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朗读者》:二度创造的艺术特色和教学启迪

2018-04-15 05:13李熹潘涌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8年9期
关键词:朗读者主体文本

李熹 潘涌

作为朗读艺术的呈现,央视《朗读者》节目给观众带来了美妙的艺术享受,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更重视物质消费、享受感官娱乐,而《朗读者》带领我们重新审视经典作品中的思想,体会朗读艺术中的审美情感。央视《朗读者》虽然开播历史不长,但是它已经在国内乃至海外华人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文化传播领域。在我国电视综艺类节目由于创新能力匮乏而陷入竞争同质化的大背景下,一档文化节目得到如潮的好评,这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特殊文化现象。

一、穿透纸质的“朗读”

1.朗读新审视

读是主体从文本中获得信息的一种方法,用“目”是阅读,用“口”是朗读。尽管器官不同,但目的相同——一般而言,这是人们对于读的传统认识,但是《朗读者》刷新了我们的印象。“新”就新在朗读不仅是朗读主体接受信息、体验情感的一种手段,更是在此基础上创造的一种“表达艺术”。作为表达艺术的朗读,分为朗读前的准备阶段、朗读阶段、朗读后的审美阶段,是文字、视觉、思维、情感、气息、声音等多因素的相互联结与融合。文字带来的视觉刺激对朗读主体的大脑皮层发出作用力,进而引发耳、鼻、舌、身的感觉和时间、空间方面的知觉,不断激活朗读主体的朗读欲求,进入亢奋的艺术生产状态。

“无声的文字,有声的倾诉”是朗读结束后在屏幕上闪现的文字,这启示我们仔细品味朗读声中丰沛而强劲的情感力量。外国语言学家曾说:“言语要比语言的材料(词汇、语法)丰富得多。”口头语言因为清晰的语音作用,催生了生命活力,激活了跳跃的心灵世界。[1]在朗读的过程中,客体化的文本通过朗读主体的个人体悟,结合体态语、面部表情、音乐等因素使文本的创作主体与朗读主体两者完美交融,创造出意蕴丰厚的语音作品。

“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2]这是主持人董卿对朗读主体的定位。换言之,每一段朗读声中都嵌入了朗读主体的真实生活体验,其巨大的情感力量给倾听者以丰富的生命联想,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因此,有必要重新认识朗读——朗讀主体通过有声地诵读,以身体符号、语音符号等文字背后的灵魂创造精神,并使朗读主体与文本主体融为一体。朗读是以声音传播为媒介、情感渲染为背景、心智启迪为目的的综合性艺术生产过程,简言之,经过朗读主体的“二度创造”,这种独特的表达艺术,产生了新的艺术创造魅力。

2.《朗读者》的艺术特色

由董卿主持的《朗读者》节目带领观众重新审视经典作品及其创作者,楔入朗读主体现实生活的时代背景中深度挖掘、重新解读,从而为观众带来鲜活的审美体验。显然,该节目超越了一般技巧性的朗读。作为“表达艺术”的朗读,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周密布置的节目环节。《朗读者》节目以朗读为核心,在介绍朗读主体背景、朗读作品背景、主持人与朗读主体间的对话、介绍朗读主体进入朗读现场、与观众互动等一连串的环节下有序开展。通过艺术铺垫的环节为朗读活动布设语境、交代背景、渲染氛围。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朗读者》使听者拥有普通朗读中所缺乏的高峰体验。这无论是对调动朗读主体的情绪,还是倾听者的情绪,都具有极大的效应。

第二,精心选择的朗读人物。作为最核心的朗读环节,朗读主体的形象、身份、情感特征极其重要。“朗读者”群体不仅涵盖影视表演家、作家等在某个艺术领域有突出贡献、知名度比较高的人物,还聚集生活经历特殊、奋发励志的平凡人。经节目策划方精心选择的朗读人物凸显出特殊性、典型性等特点,而自身形象和背后故事自然形成了一个个动情点,伴随着朗读的声音敲击在倾听者的心间。

第三,丰富多样的朗读形式。在《朗读者》中,经典作品以多人齐读、个人朗读、两人搭配朗读等形式再现。此外,节目组在北京、上海多地街头配备“街头朗读亭”,为有意参与朗读活动的市民录制三分钟的朗读视频。这一举措为平凡人提供了表达自我的机会,也助推社会掀起一股“朗读”热潮。

