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现状及文学传播学构建*

2018-04-18 07:49吴大顺
关键词:古代文学传播学文学

吴大顺

(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4)

从学理上说, 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是文学生成与发展的物质载体。 然而, 历史对某种精神思想的选择总是受其传播媒介等物质性条件制约的, 新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也必然对其所传播的内容进行新的选择。 因此, 可以说传播是文学生成、 变化、 发展的重要动力机制。 多种传播媒介与传播方式的交叉、 并存及相互转化, 必然带来诗歌文化功能的分化、 转移, 从而导致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变化, 促使诗歌创作观念的变革。 因此, 近几十年来文学传播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重视, 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文以古代文学传播研究为例, 对文学传播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并据此就建构文学传播学问题提一点粗浅的看法。

1 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的三种类型

近二十年来的古代文学传播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如尚永亮《庄骚传播接受史综论》[1]《中唐元和诗歌传播接受史的文化学考察》(上、 下)[2]、 王兆鹏《宋代文学传播探原》[3]、 宋莉华《明清时期的小说传播》[4]、 李玉莲《中国古代白话小说戏曲传播论》[5]、 王玫《建安文学接受史论》[6]、 柯卓英《唐代的文学传播研究》[7]、 王金寿《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概论》[8]、 钱锡生《唐宋词传播方式研究》[9]、 陈水云《唐宋词在明末清初的传播接受》[10]、 马银琴《周秦时代诗的传播史》[11]、 吴淑玲《唐诗传播与唐诗发展之关系》[12]、 蔡亚平《读者与明清时期通俗小说创作、 传播的关系研究》[13]、 马丽娅《文化传播视野下的先唐说唱文学》[14]、 陈景周《苏东坡词历代传播与接受专题研究论稿》[15]等专著都是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的重要成果。 关于古代文学传播的研究论文数量更多, 其内容几乎涵盖从上古到近古的各体文学。 此外, 古代文学传播的理论探索也在跟进, 如王兆鹏《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研究的思考》[16]《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的六个层面》[17], 曹萌《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主体》[18]《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目的与功能》[19]《论中国古代的文学传播思想》[20]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武汉大学成立了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中心, 出版《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21,22], 组织召开多次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国际研讨会, 出版了会议论文集, 如《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2010年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3]《2014年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4]等, 有力推进了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的进程。*因撰文的时限, 本文所据资料截止到2015年初, 近两年相关成果未能及时补充, 甚憾。总体而言, 元明清小说、 戏曲的传播研究显得比较突出, 无论在研究广度还是研究深度上都超过了其它文体, 其次是唐宋诗词传播研究, 先秦汉魏六朝的诗歌传播研究则显得有些薄弱。

若从研究思路和研究重点来看, 大致有古代文学传播史论、 古代文学的传播学解读和古代文学传播学建构论等几种类型。

如尚永亮《庄骚传播接受史综论》主要梳理《庄子》 《楚辞》在秦汉、 魏晋、 六朝及中唐的传播与接受情况, 王玫《建安文学接受史论》也是从传播接受史的角度分析建安文学从建安到宋元时期的传播接受情况, 属于古代文学传播史论范畴。 王兆鹏《宋代文学传播探原》探讨宋代诗文的单篇传播、 书册传播、 诗词的题壁传播和词的歌妓传播等传播方式与传播效应, 以及“润笔”与文学商品化、 名流印可、 图画传播等特殊传播方式的传播效应问题, 既有明确的传播学视野, 又立足于宋代文学的具体生态, 拓展了宋代文学研究领域和视野; 宋莉华《明清时期的小说传播》则主要运用传播学理论和视角分析明清小说研究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如《方言与明清小说及其传播》分析小说的方言形态及方言对小说传播的影响, 《插图与明清小说的阅读及传播》分析小说插图对文本阅读的引导及插图对小说文本传播的促进作用等; 吴淑玲《唐诗传播与唐诗发展之关系》主要从唐诗发展与唐诗传播关系角度梳理唐诗的传播生态。 这些成果属于古代文学的传播学解读范畴。 李玉莲《中国古代白话小说戏曲传播论》、 柯卓英《唐代的文学传播研究》、 王金寿《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概论》等著作更多地是以传播学概念和理论, 从传播媒介、 动因、 主体、 方式、 类型、 效果等角度分别梳理《诗经》 《楚辞》 《汉乐府》及唐代文学、 明清戏曲小说的传播现象, 并试图建立古代文学的传播学框架, 属于古代文学传播学建构论范畴。 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的论文也大致可以分为这三种基本类型。

