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CT和增强MRI诊断面神经损伤

2018-04-20 08:06赵芸芸宁文德董季平高燕军张军俭刘红生杨想春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神经管颞骨乳突

赵芸芸,宁文德,董季平*,高燕军,张军俭,刘红生,杨想春

(1.西安交通大学附属西安市中心医院放射科,陕西 西安 710003;2.西安市第三医院放射科,陕西 西安 710018;3.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放射科,陕西 西安 710032)

面神经损伤常继发于头颅外伤后,临床表现为一侧面部口角歪斜、鼻唇沟变浅、眼睑闭合不全及额纹消失。目前常采用HRCT、面神经管CPR、增强MR及面神经CPR,对面神经损伤进行定性、定位诊断。本研究采用256层HRCT、1.5T MR增强扫描,观察面神经管及面神经损伤状况,探讨其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5年8月—2017年8月18例于本院经临床诊断为单侧面神经损伤患者(左侧8例,右侧10例),男17例,女1例,年龄6~64岁,中位年龄30.0岁;均有耳或颅脑外伤史,临床表现为患侧眼睑闭合不全、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

1.2 仪器与方法CT检查: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iCT 256层螺旋CT机行仰卧位扫描,轴位扫描基线取下眶耳线,范围自颞骨上缘至乳突尖端,管电压120 kV,管电流300 mAs,层厚0.67 mm,重建层厚0.335 mm,扫描矩阵1 024×1 024,重建矩阵1 024×1 024,窗宽3 000 HU,窗位400 HU,骨算法重建。MR检查:采用GE Signa HDxt 1.5T MR仪,8通道头线圈。嘱患者取仰卧位,头先进,轴位3D-T1FSPGR增强序列,TR 20.9 ms,TE 5.0 ms,层厚1.0 mm,层距0.5 mm(重叠),带宽15.63 kHz,FOV 25.6 cm×25.6 cm,矩阵256×256,翻转角15°,NEX 2.0。对比剂为Gd-DTPA,经肘静脉注射0.1 mmol/kg体质量,速率2.0 ml/s。

1.3 图像后处理与分析采用Philips EBW工作站,先观察颞骨轴位CT图像,判断颞骨骨折类型、面神经管损伤位置,行面神经管CPR观察面神经管损伤情况[1]。于GE AW 4.5工作站观察轴位增强MRI,判断面神经损伤位置,于病变部位及健侧镜像区选取ROI(面积1~2 mm2),分别测量信号强度(signal intensity, SI)3次,取均值;测量邻近颞叶组织SI时需避开周围血管,尽量采用与面神经相同大小的ROI测量。分别计算患侧和健侧颅内面神经与同一层面邻近颞叶的信号强度比值(signal intensity ratio, SIR):SIR=SI面神经/SI颞叶。将面神经增强MR图像导入Philips EBW工作站,行面神经CPR,观察面神经颅内走行及受累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受累部位患侧、健侧面神经SIR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面神经管、面神经损伤情况18例中,纵行骨折8例、横行骨折5例、混合型骨折5例。

HRCT轴位及CPR示颞骨骨折18例,其中面神经骨管迷路段受累1例,膝状神经窝受累2例,鼓室段受累4例,膝状神经窝、鼓室段同时受累并发中耳腔积血2例,面神经管鼓室段与中耳腔积血关系密切者3例,面神经管骨壁无明显骨折6例。

增强MR及CPR示面神经损伤18例,其中内听道段受累12例,迷路段受累14例,膝状神经节受累18例,鼓室段受累16例,乳突段受累15例。6例伴颅骨或颌面部骨折,9例伴听骨链损伤,3例伴内耳损伤。

2.2 面神经管HRCT、面神经增强MR及CPR表现HRCT直接表现为颞骨骨折波及面神经管,患侧面神经管走行区骨皮质断裂或伴发游离小骨片;间接表现为中耳腔及乳突蜂房积血或积液、听骨链损伤、膝状神经窝扩大、内耳损伤。增强MRI表现为患侧面神经增粗伴明显强化,健侧面神经轻中度强化。面神经损伤可多部位同时受累,以膝状神经节、鼓室段、乳突段为著,本组18例均有膝状神经节受累,鼓室段受累16例,乳突段受累15例,以膝状神经节强化最为显著。HRCT CPR可显示面神经骨管受累情况,MR CPR可直接显示颞骨内面神经全貌、损伤部位及强化情况(图1、2)。

