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德育内容包括道德行为规范教育、公民政治品质教育、人生观世界观教育这三个层次。德育教育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内容,新课改指出,除了需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智力与能力全面发展外,还应该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如此应该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渗透德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从教师言传身教、挖掘教材德育内涵、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组织趣味多样活动这些方面,探讨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教育;数学课堂;渗透策略
一、 言传身教,以正确的行为影响学生
德育实际上就是道德教育、思想教育与政治教育。小学生处于智力和思想素质发展的关键阶段,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借助学科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而小学生模仿能力强,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以正确的行为、良好的品行、正确的价值观、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的生活态度来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和塑造学生,以此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从这些方面出发,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一是实事求是,讲究依据。教学时教师选择教学内容,应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讲究事实根据,选取案例遵循科学规律,表意明确、严密谨慎。二是表现出顽强的拼搏精神。不管是遇到教学的难题,还是学生管理方面的难题,数学教师都应该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刻苦拼搏精神。三是严肃认真,负责求实。数学教师在备课、讲课、批改与评价的过程中,应该以认真负责的教育态度来感染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在认真谨慎的工作态度下,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学习习惯。四是勇于探索创新。教师教学时不应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应该灵活教学,采取创新、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启发和感染学生,激活学生创新思维,使得学生能转变多种思路解决问题,以此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二、 深挖教材,以丰富的素材教育学生
随着小学数学教材的不断改版,现阶段的数学教材中蕴含有非常多的德育素材,这为德育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呈现的并不明显,需要教师认真研究,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德育内涵,并采取科学的方法,将德育渗透在数学知识与方法教学中,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数学教材中的插图、习题、统计资料、数据、数学史料等,为德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师可以借助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等。
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长方体与正方体》单元学习后,有一则综合实践活动“粉刷围墙”材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综合实践活动,以学校某块围墙为例,组织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围墙面积计算、涂料价格实地调查、价格对比、粉刷方案制定等活动过程。在该活动中,教师科学指导,以培养学生团结友爱、节约资源、互帮互助的精神,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又如《数与形》单元知识中有一道习题提到“杨辉三角”的发现,在公元1261元我国宋代数学家杨辉发现了著名的“杨辉三角”,可以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 结合实际,以真实的生活影响学生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也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与我们身边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需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用真实的生活素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结合生活实际,需要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出发,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身心发展规律,并探寻有价值的生活素材和信息,引导学生查询、发现与联系实际生活,并从中感悟德育内涵,实现无形的德育教育目标,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
如学习《时分秒》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回答问题“神舟七号发射和返回的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表明我国向太空的探索又进了一步,由此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查阅资料,培养学生的爱祖国、爱科学的精神。又如《数据统计》知识学习后,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收集关于历届奥运会我国金、银、铜牌的数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还有四年级实践活动主题“小管家”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统计自己家一周的各项开支,记录在表格中,以统计表形式呈现,鼓励学生分析开支变化规律,并提出节约开支的合理建议。通过小型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多地关心亲人,培养节约意识、尊重长辈、保护劳动成果的思想态度。
四、 趣味活动,以多样的形式感染学生
数学学科由于其具有紧密性、逻辑性强的特点,而且又有很多数字和公式,使得部分学生觉得数学知识学习起来枯燥无味。这就需要教师采取多元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德育教育亦是如此,为了更好地在数学课堂中渗透全面的德育知识,有必要引入趣味活动,利用丰富的活动和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优化数学课堂质量,提升数学知识与德育的趣味性,也提升教育质量。同时,有必要将课内外教育相结合,拓展教育到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深化对德育知识的理解,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素质。
如《扇形统计图》单元知识学习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课外活动,活动主题为“节约用水”。不同的小組可以选取不同的调查对象,可以是公园、自己家、学校水龙头10分钟漏的水。通过学生实地调查统计,求出平均数,再结合水龙头的数量和时间,计算出这三个场所1年会浪费多少水。并通过查找资料,提出可行的节约用水建议。
五、 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德育教育的渗透,通过教师言传身教、深挖教材、结合实际、趣味活动、培养习惯,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生活,从生活中、学习中、实践中,不断增长知识,完善自身道德素质、思想素质与政治素质。德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从实际出发,认真挖掘德育素材,并实施因材施教,以陶冶和感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丽霞.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吉林教育,2013(34):149.
[2]赵淑君.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基础版,2011(9):129.
作者简介:
李文余,山东省日照市,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栈子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