三种研究类型在内容上各有侧重, 对推进古代文学传播学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 若从研究的最终归宿来看, 古代文学传播史论和古代文学传播学解读两种类型, 主要是从古代文学的问题导向出发, 应用传播学的理论和视角, 其学术旨趣在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传播学建构论, 更多地是运用传播学理论和概念, 对古代文学发生、 发展、 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活动细节进行传播学观照, 其学术旨趣是建构古代文学的传播学理论框架, 更多地属于传播学, 古代文学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往往被忽略。

2 交叉与借鉴: 传播学与文学传播学关系

传播学是一门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主要通过对信息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 功能、 过程以及互动关系的考察, 探索、 发现克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 找到社会信息系统良性运行的机制, 推动社会的健全发展。*西方主流传播学主要是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经验学派, 他们主张运用可观察、 可测定、 可量化的经验材料来对社会现象或社会行为进行实证考察, 其着眼点在于考察传播过程的结构与功能, 传播对人的心理、 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以及如何通过传播达成个人或群体目标, 具有鲜明的实用主义立场。 参见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 第253-254页。信息传播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凡有生命存在就有传播, 文学活动作为信息传播活动之一, 自然属于传播学研究的范畴。

美国著名文艺理论家艾布拉姆斯(M.H.Abrams)在其《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 提出了文学艺术活动的四要素: 即艺术家、 作品、 世界和欣赏者, 并将其中的关系排列成一个三角形模式坐标(详见图 1)。

图 1 艾布拉姆斯的文学艺术活动四要素关系

图 2 刘若愚的文学艺术活动四要素关系

艾布拉姆斯据此将所有解释艺术作品的理论分成四类: 其中有三类主要是用作品与另一要素(世界、 欣赏者或艺术家)的关系来解释作品, 第四类是把作品视为一个自足体孤立起来加以研究。[25]5-34

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将文学四个要素的构成系统做了重新排列(详见图 2), 以更清晰地呈现四个要素之间的交往、 互动关系, 以及构成整个艺术过程的四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 宇宙影响作家, 作家反映宇宙。 由于这种反映, 作家创造作品, 这是第二阶段。 当作品触及读者, 它随即影响读者, 这是第三阶段。 在最后一个阶段, 读者对宇宙的反映, 因他阅读作品的经验而改变。 如此, 整个过程形成一个圆圈。 同时, 由于读者对作品的反映, 受到宇宙影响他的方式所左右, 而且由于反映作品, 读者与作家的心灵发生接触, 而再度捕捉作家对宇宙的反映, 因此这个过程也能以相反的方向进行。”[26]13-14

艾布拉姆斯有关文学活动要素的三角形模式和刘若愚的环形模式, 都说明文学活动是一个系统, 人类的生活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 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既是作品反映的对象, 也是作者和读者的基本生存环境, 是他们产生对话的基础; 作者是文学生产的主体, 不仅是写作作品的人, 更是创作文学规范并把自己的审美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主体; 读者是文学接受的主体, 不仅是阅读作品的人, 也是与作者生活于同一世界的主体, 双方通过作品进行潜在的精神沟通。 作品作为作者的创造对象和读者的阅读对象, 是使上述一切环节成为可能的中介。 “文学活动系统是由世界、 作者、 作品、 读者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27]41

文学的上述活动系统是如何运行的?在我看来, 传播是文学活动系统得以运行的主要机制, 也是文学发生、 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 在此意义上可以说, 一切文学史都是传播史。 但文学传播作为一种精神交往活动, 有自身的独特性, 与其它信息传播活动而言, 文学传播活动有两点显著差别:

其一, 文学传播行为是一种以理解为导向和目的的交流行为。 法兰克福学派主要成员、 德国著名文学传播学家络文塔尔认为, 文学传播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 理解和对内在经验的分享。[28]156“理解”和“分享”是文学传播的重要特点。 文学传播通过“作品”沟通作家与读者之间的交流、 理解, 建立起作家、 读者对世界的理解。

其二, 文学传播活动是以作为文学信息的作品传播为主的。 文学作品是文学传播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有了文学作品, 文学传播活动才得以产生。 艾布拉姆斯构建的“艺术家、 作品、 世界和欣赏者”四要素的关系模式, 作品是处于中心地位的, 其由此归纳的四类艺术阐释理论, 无一不是以作品为中心: 摹仿理论, 基于作品和世界之间的关系; 实用理论, 基于作品和受众之间的关系; 表现理论, 基于作品和作者之间的关系; 客观理论, 则基于文本的细读。 刘若愚构建的文学系统“环形模式”虽难以从图中直观“作品”中心, 但从其对艺术过程四个阶段的描述中, 能看出“作品”的中心地位。