2.3 SIR值不同受累部位患侧SIR值均高于健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见表1。

3 讨论

3.1 面神经及面神经管解剖面神经是人体内行于骨管中最长的神经,从延髓脑桥沟外侧部离开后,在小脑桥脑池内伴前庭蜗神经、迷路动脉入内耳门,穿过内耳道底的面神经区进入面神经管,先向外侧穿过膝状神经窝,而后急转向下,经茎乳孔出颅,向前穿过腮腺达面部。面神经可分为核上段、脑桥段、小脑桥脑池段、内听道段、迷路段、鼓室段、乳突段及颅外段[2-4]。面神经管在颞骨内分为迷路段(岩骨内段)、鼓室段(水平段)、乳突段(垂直段),与面神经相应分段的名称一致。胚胎后期,面神经管膜化骨不全,是导致面神经迷路段上壁、鼓室段外侧壁、下壁缺损的主要原因。面神经管乳突段的缺损多由乳突小房气化过度与乳突段面神经管相通所致[5]。熟悉面神经及面神经管的解剖特点有助于评估面神经损伤的范围。

表1 患侧、健侧不同节段面神经MR增强后SIR值(±s)

表1 患侧、健侧不同节段面神经MR增强后SIR值(±s)

部位内听道段(n=12)迷路段(n=14)膝状神经节(n=18)鼓室段(n=16)乳突段(n=15)患侧1.42±0.321.30±0.291.73±0.241.43±0.261.19±0.23健侧0.85±0.130.77±0.161.29±0.230.90±0.160.79±0.16t值5.085.966.397.3112.16P值<0.001<0.001<0.001<0.001<0.001

图1 患者男,39岁,右侧颞骨骨折 A.右侧面神经管鼓室段增粗,骨壁菲薄伴部分中断(长箭),膝状神经窝见游离小骨片(箭头),右侧颞骨纵行骨折伴乳突蜂房积血(短箭); B.右侧面神经鼓室段增粗伴明显强化(长箭),邻近硬脑膜呈线状明显强化(箭头),右侧颞骨纵行骨折伴乳突蜂房积血(短箭); C.右侧面神经骨管(迷路段、鼓室段、乳突段)较对侧增粗(长箭),右侧膝状神经窝骨皮质断裂(箭头),右侧乳突蜂房积血(短箭); D.右侧面神经(内听道底部、迷路段、鼓室段、乳突段)较对侧增粗伴明显强化(长箭),右侧膝状神经节较对侧增大伴明显强化(箭头)

图2 患者男,64岁,右侧颞骨混合性骨折 A.右侧颞骨纵行骨折(白短箭),右侧面神经管鼓室段增粗(长黑箭),骨折线累及右侧水平半规管(箭头),右侧中耳腔积血(黑短箭); B.右侧颞骨纵行骨折伴乳突积血(短箭),右侧面神经管鼓室段肿胀增粗伴部分离断(长箭),骨折线累及右侧水平半规管伴少量积血(箭头),右侧水平半规管膜迷路积血(黄箭头); C.右侧面神经管鼓室段骨折伴轻度错位,右侧面神经管鼓室段增粗(白长箭),骨折线累及右侧水平半规管(短箭),右侧面神经管后膝部见小骨片(黑箭头),中耳腔积血(黄长箭); D.右侧面神经鼓室段离断(长箭),右侧面神经乳突段邻近后膝部离断(短箭),沿骨折线走行区的积血(箭头)

3.2 面神经管损伤HRCT表现直接征象为面神经管骨折,患侧面神经管走行区骨皮质断裂或伴发游离小骨片,严重时面神经管错位;间接征象为面神经管增粗、中耳腔及乳突蜂房积血或积液、听骨链损伤、膝状神经窝扩大、内耳损伤[6]。面神经管骨折为头颅外伤后造成颞骨骨折波及面神经管,即面神经管骨壁出现低密度骨折线,也可在面神经管走行区出现游离小骨片;面神经管增粗表现为受累侧面神经管管径较对侧增粗;中耳腔及乳突蜂房积血或积液表现为受累侧中耳腔、乳突蜂房密度增高,出现小团状、小片状稍高密度影,中耳腔积血较多时多出现中耳腔血肿,与面神经管鼓室段局部紧密相邻,血肿通过面神经管鼓室段的裂缺压迫面神经,造成外伤后迟发性面瘫。本组9例伴听骨链损伤,表现为听小骨脱位和骨折,有时听小骨脱位后,移位的听小骨可压迫面神经造成面瘫。膝状神经窝扩大指患侧膝状神经窝较健侧扩大,且其外侧出现渗液时提示该处存在骨折[7]。本组3例伴内耳损伤,表现为颞骨骨折波及内耳骨迷路,即半规管、前庭、耳蜗骨壁出现低密度骨折线。部分面神经损伤患者面神经管骨壁可无明显异常改变,但临床出现面瘫症状,本组有6例,且增强MR可发现面神经多部位受累,呈明显强化,可能与周围结构挤压或震荡有关,另一方面,也与HRCT发现颞骨不同部位骨折的敏感度、特异度不同有关[8]。

近年来,国内勘探技术发展势头良好,但总体技术水平仍然较低,勘察技术创新不够,不利于工程勘探技术经济效益的提升。在实际的测量过程中,测量取样所获得的数据质量较低,测量方法的应用范围较小,没充分分析地基承载力。对于勘测来说,即使能够满足勘测的技术要求,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传统技术难以满足现实需要。

