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动作筛查与星形偏移平衡测试的相关性研究

2018-04-24 10:49童理刚朱学强
中国体育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星形动态平衡受试者

李 萍,童理刚,朱学强



功能动作筛查与星形偏移平衡测试的相关性研究

李 萍1,童理刚2,朱学强1

1.北京体育大学 竞技体育学院, 北京 100084;2.宁波工程学院, 浙江 宁波 315000

动态平衡性对于维持身体姿势、完成各种运动至关重要。基本动作模式练习提供了关于动态平衡性的指示,但是,关于这些动作模式与动态平衡性测试之间的关系没有进一步的确定。通过对60名球类运动员进行改进后的星形偏移平衡测试(mSEBT)和功能动作筛查(FMS),并根据mSEBT测试成绩将其分成高、中、低3个表现组,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以探讨组间差异以及mSEBT与FMS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1)左腿支撑或右腿支撑下,高、中、低表现组的mSEBT测试成绩具有显著的组间差异(≤0.018);2)高、中、低表现组的年龄、身高、体重和FMS得分没有任何组间差异(≥0.093);3)mSEBT与FMS之间只有2个显著的中度正相关和1个显著的中度负相关关系(≤0.021)。研究结论:功能动作筛查与改进的星形偏移平衡测试的相关性不高,FMS对于动态平衡性的筛查能力是有限的。建议将改进后的星形偏移平衡测试(mSEBT)作为区分受试者动态平衡性差异的方法进行应用。

功能动作筛查;星形偏移平衡测试;动态平衡性;

1 前言

功能动作筛查(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FMS)是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矫形专家Gray Cook和训练专家Lee Burton等人设计的进行动作评分的工具,用于评价个体基本动作模式的发展水平[14],在我国竞技体育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是针对某一项目的运动员进行测试、评估和相应的纠正练习(如空手道[1]、射击[10]、游泳[11]、击剑[12]等)。FMS不仅有较高的信度系数(0.98),而且也有较好的评分者信度[31,33,35,37],其评分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和中等偏高的一致性[8,33]。然而,研究认为,FMS得分的高低与运动员的运动表现无关[28,39],与青少年体质测试成绩的相关性研究也存在差异[3,4]。其筛查结果并没有为受试者提供影响运动表现的动作局限或功能障碍等提示[29],例如,多方向速度类运动(20 m短跑、T形灵敏跑、505变化方向跑、改进T形跑等)的测试成绩与功能动作筛查的相关性较小[29,39]。

动态平衡性对于人体在各种姿势的转化运动中以及在受到外界(推、拉等)干扰时维持和恢复稳定状态尤为重要[2,9]。8点星形偏移平衡测试(Star Excursion Balance Test,SEBT)是评价受试者动态平衡性的可靠测试[38],尤其是在监测下肢功能性缺陷方面(慢性踝关节不稳、髌骨关节综合征)具有较高的敏感性[19,24,38]。有研究已证实,SEBT用于不同人群动态平衡性测试的有效性、可靠性和灵敏性[5,14,19,24-27,38]。在此基础上,Hertel等[25]通过因子分析发现,SEBT测试中,内后、内、内前3个方向上的测试是检测受试者下肢功能缺陷灵敏性相对于其他5个方向较高的指标,这一点与其他相关研究的结果相似[5,38](研究结果显示,内后、后、内和内前方向上的测试成绩灵敏性相对较高)。因此,在不影响测试其可靠性和灵敏性的前提下,为了节省测试时间和减少统计方法使用时I型错误的概率[25],本研究采用Hertel等[25]提倡的mSEBT作为评价受试者动态平衡性的功能测试。

