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识谱不再困难
——初中音乐识谱教学的误区及对策研究

2018-04-24 02:44郑丽萍
黄河之声 2018年4期
关键词:音高小节旋律

郑丽萍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朝晖初级中学,浙江 杭州 311203)

“我们的音乐课堂要重视识谱教学,如果我们的孩子学了3年、6年的音乐,还不认识哆来咪,那我们是在犯罪。”众多的专家和学者都如此说。识谱教学作为学好音乐最重要的一门技能,我们不能摈弃。

一、“识谱教学”缺失现象

本人选取了初一8班40位学生作为样本进行了摸底,下发4个小节的简谱,让同学们视唱。能完整演唱有2人,错一小节有5人,错2小节有10人,节奏唱对音准唱不好的有8人。剩下的15人,根本就没有音准和节奏可言。

二、缺失原因剖析

原因一:“听”时放弃乐谱

“聆听”是音乐学习的重要方式,但很多时候,教师往往会出示几幅图例,让学生在听中去想象,去划旋律线,去感受音乐起伏。却很少有人把简谱出示,让学生唱唱主题旋律,并在学唱时主动识谱划拍视唱。

原因二:“唱”时淡化学谱

在学唱歌曲时,让学生根据乐谱来唱歌是很难的。很多教师为了达到学会歌曲的目的,会直接范唱歌词,学生跟学。这样的教学,学生是会唱了,可是离开了教师,离开了音乐,你还会唱吗?

原因三:“奏”时弱化乐谱

《课程标准》指出:每学年能够演奏乐曲2~3首;能够选择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的情绪。这些目标的达成都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识谱能力。但为了考虑面向全体,有时教师只注重乐曲的完成度,忽略了完整性。

三、“识谱教学”的有效对策

(一)“细水长流”——做好每课的识谱设计

备课做到每课都渗透识谱教学,要关注在教学的哪些环节可以进行识谱教学。

例如:欣赏课《溜冰圆舞曲》,初听作品划三拍子指挥手势。

提问:“圆舞曲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富有流动性,很灵活很优美,大家注意到有连音线的后面一个音是怎样表现的?”

生答:“后面这个音是没有演奏的,好像演员能够一直转下去。很长!”

师:“对,这就是连音线的作用。”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将“连音线”这一知识点在倾听时就简单渗透,学生掌握起来也非常容易。

(二)“稳扎稳打”——掌握节奏音高两大要素

1.由浅入深,学做趣味节奏

(1)认识音符和击拍符号(V)

四分音符为一拍,击拍V,如一个大苹果。八分音符为半拍,击拍,如半个大苹果。当然所有的苹果要一样大,每一拍的时间长短是一样的。手势击拍要做匀速运动。

音 符 击拍符号 组合形式二分音符 X - V V 2拍 两个苹果(画) X - |四分音符 X V 1拍 一个苹果 X X |八分音符X 半拍 半个苹果XX XX |

(2)以一拍为单位,组合时值

比如:X | X X | XXXX | X XX | XX X | X. X | XX. |等。

以一拍为单位,分析各种组合形式。让学生以划分苹果一样去划分每一拍的时值,养成唱谱划拍的好习惯。

(3)在节奏中划分击拍符号

例如:教学四分音符时:

4/4 X XX X - | X XXXX XX X ||

A.请同学们找出四分音符(一拍),圈出并念出声音。

B.师生配合,师击鼓奏出全曲。生随老师的鼓声念出四分音符,注意一定要划拍。

C.分组练习,做趣味游戏。训练学生的识别能力和反应能力。

D.依次练习,找二分音符、找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并随老师的鼓声划拍念出它们。

(4)在简单旋律中划分节奏

旋律只有和节奏相结合才能够表达完整的乐思。在教学中老师往往会抓住歌曲中的典型节奏,让学生学习拍击,掌握后再为音乐伴奏拍击,其目的是在节奏练习中熟悉音乐旋律。

例如:4/4 5 33 5 - | 5 333322 1 ||

(5)在歌曲旋律中认识节奏

新课标指出:“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这意味着“识谱教学”要在演唱、演奏、创造、鉴赏等音乐实践活动密切结合,是在学唱歌曲等的活动时“顺带着”学习视谱,而不是借教歌以达到学习视谱的目的。

