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环境的现实审视

2018-04-14 16:59余海超
晋中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媒介互联网+政治

余海超

(1.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广西南宁530021;2.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人的生存和发展要以一定的环境为前提,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92离开了环境,教育活动便不能有效地开展。“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引人注目的焦点和难点问题之一。”[2]2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科技创新、全方位的社会开放等因素正在日益增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影响力度。

媒介环境是高校校园环境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是由大众传媒构成的对人们思想、道德、行为和社会发展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外部条件”[2]2。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媒介环境。习近平主席于2015年12月16日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3]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媒介也相应地从传统的树皮、甲骨、羊皮等书写媒介,到丝绸、帛、布等印刷媒介,到收音机、录音机等广播媒介、影视媒介再到如今的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为主体的新型互动媒介,形成了一个崭新的现代媒介环境。“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舆论生成方式和传播方式,改变着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4]204现代媒介环境具有鲜明的信息容量大、传播路径宽、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信息互联互通等特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避免地受到相应的冲击,但思想政治教育在受到媒介环境的影响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当现代媒介环境的发展变化影响进而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时,为了实现其自身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5],顺势而为,迎难而上,加强其功能的发挥。本文通过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和个案访谈,分析大学生的媒介使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应对媒介环境的具体策略。

一、媒介环境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世界已经变成一个“地球村”。环境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媒介环境伴随着科技进步不断地改变存在的形式,并正在成为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的重要外部力量。”[2]36媒介环境在改变受教育者社会化的方式、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的同时,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些挑战集中表现在媒介环境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之间产生“同心同向”效应的冲突与矛盾。

首先,媒介环境的影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由于大众传媒具有形象性、直观性、互动性等特点,在与思想政治教育争夺受众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当大众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主旋律相一致时,可以达到“同频共振”的效果,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马列经典诵读、社会实践参与以及多媒体教学互动等方面的有机融合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功能的具体体现。但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市场类大众传媒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增强其娱乐性、商业性进而来提高经济效益,竭力迎合、刺激人们感情中某些低级、恶俗的东西,以感性、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以满足娱乐消费的需要,而置社会效益于不顾。结果就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其次,大众传播媒介内容“良莠不齐”挑战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在传统社会,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信息来源路径相对狭窄,主观世界与外部环境所提供的信息发生的矛盾和冲突相对缓和。在当今,大众传媒实现了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的传递,一些没有或很少进行沉淀和净化的媒介信息会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提供的教育信息产生冲突。“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无论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还是道德教育,都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髓。”[2]48现代传播媒介的发展扩大了信息传播的空间,打破了原有国家、地域之间的约束,“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可以说,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3]。但是,与此同时,各种社会思潮的广泛传播,这对大学生的政治观念和信仰构成一定程度的威胁。“特别是美国利用新型媒介的意识和意图十分明晰,且成为政府的一种自觉行动。他们将其炮制的网络标准推广为全球标准,通过因特网等大众传媒向全世界全方位、全时空、全天候地推销自己的价值标准、意识形态、外交政策、商业理念和社会文化。”[6]219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和新型媒介的快速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在这些背景下,我国媒介环境的性质将更加复杂。不同性质的信息增强对受众影响的同时,势必冲击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2]48

最后,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使受教育者具有了与教育者获得信息的平等权利,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控制权提出了挑战。在单项输出为主的传统时代,由于信息来源清楚且比较单一,信息控制权能够很好把握。然而,在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信息控制的难度明显增强。大学生可以运用网络信息传递的快捷性、跨地域性、跨时空性,内容的生动性、丰富性等特点,阅览各类良莠不齐的纷繁信息,这些对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

大众传媒的发展,媒介环境影响力的增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首先,大众传媒开辟了新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方式。在“互联网+”时代,声音、图像、视频等与文字一起承担着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任务,同时凸显直观、形象、感性等特征,增强了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其次,大众传媒参与塑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变得日益丰富。现代传播媒介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也从知识的传递转变为对受教育者自主选择信息能力的培养,使受教育者树立自我判断、自主选择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第三,大众传媒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日益现代化。随着信息教学资源的丰富与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多地运用音频、视频、计算机等媒体,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的力度。已经出现并正在发展的慕课教育就是随着媒介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新的教育形式。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媒介环境的策略

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大众传媒现在已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内容和方式构成了挑战,但挑战也意味着机遇。大学生作为大众传媒受众的一个特殊群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7]166他们文化知识水平高、接受新事物比较敏感,但对于大众传媒丰富多彩、良莠杂交的信息也缺乏一定的理性思维和分辨能力,“长久浸泡在这样的信息潮水中,大众传媒传递的一些不良价值观念、理论观点、生活方式等也被吸收消化,这些会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8]136。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大众传媒的挑战要积极行动,适时进行变革,采取有效利用大众传媒的策略,积极、有效地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方面的作用,增强大学生应对媒介环境影响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大众传媒为我所用的同时不失其本色。