尽管功能动作筛查(FMS)与多方向跑测试之间相关性较小[29,39],但是,在筛查中也需要机体的平衡能力和动作控制能力。Teyhen等[43]在男、女现役军人群体中发现,Y-平衡测试与深蹲(=0.38)、跨栏架步(=0.38)和直线弓箭步(=0.40)之间存在小到中度的相关性。因此,本研究假设功能动作筛查与改进的星形偏移平衡测试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在上述假设的基础上,本研究选取深蹲、跨栏架步、直线分腿蹲、主动直膝抬腿、躯干稳定俯卧撑和旋转稳定性作为功能动作筛查的测试内容;选取内后、内、内前3个方向作为改进后的星形偏移平衡测试以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使用mSEBT测试时根据下肢成绩将受试者分成高、中、低3个表现组,以更好的验证测试成绩高的受试者是否也在功能动作筛查中表现优越。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功能动作筛查中6项动作模式与改进后的星形偏移平衡测试(mSEBT)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对宁波工程学院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多方向速度类运动)校代表队中符合测试条件(目前正在参加训练,每周训练次数≥3次;且在此之前至少有1年的训练历史,每周训练次数≥2次)的男生进行统一编号、排列,使用计算机编制的随机数表从中选取30名,女生按照同样的方法随机选取30名作为本研究的测试对象(共60名,其中,篮球运动员13名,排球运动员10名,足球运动员16名,羽毛球运动员11名,兵乓球运动员10名)。测试之前告知测试对象本研究的目的、测试要求及可能存在的风险,自愿参加测试。为了排除运动损伤对功能动作筛查的影响,测试对象只包括过去30天无任何损伤的参与者(表1)。

表1 测试对象基本情况

2.2 测试方法

2.2.1 测试程序

数据的收集分两部分完成,间隔1周。第1部分进行功能动作筛查(FMS),第2部分进行改进后的星形偏移平衡测试(mSEBT)。

第1部分:功能动作筛查测试之前记录所有受试者的年龄、身高和体重,由1名功能动作筛查方面的专业测试人员(有2年服务国家游泳队的经验)和1名经过专门培训的体能专业的实习生根据具体评分标准结合不同位置、不同视角的观察进行评分。第2部分:在mSEBT测试前组织受试者进行下肢长的测试,令受试者平躺,测量从髂前上棘到胫骨内踝下端的距离[5]。腿长测试和mSEBT测试由本校的1名体育教师和2名学生助手完成。

两部分测试都是在上午8:00~11:00点按照相同的测试顺序在相同的地点进行,测试前2~3 h之内不能吃东西,且不能喝咖啡等兴奋性饮料,测试前24 h之内不能进行大强度的下肢练习。

2.2.2 测试仪器和设备

身高体重测试:在学校体质监测实验室使用身高体重测试仪统一完成测试。

功能动作筛查:FMS测试套件,一只长杆(约1.2 m)、两支短杆、一块2 ft宽×6 ft长测试板(约0.6 m×1.8 m)和一条弹力带。

下肢长测试:瑜伽垫、带游标的直尺。

改进的星形偏移平衡测试:用直尺、卷尺、量角器、粉笔、透明胶带制作。

2.2.3 测试内容

2.2.3.1 功能动作筛查(FMS)

功能动作筛查内容:1)深蹲;2)过栏架步;3)直线分腿蹲;4)主动直膝抬腿;5)躯干稳定俯卧撑;6)旋转稳定性。选择这6项测试是因为完成它们需要某种形式的平衡能力[17,43]。没有选择肩部灵活性测试是因其只涉及盂肱关节的运动,侧重于对肩关节灵活性的筛查[43]。

本测试严格按照相关文献中的评分标准和要求进行(Cook等[17,18],Frost等[22]),受试者每项测试均有3次机会,每项测试之间间隔1 min[17,37,42]。每项动作模式的评分标准有3分、2分、1分、0分4个等级分别代表没有任何代偿的完成动作、有单个代偿的完成动作、有多个代偿或不能完成动作和疼痛[13,17,18]。

2.2.3.2 改进后的星形偏移测试(mSEBT)