在此, 我们可以对文学传播学做这样的定义: 所谓文学传播学, 是研究文学传播活动系统运行及其规律的科学。 包括有关文学传播活动的知识体系、 历史发展和理论范畴的研究。 传播也是文学生存和存在的基本方式, 文学传播现象自有文学以来就存在, 并伴随文学活动的始终, 是文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也是文学活动系统的主要运行机制和文学功能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

然而, 传播学的产生及其理论建构目标与文学传播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如何提高信息的传播效果是传播学的根本立足点, 作为传播学主流的美国经验学派, 其理论构架主要是围绕如何提高传播效果而建构的, 是一门社会科学, 还是一门应用科学。 作为一门社会科学, 传播学主要研究人在社会信息系统中的主体活动, 信息技术发展对社会政治、 经济和文化的推动及与人的观念、 价值、 生活方式变化之间的关系等; 作为应用科学, 传播学为发现和解决社会传播实践中的问题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法。[29]10文学传播活动的特点决定了文学传播学研究的重点是围绕“传播”这一行为, 探讨文学运行系统中“世界、 作者、 作品、 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以及这些关系引起的“文学作品”题材、 形式、 风格等方面的变化。 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文学作品, 而不是传播效果。

文学传播学研究因文学而产生, 人类对文学传播活动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 如我国“诗经学”关于《诗经》编纂、 诗的讽赋与诗言志传统的形成、 周代“诗教”与“乐教”研究; 又如古代文学的“选本”研究等, 都是文学传播学研究范畴, 只是没有从现代“学科”建构和学科视野的高度研究文学传播现象而已。 传播学则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 是在社会学、 政治学、 心理学、 新闻学、 文化人类学、 信息技术科学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门交叉性学科, 既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行为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 又是理论性与应用性的交叉, 而且主要关注的是大众社会的信息传播现象。

如此看来, 现代传播学的理论体系与文学传播学并非从属关系, 更多地体现了一种交叉和互相借鉴的关系。

3 对构建文学传播学的思考

近年来, 有部分学者提出建构文学传播学的构想, 这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学术创新的勇气, 如文言《文学传播学引论》是我国仅见的一部文学传播学理论专著, 但全书主要内容是以西方传播学理论体系构建的逻辑框架。[30]这种思路是将文学传播学纳入现代传播学理论系统, 将文学传播学作为现代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曹萌《文学传播学的创建与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柯卓英《文学传播学的理论建构》, 《新闻知识》2008年第1期; 等论文也持类似观点。这种思路似乎不符合各自学科的发展历史和学术目标。 从研究实际看, 一些研究成果因受西方传播学理论框架的制约, 往往借用传播学的理论概念和学术框架观照文学, 其研究内容和基本观点, 仍是传统文学研究中的一些既有命题和结论, 没有在研究领域和观点建树方面提供新思想、 新结论, 导致文学传播学研究一定程度上的空泛化、 表层化倾向, 这也是近年文学传播学研究遭到学术界质疑的原因。 有一些成果则从传播学视角关注文学传播现象, 而不是简单搬用传播学的理论概念, 对以往文学研究中忽视的一些问题进行有益的探索, 对文学研究起到了有益的推进作用。

鉴于以上对传播学与文学传播学产生历史、 发展背景和学术旨趣的梳理, 在此有必要明确, 文学传播学的学术目标应是作为文学研究的分支学科, 研究旨趣在于立足文学本位, 借鉴传播学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 拓展和深化文学研究领域, 而不是将之作为传播学分支学科, 来丰富传播学学科体系。 若从文学分支学科的学术目标出发, 文学传播学大有可为的研究领域至少如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 文学传播学理论研究, 构建文学传播学理论体系; 第二, 文学传播历史研究, 梳理和总结文学传播学发展历史; 第三, 文学传播过程研究, 描述文学活动行为, 还原文学生态; 第四, 文学传播方式研究, 传播媒介、 传播方式及功能与效果、 文学的跨媒介、 跨文化传播等; 第五, 文学传播内容研究, 文学母题的流变, 新旧文学的渗透与转化、 新媒体与新的文学形式、 文学的文化、 旅游资源转化与产业化发展模式等; 第六, 文学传播效果研究, 文学接受与受众分析; 第七, 文学传播控制研究, 文学生产与传播的政治文化制度、 文学批评等; 第八, 文学研究的传播学方法研究, 调查与实验方法及统计法在文学研究中的运用等。