第四,隽永晓畅的节目导语。《朗读者》中的节目导语涉及名人事迹、俗语警句、文学作品节选等内容,它通过简短文字来传递出富有思辨意味的人生哲理。其清新自然的语言蕴含着节目组对主题的深刻理解,充溢着悦动的生命魅力与独特的心灵意韵,展现出对日常生活的温情回眸。

第五,情感真挚的读后共鸣。完成“朗读”发声并不代表朗读艺术的终结,欣赏者倾听朗读后进入情感余热阶段,不由自主地抒发自身的审美感受。董卿通过聆听朗读并根据即时的审美体验与朗读主体进行简短的心灵对话,传递出她对朗读艺术的审美享受与人生哲思。“用最摇晃的步伐写出最坚定的诗句,那些诗句就像阳光透过了水晶折射出你的灵魂。”这种感叹与赞美,早已超过单纯对余秀华朗读声音中艺术魅力的评价,而是抒发出节目主持人与朗读主体心灵的热烈共鸣。

第六,贴近生活的经典文本。《朗读者》中选择的文章多为名家的现代白话文作品,文本之中蕴含着丰沛的生命力量。朗读经典作品,即是将作者内心感受与朗读主体生活体验和谐一致地表达出来。作者的口诵与作者的心神融为一体,文本传播是以一种感性的方式直抵倾听者的灵魂深处。

总之,央视《朗读者》节目使朗读成了心灵沟通的津梁,作者、朗诵者、倾听者与主持人四方之间,通过母语的有声纽带而构成一个心心相印、彼此起伏的情感世界,响亮地确证了彼此身份的共频度存在,结成血脉相连、心灵相拥的艺术共同体。[3]

二、作为“二度创造”的朗读艺术

1.“二度创造”

一度创造是指作者运用文字来表达其思想情感的过程,二度创造则是指朗读主体对作者文本进行艺术加工而形成的新听觉艺术。这种新听觉艺术作品,投注了朗读主体个体的思想情感与生命活力。因此,这是一种全新的艺术创造——它不仅准确地表达了文本的主题意蕴、思想情感,还动态化地传递出朗读主体自身鲜明的审美特色与生活体验。

经过“二度创造”的朗读艺术,迸发出朗读主体全部的生命才情,凸显出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作为“二度创造”的主体,朗读主体在发声之前需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情绪酝酿时间。与一般“见字出声”的朗读比较而言,朗读主体更为关注个体的生活体验、情绪情感的表达与传递。

2.朗读主体的二度创造

(1)朗读主体生命化

朗读主体在朗读时饱含着个体对周遭世界的理解,彰显着主体生命的力量。因此,处于朗读艺术互动中的朗读主体是诠释语言作品主题鲜活而真实的新角色,他们以亲历者的身份传递文字中蕴藏的诚挚幽深的情感,创造性地赋予文学作品全新的生命活力。与此同时,观众在聆听朗读的过程中,逐渐进入原文本被深度激活的艺术境界。

尽管节目中存在朗读时普通话欠佳的现象,但朗读主体的人生态度、处世哲学却深深地震撼着每一位倾听者。想要直达灵魂的深处,就必须朝一个地方冲击,只有感受越单一,才能越强烈和越持久。[4]《朗读者》开场的节目导语、朗读人物的动人故事、朗读作品的创作背景、主持人与朗读主体间的对话、观众间的互动等互相融合一体,搭建起有声语言魅力不断延展的开放空间,收到直抵人心的巨大艺术效果。

(2)朗读情感个性化

尽管文学作品有其具体的创作背景与相对固定的思想主题,但朗读主体通过结合自身的独特体验,将其纳入全新的个性化语言环境之中进行二度创造。朗读主体精心选择文本、运用多感官咀嚼文本,不局限于传递文字的浅层意义,而以自身的人生体验来诠释、拓展、深化文本。例如,在第五期节目中,准妈妈为即将出生的孩子朗读朱自清先生的《春》,她将对新生命的期盼与祝福融入朗读之中,使描绘春天的细腻笔触饱含初为人母者的激动与欣喜。