改进后的星形偏移平衡测试(mSEBT)通过内后、内和内前3个方向的表现来评价受试者的动态平衡性[5](图1)。测试方法、要求和注意事项严格按照相关文献[5,16,26]进行。为了排除学习效应[26],在正式测试之前受试者每个方向练习6次。本研究选用相对距离作为评价指标,即每个方向上的相对距离=伸出的远度最大值/腿的长度×100[40],受试者每侧下肢的综合值=(内后L1最大值+内L2最大值+内前L3最大值)/(腿长×3)×100[40]。采用两种方法将受试者的测试成绩分成高(动态平衡性最好)、中(动态平衡性良好)、低(动态平衡性最差)3个表现组(左腿支撑下根据右腿综合成绩进行排序分组和右腿支撑下根据左腿综合成绩进行排序分组)。本研究将测试成绩排名1~20的受试者归为高表现组,21~40归为中表现组,41~60归为低表现组。

图1 改进后的星形偏移平衡测试(mSEBT)

Figure 1. Modified Star Excursion Balance Test (mSEBT)

2.3 数理统计

本文应用SPSS 22.0软件完成数据的整理分析,采用单因素ANOVE分析高、中、低表现组之间的差异。运用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功能动作筛查与改进后的星形偏移平衡测试之间的相关性。

3 研究结果

表2显示了当左腿支撑(右腿伸远的距离)和右腿支撑(左腿伸远的距离)用于mSEBT测试时,受试者内后、内和内前3个方向上测试成绩的组间差异。左腿支撑时高、中表现组所有方向上的测试成绩均显著高于低表现组(≤0.001,≤0.003),且高表现组除了内前方向以外的所有成绩均显著高于中表现组(≤0.018)。右腿支撑时高表现组所有方向上的测试成绩均显著高于低表现组(≤0.001),且高表现组除了内前方向以外的所有成绩均显著高于中表现组(≤0.018),中表现组除了内前方向以外的所有成绩均高于低表现组(≤0.015)。

表3显示了当左腿支撑(右腿伸远的距离)和右腿支撑(左腿伸远的距离)用于mSEBT测试时,受试者的年龄、身高、体重和功能动作筛查得分的组间差异。所有受试者在功能动作筛查中没有出现得0分的情况。其中,年龄(= 0.331,1.00)、身高(=0.142,1.00)和体重(=0.230,1.00)之间没有组间差异;左腿支撑和右腿支撑下的深蹲(=0.246,1.00)、过栏架步左(=0.638,1.00)、过栏架步右(=0.863,1.00)、直线分腿蹲左(=0.450,1.00)、直线分腿蹲右(=0.539,0.860)、主动直膝抬腿左(=0.767,0.860)、主动直膝抬腿右(=0.122,1.00)、躯干稳定俯卧撑(=0.093,1.00)、旋转稳定性左(=0.133,0.614)、旋转稳定性右(=0.133,0.296)和总分(= 0.117,0.187)之间也没有组间差异。

表2 改进后的星形偏移平衡测试成绩的组间比较(n=60)

注:a表示显著低于高表现组(<0.05);b表示显著低于中表现组(<0.05)。内后相对距离成绩:=L1最大值/腿长×100;内相对距离成绩=L2最大值/腿长×100;内前相对距离成绩=L3最大值/腿长×100;综合值 =(L1最大值+L2最大值+L3最大值)/腿长×3×100,下同。

表4显示了当左腿支撑(右腿伸远的距离)和右腿支撑(左腿伸远的距离)用于mSEBT测试时,mSEBT和FMS得分之间的相关性。左腿支撑时内后方向上的成绩与躯干稳定性俯卧撑得分呈显著中度负相关(=-0.46,=0.016)。右腿支撑时内后方向上的成绩与直线分腿蹲右侧得分呈显著中度正相关(=0.47,=0.013),内方向上的测试成绩与躯干稳定俯卧撑得分呈显著低度负相关(=-0.47,=0.021)。除此之外,mSEBT和FMS得分之间没有其他相关。

