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诺明 张丽华
(南昌职业学院思政部,江西 南昌 330500)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是近年来党中央及各级主管教育部门一直高度重视的问题。中央多次出台文件强调要紧紧抓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养的各个关键环节,加强师德、师风、师能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健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激励机制,整体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保证这支队伍后继有人、源源不断。”总体来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在工作中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奋发有为,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同时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体现为:对于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有待深化、面临的困难估计不够、长效激励机制动力不足。上述因素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制约了民办高校立德树人的效果、影响了新形势下国家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本文试图就民办高校如何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激励机制这一课题,为建构新形势下符合党和国家要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这一目标而提出自己的思考。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为何在现实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文认为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首先,有些人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谁都可以上,怎么上都一样,上与不上都一样,什么时间上都一样;也有个别民办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课时、教学计划进行压缩,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进行差异化评价。这使得一些民办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不够重视,同时也使得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长期处于边缘地位。从2014-2016年(2017年尚未公布)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推选结果中来看,每年推选出10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标兵人物”、30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60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总计300人,其中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获年度影响力提名人数的为2人,获年度影响力标兵人物、年度影响力人物的为0人。其次,民办高校在自身建设上存在一些短板。民办高校是社会力量办学,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学生缴纳的学费,可以说学生的学费是民办高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由于缺乏其他途径资金的挹注,民办高校一直处于发展“饥渴”的状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也不能例外。此外,教育主管部门也存在着对于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认识不够深化的问题,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也存在着对自身定位不清的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2017年7月27日,江西省委副书记姚增科在全省民办高校党委书记(督导专员)座谈会上指出,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同公办高校一样,坚持党的领导,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由此可以看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为: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质而言之,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民办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关系着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办学校的办学方式、组织结构、运行模式可以不同,但在坚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正确育人导向上没有例外。政治领导就是要保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思想领导就是要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队伍的战斗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者、践行者和传播者,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此,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党的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是一支在民办高校执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坚力量,这是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基本定位。
通过对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定位的考察,本文拟从四个方面构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师队伍是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传播者。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身份不仅是作为民办高校的教职员工,更是作为一支执行国家政治任务的队伍而存在的。在现实中,国家如何通过有效的方式管理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尚需探索。民办高校发展的历史欠账需要时间来弥补,但党的教育事业的贯彻落实不能等,要只争朝夕的积极落实。国家应从立法的角度对民办高校教师队伍进行政策倾斜与专项资金扶持,特别是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通过政策倾斜和专项资金扶助,建立对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引导和更有效的管理。例如,天津市委市政府从增加工作经费、设立岗位绩效、扩展项目资助等方面为思政工作提供支撑,设立每年1亿元的高校思政工作专项经费,按照平均每位思政课教师每月2000元、每位政治辅导员每月1000元的标准发放单独的岗位绩效,在待遇上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天津等地的探索,为国家从立法层面向包括民办高校在内的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政策倾斜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本文以江西省为例,2017年江西省发布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从改革人才管理体制、健全人才引进培养支持机制、创新人才评价激励机制等六个方面,提出了46条具体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允许高校教师从事多点教学获得合法收入”,为江西省高校人才的有序流动提供了政策基础。就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而言,如何促进一流教师或教学团队深度参与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及教师队伍建设尚缺乏可供推广的系统性经验和案例;其次,2017年的江西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第三章任务”中就提到“总结推广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学方法以及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经验;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做好教育教学和教师队伍建设的信息交流与指导工作,指导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课程建设、资源建设、团队建设、青年教师培养等工作;组织专家积极参与骨干教师培训活动,切实提高培训效果。”可见,江西省在整合省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资源方面已经有所动作。本文认为,要提升江西省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水平,要从总揽全局,顶层设计的角度出发,思考如何将全省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调度。这涉及到省教育主管部门与各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如何建立各自管理权限及如何配合的问题,也涉及到省内高校优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和团队的是否到民办高校挂职的意愿问题。同时,也可以通过定向委派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到省内优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进行挂职锻炼,通过传帮带,快速提升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水平,逐渐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师队伍建设的形式,将江西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总之,制度建设的目标就是逐步形成对全省范围内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建制化的管理和调配,形成齐抓共管,优势互补,快速提高江西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水平,提高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能力,让学生有更多的获得感。
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不少的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缺乏安全感、认同感,由此严重影响职业的荣誉感和工作的积极性。”[1]因此,如何增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认同感、荣誉感,建立健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评价的荣誉机制,是为本节考察之目的。本文认为应从准入机制、荣誉表彰、社会评价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就准入机制而言,就是要严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入口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遴选理想信念坚定、师德高尚、理论功底扎实、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师,需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师。据了解,有些民办高校通过为新入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会举行入职宣誓仪式,来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就荣誉表彰而言,对于理论功底扎实、业务精湛、教学效果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有相应的荣誉表彰制度,从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拼劲意识和荣誉意识。不要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应通过表彰先进,带动后进,共同促进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步伐。就社会评价而论,就是要在社会上形成对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良好评价的过程。这一方面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立德树人,为培养更多又红又专的应用型人才而付出自己的努力;此外,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应立足课堂、走向社会,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建设,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各种公益性活动,形成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良性循环和社会的认可。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既是民办高校作为办学主体所应承担的责任,也关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发展。就民办高校而言,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考核指标和要求,关键的问题在于民办高校如何看待这些考核指标和要求。是把这些考核当作外在的一种宰制性力量,还是当作学校生存发展所必须的内涵。如果把考核当作一种外在的压迫性力量,则必然以应付之心对待这些考核和要求,必然是临时抱佛脚,这不利于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期发展,也不利于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而如果将教育主管部门的各种考核和要求内化为学校发展的内涵之中,则将会形成分击合进、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这种内化同样适用于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总的来说,对于民办高校及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要以“明白我是谁,知道为了谁,懂得教育谁,清楚交于谁”为抓手,强内功、重教学、加强科研,推进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走向一个新的台阶。
本文认为,要健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激励机制,首先要找准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定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具有双重身份,既是民办高校的教职员工,更是执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队伍。找准定位,才能因病施药,有效推进。本文从立法建设、制度建设、荣誉机制和自身能力提升四个层面进行了探索,侧重于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激励机制的客观面,推进和健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各方面的积极参与和努力推进,为建构新形势下强有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