们应确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念,这涉及高中历史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也涉及我们认识历史、解释历史的价值取向问题。毫无疑问,我们今天的高中历史教育,必须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高中历史教育要培养的价值观念。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在我们学习历史、认识历史、解释历史、评判历史的过程中,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观为正确的价值取向,明辨是非,扬善去恶。如评价一个国家发展与否,当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价值目标;评价一个社会的进步与否,当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价值取向;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当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价值准则。

(二)什么是历史学科要培养的必备品格?

高中历史教育培养的必备品格包含政治思想品质、道德人格和史学品格三方面。

高中历史是一门意识形态鲜明的课程,它须贯彻党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我们要求高中学生通过历史课程学习,在政治思想上必须认同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优秀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高中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培养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是应有的教育目标。因此,在道德人格上,必须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的道德准则,健全人格。

高中历史作为一门史学课程,必须让学生领悟具有历史学特征的学术品格,我们可称之为史学品格。它包含史学中求真的精神、贯通的意识和批判思维。

(三)什么是历史学科要培养的关键能力?

关于历史学科的关键能力,学术界有不同的认知。我国台湾地区的《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历史〉课程纲要》,用“核心能力”来表述历史课程的目标。期望通过历史教学能培养学生具备下列四种核心能力:“1.表达历史时序的能力:(1)能运用各种时间术语描述过去,并认识几种主要的历史分期方式。(2)能认知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并建立过去与现在的关联性。2.理解历史的能力:(1)能就历史文本,掌握其内容与历史意义。(2)能设身处地了解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3)能从历史脉络中,理解相关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的不同重要性。3.解释历史的能力:(1)能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提出解释。(2)能对相关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的不同重要性提出评价。(3)能分辨不同的历史解释,说明历史解释之所以不同的原因。4.运用史料的能力:(1)能根据主题,进行史料搜集的工作。(2)能辨别史料作为解释证据的适切性。(3)能应用史料,借以形成新的问题视野或书写自己的历史叙述。”①

我认为台湾地区历史课纲表述的“核心能力”有值得参考之处,但还不够全面。关键能力应包括掌握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并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历史、解释历史和探究历史的能力。因此,我认为历史学科的关键能力应包括下述几方面:

1.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认识并说明历史事物的能力;2.准确掌握历史时序,将历史事物置于特定历史环境下进行分析的能力;3.收集、辨析并能运用史料的能力;4.解释历史的能力,包括能运用归纳、概括、比较等思维方法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科学解释历史事物,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历史现象的能力;发现和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的能力。简言之,关键能力,就是能运用科学的史学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解释历史的能力。

综上所述,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提出,尤其是对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定义,即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基础教育育人目标的新要求,是高中历史教育落实党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它将有效地实现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到育人本位、学生素养发展本位的根本转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分解为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如何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它与我们上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中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什么关系?

我认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中的三个维度目标与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目标是不同表述而已,是核心素养的综述与分述之关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维度目标是高中学生学习历史课程后所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关键成就;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是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凝练,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途径、目标的具体化和细化。我们通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五个方面的培养,最后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確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在此需强调的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有着各自不同的内涵和表现,在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有其各自的作用和意义。

(一)关于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我们认识历史、解释历史,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唯物史观作为核心素养之一,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包括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主要作用等,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①

新版课程标准在此实际上从两个层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认识层面,通过历史课程学习,要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二是运用层面上的要求,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就认识层面,应了解唯物史观哪些理论与方法呢?唯物史观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揭示了社会结构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唯物史观既重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的反作用。唯物史观还论述了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唯物史观还强调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这样的思想认识,是以往的历史学家和哲学家所未曾达到的,使人们认识历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历史学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应当说明的是,我们不会苛求高中生必须全面系统地去掌握唯物史观这样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我们只是要求高中学生应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至少应了解以下观点和方法:

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四,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法;第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第六,人类社会形态经历了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

诚然,我们在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并不是让学生去背诵这些观点和方法,而是要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识和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并能够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

(二)关于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为何要培养时空观念?应该说这是最具历史学科特征的观念之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历史事件,其构成都有三个基本要素:人、时间、空间。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时空观念作为核心素养之一,并提出了五点具体要求:“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①

上述五点要求,既有认识层面要求,要求学生如何认识历史;又有运用层面要求,要求学生能够做什么。

从认识层面上讲,时空观念,包括两个基本观念:

一是时序观念,就是要将历史事物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进行观察和认识,认清历史发展的全过程,辨明它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有什么新特点,寻找前一过程转变为后一过程的原因。史学产生之后,人们就把时间脉络认同为历史的基本特征。人类社会在时间长河中由于各个阶段的特征不同,也呈现出一些具有特定时间内涵的时代指称,如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辽宋金元史、明清史、民国史等。如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等,这种划分由此也具有特定的时间内涵和历史意义。我们所说的历史上的发展、变化、延续、曲折、倒退等,可以说都是在历史的时序观念下对历史的认识。

二是空间观念,就是要了解历史所发生的地点、区域、范围等,这涉及历史上人类活动的场所和舞台。通过具体的空间定位,进而观察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总的特点。随着人们视野的拓展,历史的演进存在着空间上的多样性和多维性。这种多样性又随着人类的各种制度建构而表现不同的形式,比如国家、区域和世界等空间概念。从历史地理的角度进行认识,还可以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本身存在的横向或纵向的联系,以及个别与整体、局部与全局的联系。

从运用层面上讲,时空观念要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历史,还要能运用时空观念来分析和解释历史。通过历史学习,要使学生能够运用各种时间术语描述过去,能够按照历史时间顺序和地理因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性,理解历史上的变迁、延续、发展、进步等的意义,并对史事作出合理的解释,进而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和分析。