表3 描述性数据和功能动作筛查的组间比较

表4 改进后的星形偏移平衡测试成绩与功能动作筛查的相关性分析

注:*表示两个变量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0.05)。

4 分析与讨论

平衡能力是人体的一项重要生理机能[23],主要包括静态的稳定性和运动的协调性以及人体在坐位、立位和移动中的抗干扰能力[6]。在体育运动中,尤其是多方向速度类运动,人体在加减速或改变运动方向时,人体重心容易发生偏斜,在维持身体原有平衡的基础上,还要克服运动中身体重心的起伏和变化,因此,维持身体的动态平衡性显得更为重要。另外,平衡能力的测试与评价有利于运动员运动机能状况的监控和科学化训练的制定[7]。因此,动态平衡能力的检查对于体能教练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

动态姿势控制测试(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完成指定动作)是评价动态平衡能力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测神经肌肉功能的一项重要手段[40]。如前所述,SEBT是区分运动员动态平衡能力差异,监测下肢功能缺陷的灵敏而有效的简易功能测试[5,14,19,24-27,38,41],在控制学习效应的情况下,SEBT具有较高的组内相关系数(0.85~0.96)和评分者信度(0.81~0.93)[26]。而mSEBT只是对SEBT的简化,从8个方向中选取了灵敏性相对较高的3个方向作为测试内容[25]。其测试机制不变,受试者在测试中一方面要保持重心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还要保持非支撑腿最大程度伸远时的平衡,挑战了受试者动态姿势平衡性的极限,很大程度上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受试者的动态姿势平衡能力[5]。此外,本研究对各个方向的测试成绩进行标准化的处理(%下肢长)能很大程度提高测试的精确度[5]。

因此,本研究认为,在SEBT基础上改进后的mSEBT对于评价运动员的动态平衡性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灵敏性。如表2所示,不管是左腿支撑还是右腿支撑,改进后的星形偏移平衡测试(mSEBT)都能有效区分具有不同动态平衡性的受试者,即动态平衡性好的受试者在内后、内、内前方向上的测试成绩以及3个方向上的综合值都显著高于动态平衡性差的受试者。这支持了Hertel等[25]的研究结果,他们指出,通过星形偏移平衡测试中内后、内和内前3个方向上的相对距离就能识别出受试者下肢与慢性踝关节不稳(CAI)有关的功能缺陷。

如果功能动作筛查与改进的星形偏移平衡测试之间有较高的正相关性,这将意味着表现出更好动态平衡性的受试者在功能动作筛查中也会表现得更好。但是,情况并非如此,当受试者根据mSEBT成绩被分为高、中、低3个表现组时,6项基本动作模式的得分以及总分并没有任何显著性的组间差异,且受试者的年龄、身高、体重也没有任何显著性的组间差异(表3)。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星形偏移平衡测试对下肢功能的评价可能不同于功能动作筛查(FMS),功能动作筛查得分的高低并不能说明受试者动态平衡性的高低。FMS对于动态平衡性的筛查能力也能通过相关分析的结果得到进一步的说明(表4):功能动作筛查(FMS)中6项动作模式及其总分和改进后的星形偏移平衡测试(mSEBT)之间只有3个显著的中度相关关系(躯干稳定性俯卧撑与内后方向上的距离、直线分腿蹲右侧与内后方向上的距离、躯干稳定俯卧撑与内方向上的距离),其中一个相关关系显示,功能动作筛查(躯干稳定俯卧撑)得分越低,左腿在内方向上的相对距离越远,二者呈负相关,这有悖于本研究假设。尽管前人研究发现,深蹲、过栏架步和直线分腿蹲得分与士兵Y平衡测试的结果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但是,相关性的强度相对较弱[43]。因此,综上所述,FMS对于受试者动态平衡性的筛查能力是有限的。