2.从易到难,培养稳定音高

乐谱旋律的构成主要是节奏和音高。“节奏是骨架,音高就是修饰骨架的肌肉”。如何快速反应出音高,能够很快的认识音名,除平时多听多练多唱外,在课堂上应经常让学生唱唱音名,而不是听唱、模唱旋律而一笔带过,造成了孩子们不认识“1234567”的结果。

(1)熟练音名:1234567。教师指某一个音,学生快速反应音名,并唱准音高。

(2)学音程:先按楼梯步骤一个一个学唱,后用跳跃式三度、四度音程来视唱。如:1-3;1-4;1-5;3-5;3-6;3-1。

(3)点按多音:1-3-4-2-3-5。融入一些简单的节奏“113”,在无形中快速学会视唱。

(4)开火车视唱:及时更正学生的错误,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孩子都有表现的机会。如:2/4 11 | 33 |22 |44 ||

(三)“投其所好”——用上时尚的识谱素材

1.运用创编“玩好”节奏

“RAP”是最适合在初中音乐课堂中运用的。让学生创作几条节奏,我给他写下来。从最简单的2个小节开始,慢慢扩充。“积少成多”,一人两小节,我们就可以组成一个大作品。

2.结合教材“玩转”节奏

教材中难把握的节奏,可汲取“RAP”的表演形式,让学生跟随伴奏音乐的速度来进行歌曲节奏跟念,一遍划拍一遍根据节奏念歌词。

(四)“恰到好处”——合理运用识谱技能1.先难点,后识谱

(1)分乐句学习。首先按照划拍法,将歌曲的节奏拍出,分乐句学习。

(2)划拍念出全曲的节奏。

(3)师弹奏旋律,生划拍念节奏。初步感受旋律的音高。

(4)分句划拍学习旋律音高,做到唱准,速度放慢。

(5)在学唱歌曲时:也可以采用师生接龙的方式来学歌曲。

2.先学词,后识谱

跟着录音机听唱,并能完整的跟唱歌曲,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进行识谱、视唱曲调,学生在原有的印象上就能够准确的把握音高和节奏了。

3.先比赛,后识谱

(1)以小组为单位,划拍视唱1至2个小节的节奏。

(2)加入音高,视唱1至2个小节的旋律。

(3)用上伴奏,分两组,一组唱音名,一组唱歌词。

(4)两组换一换,比一比。哪一组唱得最好。

(五)“精益求精”——不忘作品的标记符号

1.表现作品的细节

旋律的主要构成是节奏和音高,其次就是节拍和特殊符号了。在作品中有许多的标记,如:mp、p、mf、ff、渐强、渐弱等力度记号;还有行板、慢板等速度记号。

2.关注时值的完整

还有一些作品中会有前倚音、上波音等,还有很多复杂的节奏型。如有连音线的音符:2/4 0 21- ||。教师的范唱尤为重要,在演唱时注意时值的完整,避免时值过长或过短,严谨的处理作品。

例如:前倚音,用拄拐杖的形式来形象表现倚靠的意思,倚音不占时值,它只是“大音符”的一个装饰效果。上波音,做出往上波的手势。下波音,手往下波一波。学生能够很简单清楚知道,波音就是快速波动一次的意思。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音乐教育对识谱的要求是:“立足课堂,面向全体。”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理性的识谱从感性入手来教,融入音乐实践活动,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利用识谱这个学习音乐的好工具,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鉴赏能力、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李重光.基本乐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杨丽梅.识谱教学改革势在必行[J].中国音乐教育,1999,01.

[4] 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音高小节旋律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乔治·克拉姆《螺旋的银河系》的镜像世界
羌族萨朗舞歌巴茸的音乐分析
——以羌族舞歌《叶忍》为例
里盖蒂《小提琴协奏曲》中的“双律制音高组织”研究
快把我哥带走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论高平钢琴奏鸣曲《浮影》中纵向音高组织的逻辑运用
德沃夏克
——《幽默曲》赏析
改进音高轮廓创建和选择的旋律提取算法
7月,盛夏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