俗话说:宁可情满声欠,不可声满情欠。《朗读者》节目感人至深,与朗读者个人生活经历中的那些动情点密不可分。《朗读者》追求的是朗读技巧与朗读情感的协调。它以声音为载体,以情感为灵魂,形成朗读的表达艺术场。在这个场域之中,文本的主题随着朗读主体的创作状态不断具体化。紧接着,倾听者缓缓地走进字里行间,感受不断涌流的丰沛情感。《朗读者》节目的立意聚焦于当下真实的生活,节目中的参与者既有星光熠熠的时尚人物,也有普通大眾,但朗读主体们均围绕着当期主题讲述日常生活中感人至深的点滴小事。例如,濮存昕朗读老舍先生的《宗月大师》时,讲述了自己儿童时期因腿部残疾饱受同伴嘲笑的故事;倪萍朗读《姥姥语录》,回忆与姥姥救患病儿子的故事。这些知名人物褪去银幕上的光环,展现其真实生活中鲜为人知的一面。通过使用陌生化的艺术处理方法,朗读主体以全新的文化符号出现在电视节目中。

(3)朗读意趣典雅化

朗读作为有声语言经过二度创造后的产物,它是表情达意、意蕴深远、熟悉可感的语言艺术。朗读中的态度情感、语气、节奏、停连、重音、语流等都由具体的朗读目的所统帅,基于此,朗读主体才能创造出诗情灿烂、韵味悠然的作品。

从《朗读者》整体的艺术效果来看,节目宗旨、朗读材料、朗读嘉宾等均体现出朗读意趣典雅化的特点。其中典范的文学名篇、雅致的诵读声流、充沛的肺腑情感将《朗读者》塑造成为文化综艺类节目中的一股清流。《朗读者》节目中的朗读是朗读主体的艺术创造,每一位朗读主体在朗读伊始以“仅以此篇献给”一语明确自己的朗读对象,并非假想为一个不存在对象进行创作。例如,朗读著名作家贾平凹的《写给母亲》前,斯琴高娃提到“仅以此篇献给我的母亲”,她的朗读情感紧紧围绕着自己与母亲生活中点滴的动人情节,并表达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在倾听的过程中,观众的心灵不断震颤,朗读声中饱含的情感得到无限放大,尽管是细微的颤抖也能引起听众情感上的巨大共鸣。

三、《朗读者》对语文教学的启迪

《朗读者》节目通过精心制作、巧妙设计呈现了一场场高品质的以声响为载体的艺术盛宴。在动情的朗读声中,经典作品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阻隔,在当今时代的新环境下焕发出强有力的生命活力。

朗读活动不仅仅考验朗读主体准确、流利地运用普通话的能力,更涉及朗读主体通过朗读对语言进行分析综合、理解感受、积极思维、沟通对话的表达力与思考力。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朗读教学是传情达意的重要手段。

在很多地区,小学里读语文课本还是一字一拍的,这根本不成语言。中学里也往往不注意读,随口念一遍,就算是读了,发音不讲究,语调不揣摩,更不用说表出逻辑关系,传出神态意态了。[5]总的说来,由于教师忽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语文课堂中的朗读教学长期存在“念书腔”“唱书腔”“念经式”“朗诵腔”等弊病,它抹杀了朗读本应具有的灵动色彩。二度创造的朗读教学中,朗读气息强弱变化、节奏快慢更替、情感上悲喜转变皆因文章内容、朗读主体的生活阅历、情绪体验的不同而千差万别。语文课堂教学需要通过课前预热,体验朗读角色,渲染艺术氛围,营造凝神倾听的朗读环境,提升审美能力从而形成具有极强情感穿透力、深邃思考力和丰富艺术表现力的朗读教学新境界。

1.课前预热,体验朗读角色

《朗读者》节目的每一位朗读主体通过节目前反复的语音练习,以求吐字归音的规范。朗读主体以自我生活体验调动朗读情感,但中小学生因人生经历有限,导致朗读前蓄积情感的过程较为艰难。因此,在正式上课前,学生应在教师提供的预习指导下,寻找与文本相关的创作背景、人物生平等资料,逐步建构全新的朗读角色,为深入体会文本阐发的情绪情感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前预热环节,学生不断完善相关资料,沿着文本的语言线索回到某个特定的年代,建构立体的朗读艺术创造空间。在此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沉浸文本、潜心体会,以文本人物的身份、口吻来揣摩文字背后蕴含的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例如,在《我与地坛》的朗读教学时,学生需要了解史铁生的人生历程。从血气方刚的青春年少到双腿残疾的社会“边缘人”,作者十五年的徘徊、苦闷凝聚于文章的每一个字符之中。这早已局限于个体日记式的心灵独白,更多是流露出人类对生死的哲理思索与考问。紧接着,学生以主人公的身份走进“地坛”,尝试通过浑厚低沉的声音再现地坛的荒芜之景,将作者的冷峻思考与敏锐感触展现出来。