(一)摒弃不合时宜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树立开放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大众传媒对人们的价值观、生活以及环境带来了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社会和人生及自我的认识,冲击了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有些做法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则需要突破。”[4]196-197树立适应大众传媒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开放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趋势。大众传媒的开放性也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久以来的相对单一和稳定的环境状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根据教育对象的现状和要求,打破“自说自话”的封闭状态,不再沉浸在自己营造的“蒸馏水”式的设计中,而是主动融入社会大环境之中,积极利用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挖掘大众传媒传递的正能量,将大众传媒宣传的道德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活生生”教材。例如高校通过大众传媒广泛宣传“县委书记的楷模,百姓心中的丰碑”廖俊波同志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黄大年同志心有大我、报效人民的爱国情怀,教书育人、勇于创新的敬业精神,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焦裕禄同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引导青年学生自觉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的青春梦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

(二)充分利用网络多样化手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据科学研究表明,人仅凭视觉只能获得20%的信息量,仅凭听觉只能获得15%的信息量,而视觉和听觉并用却能获得65%的信息量。”[9]在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共享共治的今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仅仅局限于教科书的范围,由教师当面讲授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基本的政治观念、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的教育灌输的形式已经不合时宜。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僵化呆板不但削减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动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改进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充分利用网络的多样化手段,是大众传媒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5]

大众传媒快速发展的今天,传媒信息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而且这种素材具备生动的呈现方式,可以融合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料库。例如,一些高校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将所需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设计的思想政治教育情景制作成画面、微电影,这样既表达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使思想政治教育情景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而且大学生的听、说、视等感官都被调动起来,彰显亲和力。有些高校建立在线资源库,开辟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新天地,融网上教育和网下教育为一体。有的高校将易班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相互融合,结合区位优势和学校实际开发“红色网站”,充分发挥网络的宣传、凝聚、教育、引导作用,促进中国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网上和校园内的传播。如华中师范大学的“华大桂声”、上海交通大学的“焦点网”、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等,都是充分应用网络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和领域。这些网站既格调高雅,又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为大学生提供网络服务,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成长成才需求,使网站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的网上精神家园。

(三)优化媒介环境,创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模式和形态,是以学校师生为主体,对传入校园的文化因素进行思考加工,从而创造出一种具有自身特征的心理的群体文化。”[11]206校园文化具有参与性、学术与专业性、时代性特征。受媒介环境负面因素的影响,在高校校园中不乏出现一些带有消极影响的流行文化。“相关分析发现,有关社会思潮和网络舆论环境一定程度冲淡了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受相关社会思潮影响越大,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指导思想以及共同理想的认同度越低;每天上网时间越长,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度也越低。”[12]111一些文娱、体育、生活类资讯为了猎奇、求异、媚俗,将“屌丝”“撕逼”“逼格”“狗带”“撩”等网络低俗语言“常态化”,这些“低俗网语更加恣意地‘倒灌’,给社会文明之风带来严重影响”[13]。在一些高校的BBS上,有些大学生发表的帖子不但突破了道德的底线,而且还冲破了法律的底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引导学生在使用与传播网络语言时必须树立底线思维,做到“低俗网语不可碰,粗俗之风不可长”,对那些污染社会人文环境、违背公序良俗的低俗语言增强自身免疫力。[13]

正规、显性的教育形式固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法。但是,面对大众传媒影响的渗透性和隐蔽性,加之大众传媒内容的娱乐性迎合了部分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单纯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有的甚至做成表面文章,导致学生课上一套,课下一套;校内一套,校外一套的真假难辨的道德面貌。因此,学校中巨大的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校园文化可以说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大、最广阔的隐性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建设,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5]健康活跃的校园文化,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还与大众文化形成并驾齐驱的势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发挥其导向、凝聚、协调、激励功能,净化传媒的不良影响,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富有朝气、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李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3]习近平出席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5-12-17(01).

[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5]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6]陈正良.冲突与整合——德育环境的系统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8]檀传宝.大众传媒的价值影响与青少年德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9]游清富.论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108-112.

[10]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钟瑞添,阳国亮.高校德育体系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2]沈壮海,肖洋.2016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111.

[13]吴姗,张欣.三大关口失守粗俗标题跟风“网语倒灌”绑架传统媒体[N].人民日报,2016-05-12(14).

猜你喜欢
媒介互联网+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