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指导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以林语堂译本《浮生六记》为例

2018-04-14 16:59韩德英
晋中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浮生六记译作林语堂

韩德英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外语系,山西太原 030006)

翻译活动不单是语言间的相互转换,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实现不同国度、不同民族和区域间的文化交流。在翻译活动中,译者作为主要参与者,其主体性怎样得到体现、在翻译过程中要达到怎样的目的,其实质涉及到翻译理论中的主体性和“目的论”如何统一的问题。在这方面,林语堂的《浮生六记》堪称范例[1]102。

一、目的论与译者主体性

在翻译理论发展过程中,以凯瑟琳娜·赖斯为代表的翻译功能学派最早提出了“目的论”的雏形——等值理论。2 0世纪7 0年代德国的弗米尔(H.J.Vermeer)突破了等值理论的束缚,提出了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他提到,“翻译在目标语情境下为目标群体所生产的语篇”[2]215,即翻译行为目的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为达到这一目的,译者可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与策略。由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把握会受到自身所处的时代、人生阅历、个人素养等方面的制约,这就要求译者能够把握好一个度,否则就会造成译作有失偏颇。

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特征在译作中都会有所体现、有迹可循[3]。翻译目的是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内在动力。译文的预期效果一旦确定,译者就可以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来完成译作。通常目的决定手段,译者在翻译活动之前,首先会依据翻译目的对应选择翻译策略及方法。根据翻译策略,译者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译文的预期功能和目的。因此,翻译目的与译者主体性是密不可分的,两者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在翻译过程中,任何一方都是不可或缺的。

二、从《浮生六记》看译者的翻译目的

《浮生六记》是一部自传性质的小说,由清朝文学家沈复创作。《浮生六记》共分六卷,描述了他与妻子的情投意合、伉俪情深,虽愿意过简单而恬淡的田园生活,却因封建礼教的压迫而使理想破灭,最终经历生离死别的凄美爱情故事。中国文人的传统心态,纠结于心却又沉淀于心底的自觉的文化人格在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林语堂自身生活经历与《浮生六记》的主人公颇有相似之处,这为其进行翻译创作奠定了生活背景基础。《浮生六记》字里行间流露出主人公独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性格气质和美学情趣,文中所展现的古代中国文人的性格、气质及处世态度恰好与林语堂本人的人生态度及性情相接近。林语堂先生在该译作的序言中提到,中国人处世哲学的精髓恰似在这对夫妇的言行中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相信淳朴恬退自甘的生活是宇宙间最美丽的东西;这对伉俪的生活是最悲惨而同时是最活泼快乐的生活——那种善处忧患的活泼快乐。

《浮生六记》充分展现了林语堂的生活艺术观和对中国文化精神的体悟。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融合东西方文化,贯通东方美学思维与西方科学精神的经典之作。他将沈复夫妇的家庭生活方式作为典型,极力推崇理想的个人本位家庭,不难看出,林语堂本人受到西方文明的个人主义精神所影响。他提倡这对夫妇“恬淡自适,自得其乐”的人生处世观,以及西方人悠闲自得的人生态度。尤其是在对“芸”这个主人公的翻译描述中,既保留了中国人性的特色,同时也符合西方国家百姓认知特点[4]。他通过大量的译作,使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处世观等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被世界所了解、所认同、所接受。

三、从翻译目的看译者主体性

翻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除了要做到语言文字的转换外,一部译作更重要的是感情传达要到位。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译者能够较好地理解原作者的本意。因此,翻译者在翻译中要尽可能彰显作品中人物的特色,能够展现原著的文化背景等。林语堂在经历了婚后清贫生活、朋友遭暗杀等事件后,心境发生了很多变化,他向往一种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而《浮生六记》中所描述的闲情逸趣的生活背后,所暗含的却是人生的悲苦与残酷的现实,这恰恰与林语堂时下所遭遇的境况相契合,在情感上容易产生共鸣,使林语堂能够透彻理解《浮生六记》这部作品,从而使译作更好地表达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例1:

“……但李诗宛如姑射仙子,有一种落花流水之趣,令人可爱。”

译文:

“ … …Li Po’s poem have the wayward charm of a nymph.His lines come naturally like dropping petals and flowing waters,and are so much lovelier for their spontaneity.”[5]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芸作为该作品的女主人公,其本身是一位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知识女性,言谈举止温文尔雅,同时受到封建礼教的影响,说话温柔含蓄。但是,她性格颇具特色,对待一些封建礼教倡导的价值理念等有自己全新的理解。林语堂在展现芸的性格中采用“spontaneity”等词鲜明地刻画出芸的性格特征。

例2:

“今日真如渔父入桃源矣。”

译文:

“Now I really feel like the fisherman who went up to the Peach-Blossom Spring,”[5]

