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瑶,张瑞平
(1.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山西 太原030001;2.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山西 太原030001)
乳突导静脉走行于乳突导静脉管内,是胚胎期沟通脑静脉引流至颈外静脉系统的重要通道,出生后迅速被颈内静脉系统取代。成人中乳突导静脉并不少见。颈内静脉系统回流受阻时,乳突导静脉可引流部分血液延缓颅内压的升高。目前,乳突导静脉与搏动性耳鸣的关系及其在颅内血管手术的应用等已有较多报道。然而关于乳突导静脉管的影像学描述较少。本文通过64层CT容积扫描数据,重建横断面图像以观察乳突导静脉管的出现情况及不同类型,测量其内径并评估其与邻近血管的关系,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解剖信息。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2月~2012年3月期间行副鼻窦CT容积扫描220例(440侧)的影像资料,其中男113例,女107例;年龄18~61岁,平均40岁。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非耳部症状就诊;③既往无慢性中耳、乳突感染病史及耳部手术史。排除标准:①CT示颞骨存在骨质破坏征象;②颅面骨无发育畸形;③其他病变累及颅底者[1-2]。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 Philips Brilliance 64层CT扫描仪,行副鼻窦横断面扫描。受检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枕骨隆突至C3椎体水平。扫描参数:电压120 k V,电流300 mAs,准直器宽度64×0.625,螺 距 0.64,采 集 层 厚 0.67 mm,层 间 距0.67 mm。骨算法重建图像,窗宽4 000 HU,窗位700 HU。将扫描数据传送至EBW图像后处理工作站,横断面图像重建基线平行于矢状面水平半规管(图1,见封3),重建层厚1 mm,层间距1 mm。将重建后的图像调整放大率至2.0,由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同时进行2次观察、测量。
1.3 测量项目
1.3.1 乳突导静脉管分型 横断面重建图像上观察有无乳突导静脉管,根据其外口及内口(图2,3,见封3)的开口情况,参考Cheatle A等[3]关于乳突导静脉管的描述及盛波等[4]关于乳突管的分型,将乳突导静脉管分为以下5种类型:Ⅰ型,乳突导静脉管有1个外口,并由1条管道相连内口(图4,见封3);Ⅱ型,有2个外口,其汇合后连接1个内口(图5,见封3);Ⅲ型,有3个外口,它们先后汇合后连接1个内口(图6,见封3);Ⅳ型,2个外口,分别与2个内口相连(图7,见封3);Ⅴ型,1个外口,与2个内口相通(图8,见封3)。
1.3.2 乳突导静脉管内口直径 在横断面重建图像上测量乳突导静脉与乙状窦沟连接处的内口直径(图9,见封3)。
1.3.3 横断面重建图像上观察有无颈静脉球窝高位(图10,见封3),其标准为颈静脉球顶超过耳蜗底周下缘。
1.3.4 脑静脉回流分型 连续观察重建横断面图像,根据双侧乙状窦沟的大小将脑静脉回流优势分为3型:左侧优势型、右侧优势型及均衡型。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f or windo w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包括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进行组间比较前,首先对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及方差齐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总体方差具有齐性的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并计算均值及标准差;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秩和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正常成人乳突导静脉管出现率约51.82%(228侧);其中,男性左侧出现率约63.72%(72/113),右 侧 约 55.75% (63/113);女 性 左 侧 约41.12%(44/107),右侧约45.79%(49/107)。双侧出现者85例,单侧者58例(见表1)。
男性不同侧别间乳突导静脉管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3),女性不同侧别间乳突导静脉管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5)。
113例男性中,出现乳突导静脉管135侧,较女性(93/10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
2.2 脑静脉回流类型 左侧优势型41例,右侧优势型121例,均衡型58例。在162例单侧优势型的受检者中,优势侧乳突导静脉管的出现率(98/162)较对侧(78/16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在58例均衡型受检者中,不同侧别乳突导静脉均为28例,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
2.3 颈静脉球窝高位侧乳突导静脉管的出现率(122/204)较无高位侧(108/23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
2.4 不同类型乳突导静脉管的出现情况(见表1)。
表1 220例(440侧)正常成人乳突导静脉管统计结果侧(%)
2.5 乳突导静脉管内口直径见表2,2个内口者,以较大径计算。
表2 228侧乳突导静脉管内口直径统计结果 d/mm
同一性别不同侧别间乳突导静脉管内口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乳突导静脉内口直径较女性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突导静脉管内口直径在0.8~6.1 mm之间;男性乳突导静脉管内口直径≥2 mm者占86.99%,女性乳突导静脉管内口直径≥2 mm者占72.28%。
乳突导静脉内口起自乙状窦背外侧,走行于枕乳缝前方的乳突导静脉管,向外汇入枕静脉或耳后静脉,是胚胎时期沟通脑静脉引流至颈外静脉系统的重要通道,出生后迅速被颈内静脉系统取代。
