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农村现实困境,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2018-04-19 08:38黄小红
新课程·中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农村初中困境语文教学

黄小红

摘 要: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不同学科侧重点也是不同的。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容主要包括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以及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化修养等。另外,相对于城市学校而言,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存在诸多困境的。将以当前一些初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理论为支撑,聚焦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现实困境,浅显论述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核心素养;困境;对策

当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整个教育界的热点。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最主要的渠道还是学科教学。因此,围绕学科的不同内容,结合学科的不同特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侧重点又不尽相同。或者说,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不同学科中的具体表现也是不一样的。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以及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化修养等。现阶段,在部分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时面临着诸多困境。下面笔者将在剖析这些困境成因的基础上,浅显论述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些对策。

一、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现实困境

(一)学生语言知识积累渠道太窄

夯实语言基础知识是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之一。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通过其他渠道。然而,在部分农村初中学校,由于受到学校办学条件以及学生家庭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致使学生积累语言知识的渠道过窄。如果学生积累语言知识的渠道过窄,那么,他们积累语言知识的过程就会比较慢,收效也就甚微。

(二)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欠佳

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就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只要学生养成了各种良好的习惯,学生就会顺其自然地健康发展。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也是如此,只要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也会节节攀升。然而,当前,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由于受到教育功利化思想的影响,过分注重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提升,忽视、甚至无视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因为学生缺乏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所以他们语文学习效率的提升也会变得费时费力。仔细审视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不难发现,学生之所以缺乏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因为教师使用的培养策略不恰当。

(三)学生文化修养提升速度过缓

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化修养既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也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內容之一。初中生语言文化修养的提升离不开语文课堂。新课程倡导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化修养主要依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因为在提升学生考试成绩方面,课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作用似乎不太显著,所以部分初中语文教师严重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而教师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忽视就会间接导致学生语言文化修养的提升速度过缓。

基于上述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些困境,窃以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引领学生走出困境,逐渐发展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多渠道夯实学生语言基础知识

万丈高楼平地起,学习语言亦是如此。学生良好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离不开经年累月的厚实积累。唯有通过厚实的积累,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才能得到不断夯实。和城市初中相比,农村初中学校的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相对比较窄。在城市中,学生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因此,城市学生所接受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农村初中学生无法比拟的。城市学生在家中有着良好的读书学习氛围。而在农村,因为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农村家庭的读书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家庭中良好读书学习氛围的缺乏有碍于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积累。鉴于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弥补农村学生因缺乏良好读书氛围所造成的不足。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如果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通过阅读去汲取知识,夯实语言基础知识。教师要立足课堂教学,千方百计培养学生对阅读的浓厚兴趣。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这一课时,学生被作者史铁生笔下深深的母爱所感动了。同时,学生也初步了解到了作者史铁生和他的作品。在课堂拓展升华环节,笔者利用课件展示了一段选自史铁生作品《病隙碎笔》的精彩段落,借此激发了学生阅读《病隙碎笔》的浓厚兴趣。

丰富班级图书角。当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之后,学生就会如饥似渴地想要去博览群书。然而,在农村初中却存在着学生想要读好书,却无好书可读的尴尬局面。为此,教师要千方百计丰富班级图书角,让班级图书角成为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一个窗口。

为了丰富班级图书角,笔者经常使用自己的借书卡,从市里的图书馆中借来一些经典名著。当学生读完这些经典名著之后,笔者又会重新为他们借一些好书。此外,笔者也会让班干部去学校图书馆借一些图书来丰富班级的图书角,并且上网搜索、打印好文章推荐给学生赏析品读。

(二)全方位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

巴金说:“孩子的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自然也包括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的无形之手。对于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要全方位入手,如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听课习惯、复习习惯、阅读习惯、观察习惯、写作习惯以及积累语言知识的习惯等。

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预习不仅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过程,也是学生找准学习难点为有效听课做准备的一个过程。如果学生在课前进行了有效预习,那么,他们在听课的过程中就会做到有的放矢,他们听课的效率自然也会得到提升。如,在学习每一课之前,笔者都会让学生自主预习。通过预习,学生就可以自主解决不懂的生字词以及初步了解课文的大意。

培养良好的听课习惯。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唯有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听课习惯,他们才能在教师的引领下圆满完成课堂学习任务,顺利达成课堂教学目标。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教师要潜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唯有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才能够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求知若渴。

培养良好的复习习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正常人的记忆能力都遵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为了巩固记忆效果、提升学习成效,扎实有效的复习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教师可以以布置各种形式的作业为抓手,富有成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复习习惯。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各种知识层出不穷。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个体必须要坚持不懈地学习。阅读则是学习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个体的长足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当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之后,他们自然会从阅读中获取新知、陶冶情操、受益无穷。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以及良好的写作习惯等。

(三)大幅度提升学生语言文化修养

汉语言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化修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化修养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即“修”和“养”。所谓“修”,主要是指学习与积累。所谓“养”则是指在扎实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思辨、反思与升华。“修”和“养”彼此联系、互相促进。缺少“养”的“修”,只能培养出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缺乏“修”的“养”,只能培养出一些热衷于主观臆想的狂妄之人。毫无疑问,个体良好的语言文化修养并非天生神力,而是在后天的学习与锤炼过程中逐渐获得的。

其实,“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就恰如其分地道出了提升学生语言文化素养的重要性及方法。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化修养,教师必须要聚焦课堂阅读教学,坚持不懈地指导学生读思结合,让学生通过阅读完成学习与积累,通过思考进行思辨与升华等。

仍然以教学《秋天的怀念》这一课为例,笔者就引领学生以读思结合的方式阅读了这篇文章。在鼓励学生质疑的环节,某学生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母亲为什么“挡”在窗前?于是,笔者让学生通过寻读来解决这个问题。片刻之后,某学生做出了回答:“母亲之所以‘挡在窗前,是因为母亲不想让多愁善感的‘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产生伤感痛苦,甚至是绝望的心情,从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又如,某学生对“她又悄悄地出去了。”这句话理解不太透彻。教师指名让这名学生朗读了与这句话相关的上下文,该生边读边思考,豁然开朗,原来母亲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小心翼翼,生怕刺激了“我”。

在教师的层层点拨下,农村初中学生逐渐学会了在阅读中如何做到读思结合。学生在阅读中读思结合,他们的语言文化修养自然也会得到逐步提升。

综上所述,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拓展学生夯实语言文化基础知识的渠道,让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循序渐进地夯实自身的语言文化知识;教师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凭借良好的语文學习习惯富有成效地学习;教师要多措并举大幅度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化修养,让学生依托良好的语言文化修养提升自身文化品位。

总而言之,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要聚焦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现实困境,通过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以及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化修养等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让农村学生在良好核心素养的驱动下,在未来能够如愿以偿地步入理想的象牙塔,并最终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圆梦者。

参考文献:

[1]嵇康.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农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课外语文(上),2017(1):151.

[2]巩建华.浅谈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J].考试周刊,2017(14):58.

猜你喜欢
农村初中困境语文教学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