3.3 面神经损伤MRI表现面神经损伤常因头颅外伤造成面神经水肿、局部受压、牵拉挫伤甚至离断,随时间延长,骨管内压力增大,导致面神经局部缺血,进而发生神经变性,最终可导致轴索损伤和神经功能异常。本研究对面神经损伤患者行增强MR扫描,发现患侧面神经增粗伴明显强化,主要以膝状神经节、鼓室段和乳突段强化为主,邻近硬脑膜出现线状明显强化,骨折线走行区可见呈高信号改变的积血灶,严重者表现为面神经离断,与Rotondo等[9]的研究结果相符。本研究发现面神经管损伤的CT直接征象是某一节段面神经管骨壁断裂,但通过MR增强检查发现面神经损伤的范围常为多节段,即增强MRI显示的面神经损伤范围大于颞骨HRCT的评估范围,可能与增强MRI对面神经充血水肿较敏感有关。有时外伤所致面神经损伤并未造成面神经管骨折,颞骨HRCT检查结果多为阴性,但采用增强MRI可发现受累面神经异常强化,有助于避免漏诊,故面神经MR增强扫描是外伤后颞骨HRCT检查的重要补充。判断受累侧面神经是否为异常强化需与健侧面神经进行对比。本组比较患侧、健侧面神经与同一层面邻近颞叶的SIR,发现患侧受累部位面神经SIR值均高于健侧,可为临床评估受累面神经异常强化提供参考。

本研究采用HRCT观察颞骨及面神经管骨性结构受累,以增强MRI观察面神经受累,量化受累面神经的强化程度,采用CPR使面神经的损伤情况显示地更直观。HRCT CPR可显示面神经骨管走行,有助于了解颞骨骨折是否波及面神经管;MR CPR则可直观显示面神经小脑桥脑池段、内听道段、迷路段、鼓室段、乳突段[10],二者相结合可全面显示颅内面神经及其骨管损伤情况,为面神经减压术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但CPR将纡曲走行的面神经拉直显示于同一平面,与面神经的真实走行不同,且CPR重建质量依赖操作者对面神经解剖的掌握程度,操作时需不断校正[11]。此外,由于线圈原因,本研究未能很好地显示面神经颅外段(腮腺部分),对于颅外段面神经损伤情况的观察有局限性。

总之,颞骨HRCT及面神经增强MRI可评价不同节段面神经损伤情况,将HRCT和MRI的CPR结合,可直观显示颞骨内面神经及其骨管损伤情况,具有重要临床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宁文德,董季平,杨军乐,等.面神经管的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37(11):1021-1024.

[2]Singh AK, Bathla G, Altmeyer W, et al. Imaging spectrum of facial nerve lesions. Curr Probl Diagn Radiol, 2015,44(1):60-75.

[3]Veillona F, Ramos-Taboada L, Abu-Eid M, et al. Imaging of the facial nerve. Eur J Radiol, 2010,74(2):341-348.

[4]Toulgoat F, Sarrazin JL, Benoudiba F, et al. Facial nerve: From anatomy to pathology. Diagn Interv Imaging, 2013,94(10):1033-1042.

[5]柳澄,刘凯,王道才,等.颞骨高分辨力CT.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20-21.

[6]吴莉,韩丹,陈泽谷,等.CT CARE kV低管电压扫描联合CPR技术术前评估面神经管骨折.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5,31(11):1748-1752.

[7]Mu X, Quan Y, Shao J, et al. Enlarged geniculate ganglion fossa: CT sign of facial nerve canal fracture. Acad Radiol, 2012,19(8):971-976.

[8]Rajati M, Pezeshki RM, Irani S, et al. Accuracy of 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in locating facial nerve injury sites in temporal bone trauma.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 2014,271(8):2185-2189.

[9]Rotondo M, D'Avanzo R, Natale M, et al. Post-traumatic peripheral facial nerve palsy: Surgical and neuroradiological consideration in five cases of delayed onset. Acta Neurochir, 2010,152(10):1705-1709.

[10]赵芸芸,高燕军,董季平,等.MR增强扫描及曲面重建在面神经炎中的应用.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7,14(12):752-756.

[11]张媛,鲜军舫,陈光利.颞骨内面神经影像解剖研究进展.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24(12):2030-2032.

猜你喜欢
神经管颞骨乳突
耳显微外科颞骨解剖学习班的教学难点分析*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的手术护理配合
河南地区成人下颌神经管分支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研究
孕早期妇女患病和用药与神经管缺陷的病例对照研究
颞骨解剖培训中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
两步缓解颈肩痛
慢性中耳炎术中脑膜裸露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双内听道”畸形CT表现一例*
外耳道后壁骨性重建技术临床应用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