然而,成人中乳突导静脉并不少见。虽然在正常成人颅内静脉回流中并不起重要作用,但在乙状窦或颈内静脉发育不良的患者,扩张的乳突导静脉是脑静脉引流的重要通道。当颅底或颈部病变压迫、侵犯双侧颈内静脉或颈内静脉血栓形成导致颅内静脉回流受阻时,乳突导静脉可通过引流脑静脉血液,延缓颅内压的增高[5]。中耳乳突区的感染或手术所致医源性感染可引发乳突导静脉血栓形成甚至脓毒血症,病变随血流播散至乙状窦或颈面部静脉,可引起严重的后果。行颅底或耳部手术时,乙状窦后入路较为常用,而乳突导静脉的损伤是引起术中出血的常见原因[6]。此外,文献[7]报道乳突导静脉可应用于颅内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介入手术。
乳突导静脉可能与静脉性搏动性耳鸣有关。文献[8-9]报道,搏动性耳鸣患者在影像检查中可见粗大乳突导静脉,行乳突导静脉结扎术后耳鸣症状减轻或消失,认为乳突导静脉可能是引起搏动性耳鸣的原因之一。而本研究发现乳突导静脉228侧(共143例),均无搏动性耳鸣症状。我们认为静脉性搏动性耳鸣的产生可能与患者颅内静脉系统回流异常有关,而长期的颅内静脉回流异常可能导致乳突导静脉扩张,结扎导静脉可改变患者颅内静脉回流途径及回流速度,可能会使症状减轻或消失,但其确切疗效尚需长期随访观察,其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探讨。
乳突导静脉管与一些文献所提到的乳突管并不相同。乳突管内尚包括板障静脉,一般管径细小,走行迂曲,可有一条到多条。乳突管及乳突导静脉管概念的混淆是导致目前国内外各种相关统计数据差异较大的原因之一。Cheatle等[3]首先通过尸头对成人乳突导静脉管进行了详细描述,发现不同个体间乳突导静脉管管径差异很大,骨管内除乳突导静脉外,尚可见枕动脉的侧支。二者可位于同一骨管,亦可走行于不同骨管。此外,Cheatle等[3]认为乳突导静脉管不可能被气房包裹,而本研究发现10侧乳突导静脉管由过度气化的乳突气房所包裹,在外科手术时应特别注意。王君玉等[10]观察了15例成人尸头,其内外口距离在7.46~15.28 mm之间,测得其内口直径为0.74~3.86 mm。Forte等[8]发现60%的乳突导静脉管内径<2.0 mm,25%在2.0~3.5 mm,15%的乳突导静脉管内径>3.5 mm。陈合新等[11]测得其内径平均为(2.13±0.80)mm。本研究显示,乳突导静脉管内口直径0.8~6.1 mm,男性乳突导静脉管内口直径≥2 mm者占86.99%,女性乳突导静脉管内口直径≥2 mm者占72.28%。所得内径结果较以上文献报道普遍略大,其原因可能与测量方法及纳入对象不同有关。
乳突导静脉及后髁导静脉是沟通颅内静脉引流至颈外静脉系统的主要导静脉。其中乳突导静脉多经乳突骨质达颅外汇入耳后静脉或枕静脉。国外有报道[12]称乳突导静脉的发育程度与后髁导静脉退化程度有关,国内尚未发现相关报道。
本研究发现乳突导静脉以双侧多见,单双侧之比约2∶3;与乳突导静脉出现率有关的因素包括性别、脑静脉回流优势侧别及有无颈静脉窝高位。在出现乳突导静脉管的成人中,男性乳突导静脉管内口直径普遍较女性大。乳突导静脉管可表现为单支骨管,也可为1个内口、2个外口,2个内口、2个外口或2个内口、3个外口。盛波等[4]根据乳突管内外口数量将乳突管分为8种类型,其纳入骨管除乳突导静脉管外还有一些板障静脉管。本研究参考Cheatle等[3]关于乳突导静脉管的描述及盛波等[4]关于乳突管的分型,将乳突导静脉管分为5种类型,其中Ⅰ型最常见。
传统方法是利用头颅标本观察乳突孔及乳突管,虽能清晰显示乳突表面结构,但难以对乳突管的形态及走行进行观察。MSCT可容积扫描数据,利用横断面重建图像能够方便、直观、准确显示乳突导静脉管的内口、形态及走行,可广泛应用于乳突导静脉的相关研究。
[1]Han SJ,Song MH,Ki m J,et al.Classification of te mporal bone pneu matization based on sig moid sinus using co mputed to mography[J].Clin Radiol,2007,62:1110-1118.
[2]Lee DH,Jun BC,Ki m DG,et al.Volu me variation of mastoid pneu matization in different age groups:a study by t hree-di 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computed tomography i mages[J].Surg Radiol Anat,2005,27:37-42.
[3]Cheatle A.The mast oid emissar y vein and its Surgical Importance[J].Proc R Soc Med,1925,18:29-34.
[4]盛波,吕富荣,吕发金,等.CT血管成像乳突导静脉影像解剖学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1,29(1):63-66.
[5]Fal k D.Evol ution of cranial blood drainage in ho minids:enlar ged occipital/marginal sinuses and emissary f oramina[J].Am J Phys Ant hropol,1986,70:311-314.
[6]Hadeishi H,Yasui N,Suzuki A.Mastoid canal and migrated bone wax in the sig moid sinus:technical report[J].Neurosurgery,1995,36:1220-1223.
[7]Rivet DJ,Goddard JR,Rich K M,et al.Percutaneous transvenous embolization of a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 ula t hrough a mastoide missary vein.Technical note[J].J Neurosurg,2006,105:636-639.
[8]Forte V,Tur ner A,Liu P.Objective tinnit us associated wit h abnor mal mastoid emissary vein[J].J Otolaryngol,1989,18:232-235.
[9]刘阳云,刘军,姜怀洲,等 .乳突导静脉扩大致搏动性耳鸣1例并文献复习[J].中华耳科杂志,2010,8(2):234-235.
[10]王君玉,廖建春,胡国汉,等 .经乳突乙状窦入路手术及其相关的应用解剖[J].解剖与临床,2007,12(2):79-81.
[11]陈合新,钟世镇 .乙状窦后手术进路的应用解剖[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1,24(1):52-53.
[12]Marsot-Dupuch K,Gayet-Delacr oix M,El maleh-Bergès M,et al.The petrosquamosal sinus:CT and MR findings of a rare emissary vein[J].Am J Neuroradiol,2001,22:1186-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