然而,由于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关于FMS对于受试者动态平衡性的筛查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局限1:本研究仅使用了改进后的星形偏移平衡测试(mSEBT),事实上还有几种不同的动态平衡性评估测试[19],包括Y平衡测试(Y-balance Test)[43]、跳跃平衡测试(hop-and-balance test)[34]和平衡测试仪(BPM)[9]等。多种测试方法的综合应用或许对FMS与动态平衡性的关系有更可靠的解释。局限2:男性和女性受试者在某些运动中会表现出不同的运动生物力学特征[32],将男、女受试者组合在一起可能影响了研究结果。然而,前人在使用FMS[14,37,39]和分析运动技术[21,30]时也将性别组合在一起进行研究,因此被认为是合适的。局限3:本研究的相关分析并不能确定FMS与mSEBT的关系,因为受试者的身体特征、机能状态、身体素质和心理状态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所得到的统计结果[15]。或许使用其他分析方法可能会阐明二者之间的区别和相似之处。有研究者使用肌电图来展示星形偏移平衡测试中受试者腿部肌肉的激活模式[20,36],发现SEBT测试中下肢肌肉的激活模式取决于不同的方向,如后方向上的练习有助于前交叉十字韧带损伤的康复和膝关节的功能稳定性的重建。局限4:本研究的测试对象虽然都属于多方向速度类运动的运动员,但不同运动项目的项目特征和训练特点可能会对研究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后续研究需要将mSEBT应用到其他人群和其他运动项目中,以更好地验证其在3个方向上的测试信度和效度以及与FMS的相关性。

本研究通过以FMS与mSEBT的相关性间接探讨FMS对于动态平衡性的筛查能力。SEBT对于区分人体动态平衡性差异的可靠性、灵敏性和有效性是在众多实践应用中被证实的[5,14,19,24-27,38,41]。在此前提下,为了节省时间和提高统计时的准确率[25],本研究从8个方向中选取了灵敏性相对较高的内后、内和内前[5,25,38]3个方向作为改进后的星形偏移平衡测试(mSEBT)。尽管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对于体能教练或科研人员来说仍然是有价值的,因为本研究结果表明,与mSEBT不同,功能动作筛查对于受试者(尤其是多方向速度类运动的运动员)动态平衡性的筛查能力是有限的。功能动作筛查主要用于评价受试者基本动作模式的质量以发现受试者的弱点、不平衡性、不对称性和动作局限,得分的高低可能无法有效的判断受试者的动态平衡性。相比之下,在SEBT基础上改进后的mSEBT可以作为区分受试者动态平衡性差异的方法进行应用。

5 结论

功能动作筛查(FMS)与改进的星形偏移平衡测试(mSEBT)的相关性不高,功能动作筛查对于动态平衡性的筛查能力是有限的。建议将改进后的星形偏移平衡测试作为区分受试者动态平衡性差异的方法进行应用,这可能为指导训练过程或多方向速度类运动(如球类)运动员的选材提供有用的数据。

[1] 丁明露.功能动作筛查在中国空手道国家队的应用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4,37(11):130-133.

[2] 刘崇, 任立峰, 史建伟,等.人体平衡能力的评价系统[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09,13(2):363-367.

[3] 刘瑞东, 陈小平, 陆亨伯.功能动作筛查在青少年动作与姿态测试中的应用及其与身体素质表现的相关性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 49(8):82-86..

[4] 廖婷,郑伟涛,李丹阳. 核心稳定性、功能动作与青少年身体素质表现的相关性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4, 40(5):37-43.

[5] 屈萍.星形偏移平衡测试在评价优秀蹼泳运动员核心训练效果中的应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1,45(9):74-78.

[6] 屈萍.核心稳定性力量训练[D].武汉: 武汉体育学院,2011:106-113.

[7] 单信海. 人体站立平衡的分类、测试方法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22(1):153-154.

[8] 吴华, 阮辉, 张新定. 功能动作筛查中评分者间信度的实证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6, 42(6):99-102.

[9] 王红梅, 徐秀林. 人体动静态姿势平衡能力测试的理论与应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0, 14(43):8095-8098.

[10] 王骏昇, 罗小兵, 严海龙. 国家射击队运动员伤病与功能动作筛查的相关性分析[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6, 28(4):352-355.

[11] 寻红星.应用功能动作训练对李玄旭400 m混合泳技术优化的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4,30(5):95-100.

