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教育要特别注重学生情感的发展,教师要把阳光不断地洒向每个幼小的心灵:教师要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教师要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教师要给学生以自由、宽松的心理空间;教师要给学生、家长、自己建立一个交流的平台。这样学生才能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关键词:关心;爱护;尊重;信任;倾听;自由
我认为应该把阳光洒满每个孩子的心灵,至少做到以下几点:
一、 教师要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
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涯,深深地体会到: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一个温柔的眼神,一句贴心的话语,一个赞许的手势,一个会意的微笑,一个体贴入微的动作,都会使自己的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与赏识,进而促进他们积极上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添他们的勇气,鼓起他们的信心,让他们创造更大的奇迹。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心和爱护自己的每一位学生是我们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教师的天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教师要把爱心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才能夯实情感教育的基础。
二、 教师要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
教师必须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师的态度对学生的培养,对提高其全面素质,起着关键作用。实践也表明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效率及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都产生极大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自己的德和才影响教育学生,把传授知识同思想启迪,心灵塑造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协调发展。
另外,教师要坚信那些学习困难,表现落后的学生也是向往进步的,向往得到老师的尊重和信任。只要教师对学生抱有热切的关怀,经常给予鼓励和帮助,他们的心灵才得到安慰,从而滋生上进的信心。这些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往往会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奇迹来。
三、 教师要善于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
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教师要积极去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也是由学生成长而来的,有时候,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及喜怒哀乐讲给学生听,很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有一次,我把我们班几个学困生叫到办公室,让他们每人写一句自己最想对老师说的话,有几个同学都不约而同地写道:“不要把我们当坏学生。”我看了很有感触。我听到了孩子们的呼声,他们不要歧视,需要关爱。从此以后,在每周的班会上,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每个同学至少给老师提一条意见,无需留姓名。同学们每次的意见都能使自己了解掌握许多有用的信息,教书育人的针对性更强了。后来,我在自己的教学反思中写道:“谁说学生不懂事?我真想说,学生是自己的帮手,甚至是自己的路标。”
四、 教师要给学生以自由、宽松的心理空间
这一点主要表现在教学上。语文课堂上的“对话”教学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对话”的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的一个动态的过程,让学生感受、体验、自省提高的过程。这一过程,必须在宽松的心理状态下进行。只不过要学生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都要尊重、理解,并且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宽松的环境使同学们畅所欲言。这种新课标下的教育,让学生真正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的角色是一个主持人。教学在一种民主、开放的氛围中进行,教师及时引导,进行积极的评判,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以自己的学识、水平、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实现师生的互动,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把学生从被动的世界里解放出来,使他们丰富知识,增长知识,体现自我。
五、 教师要给学生、家长、自己建立一个交流的平台
教育学生是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过程,人的个性及其发展是社会环境的产物,社会环境因素构成一个人教育影响的全部源泉。家庭是社会环境中最主要的一种社会基本元素。家庭不仅仅是子女赖以生存的场所,也是子女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家庭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对子女娇生惯养、百依百顺,阻碍了学生全面发展。我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共同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有的放矢地进行言传身教。学校是学生求知学艺的主要场所,是孩子生活成长的重要港湾,是孩子成长发展的希望田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形成合力,教育之花才能灿烂绽放。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以给孩子们洒阳光时,自己的心灵里必须充满阳光,自己必须不断地进取,努力学习,要走进新课程,提高自己的情感修养和业务素质,同时还应具有执着的事业心、坚强的意志、宽阔的胸怀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教师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能做到“亲其师、信其道”,“爱其人,乐其学”。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著.《学生认知与优化教学》.中国科技出版社,1991.
[2]李小融著.《中国基础教育问题》.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
刘应霞,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会宁县河畔镇下中滩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