(①Reference to an idyllic retreat mentuioned in an essay by T’ao Yuanming——Tr.)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桃源”一词来源于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写的诗句,指代的是一个远离城市喧嚣且与世隔绝的地方,是作者一心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对于西方读者来说,显然对“Peach-Blossom Spring”一词的理解会是一头雾水。林语堂在处理译作时,为了让异域读者能够深入理解中国文化典故,他选择直译加脚注的方法,让西方读者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中国文化中“桃源”所暗含的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祈求一个平静和谐社会的出现。同时,也是林语堂先生时下所向往的社会。

作为翻译家,林语堂在翻译过程中体现了中国作家应有的文化担当[6]。其一生致力于将博大厚重的中华文化通俗地介绍给西方世界。林语堂欣赏《浮生六记》中描述的中国文人所向往的那种恬淡朴素的生活,体现了中国文人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译者主体性在翻译策略中的体现

译者对原文本的准确把握是形成一篇翻译佳作的重要前提,其翻译策略一般采用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方式[7]。林语堂通过运用娴熟的翻译技巧与策略,使《浮生六记》契合了西方读者对中国的阅读期待,被西方读者广泛接受并被多次重印。在上世纪30年代,中国正处在动荡不安、充满复杂斗争的世界形势下,中国文化正处于坚守和隐忍的状态,林语堂将归化和异化策略合理结合,较好地避免了被强势文化同化的厄运。林语堂灵活地应用归异结合的翻译策略,归化便于让异域读者更轻松了解中国文化;同时,异化策略尽可能委婉地保留了原著的语言特色和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征,让译文保持更多的原汁原味。

例3:

“自幼姊弟相湖,股仍呼之曰淑姊”。

译文:

“… …to calling each other“elder sister”and“younger brother”from childhood,I continued to call her“Sister Su”.[5]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西方人在交往中一般直呼其名,对年龄、性别、家庭地位等在交往并没有中国文化那样细致的要求。林语堂的《浮生六记》英译本中,也采用了西方常见的“sister”这个词语用于描述“芸”这个人物。西方读者通过译本上下文的对比,可以清楚了解译本中“sister”这个词不同于传统英语习惯上的说法,其更具有中国文化气息。通过异化翻译策略的运用,林先生将《浮生六记》中的文化词完美地表现了其所要表达的文化思想内涵[8]。

例4:

“及登舟解缆,正当桃李争妍之候,而余则侊同林鸟失群,天地异色。”

译文:

“When I went up on board the boat.I saw the peach and pear trees on the banks were in full bloom,but I felt like a lonely bird that had lost its companions and as if the world was going to collapse around me.”[5]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中国汉字文化中,四字成语的连续使用不仅能够增强句子的感染力,显得句子整洁,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四字成语的大量使用成为了汉语表达的典型特征。在《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中,原文使用了“桃李争妍”“林鸟失群”“天地异色”表达作者在失去芸娘陪伴之后的一种失落、凄惶的心境。英文中,无论表达的含义、节奏还是韵律,并无与其完全对应的词。林语堂使用了意译的方法,便于读者透彻理解作者当时失去妻子后凄凉的心境。

例5:

“……始则移东补西,继则左支右拙。”

译文:

“My wife and I often had to pawn things when we were in need of money,and while at first we managed to make both ends meet,gradually our purse became thinner and thinner.”[5]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林语堂先生在处理中国成语“移东补西”和“左支右拙”时,为方便英语读者在理解上的障碍,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也符合英语的日常表达习惯,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也照顾了读者的感受,使得西方文化读者能够了解中国历史及生活中特有的事物和现象[9]。

五、结语

林语堂终其一生致力于中西文化的交流。林语堂特殊的生活背景赋予其特殊的双重文化身份,他积极倡导中西文化交流,竭力打破民族间的隔阂,以传播交流中西文化为根本目标。林语堂的译文有着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民族性,这也提示当代翻译工作者,在合理掌握运用翻译策略的同时,要更加深入地对东西方文化底蕴的内容进行学习和研究,这是中西文化传递与交流的关键之处。

参考文献

[1]施建伟.幽默大师——名人笔下的林语堂[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

[2]Veynuti,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London&[M].New York:Routledge,1995.

[3]Bassnet.Susan&Lefevere.Andre.Construction Cul ture Studies-Essays Oft Literary Translation Studi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Press,2001.

[4]葛校琴.后现代语境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5]沈复.浮生六记[M].林语堂,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6]王少娣.试论林语堂翻译文本的选择倾向[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2):32-34.

[7]冯智强.语言哲学视阈下林语堂翻译思想的多维解读[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4):56-59.

[8]吴华玲.林语堂翻译的主体间性探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0(10):85-86.

[9]杨柳.现代性视域下的林语堂翻译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10):61-65.

(编辑 杨乐中)

猜你喜欢
浮生六记译作林语堂
《浮生六记夜读》
what用法大搜索
书虫来袭:《浮生六记》:浮生若梦,不妨踏歌而行
林语堂:幽默艺术与快乐人生
浮生六记
探访林语堂故里
1940年林语堂短暂的重庆之行
HIS COUNTRY AND HISPEOPLE
浮生六记,一梦千秋
SOME汉译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