[12] 周龙峰, 王守恒, 尹军. 中国击剑优秀运动员功能动作的筛查方法与数据分析[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5, 27(3):276-281.

[13] COOK G. 动作:功能动作训练体系[M]. 张英波,梁林,赵洪波译.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84-106.

[14] ARNOLD B L, DE L M S, LINENS S,. Ankle instability is associated with balance impairments: A meta-analysis[J]. Med Sci Sports Exerc, 2009, 41(5):1048-1062.

[15] BRUGHELLI M, CRONIN J, LEVIN G,. Understanding change of direction ability in sport: A review of resistance training studies[J]. Sports Med, 2008, 38(12):1045-1063.

[16] CHAIWANICHSIRI D, LORPRAYOON E, NOOMANOCH L. Star excursion balance training: Effects on ankle functional stability after ankle sprain[J]. J Med Assoc Thai, 2005,88(4):90-94.

[17] COOK G, BURTON L, HOOGEBBOOM B. Pre-participation screening: The use of fundamental movements as an assessment of function - part 1[J].N Am J Sports Phys Ther, 2006,1(2):62-72.

[18] COOK G, BURTON L, HOOGENBOOM B. Pre-participation screening: The use of fundamental movements as an assessment of function – Part 2[J]. N Am J Sports Phys Ther, 2006, 1(3):132-139.

[19] DALLINGA J M, BENJAMINSE A, LEMMINK K A. Which screening tools can predict injury to the lower extremities in team sports?: A systematic review[J]. Sports Med, 2012, 42(9):791-815.

[20] EARL J E, HERTEL J. Lower-extremity muscle activation during the star excursion balance tests[J]. J Sport Rehabil, 2001, 10(2):93-104.

[21] EIKENBERRY A, MCAULIFFE J, WELSH T N,. Starting with the “right” foot minimizes sprint start time[J].Acta Psychol,2008, 127(2):495-500.

[22] FROST D M, BEACH T A, CALLAGHAN J P,. Using the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raining[J]. J Strength Cond Res, 2012, 26(6):1620-1630.

[23] HEITKAMP H C, HORSTMANN T, MAYER F,. Gain in strength and muscular balance after balance training[J].Int J Sports Med, 2001, 22(04):285-290.

[24] HERRINGTON L, HATCHER J, HATCHER A,. A comparison of Star Excursion Balance Test reach distances between ACL deficient patients and asymptomatic controls[J]. Knee, 2009,16(2):149-152.

[25] HERTEL J, BRAHAM R A, HALE S A,. Simplifying the star excursion balance test:Analyses of subjects with and without 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J].J Orthop Sports Phys Ther, 2006, 36(3):131-137.

[26] HERTEL J, MILLER S J, DENEGAR C R. Intratester and intertester reliability during the star excursion balance tests[J]. J Sport Rehabil, 2000,9(2):104-116.

[27] KINZEY S J, ARMSTRONG C W.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tar-excursion test in assessing dynamic balance[J]. J Orthop Sports Phys Ther, 1998,27(5):356-360.

[28] LOCKIE R G. Does the trunk stability push-up provide an effective measure of upper-body function specific to male team sport athletes?[J]. Am J Public Health, 2013, 100(8):1417-1423.

[29] LOCKIE R G, SCHULTZ A B, JORDAN C A,. Can selected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assessments be used to identify movement deficiencies that could affect multidirectional speed and jump performance?[J]. J Strength Cond Res, 2015, 29(1):195-205.

[30] LOCKIE R G, VICKERY W M, JANSE D E,. Kinematics of the typical beach flags start for young adult sprinters[J]. J Sports Sci Med, 2012,11(3):444-451.

[31] MCGILL S M, CHILDS A, LIEBENSON C. Endurance times for low back stabilization exercises: Clinical targets for testing and training from a normal database[J]. Arch Phys Med Rehabil, 1999, 80(8):941-944.