当然, 这些研究都是在以“传播”为中心的作家、 作品、 世界和读者互动关系中进行的, 将文学活动放在“传播力场”*“传播力场”是德国著名文学理论家和传播理论家奥利·络文塔尔提出的一个阐释某一时期文学传播活动的基本范畴。 认为文学传播活动是一个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各种“力”之间既冲突又融合的场域。 文学“传播力场”至少应包括对两个层面的活动要素的分析: 一是把文学传播活动视为一个独立、 完整的系统进行研究, 即对传者、 信息、 媒介、 受者、 效果等基本要素的分析; 二是将文学传播系统置于社会系统中进行考察, 即文化制度、 社会制度以及政治制度模式的批判性分析。 参见甘锋《络文塔尔文学传播理论研究》,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4年版, 第23-24页。中审视, 考察文学“传播力场”中各种“力”此消彼长的运动和变化以及这些运动变化引起的其它“力”的相应变化。

4 结 语

文学传播研究伴随着文学研究的产生而出现, 有着悠久的历史, 但将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问进行自觉研究的历史并不长。 20世纪40年代传播学成为一门独立学问后, 部分传播学理论家开始关注文学传播问题, 如法兰克福学派核心成员之一, 德国著名文学理论家和传播理论家奥利·络文塔尔。 他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关注文学的传播问题, 随着《德国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接受: 1880-1920》(1934年)、 《通俗杂志中的传记——作为一种通俗文学类型的传记的兴起》(1944年)、 《文学社会学》(1948年)等一系列文学传播研究论文的发表, 揭开了西方文学研究的传播学转向的序幕; 他将批判理论、 文学理论和传播理论有效地综合起来, 扭转了当时的研究立场, “在文化社会学领域发动了一场哥白尼似的革命”[28]1。 我国的文学传播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传播学传入国内后逐渐兴起的, 近二十年来得到迅速发展。 因其受到西方主流传播学理论体系的制约, 有相当一部分成果简单借用传播学理论概念描述中国文学现象, 空泛化、 表层化倾向明显。 针对国内学术界的这种现状, 构建文学传播学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1] 尚永亮. 庄骚传播接受史综论[M]. 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0.

[2] 尚永亮. 中唐元和诗歌传播接受史的文化学考察(上、 下)[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

[3] 王兆鹏. 宋代文学传播探原[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3.

[4] 宋莉华. 明清时期的小说传播[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5] 李玉莲. 中国古代白话小说戏曲传播论[M]. 太原: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5.

[6] 王玫. 建安文学接受史论[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7] 柯卓英. 唐代的文学传播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8] 王金寿. 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概论[M]. 兰州: 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9.

[9] 钱锡生. 唐宋词传播方式研究[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10] 陈水云. 唐宋词在明末清初的传播接受[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

[11] 马银琴. 周秦时代诗的传播史[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12] 吴淑玲. 唐诗传播与唐诗发展之关系[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3.

[13] 蔡亚平. 读者与明清时期通俗小说创作、 传播的关系研究[M]. 广州: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3.

[14] 马丽娅. 文化传播视野下的先唐说唱文学[M]. 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14.

[15] 陈景周. 苏东坡词历代传播与接受专题研究论稿[M]. 苏州: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14.

[16] 王兆鹏. 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研究的思考[J]. 文学遗产, 2006(2): 14-16.

[17] 王兆鹏. 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的六个层面[J]. 江汉论坛, 2006(5): 109-113.

[18] 曹萌. 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主体[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6): 47-52.

[19] 曹萌. 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目的与功能[J]. 甘肃理论学刊, 2009(6): 122-127.

[20] 曹萌. 论中国古代的文学传播思想[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5): 164-167.

[21] 王兆鹏, 尚永亮. 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6.

[22] 於可训. 陈国恩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7.

[23] 王友胜. 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2010年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长沙: 岳麓书社, 2013.

[24] 谭新红. 2014年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 下)[C]. 吉隆坡: 马来亚大学马来西亚华人研究中心, 2014.

[25] [美]M. H. 艾布拉姆斯. 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传统[M]. 郦稚牛, 张照进, 童庆生,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26] 刘若愚. 中国文学理论[M].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27] 童庆炳. 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8] 甘锋. 络文塔尔文学传播理论研究[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4.

[29]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30] 文言. 文学传播学引论[M].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6.

猜你喜欢
古代文学传播学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网络议程设置理论与方法:计算传播学视角
计算传播学:国际研究现状与国内教育展望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简介
网络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探究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基于新媒体分析的古代文学传播途径分析
传播学理论对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作用探讨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