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拓展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2018-04-19 10:39张琼林
考试周刊 2018年39期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实践研究小学语文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才的培养,必须重视我国的教育发展,在经济建设设置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当中,我们教育所占的指标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比例。而小学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品质与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在小学教育当中,语文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事物的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在语文教育方面要格外的重视。本人根据几年的工作经验,综合分析了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拓展教育的有效性以及实践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拓展;教学有效性;实践研究

为了更进一步的加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需要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当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我们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多,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因此,拓展阅读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诸多方面,都将发挥着十分重要而且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要教会学生在生活当中,学会运用语文知识,去解决常见的问题,去表达自己的内心所想,进而去提升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

一、 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拓展教学的意义

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的充实丰富,很多教师对于课外阅读进行了重点的讲解,如今的教学内容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当中,而是通过一篇文章再延伸到书本以外的其他知识内容当中。与传统的语文教学相比,语文拓展阅读教学,能够将教学资源最大化地开发利用,使学生通过多样化的阅读形式,一方面提高自己课外知识的积累,另一方面也能开阔自己的视野。同时,语文拓展阅读教育能够对于学生的人生发展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帮助学生在知识积累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语文阅读能力与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而牢固的基础。小学语文阅读拓展教育的开展,能够使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实现多元化的战略发展,因为拓展阅读教育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当中,可以根据一个知识点,让同学们进行广泛地讨论,甚至可以根据这个讨论点,再提出不同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与思路得到扩展,形成一种发散性的思维,来培养学生在学习当中的自主性与探索性。另外,拓展阅读教育,丰富了课堂形式,使传统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通过多渠道展开学习,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开展拓展阅读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语文学科素养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新时代的语文拓展教学应当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基础,开展文化拓展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陶冶情操,提升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

二、 如何展开阅读拓展教学

在小学中段进行语文阅读拓展教学,并不能纸上谈兵,要真正地制定计划,并将其落实到实处,经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教学方法,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

1. 拓展教学方法

传统的讲授方法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而在阅读拓展教学当中,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教师应当以教材为依托,针对课堂当中偏离教学情况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删减,以课本中的一些内容为入手点,为学生进行其他阅读材料做简介,准确地把握好教材的用途,根据需求进行拓展教学,将学生引领到一个更为广阔的阅读世界中。

例如,在文言文教学中,《两小儿辩日》便是一个十分经典的教学内容,其中,孔子受到了两个孩子的提问,而忽然哑口无言,面对这一现状,两个孩子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阐述说明,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疑问,自己对于日出有什么观点,同时孔子面对这一问题的反应又是什么?这时候在進行主要的课堂内容讲述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孔子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对于我们现实仍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必须要求学生对孔子有深入的了解与学习,这时的拓展阅读可以对孔子的著作《论语》,以及孔子的经典故事进行讲解和介绍,布置为课下作业,使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想尽办法去对孔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组织进行课外阅读交流,教师让学生们进行自主地交流与讨论,再由教师进行总结,针对在阅读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进行针对性地指导,鼓励学生更好的通过自主阅读,拓宽思维想象空间,根据自己对于知识点的理解,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适当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等形式来提高自己的阅读效果。

2. 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

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能够提升课堂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前收集拓展资料是关键,在进行拓展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所需要学习的内容和知识点进行多方面的收集,大量的储备知识要点,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学内容,以便在课堂教学中能够随时解决学生提出来的各种问题,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与发展,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不断加强,所以教师必须紧随时代的步伐,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巧用学生所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教学,充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阅读兴趣,使其养成独立思考、自我反思的学习习惯。

结合当前农村小学的教学环境,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教学,学校可以专门的安排微机室和图书室,每周安排固定的开放时间,让学生进入其中,通过网络电子书阅读和相关网页的浏览来及时了解信息,使学生更加了解前沿的思想与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拓展阅读,来实现自己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地提升。

总之,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中段进行拓展阅读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拓展阅读教学当中,使学生成为会学习、好学习的人,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实践过程当中,通过反思总结,学会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1]闫冰,张蕾.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5):325-326.

[2]赖小珍.小学中高段语文阅读拓展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J].华夏教师,2015(12):74-75.

[3]袁洪举.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04):53.

[4]徐光华.创新小学阅读教学策略.增强小学阅读教学效率[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08):36-39.

作者简介:

张琼林,安徽省安庆市,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古井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有效性实践研究小学语文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