这需要教师巧妙设计,引导学生以文本人物的角色进入“他者”的生活世界。在朗读艺术创造的世界中,朗读主体对文本进行深度的审美感知与理解,同时激活自我强烈的表达欲求。如此,朗读不再是再现“他者”文字的过程,而是“读者与作者相拥”这样不分彼此的朗读艺术的创造过程。

2.渲染氛围,酿造朗读情绪

《朗读者》是以朗读为核心,搭配个人故事、主持人讲话、观众互动等多环节的一档文化类电视节目。其各个环节的设置紧密围绕朗读主题,旨在渲染朗读艺术情感,提高听众审美体验,而不是单纯追求舞台效果。在传统语文课堂中,部分教师仅在对作家生平与写作背景作简要介绍后便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将朗读的教学功用局限于认准字音、疏通文意等语文知识层面。为实现语文课堂中朗读教学的价值回归,教师应促成范读引领与亲身体验间的有效融通。

作为朗读活动的铺垫,聆听优秀的朗读作品能帮助学生直观地把握语速、语流、节奏等朗读要点。此外,教师通过深挖文本,提炼出极具概括性的朗读艺术主题,并与学生围绕该主题展开对话。随着抽象的主题不断聚拢,朗读主体无形的情感逐渐清晰地附着于可知可感的真实情境之中。通过精心设计朗读教学的各个环节,朗读主体的声音、手势、表情语瞬间释放。师生一同进入朗读表达的艺术场,感受声音负载的艺术魅力与情感力量。

例如,语文教学名师王崧舟在《去年的树》一课的教学中,紧扣“天天”二字解读鸟与树间的真挚情感。

他通过提问鸟为树歌唱的时间,引起学生思考“天天”中丰富的含义。师生以巧妙的想象创设四季变换、晨昏交替等多种朗读情境。同时,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播放相关朗读视频、穿插背景音乐为即将开始的朗读艺术创作积蓄情感。此时,“天天”二字不再是平淡无奇的时间词,而是鸟与树间一段妙趣横生、内容精彩的生命旅程。

3.读后评价,提升朗读品质

语文教育也是提高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要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審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能力。[6]基于二度创造的朗读语文教学追求超越普通朗读字正腔圆的一般标准,而是旨在培养学生以朗读表现自我的审美体验、个性特点的能力。

朗读后的评价环节同样具有不容小觑的美学价值与教育意义。在朗读结束后,董卿结合自身的文学积淀与审美体验艺术化地表达个体感受,实现与朗读主体间的深度沟通。这不是对朗读主体朗读品质的终结性评价,而是审美主体真情实感的表达。在语文课堂中,朗读要避免客体化、压迫性地被动输出,实现个体主动的言语生命表现。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朗读指导多局限于朗读技巧的运用,停留于文本固有情感的体悟,而丧失朗读主体与创作主体间的生命对话。朗读主体的姿态、步调、面部表情均应纳入审美主体的关注视野;而朗读评价则是不断提升朗读品质、锻造朗读艺术精品的过程。同时,通过良性的评价与交流,朗读主体与创作主体不断心灵融合,进一步增强对汉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深化对文本内涵与思想情感的体悟。由此可见,教师不但要提高学生用声音活化文本、表达情感的朗读能力,而且应着重培养学生对朗读作品的审美鉴赏力与艺术评论力。

参考文献

[1]张颂.朗读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99:1.

[2]《朗读者》中那些打动人心的开场白[EB/OL].北京文艺网,2017-3-20.

[3]董卿.朗读者[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9.

[4]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编辑委员会编.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十一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5:267~268.

[5]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656.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

猜你喜欢
朗读者主体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谓“主体间性”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评小说《朗读者》中《奥德赛》的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