(三)关于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史料实证,拿史料说话,这是对历史叙述或历史解释一种最朴实的描述。因此,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

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史料实证作为核心素养之一,并提出了以下具体要求:“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①

新版课程标准在此实际提出了三层要求:一是要认识史料的重要性,并知道什么是史料;二是能收集并辨析史料;三是能运用史料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

如何认识史料?史料指的是能够记录或反映过去发生、存在过的事情的文字记载和一切物品,或者说,过去遗留下来的所有文字记载和物品都可以作为了解、认识历史的资料。史料的类型划分有多种,我们常见的史料主要有以下几类:文献史料,包括史书、档案与文书、文集、笔记、书信与日记、地方史志、报刊、碑铭与简牍、族谱、契约、账簿等;实物史料,包括器物、历史建筑物、遗址遗迹;口述史料,包括回忆录与其他口述史记录、神话、传说等。图像史料,包括绘画、雕刻、照片、古地图等;音像史料,主要包括能反映不同历史内容的录音、录像及纪实性影视作品等。

如何收集并辨析史料?学习收集资料和辨析史料,是研究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学习收集资料,就是要尽可能全面地搜集有关的历史史料。搜集史料的途径很多,可从图书馆、档案馆去找;可从田野中去找;可从网络中去找。 对搜集到的史料还需进行整理和辨析。以往的史料,特别是文字史料往往有记录失实的地方,还有很多史料在不同的时代被改变史料的“原生态”,流传过程中佚失、零散了,都需要对其进行整理和辨析。对史料的整理和辨析工作,是历史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种专门技艺和方法。

史料實证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收集和辨析史料的能力,更在于培养学生运用史料的能力。史料实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运用史料进行解释历史的过程。史料实证的一些原则,实际上也是解释历史的原则:如(1)论从史出。所谓论从史出,指的是理论、概念、对历史的阐释、评价等都应该是从史料中总结出来的。(2)孤证不立,坚持多种类型史料互证。(3)摆事实,讲道理。不仅要通过史料讲述“是什么”,还要在此基础上讲述“为什么”。(4)注意挖掘史料背后的社会背景含义和特定情景,切忌望文生义、断章取义。

总之,史料实证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也反映了史学的品格。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这一核心素养,就是要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基本方法,养成求真、求实的史学品格。

(四)关于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历史解释作为核心素养之一,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辨析和价值判断;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能够客观评判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②

新版课程标准关于历史解释的要求,归结起来,实际上是两点:一是认识历史与历史解释;二是学会历史解释。

认识历史和历史解释,涉及两个关键词: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历史解释?

什么是历史?历史究竟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应该说,历史具有二重性。它既是客观的,也有主观性。一切过去的事情,或已发生的事情,都已成为历史。如辛亥革命,如五四运动。它是客观存在的,谁也改变不了。但把这些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或叙述出来,也是历史。如金冲及的《辛亥革命史》,如彭明的《五四运动史》。但无论是金先生的《辛亥革命史》,还是彭先生的《五四运动史》,他们在叙述历史事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自己的主观认识。所以,我们今天所说的历史,大多是人们所记述的历史,包括历史教科书。这样的历史,即具有客观和主观的两重性。

什么是历史解释?一般地说,一切历史叙述都是历史解释。金冲及先生的《辛亥革命史》,就是金先生对辛亥革命的解释。章开沅先生也写过一本辛亥革命史。章先生的书就是他对辛亥革命的解释。这样的事例,告诉我们两个认识:第一,所有的历史叙述都包含史实和解释两部分;第二,对同一历史事物的叙述会有不同的解释。人们在解释历史时,由于个人所处的历史条件、社会经济地位、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差异,以及史料的局限等因素,对历史的认识往往各不相同,会得出各种各样,甚至截然相左的结论。史家的主观认识和客观的历史之间,即历史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本质内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即使同一史观的历史学家,也会因时代不同、条件不同,写出内容不同的历史作品。这两点非常重要,也是我们来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所在。

学会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习的一个较高要求,是检验学生有否具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表现。历史学科诸素养中关于运用的要求,都可视为历史解释。唯物史观中要求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是历史解释。时空观念素养中要求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是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素养中关于实证过程的要求,实际上就是历史解释的过程。历史解释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要有时空观念,要有实证精神。所以历史解释是我们历史学习的一个较高要求,也是历史学科要培养的关键能力所在。

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这一核心素养,其重要意义在于使学生能够将对史事的记忆提升到历史认识的高度,更好地感悟、体验、明了历史上发生的各类情况,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动机与效果、内因与外因、偶然与必然、局部与全局等方面的关联;能够用归纳、概括、比较等思维方法分析历史事物;能够科学地解释历史事物,认识事物本质;能够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历史现象;能够发现和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自己的观点。

(五)关于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家国情怀一般说来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持有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对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持久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前途和命运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即是家国情怀的一种反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思想,也都体现了家国情怀的境界。可以说,家国情怀体现了我们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与社会责任。

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家国情怀作为核心素养之一,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树立正确历史观的基础上,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對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民族观,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文化观;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能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①

从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家国情怀素养要求来看,对学生的要求可概括为五个方面:

第一,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第二,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养成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第三,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第四,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第五,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应当指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是一个整体,诸素养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有其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是历史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途径;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家国情怀体现了诸素养中的价值目标。普通高中历史教育旨在通过诸素养的培育,以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达致立德树人的要求。

【作者简介】朱汉国,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基础教育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专家委员会委员等,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和历史教育。

【责任编辑:李婷轩】

猜你喜欢
内涵核心素养
挖掘习题内涵 探究问题本质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木木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