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宇恒
我国人事考试的涉及范围很广,具有行政、经济等方面的调节功能,人事考试制度的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同时也有利于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更好的履行。在近些年以来,我国由于人事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也在不断的改革,提高人才资源配置,从而在评价人才标准时更加多样化和细致化。
近些年国家加强法律法规建设,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有关考试违法行为处理的规定,并于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为规范公务员考试录用违纪违规行为的认定与处理,严肃考试纪律,确保考试录用工作公平、公正,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30号《公务员考试录用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该办法2016年5月27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第99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31号,对2011年3月15日发布的《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进行修改,修改后的规定2017年2月3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第117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17年4月1日起施行;为加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管理,规范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的认定与处理,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经2017年9月25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第135次部务会审议通过,并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以上法律法规为规范人事考试工作提供了依据[1]。
1.存在多头体制管理的问题。我国的人事考试管理采用多头管理的体制,管理的主要职能由社会保障部门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承担,同时公安、司法、税务、教育、财政、卫生等部门各自考试。须要建立独立、封闭的考试系统,通过体制约束行为。
2.漏题以及舞弊问题。当前漏题、舞弊等问题时有发生。人事考试中主要分为考试的严肃性及试题的安全性两方面,其中安全是重点,在试题的命题、编排、印刷、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在人事考试过程监考、程序、安全制度存在问题,导致在人事考试当中存在严肃性方面的问题,危害了人事考试的公信力。
3.命题缺乏针对性。作为人才选拔的重要途径,人事考试试卷的命题缺乏针对性会直接影响人事考试的结果,影响人事考试的积极作用。当前我国人事考试试卷客观考题分值较大,主观题较少,试卷内容一般较为固定,甚至各地试题之间直接引用,同各自专业知识关系度不大,以上问题影响人事考试的作用。
4.考务组织环境不规范。良好的考务组织环境对人事考试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有着重要意义,当前很多地区存在考试基地建设不完善的情况,没有无线电信号屏蔽仪,没有远程视频监控巡查系统,考试中各考场无录像,试卷的命题、押送、监考、阅卷等环节存在着责任不清晰、分工不明确等问题,从而给考试安全埋下了隐患。
1.规范人事考试体制。解决人事考试存在管理体制的不规范问题,规范人事考试体制,专门的独立部门负责人事考试工作,完善管理制度,全面对人事考试的各个流程进行规范化,严格人事考试环节的管理和监督,减少人事考试成本。保证管辖权、财政权、人事权的完全独立,从而保障人事考试的公平公正。
2.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规避舞弊。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将基础知识和试题建立数据题库,根据不同专业考试智能化地进行抽取试题,同时做到及时更新考试信息,严格权限管理。建立考试信息化平台,包含考场、考生、考试信息等内容。推行人事考试的评比方法,把信息技术作为一个重要的载体,降低评测时的主观性,使考试的结果更具准确性。
3.加强人事考试命题的针对性。人事考试命题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人事考试命题的针对性关系到选拔人才是否合理。人事考试开展过程中必须要明确考试的目的,通过调查方式,明确各招考单位对于人员招考的要求,按照知识考察多样性要求,尽可能多的丰富及创新考试题型。
4.加强环境建设,优化考务组织环境。同本地区各类教育院校交流合作,确定基础设施较好的学校定点考试,对定点学校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建立监考人员库。还要考虑卫生、交通、公共安全等问题,同教育、电力、卫生、交通、无线电管理等多部门协调配合,建立考试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2]。
提高人事考试的管理水平,必须从规范人事考试的流程、加强命题的针对性、政策的完善、重视考务的组织入手,促进人事考试的全面发展。这对于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