[32] MCLEAN S G, LIPFERT S W, VAN DEN BOGERT A J. Effect of gender and defensive opponent on the biomechanics of sidestep cutting[J].Med Sci Sports Exerc ,2004,36(6):1008-1016.

[33] MINICK K I, KIESEL K B, BURTON L,. Interrater reliability of the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J]. J Strength Cond Res, 2010, 24(2):479-486.

[34] MYER G D, FORD K R, BRENT J L,. The effects of plyometric vs. dynamic stabilization and balance training on power, balance, and landing force in female athletes[J]. J Strength Cond Res, 2006,20(2):345-353.

[35] NESSER T W, HUXEL K C, TINCHER J 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e stability and performance in division I football players[J]. J Strength Cond Res, 2008, 22(6):1750-1754.

[36] NORRIS B, TRUDELLE-JACKSON E.Hip- and thigh-muscle activation during the star excursion balance test[J]. J Sport Rehabil, 2011, 20(4):428-441.

[37] OKADA T, HUXEL K C, NESSER T W.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e stability, functional movement, and performance[J].J Strength Cond Res, 2011, 25(1):252-261.

[38] OLMSTED L C, CARCIA C R, HERTEL J,. Efficacy of the Star Excursion Balance Tests in detecting reach deficits in subjects with 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J]. J Athl Train, 2002,37(4):501-506.

[39] PARCHMANN C J, MCBRIDE J M. Relationship between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and athletic performance[J].J Strength Cond Res, 2011, 25(12):3378-3384.

[40] GRIBBLE P A, HERTEL J.Considerations for normalizing measures of the Star Excursion Balance Test[J]. Meas Phys Educ Exerc Sci, 2003,7(2):89-100.

[41] PLISKY P J, RAUH M J, KAMINSKI T W,. Star Excursion Balance Test as a predictor of lower extremity injury in high school basketball players[J].J Orthop Sports Phys Ther, 2006, 36(12):911-919.

[42] SCHNEIDERS A G, DAVIDSSON A, HÖRMAN E,. Functionalmovementscreentmnormativevaluesinayoung, activepopulation [J]. Int J Sports Phys Ther, 2011, 6(2):75-82.

[43] TEYHEN D S, SHAFFER S W, LORENSON C L,.Clinical measures associated with dynamic balance and functional movement[J].J Strength Cond Res,2014,28(5):1272-1283.

Study on Correlation between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and Star Excursion Balance Test

LI Ping1, TONG Li-gang2, ZHU Xue-qiang1

1. Beijing Sport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China; 2. Ningbo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Ningbo 315000, China.

Dynamic balance is essential to maintain body posture and complete various movements. FMS can provide an indication of dynamic stability, b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action and dynamic balance tests is not further determined. In this paper, sixty team sport athletes completed the screens and the mSEBT. Participants were divided into high-, intermediate-, and low-performing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mean of the excursions when both legs were used for the mSEBT stance. Any between-group differences in the screens and mSEBT were determined via a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with Bonferroni post hoc adjustment. Data was pooled for a correlation analysis. Results: 1) The mSEBT test scores of high-, intermediate-, and low-performance group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0.018). 2)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ge, height,weight and the certain action of high-, intermediate-, and low-performance groups(≥0.093). 3) There are only two significant moderate positive correlations and a significant moderate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mSEBT and FMS(≤0.021). Conclus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MS and mSEBT is not high, FMS has limited ability to screen dynamic balance. The modified Star Excursion Balance Test (mSEBT) is recommended as a method to distinguish the different dynamic balance of the subject.

G804.6

1002-9826(2018)02-0066-07

10.16470/j.csst.201802008

2017-09-11;

2017-12-03

李萍,女,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 E-mail:514366093@qq.com。

猜你喜欢
星形动态平衡受试者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浅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药物Ⅰ期临床试验受试者的护理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体细胞重编程星形胶质细胞的研究进展
“8字形”快速突破“星形”角度问题
赏析2017年高考物理动态平衡问题
析拉绳旋转试题解动态平衡问题
动态平衡问题的分析
浅谈动态平衡问题的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